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艦的甲板鋼:高強、耐腐還防彈!性能指標追平美國福特號用鋼

2021-01-07 谷火平觀察

2019年12月17日,中國首艘自建航母"山東"艦在海南正式交付海軍。山東艦的交付,標誌著中國海軍正式有了第一艘純國產的航空母艦。和遼寧艦相比,山東艦服役的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標誌著中國已經完全掌握了現代大型航母的建造技術,而且是100%純國產建造,完全不依賴於任何國外的技術和工業協助,這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個擁有完全航母研發和建造技術的國家,目前在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即使法國、英國和俄羅斯也不具備完全自建航母的技術和工業實力,而是或多或少需要藉助於其他國家的幫助。現在我們能夠獨立完成航母的研製和建造,這無疑是中國軍工的又一大進步。

現代航母有多強大?由於當今世界主要強國都已經裝備了足以毀滅世界的戰略核武器,所以大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已經極低,所以從二戰結束至今,所有的世界衝突都是地區性局部衝突,而大多數情況是中小國家之間(例如中東戰爭、印巴戰爭等),或者強權國家欺凌弱小國家(例如美國入侵伊拉克、阿富汗等),所以弱小國家根本沒有能力對大國的航母構成威脅。而換句話說,想要擊沉當今航母也絕非易事。

(小鷹級航母"美國"號進行抗打擊試驗)

2005年時美國海軍使用退役的"小鷹"級"美國"號航母作為實體,進行航母抗毀傷能力測試。"美國"號航母是一艘常規動力航母,但是其滿載排水量約8萬噸,是典型的大型航空母艦,美軍在測試中使用"魚叉"反艦飛彈、機載雷射制導炸彈、127毫米艦炮甚至是533毫米魚雷等多種武器對其進行全方位飽和式打擊。在整整25天中,該艦被命中數十枚反艦飛彈、上百發炮彈和數枚533毫米重型魚雷,但它依然堅持漂浮在海面上而沒有沉沒。

("比基尼"環礁核爆試驗)

1946年,美國進行了著名的"比基尼"環礁測試,在核武器的攻擊下,只要航母距離核爆中心5000米以上,都能大概率生存下來,而航母本身又是鋼鐵等金屬製成,所以,天然具備一定的防核輻射的能力,所以即使在飛彈核武器的時代,航母也絕對不是"漂浮在海上的鐵棺材",而是真真正正的海上鋼鐵堡壘。

極高標準的航母用鋼

不過如今能夠建造這種"海上鋼鐵堡壘"的國家並不多,因為第一條要求大多數國家就無法滿足——航母所需特種鋼,這一點,目前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就做不出來。

航母作為海上浮動的機場,其使用的鋼材種類繁多,但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製造艦體使用的高強度耐腐蝕低磁鋼,這種鋼主要用於製造航母的艦體,因為航母在海上航行,而且是鋼鐵製作,鋼鐵作為金屬必然有磁感應,所以通過探測地球磁場的變化就可以在沒有雷達的情況下,準確定位航母。為了有效隱蔽自身,航母必須使用低磁鋼建造。同時由於航母長期泡在海水裡,而海水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所以航母艦體用鋼還必須具備耐腐蝕的特點。最後,航母噸位大、艦體內部裝備有戰鬥機、大型發動機以及數千名水手船員,所以艦體用鋼的強度自然也是一個重要指標。所以,高強度、低磁性、耐腐蝕,是航母艦體用鋼的基本要求。

(造船用球扁鋼)

除了艦體外,飛行甲板是航母的招牌。按照科普文章的描述,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的甲板面積相當於3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我國的遼寧號和山東號,雖然噸位只相當於尼米茲級的一半左右,但是其甲板面積也大致相當於2個足球場大小(滑躍甲板不算),如此大面積的平面甲板,自然不可能是一塊鋼板軋制而成,必然是多塊鋼板焊接而成,而作為航母的甲板用鋼,除了要具備高強度和耐腐蝕兩個特點,還必須在焊接條件下不易變形。這一點甚至比艦體用鋼的要求更高!可以說,能夠生產出合格的航母用鋼,才是建造航母的基本保證。

航母艦體用鋼

中國建造山東號航母的同時,世界上還有3個國家同時在建造航母,他們分別是美國、英國和印度,其中美國自不待言,因為美國的巴斯鋼鐵在冶煉特種鋼材方面依然是世界翹楚,美國10萬噸級尼米茲級和11萬噸級的福特級兩型航母所用鋼板,大多為巴斯鋼鐵公司提供,在航母用鋼領域,美國確實首屈一指。但是除了美國以外,在2010年之前,全球能生產出合格的航母用鋼的國家屈指可數。

