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類CFC替代品的分割格局
《蒙特婁議定書》籤約後,世界一些發達國家與地區經過開發與比較,在CFC替代品上,逐漸形成氫氟烴類
製冷劑與碳氫化合物製冷劑兩大類產品。其中前者在美國、日本等國應用廣泛,後者為歐洲各國所推崇使用。兩者的臭氧層破壞係數(ODP)均為零,對臭氧層不會造成破壞。在形成全球氣候變暖的溫室效應係數(GWP)上,碳氫化合物明顯低於氫氟烴類產品。在溶水性、冷凝壓力、蒸發壓力、排氣溫度和真空度要求等指標方面及製造成本上,碳氫化合物也比氫氟烴類產品有較大優勢。但是氫氟烴類產品在產品防燃防爆的安全性和適應已經在用的設備等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去年9月,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我國消耗臭氧物質替代品推薦目錄(第一批),這兩類CFC替代品均榜上有名,取得了市場的「通行證」。
我國的CFC替代品,經過長期的努力,目前這兩類替代品都已形成了一定的開發與生產能力。一類是以HFC-134a為代表的氫氟烴類製冷劑生產,在國際環保基金的資助下,通過對一些原生產CFC製冷劑的生產廠進行轉型,這類CFC替代品在產能上取得了較大的突破,最大生產裝置的能力已達到5000噸/年。目前主要應用於家電、汽車及工商製冷領域。另一類是以異丁烷(R600a)為代表的碳氫化合物製冷劑生產,其生產廠多擁有豐富的石油加工副產品原料資源,最大生產裝置的能力已達到500噸/年左右,目前主要應用於家電製冷領域。至今我國已自行開發研製成功了多種CFC替代品的生產技術與工藝,可以生產國際上認同的主要CFC替代品。其產品性能也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標準,打破了最初國內市場上此類進口產品佔據統治地位的局面。
CFC替代品發展尚待形成「拳頭」
展望我國的CFC替代品開發,雖然已經初具規模,但是要全面佔領國內市場,進入國際市場競爭,在產品開發與生產銷售上還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差距,尤其在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碳氫化合物原料資源,儘快形成適合中國CFC替代品生產經營中的「拳頭」,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金陵石化公司煉油廠是我國石化系統中較早關注CFC替代品「蛋糕」的廠家。該廠在早期開發研究的基礎上,2003年上半年投資建設了2400噸/年的異丁烷生產裝置,以金陵石化公司煉油加工中生產的液態烴為原料生產
冰箱製冷劑,產品除定點供應國內一些冰箱生產廠家外,還逐漸走進了國內冰箱維修市場。近期又與
上海的科研機構合作開發了車用
空調製冷劑。該廠負責人認為,要想使其生產潛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在生產技術工藝與經營開發上還要解決以下主要問題:一是儘快突破碳氫化合物易燃易爆的瓶頸,提高使用碳氫化合物製冷劑的安全性,這是碳氫化合物製冷劑進入車用空調的關鍵。比該類製冷劑更易燃易爆的石油液化氣都能進入汽車,這個問題應該不難解決。二是發揚中國石化的品牌優勢和系統優勢,儘快形成中國石化系統的CFC替代品「拳頭」。如果能形成類似於「
長城潤滑油」的品牌、科研開發和營銷「拳頭」優勢,碳氫化合物CFC替代品將能很快佔領國內市場,角逐國際市場。
而在一些國內專家看來,開發生產碳氫化合物CFC替代品更適應中國的國情,應加大開發投入的力度。他們認為,ODS替代品要全面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選擇高品質的替代品。不僅要滿足國內相關行業發展對替代品的要求,適合國家的環境政策,還應充分考慮國際市場替代品生產和供應的變化以及國際社會對替代品的環保要求。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的CFC替代品應遵循以下主要原則:一是儘可能採用ODP值是零的替代品;二是儘可能採用低GWP值的替代品,減少日益嚴重的綜合溫室效應問題;三是替代品的生產與使用不能帶來其他環境和健康安全問題;四是要物美價廉,儘可能降低替代成本。在這些方面,碳氫化合物CFC替代品具有著明顯的優勢,尤其是隨著我國煉油深度加工的發展,使碳氫化合物CFC替代品擁有了豐富的低價原料資源,可以使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