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反應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09-13 小材科研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複合材料實驗室陳麗華研究員所在科研團隊聯合納微結構研究中心,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反應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Hierarchical Zeolite Single-Crystal Reactor for Excellent Catalytic Efficiency 」(具有優異催化效率的多級沸石單晶反應器)為題,在國際著名期刊Cell姊妹刊材料類旗艦期刊《Matter》上在線發表,孫明慧博士,周健博士和胡執一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

沸石作為一種尺寸和形狀選擇性催化劑,其廣泛應用於石油和精細化工領域。構築沸石分子篩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開發等級孔道沸石分子篩單晶材料,是目前解決等級孔沸石分子篩基材料結構穩定性問題的科學途徑。然而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的構築,同時實現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及分子篩的高度結晶,必須實現等級孔道結構形成與晶體生長過程的協同作用,是當前極具挑戰性的研究難題。沸石分子篩晶體內大孔-介孔等級孔道結構的構築,開發具有晶體內大孔-介孔-微孔沸石分子篩單晶材料,目前尚未有科學報告,而其等級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及超穩定性能使其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意義及實際應用價值。


針對以上問題,陳麗華研究員及其合作團隊以工業應用需求為導向,針對等級孔分子篩材料研究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孔道結構及材料的設計,首次開發出高性能等級孔ZSM-5分子篩單晶反應器(OMMS-ZSM-5),並結合先進透射電子顯微學研究方法,從多維度上揭示了其覆蓋大孔、介孔及微孔的等級孔道結構,實現晶體內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及孔道屬性的調控,使不同級別孔道的優勢集中在一個體系中,同時具有超高的結構穩定性,在結構上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基於此,OMMS-ZSM-5單晶在大分子催化裂化和甲醇制烯烴反應中均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及超高的催化穩定性。該材料的工業利用可導致創新和強化反應器及工藝設計,從而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

陳麗華研究員,吉林大學理學博士、比利時那慕爾大學理學博士,2013年受聘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從事等級孔功能材料在能源環境催化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2014年獲省部級人才計劃支持,2017年獲武漢理工大學15551工程「青年拔尖人才」(第二層次)稱號,2017年榮獲中國化學會-分子篩專業委員會第一屆「中國分子篩新秀獎」,2018年獲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2019年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第四完成人)。擔任中國工業催化聯盟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

來源:武漢理工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www.cell.com/matter/fulltext/S2590-2385(20)30374-X

