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幫揭秘:化療前後,怎樣幫患者補充營養?

2020-11-27 華夏經緯

  

  近日,在我國最大的肺癌交流社群「肺癌幫」,一位肺鱗癌患者家屬分享的真實經歷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原來,這位女兒幫助父親在經歷三次化療後,體重反增加了20斤,她的舉動一直贏得了大家的讚揚,紛紛向她討教她的「養生」之道。

  癌症患者的體重減少暗示了很多的問題。美國某個研究機構曾對3000多例癌症患者的體重變化開展調查,發現體重下降者的生存期比體重穩定者的少了一半,可見飲食營養對患者的重要。

  而對於肺癌患者而言,有統計顯示,體重下降不超過7%時,對化療藥物的效果影響不大;但是體重下降超過18%時,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患者的食慾差、噁心、嘔吐、腹瀉、體重下降,也讓親人們無比頭疼!在「肺癌幫」,患者的營養飲食問題,一直是患者和家屬們關注的熱點。

  首先,我們要搞清患者為何會厭食?

  1.腫瘤不斷生長,癌組織壞死,產生毒素→病人出現厭食和發熱,造成一種慢性消耗。

  2.患者在手術、放化療後→食欲不振,減少了營養物質的攝入。

  3.消化系統腫瘤本身影響消化功能的正常運轉。

  4.腫瘤合併感染時,抗生素的應用可殺滅消化道正常細菌→引起厭食。

  5.腫瘤患者常見的併發症如發熱、疼痛、腹水、顱內高壓等→也可引起厭食。

  6.腫瘤患者知道患癌後心理壓力大,茶飯不思→也會引起營養攝入和吸收不良。

  化療前後怎樣吃?

  化療前

  此類患者宜多攝入補益氣血,健脾補腎的食品,如紅棗、山藥、芝麻、菠菜、豬肉、魚、蛋、奶類等。另外,可用黃芪、人參、當歸,枸杞等煮或燉雞、鴨等。

  化療中

  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宜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為主,比如五穀粥、麵條等。忌生冷油膩,生冷瓜果會加重腹瀉症狀,肥膩的食物不易消化,也不適合。

  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意味著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宜給予富含鐵質食物如豬肝、瘦肉、魚、菠菜、金針菜、桂圓等。

  出現發熱、口渴多飲、口腔炎、口腔潰瘍、大便乾結等症狀。應該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食品。

  化療後

  人體存在著不同程度脾胃失調、肝腎虧損。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忌醃、燻、炸、烤食品。

  此外,口服化療藥物時,飯後半小時服用較好。當血液中藥物濃度達到最高峰時,食物已經消化,消化道反應會輕些。如果出現嘔吐,可含生薑片,對止吐有幫助。

  還有其他秘方嗎?

  多吃什麼?蘿蔔、茄子、芹菜、豆腐、香菇、蘑菇、木耳等富含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海蜇、海帶、海參、燕窩可以適當給予,有助於後期的康復。

  中醫認為厭食是由於脾胃虛弱、情志失調、飲食不節所致。可服用健脾補腎的參靈藍、養正消積膠囊,和中理氣的山楂丸、保和丸、木香順氣丸等中成藥。

  抗癌達人怎麼說?

  在肺癌幫也有不少抗癌達人獻計獻策,有的貢獻食譜、有的給出膳食搭配、有的送上鼓勵,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用戶「父肺鱗癌」:父親每天都喝著黑枸杞水,用鴿子煲湯,五仁湯、雜糧米粉、蔬菜、水果、乾果不斷,變著花樣做,在大姐和我們的精心照顧下,父親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好!

  用戶「雲」:現在每次化療的前一天我會喝乳果糖,當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就使用開塞露,若情況仍沒有改善就使用輝力。另外,在每次化療的第一天我會儘量多吃一點、吃得飽些。一頓飯差不多要吃一個小時,因為,多吃下去一點就能幫助我緩解化療帶來的副作用。