航母的艦體用鋼在使用上和民船有諸多不同,航母除了艦體用鋼和甲板用鋼以外,還需要一種專門的艦用裝甲,這是一種特殊的鋼材。因為航母不同於普通的民船,它並非是簡單的排水量夠大、安裝有平直甲板,再搭上飛機那麼簡單。航母內部儲備有大量的燃料、彈藥等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而且航母自二戰以來,就是各國海軍的編隊核心,也是敵方打擊的關鍵,所以航母也是當今世界海軍中唯一必須使用裝甲的艦船。而航母的裝甲有多厚?這個是軍事機密,不會有人透露,但是可公開的數值是330~1000毫米,這個數字是換算成勻質鋼以後的數值,因為航母裝甲和坦克裝甲也一樣,也採用了複合裝甲的設計,所以真實的厚度始終是軍事機密,只有各國的設計和建造人員才能知道。

(1969年遭遇火箭意外發射導致大火的企業號,可以看出,甲板表面雖然狼狽,但是基本沒有大礙)

這樣的特種鋼板自然不可能使用一般的冶煉和軋制辦法進行鑄造和加工。根據公開的消息可知,航母用鋼,通常採用了所謂的"爐外精煉"的方式進行冶煉。也就是將已經冶煉的鋼水通過鋼水包轉移到正在冶煉的轉爐內,重新冶煉,同時使用高壓氧氣槍對爐內吹氧,以此充分除去鋼水內的雜質、氣泡等,在進一步合金化的同時充分去除鋼鐵中所含的硫單質。這樣冶煉出來的鋼,質地更將純淨,因此也擁有更高的強度、韌性和耐腐蝕性,是製造航母艦體的首選材料。但是,要進行這種爐外精煉法進行二次冶煉,需要150~200噸的超大型煉鋼爐,目前全球範圍內僅有約10個國家擁有這種超大型煉鋼爐,我們中國恰好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國能夠獨立建造航空母艦,基礎工業的配套必不可少。

航母的甲板用鋼

(山東艦滑躍甲板)

對於整個航母而言,實際上研製難度最大的,是航母的甲板用鋼。因為航母甲板用鋼除了要滿足艦體用鋼類似的要求外,還要求其膨脹係數小,性質穩定,不易翻邊翹起等特殊要求。而對於我國而言,甲板用鋼的難度甚至超過了美國海軍——因為我國航母使用的是滑躍起飛方式,因此航母甲板用鋼在航母艦身後半段必須確保平整,但是在前半段卻要保證有一個平滑的翹起,以配合航母艦首滑躍式甲板的設計,這種加工難度實際上遠大於單純的平甲板。

(福特級二號艦甘迺迪號航母首塊鋼板切割儀式)

航母甲板用鋼有多厚?這一直也是一個軍事機密,但是由於我國早已購買過澳大利亞退役航母墨爾本號,以及蘇聯退役航母基輔號和明斯克號,再加上美國的中途島級和小鷹級航母在退役後都有作為博物館保留的船隻,遊人可以直接登艦查看。通過觀察這些退役航母可知,航母甲板用鋼的平均厚度大約在30~40毫米,而媒體報導最新的美國福特級航母的甲板鋼厚度大約是50毫米。

(正在噴刷防滑塗層的航母甲板)

實際上甲板鋼厚度越薄,越能顯示出一個國家工業製造水平的強大。以殲-15為例,該機最大起飛重量可達33噸,最大降落重量大約在25~28噸之間,而這麼大一個傢伙,其在航母甲板上僅靠三個點支撐機體(前起落架和後起落架,一共三個點),平均每個點要承擔最大11噸的載荷,而航母甲板不能因此而出現扭曲變形。

(二三十噸的飛機就這樣靠起落架的3隻腳"杵"在航母甲板上,那個衝擊力一般鋼板根本就扛不住)

想一想在飛機降落時,一個28噸,以每秒3~5米速度下降的飛行物,用三隻腳(三個起落架支腳)"杵"在甲板上,而且即使這樣,航母的甲板不能變形、不能有凹凸、不能影響後續飛機著艦……這個難度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所以,其實在航母的飛行甲板以下,通常有一層鋼梁作為承重機構,並遍布了用於加強甲板強度的工字鋼。但是甲板本身不許變形這一點絕對已經難倒了全球大約98%的國家。

