賈伯斯在一次演講中說過:「即便很多人嚮往天堂,也不會有人會為了去天堂,而選擇死亡。」這句話道出了人類對人間的留戀。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場奔向死亡的過程,但是每當想到死亡時,我們卻總是慄慄危懼。
我有位女性朋友,很年輕就得了肝癌晚期,她是一位虔誠的女人,是一位真正的信徒,每次一起吃飯的時候總會看到她飯前的禱告。她似乎把信仰當做她的「精神支柱」。我是一個無神論唯物主義者,所以她很愛在我面前進行「傳教」,從前我們一起談論死亡的命題時,女人總說死亡不是真正的結局,死後會去往另一個世界,沒什麼可怕的。
但是當死亡來臨時,她感到了恐懼。有一天我去醫院看她,她抱著我哭,她用懷疑的語氣哽咽地問我:「真的如你所說人死如燈滅,真的沒有天堂,沒有往生嗎?」我沒有回答她。
正是因為有了對死亡的恐懼,人類創造了哲學和宗教進行自我安慰,創造了醫學來對抗死亡。那麼,為什麼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仍然揮之不去呢?
害怕死亡源於人類的自我保護
我們知道,馴鹿見到老虎時一定會奔跑,老鼠總是會害怕貓咪的叫聲,人也一樣會害怕危險的東西,這一切都是刻在基因裡的自我保護的本能。
危險就意味著靠近死亡,人如果不害怕死亡,就不會躲避危險,那麼很可能人類早就滅絕了,人類正是因為怕死才使得基因得到傳承,種族得到延續,才有進化和發展的可能性。
所以,害怕死亡是人類的本能。
死亡是一種寂滅
亞里斯多德說過:「沒有什麼比死亡更可怕,因為這是一切的盡頭。」 死亡意味著人類的意識的消失,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人類的生命非常短暫,世界平均每天有超過16萬人因為各種原因喪命。沒有人能逃脫死亡,這種現實使許多人感到恐懼。
現代科學將的人類死亡看做一個生物過程,而且現代科學還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神」的存在,這讓很多人得不到死亡的安慰,沒有了信仰的慰藉,人就更加害怕去面對死亡。
宗教加劇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
很多人覺得宗教是渡人的,為什麼還會加劇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呢?那你就錯了,因為宗教還有一個功能,那就是嚇唬人。宗教為了控制人心,會設置很多條條框框,來限制人性的自由。
但是,人作為高級的生物七情六慾總是難以避免。在宗教的世界觀裡,對地獄的描述是十分恐怖,比如佛教的地獄觀裡,說個謊要死後要拔舌頭,唆使寡婦再嫁人要入剪刀獄,浪費糧食要入春臼獄,動不動就會輪迴成阿貓阿狗,在基督教的地獄觀裡,墮入地獄就意味著無盡的苦海,永遠沒有翻身的可能。
一些研究發現,在西方人中,最害怕死亡的人是中度宗教信仰者,很多信仰者是無法保證自己一生都是高尚的,所以就更加害怕死亡。
人類會留戀人間的美好
人間的美好是我們實實在在觸摸得到、感受得到的。我們在人間可以看到一年四季花開花落,可以聽到蟲鳴鳥唱,可以玩農藥,可以逛街看電影,體驗人間百態。
人世間還有我們最愛的人,人類對親人、愛人、朋友暫時的離別都會表現出非常悲傷的情緒,更何況死亡是一種永遠的離別,因此人類在面對死亡就更加變得情緒化了。
死亡通常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我們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親人的死亡,死亡給病人帶來是一種折磨,醫生和親人會為了挽救生命而做最後的努力,因此很多病人在死亡時會插滿了管子。而意外死亡的人,我們在電影電視劇裡也會經常看到,一般都是一種血肉模糊的恐怖場面。
不僅如此,有很多家庭在面對死亡時甚至要面臨金錢和生命帶來的沉重壓力,人類的死亡還需要考慮身後事等種種問題,以前很多老人都是在恐懼中為自己準備一口棺木。
所以對於人類來說,害怕死亡和面對死亡都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這加劇了恐懼程度。
怎麼做才能減少對死亡的恐懼?
1.培養您的人生意義。現在,這是我認為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提示。 我們知道,提醒人們自己的死亡往往會使他們害怕死亡。但是,如果某人對生活中的意義有強烈的感覺,那麼這種提醒就不會打擾他們。
2.不要迴避這個話題。我們總是試圖迴避使我們感到不舒服的事物,例如死亡,但是逃避會使這些事物在我們的腦海中顯得更大。
3.保持身體健康。這一點不足為奇:身體健康的人傾向於減少死亡的恐懼。研究表明,亞健康和經常生病的人對通常更恐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