相關焦點

  • 武漢理工大學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複合材料團隊陳麗華研究員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分子篩單晶實現高效催化)為題,在國際化學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在線發表。
  • 武漢理工《Matter》:構築晶體內跨尺度分子篩單晶反應器
    Barrer首次人工合成了著名的ZSM-5沸石分子篩材料,自此沸石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領域。其中構築沸石分子篩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開發等級孔道沸石分子篩單晶材料,是目前解決等級孔沸石分子篩基材料結構穩定性問題的科學途徑。
  • 蘇寶連團隊構築跨尺度全貫通大孔-介孔-微孔等級孔分子篩
    該論文以工業應用需求為導向,針對等級孔Beta分子篩材料研究待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孔道結構及材料的設計,首次開發出高性能等級孔Beta分子篩單晶(OMMS-Beta)催化材料,其等級孔道覆蓋大孔、介孔及微孔,實現晶體內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及孔道屬性的調控,使不同級別孔道的優勢集中在一個體系中,同時具有超高的結構穩定性,在結構上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
  • 構築晶體內跨尺度全貫通大孔-介孔-微孔沸石大單晶實現高效催化
    ,開發出高催化效率等級孔大孔-介孔-微孔Beta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將大孔和介孔同時引入到分子篩材料中,通過等級孔道結構的設計,實現分子篩催化劑孔道結構跨尺度的貫通複合,開發等級孔大孔-介孔-微孔分子篩單晶材料,同時涵蓋大孔-介孔結構的高流通擴散性能,介孔-微孔結構的選擇性催化性能及高穩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是解決當前工業應用過程中分子篩催化劑存在的等級孔道結構跨尺度貫通性和等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結構穩定性問題的關鍵科學途徑。
  • 分子篩催化劑的紫外拉曼光譜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
    該文章報導了近幾年來李燦研究組利用紫外拉曼光譜在含過渡金屬雜原子分子篩(如TS-1, Ti-MCM-41,Fe-ZSM-5和Fe-SBA-15)活性位鑑定,以及幾種典型分子篩(如X型分子篩,Fe-ZSM-5)合成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的進展。
  • 蘇寶連/賁騰/陳麗華AM:結晶有機多孔鹽,從微孔到等級孔
    結晶有機多孔鹽材料展現了許多極具吸引力的性質,例如質子傳導和極性分子的高速傳輸。這些性能都涉及到極性客體分子與結晶有機多孔鹽之間的相互作用,充分體現了結晶有機多孔鹽中極性孔道的優勢。因此,研究者們在結晶有機多孔鹽的合成和應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許多實質性的進展。
  • 大連化物所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副研究員李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控制SAPO-34分子篩的表面阻力,實現對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的催化壽命以及低碳烯烴選擇性的調控。
  • 大連化物所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副研究員李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控制SAPO-34分子篩的表面阻力,實現對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的催化壽命以及低碳烯烴選擇性的調控。
  • 精密測量院在沸石分子篩Lewis酸性位研究中取得進展
    精密測量院在沸石分子篩Lewis酸性位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9-11-08 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納米孔晶體材料傳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葉茂研究員、劉中民院士團隊在納米孔晶體材料傳質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華中師範大學在電催化還原CO2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能將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物質和燃料,對可再生能源的存儲和緩解氣候變化都至關重要,從而吸引了國際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其中的關鍵是高效催化材料製備以及相關催化機理。
  • 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在電催化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5日電 近日,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施劍林院士與青年教師陳立松博士在有機物輔助電催化析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大連理工大學在高效光/電催化應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為探索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基於光催化與電催化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孫立成院士團隊的侯軍剛教授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領域,如何提高光生載流子的定向移動,避免載流子複合,成為光催化體系中的關鍵科學問題。
  • 廉價電催化水分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催化效率大幅提高
    作為一種重要的可持續新能源技術,開發高效、廉價的水分解電催化劑受到廣泛關注。記者13日從中南大學獲悉,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在廉價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先進功能材料》《應用催化B:環境》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電解水產氫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制氫技術。然而,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直被高價的貴金屬催化劑所制約,亟待尋找廉價的高性能電催化劑替代貴金屬催化劑。
  • 沸石分子篩性能、合成與應用進展
    沸石分子篩化學通式為:Mp/n[(AlO2)p·(SiO2)q]·yH2O。其中M是金屬離子,n表示其價態數,p是AlO2分子數,q是SiO2分子數,y表示水合數。沸石分子篩具有均勻的孔道結構,比表面積和孔體積較大,水熱穩定性好及較強的酸性。
  • 南師大研究人員在納米孔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打開APP 南師大研究人員在納米孔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微流控 發表於 2020-11-17 09:21:43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化科院古志遠教授課題組在納米孔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 【催化】納米碳催化作用本質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經過近20年的發展,研究者在納米碳催化劑製備方法及其在不同催化體系中的應用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在分子或原子尺度上對納米碳催化本質過程的解釋,以及納米碳催化劑本徵活性的評價和比較等問題上仍不清楚。
  • 研究揭示沸石分子篩催化甲醇制烴類反應中催化劑的失活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徐君和鄧風團隊在沸石分子篩催化甲醇制烴類(methanol-to-hydrocarbons,MTH)反應中催化劑失活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發現,反應過程中形成的環戊烯碳正離子可以和芳烴發生π相互作用,從而導致積碳物種萘的形成,最終導致催化劑的失活。
  • 研究實現控制分子篩表面傳質阻力調控甲醇制烯烴反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副研究員李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控制SAPO-34分子篩的表面阻力,實現對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的催化壽命以及低碳烯烴選擇性的調控。分子篩因其擇形選擇性被應用於多相催化與氣體分離等領域。研究表明,分子篩晶體內部擴散阻力和表面阻力是客體分子傳質阻力的兩個重要來源。
  • 資助成果 | 我國學者在團簇基能源光催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MOC-16@CZIF光催化產氫反應中質子轉移和電子傳遞過程示意圖;B. 基於Pd催化中心的積累TON和TOF值(可見光照射,l> 420 nm;光強:100 mW/cm2)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21875293, 21821003, 21890380, 21720102007)資助下,中山大學石建英等在團簇基能源光催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