(山東艦的甲板)

除了高強度以外,航母甲板面積寬大,不可能是一塊鋼板軋制而成,因此只能通過多塊鋼板進行焊接作業。而焊接的焊縫越多,甲板的強度顯然越低,所以能夠使用更寬幅的軋鋼機軋制鋼板,就可以減少焊縫數量,從而有效增加甲板強度。目前全球通用的航母甲板軋鋼機,通常寬幅在5米左右。我國目前在鞍山的鞍鋼、上海的寶鋼都成功裝備了"世界軋機之王"——國產5.5米超寬幅大型軋鋼機,這種軋鋼機屬於國際禁運的戰略物資,因此只能獨立開發裝備。我國在經過多年獨立攻關後,成功攻克超寬幅大型軋鋼機技術,而現在山東號航母的成功建造,也跟這一技術被突破有重要的關係。

進步中的國產特種鋼

航母甲板的鑄造和焊接是航母建造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根據統計航母建造工程量的大約三分之一都是焊接工作,因此鋼材的好壞和焊接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航母的性能。航母甲板鋼的板材力學性能要求極其嚴格,這種超大型鋼板兩端的強度偏差不允許超過10MPa,且零下84℃衝擊韌性要求在250焦耳以上。因此加工難度極大!這也是航母極難建造,且成本高昂的重要原因。

根據公開的報導,這種高強度、高韌性的甲板鋼材,全球只有美、俄、英、法等少數幾個國家有能力製造。美國是航母大戶,其最新的福特級航母使用的是HSLA115型鋼,其屈服強度大約在690MPa左右。而山東艦所使用的甲板鋼,在各方面的性能已經基本追平福特號用鋼,不僅是屈服強度達到了690MPa,還具有高韌性、耐腐蝕、防彈等特點,即使在零下60度的極低溫度下也絲毫不受影響,可抗15級狂風。

另外,中國不僅克服了高強度甲板鋼的製造難題,鞍鋼還更進一步,研製出了超高強度的貝氏體耐磨鋼。這種貝氏體耐磨鋼的屈服強度高達2000MPa,超過美俄航母用鋼屈服度的1倍以上。由此不難判斷,我國山東艦相對同等噸位的西方航母,其艦體強度更大,抗風浪能力更強,在真實的海戰中,其抗毀性自然也更加優越。

(鞍鋼的5.5米寬軋機之王的支撐輥)

總體來說,中國國產航母的順利建造和下水,和我國鋼鐵企業,特別是鞍山鋼鐵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聯繫。鞍鋼作為我國極為重要的國家鋼鐵企業,曾經研製過多種特殊鋼材,並專門用於各種特殊行業、特殊領域,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初遼寧艦在大連進行翻修改裝時,由於其建造量僅完工了大約68%,所以同樣還需要600多噸專用的對稱球扁鋼用於完成建造。鞍鋼上下花費一年半左右,經過反覆摸索調試,才最終研製出符合要求的對稱球扁鋼,並順利確保了遼寧艦的建造完工。如今,鞍鋼裝備的國產5.5米超寬幅巨型軋鋼線也是世界僅有的幾套超過5米的巨型軋鋼線之一。

重工業是現代國家立國的根本

早在1949年建國時,我國就確定了要優先發展重工業,一句著名的"落後就要挨打",道出了百年來中國因為缺乏強大的工業體系,特別是重工業基礎薄弱,而導致的艱辛與磨難。所以,在中國建國之初,我們就專心發展自己的重工業體系,蘇聯援建的156個工業目標,成為新中國崛起的最初根基。而當時的鞍山鋼鐵、大連造船廠等等,都可以算作是一五計劃的組成部分。如今這些企業同樣是中國製造最強大的技術和生產保證。

像鞍鋼、寶鋼、瓦軸、哈動等等重工企業,雖然不會像航母那樣惹人注目,但是航母的發展卻一天也離不開這些企業的技術和產品保障。如今山東號已經順利交付海軍服役,我國海軍也已經正式進入了雙航母時代,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山東號航母只是中國航母規劃的起點。在不遠的將來,隨著海軍實力的增長以及軍工技術的發展,大型核動力航母早晚有一天會出現在中國海軍的作戰序列之中。