  用戶「平安就好」:媽媽確診肺鱗癌,女兒也替代不了你的病痛,只能在每天的飲食搭配上多下功夫,讓媽媽增加免疫力,體重增加,把病魔打敗下去。

  在肺癌幫,每天都有大量的抗癌達人分享著真實的經歷,據了解,肺癌幫還擁有全國最多的肺癌相似病例,和最權威的肺癌資訊,將成為幫助患者們抗癌最有利的「武器」。

      來源: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肺癌化療一次多少錢 肺癌化療飲食要注意這些
    肺癌是常見的一種惡性的種類,化療又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癒疾病主要是通過化療來進行的,人們除了關心手術方法之外,化療的費用也是人們多關注的,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肺癌化療的費用,以及肺癌化療飲食注意事項。
  • 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怎麼辦?這「3點」方法幫你提升白細胞數量
    所以在臨床上,化療後通常給予白細胞的監測,一旦下降,給予積極對症支持治療,減少感染機會。化療後白細胞為何下降?化療後白細胞下降怎麼辦?這都是絕大多數患者想要知道答案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有以下幾個原因: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有2個原因:第1個原因:骨髓造血受到抑制,白細胞的生成減少化療後由於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細胞新增數量減少,臨床檢查就會出現白細胞值偏低情況。第2個原因:化療藥物的「殺死」由於化療藥物在人體內識別能力比較弱,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傷患者正常細胞。
  • 化療是延長肺癌生存時間,還是加速患者死亡?肺癌化療要知道4點
    雖然說目前肺癌的治療方面,不僅有靶向治療,還有免疫治療,還有各種「刀」類的精準放療,但是化療仍然是很多肺癌患者必須使用的一種療法。但是很多人對於化療本身存在誤解,甚至讓不少肺癌患者和家屬因此進入誤區,導致病情加重,下面就給大家說說關於肺癌化療。
  • PD-L1表達高陽性晚期肺癌患者或可免化療
    「此前,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如今免疫治療可使該數字提升到15-20%。與化療相比,免疫治療的副作用無疑大幅降低,是患者在臨床治療上更加容易接受。」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表示,於日前在我國獲批適用於PD-L1表達陽性且無特定基因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單藥治療的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在臨床研究中,單藥治療獲得較好的效果。  單藥治療對PD-L1表達高陽性患者效果顯著  單藥治療使部分患者得以免除化療的副作用。
  • 為什麼有的癌症患者化療之後,身體反而更差了?終於知道原因了
    說起化療,可能很多癌症患者都有所了解,因為除了手術,放療以外,化療是經常使用的治療方式。化療的目的是為了殺死癌細胞,控制病情,延長癌症患者的生命。但是,有不少癌症患者在化療以後,身體反而更差了,這是怎麼回兒事?一起來看看吧。「我說不要化療,不要化療,你們偏不信,現在好了。你老爸現在連床都起不來了,還有幾天活頭啊……」張奶奶一邊哭,一邊訓斥站在一旁的兒女。
  • 肺癌化療失敗該怎麼辦?
    臨床上一般肺癌常規治療手段中手術是最重要的,對肺癌的治療目前大多主張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和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但是很多肺癌患者在發現時已發展至中晚期,錯過了手術治療機會而只能進行化療。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病情的嚴重加上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多次治療下來肺癌化療也失敗了,那麼肺癌化療失敗該怎麼辦呢?
  • 十個腫瘤患者七個營養不良,危險的可不止是腫瘤本身
    這個數字,是我國住院的腫瘤患者中營養不良的比例。而肺癌,正是營養不良發生率最高的腫瘤之一,尤其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營養不良發生率可達30%以上。 營養不良的腫瘤患者對放、化療及手術的耐受性下降,對治療不敏感,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都會有所下降。接受化療患者的併發症或毒副作用增多,消化道反應更大,還更容易出現骨髓抑制等表現,而對於放療患者,營養不良更容易導致重度黏膜炎。覓友常常碰到類似問題。
  • CRISPR技術可以這樣使用:恢復肺癌患者化療敏感性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佔癌症死亡人數的1/4以上,並且死亡人數比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的總和還要多。在臨床治療上,化療仍然是肺癌的關鍵治療選擇。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腫瘤會變得對化療藥物具有耐藥性。
  • 肺癌患者的藥物治療,會出現哪些副作用?一出現副作用就要換藥?
    「很多患者朋友會問我,哪一種治療方法最好。他們會覺得,某一種最佳治療手段可以幫他們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但其實,癌症的治療方法選擇,不是這麼理解的。」李琦主任結合平時的臨床工作為我們分享了他對肺癌治療方式選擇的看法,「治療手段的選擇,應該考慮的是針對當下這位患者選擇哪種或哪幾種搭配的治療手段是最合適的,而沒有好壞之分。
  • 中晚期肺癌化療和不化療的區別,不是外面傳言的化療反而加重病情