相關焦點

  • 河鋼實現超高強熱成形鋼強度級別全覆蓋
    河鋼實現超高強熱成形鋼強度級別全覆蓋 2021-01-11 13:43:00   隨著汽車製造的發展,符合輕量化、安全化、低碳環保發展趨勢的高強鋼受到歡迎
  • 兩條氣缸難倒全世界,特種鋼沒幾個國家能造
    美國現役的11艘航母中,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都採用蒸汽彈射技術,只有2017年服役的新型航母「福特」號上採用了電磁彈射技術,不過「福特」號在電磁彈射這一前沿的航母起降方式方面也處於「摸著石頭過河」階段,仍有一些問題無法完全解決。
  • 綿陽鋼套鋼蒸汽管道蒸汽管道鋼套鋼廠家產品性能指標?
    綿陽鋼套鋼蒸汽管道蒸汽管道鋼套鋼廠家產品性能指標? ,「ls8rrqa8o」   綿陽鋼套鋼蒸汽管道蒸汽管道鋼套鋼廠家產品性能指標?    同時,降低了因為設置排潮管而增加的造價約50/m。
  • 山東艦與尼米茲級對比,為何甲板面積差不多,搭載量卻差異明顯?
    只能說它曾經有過,雖然"庫茲涅佐夫"號還沒有退役,且俄羅斯也有此方面的計劃,但從蘇聯解體直至現在,俄羅斯海軍一直在走下坡路,想建造航母怕是難了。看這三個國家的航母情況,可以發現排除"戴高樂"號後,其他採用的都是常規動力與滑躍甲板。
  • 航母甲板鋼用來造刀,刀具是否能做到削鐵如泥?這一點你必須明白
    曾有一個軍事發燒友問過一個問題,如果用航母的甲板鋼來製造,刀具能否做到斬釘截鐵的程度。今天我們就來實際分析一下對網友的問題是否具有可行性。我們必須要理解「斬釘截鐵」這個概念,如果用刀具來幹平常的鐵絲,用甲板鋼做成的刀具,割鐵絲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從廚房整出一把刀具來也能夠很好的做到。但是如果要拿一個刀去硬鋼一塊鐵,從某種意義上說,除了腦子有病,不會有人這樣做的。從目前甲板鋼的實際性能上來看,其並不是做刀具的最好材料。是因為甲板鋼的設計要求與刀具用鋼的設計要求根本就是兩個方向。
  • 航母甲板特種鋼材,全球僅三個國家能造,中國突破封鎖成功造出
    21世紀初「瓦良格」號被中國引進時,航母鏽跡斑斑艦上設備幾乎已經拆除。擱置了3年之後,中國正式啟動了對「瓦良格」號的修復工作。擺在人們眼前的問題異常嚴峻,修復航母甲板的特種鋼材球扁鋼國內無法造出。
  • 高強高韌超級鋼創世界紀錄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和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Ritchie教授合作領導的科研團隊,成功突破超高強鋼的屈服強度-韌性組合極限,在高端鋼材要求的高強度
  • 港大成功提高「超級鋼」韌性 高屈服強度 + 更低成本
    香港大學的「超級鋼」研發項目近日再有進展,確認「超級鋼」的韌性成功突破極限,比起航天鋼材還要高。現在,正在計劃把「超級鋼」投入生產,製造更輕更慳油的汽車和高強橋梁纜索等等。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領導的團隊和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於上周五(8日)在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聯合發布研究報告。內容指出經過團隊合作,成功突破超高強鋼的屈服強度—韌性組合極限,研發出同時具備極高屈服強度、極佳韌性、良好延展性兼更低成本的「超級鋼」。
  • 中國研製出2200兆帕超級鋼,性能提升200%,打破美日壟斷!
    但是由於國產鐵礦石品位低等原因,用大白話說,就是我們鐵礦資源雖然大,但是富礦資源少。所以,中國鐵礦石長期依賴進口。 原材料有了,那麼就可以開始生產了,這其中主要經過四道工序,分別是燒結、煉鐵、煉鋼、軋鋼。 它們具體是做啥工作的呢?
  • 踢館:複合裝甲的抗穿性能不如鋼裝甲,為何現在的坦克還都在用?
    複合裝甲的優點是輕,可以用一樣的重量做出更大的厚度,然後靠堆厚度實現比鋼裝甲更好的性能,像早期的喬巴姆裝甲主要就是鋼+陶瓷,陶瓷的約束結構用鋁合金,重量更輕,基本上等厚度的重量只有鋼的三分之一左右。看著像900毫米厚的裝甲塊,重量只相當於300毫米鋼,對穿甲彈防護則相當於450毫米左右,對破甲彈相當於900毫米左右。
  • 河鋼唐鋼1800兆帕級熱成型汽車鋼下線
    本報訊 日前,河鋼唐鋼為新能源汽車客戶開發的1800兆帕級熱成型汽車鋼下線,性能、板形等指標均滿足客戶使用需求。該產品的成功開發,標誌著河鋼實現了超高強熱成型鋼的強度級別全覆蓋。
  • 興澄特鋼開發出的高強高韌低密度鋼到底是什麼鋼?
    據了解,鑑於能源短缺與高安全性要求,鋼鐵材料的高強韌化與低密度化成為國際研發熱點。但是,真正要實現高強高韌低密度鋼工業化製備一直是個國際難題。此高強高韌低密度鋼,在車輛、船舶、航空航天及軍事領域的輕量化與安全服役等方面,都有著廣泛應用前景。其實,早在2015年,韓國浦項科技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脆而硬的FeAl型金屬間化合物(B2)如果以適當的方式排列分布在高鋁低密度鋼中,成為強化鋼的第二相,就可以同時實現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甚至可以和鈦合金相媲美。
  • 河鋼集團1800兆帕級超高強鋼助新能源汽車更經濟環保
    日前,集團為某新能源汽車客戶開發的1800兆帕級熱成形鋼成功下線,產品性能、板形等指標均滿足客戶使用需求。這標誌著集團實現超高強熱成形鋼強度級別全覆蓋,對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擦亮河鋼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 新型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強度突破2000兆帕
    【每日科技網】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自然》雜誌4月10日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P20鋼對比45號鋼區別
    P20模具鋼硬。45號鋼的硬度不淬火小於28HRC熱處理後大於55HRC。 P20模具鋼分兩種20HRC和30HRC熱處理後可達到55HRC。40Cr要滲碳,在淬火當然40Cr硬度高了。45號鋼為優質碳素結構用鋼,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來做模板,導柱等,但須熱處理。區別:45號鋼淬火後沒有回火之前,硬度大於HRC55(最高可達HRC62)為合格。調質處理後零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廣泛應用於各種重要的結構零件,特別是那些在交變負荷下工作的連杆、螺栓、齒輪及軸類等。焊接工藝掌握不好容易開裂。
  • 媒體解密廣州槍案防彈衣被擊穿:嫌犯用鋼芯彈
    事發前,林雲將自己的防彈衣讓給鎖匠譚飛龍,林雲左手、腹部共被擊中3槍,3槍均為貫穿傷,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譚飛龍背部中彈,防彈衣被擊穿,因傷重搶救無效身亡。身穿防彈衣為何還會被手槍擊穿?廣州警方披露的細節引起不少網友質疑。昨日,南都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並非譚飛龍所穿的防彈衣性能差,而是疑犯使用的手槍穿透力極強。
  • 美國橋梁中的「鋼元素」
    許多的鐵路橋開始用鑄造和鍛造鐵來建造。然而,這些橋中許多由於超載或者疲勞,在僅僅運營了12~30年後便失效了。橋梁建設者認識到他們需要比鐵更具有高強、耐久,並且更好的抗疲勞性的建橋材料。結果證明是鋼。在18世紀50年代中,隨著貝西莫轉爐煉鋼和平爐煉鋼的出現,鋼材以合理的成本開始應用在大量的房屋和橋梁建設中。
  • 鄭州市鋼套鋼蒸汽保溫管道管生產廠家材質性能
    鄭州市鋼套鋼蒸汽保溫管道管生產廠家材質性能 ,「ls8rrqa8v」   鄭州市鋼套鋼蒸汽保溫管道管生產廠家材質性能    大多數聚醚是製造商在旱季的7-8月生產的,溼度可達80%以上第二]隔離空空氣和水進入,並具有突出的效果。
  • 福特號已進入戰鬥狀態,滿載超級大黃蜂,凸顯中國航母一個通病
    福特號的甲板上密密麻麻擺滿了艦載機  實際上,早在今年年初,「福特」號的第8艦載航空聯隊就已經實現了飛行甲板認證FDC和航母空中交通控制中心認證另一方面,在今年6月3日,「福特」號還和「杜魯門」號航母一起進行了聯訓練,完成了協同作業,實現指揮系統網絡化運作,意義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