    肺癌中期並非都可以進行根治性手術,單純從分期來說,大部分IIIB和所有IIIC期都無法進行手術治療,而是首選根治性同步放化療。對於可手術的肺癌中期病人,術後必須要做術後輔助化療嗎?外科手術是早中期(I-IIIA)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的主要手段,其單純外科手術的長期生存並不能令人滿意,即使I期(包括IA、IB)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也只有73%,而IIIA期則降為24%,IIIB期病人5年生存率更低。在所有分期的肺癌手術病人中,約50%的根治性手術患者在術後5年內出現復發或轉移。所以,術後化療在中期肺癌病人治療中極其重要。
  • 肺癌致病因素很多種,肺癌患者症狀也比較明顯,生活中要多注意
    1、咳嗽久治不好,痰中帶血,發熱不退肺癌的早期症狀就是乾咳,這一點非常容易被吸菸的患者忽略,有三分之二的肺癌患者都有乾咳的症狀。肺癌患者的乾咳會伴有少量濃痰亦或是痰中帶血、血絲、小血凝塊。除了這一原因導致患者變瘦,還有一個原因,到了肺癌晚期,癌細胞不斷的生長、擴張,會持續消耗身體內的營養,導致營養不良,繼而患者日漸消瘦。如果已經確診的人,也有可能因為心理太壓抑,難過,導致食欲不振繼而營養不良。
  • 癌症患者該不該選擇化療?化療有沒有副作用?醫生如實相告
    癌症至今未被攻克,治療癌症的主要就兩個,一個是化療一個是手術。很多人會受到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一想到化療就是癌症晚期,腦海中立馬浮現脫髮、噁心反胃等畫面,於是很多人都比較牴觸化療。那麼癌症患者需要接受化療嗎?醫生告訴大家,癌症患者該不該選擇化療不能一概而論,應該根據情況來定。
  • 肺癌患者必讀:2020年上市的七大肺癌靶向和免疫新藥
    隨著醫學的發展,除了EGFR,非小細胞肺癌在分子水平包括 ALK,BRAF,HER2,KRAS,MEK1,MET,NRAS,PIK3CA,RET和ROS1等突變逐漸取得了更大突破,相比化療時代,靶向和免疫治療顯著提升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使晚期轉移性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升至23〜27個月,5年生存率可達14.6%以上。
  • 小細胞肺癌(SCLC)的化療 非小細胞肺癌(NSCLC)化療
    對於化療,大家並不陌生,利用抗腫瘤藥物,直接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達到對抗癌症的目的。首先,不論哪種肺癌,化療的方法通常分為靜脈注射與膠囊口服兩種形式,對於靜脈注射,通常每3-4周化療一次,而這就叫做一個周期,肺癌化療一般需要4-6個周期的化療。
  • 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期...
    與非鱗狀NSCLC患者相比,由於驅動基因突變比例顯著較低,晚期鱗狀NSCLC患者長期以來沒有合適的靶向藥物,主要依靠化療,而一線標準的含鉑化療方案療效有限,患者存在大量未能被滿足的治療需求。  伴隨著以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腫瘤治療藥物的出現,晚期鱗狀NSCLC患者迎來了治療的新希望。
  • 肺癌化療總的來說跑不出這兩種! 小細胞肺癌(SCLC)的化療 非小細胞...
    對於化療,大家並不陌生,利用抗腫瘤藥物,直接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達到對抗癌症的目的。首先,不論哪種肺癌,化療的方法通常分為靜脈注射與膠囊口服兩種形式,對於靜脈注射,通常每3-4周化療一次,而這就叫做一個周期,肺癌化療一般需要4-6個周期的化療。
  • 小細胞肺癌化療方案 小細胞肺癌治療偏方是什麼
    很多時候,病情被耽誤而導致無法治療,並不是因為這個病很難治,而是因為我們耽誤治療的最好時機了,你知道小細胞肺癌化療方案有幾種嗎,小細胞肺癌化療藥物是什麼嗎,治療小細胞肺癌的偏方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文章內容吧。小細胞肺癌化療方案化療方案有EP方案(依託泊苷,順鉑),EC方案(依託泊苷,卡鉑)CAV方案(環磷醯胺,阿黴素,長春新鹼)等化療方案。
  • 不是每個人得了肺癌都能做化療,三類人最好先諮詢醫生
    而且,近些年我國癌症病發率有了明顯上漲,而在國人易患的癌症種類中,肺癌就排在第一的位置,每年新發的肺癌患者甚至已經超過了70萬人,這一數據還在不斷變化。臨床上針對肺癌的治療方式有很多,而化療就是最常用到的一種;只有少數早期發現、成功手術後的肺癌患者,不需要進行化療;但遺憾的是,大部分患者在發現病情時,都已經到了中晚期階段,甚至是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機!
  •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否不做放化療?聽吳一龍教授怎麼說
    因此,國內很多患者在確診後,往往一味追求最前沿的治療,認為放化療治療耐受性較差、療效不好,是無計可施之後的「姑息」治療。 對此,肺癌診療領域著名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表示,對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治療仍然是指南推薦、且能使大部分患者獲益的治療方式。
  • ...藥劑科主任李玫:晚期肺癌,該選擇化療、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
    藥師有話說|吉林省腫瘤醫院藥劑科主任李玫:晚期肺癌,該選擇化療、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晚期肺癌主要有三種藥物治療方式:一是化學治療,也就是常說的化療,老百姓通常會覺得其副作用比較大,治療過程痛苦。但實際上,化療依然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二是靶向治療,它是定點靶向的治療方式,副作用較小,但是並非適用於所有患者,只有確定特定基因靶點後才可以選擇針對該基因的靶向藥物。三是近兩年討論較多相對熱門的免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