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海豚味覺嚴重退化:不辨「酸甜苦辣」

2020-12-06 快科技

據國外《ScienceNOW》雜誌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稱,鯨魚和海豚已經失去了品嘗其它味道的能力,僅有鹹味被保留了下來。

科學家對15種不同海洋生物的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他們的研究對象中包含鬚鯨、抹香鯨和寬吻海豚。這項最新研究發現,這些海洋動物與味覺相關的大部分基因都出現了突變,而且無法產生品嘗味道所必需的蛋白質。只有與鹹味相關的基因保留了正常功能。

研究團隊稱,這些突變很可能出現在大約5300萬年以前,而這些突變的出現很可能是因為這些動物整個吞下它們的獵物,而且不需要品嘗味道,而味道只有在咀嚼的時候才會釋放出來。

通常食物的味道能夠讓動物了解這種食物是否有營養或者有毒。鯨類動物已經失去這種認知的能力,而且以某種方法存活了長達數百萬年的時間。

然而,研究的作者所關心的是,人造有毒物質有可能已經在鯨類動物無法察覺的情況下進入到它們的飲食當中。比如說,逆戟鯨曾經遊入到原油洩漏區,福羅裡達州沿岸的肥料會進入寬吻海豚捕食的魚類體內等。

相關焦點

  • 我們的舌頭是怎麼感受到酸甜苦辣的?動物也有味覺嗎?
    舌頭不僅可以起到感受味覺和輔助進食、幫助吞咽等功能,而且舌頭上面滿布的味蕾能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感受酸甜苦辣的舌頭都有哪些秘密。舌頭表面密集著許多形同乳頭的小突起不同的味覺對人的生命活動起著信號的作用:甜味是需要補充熱量的信號;酸味是新陳代謝加速和食物變質的信號;鹹味是幫助保持體液平衡的信號;苦味是保護人體不受有害物質危害的信號
  • 酸甜苦辣鹹,辣到底是味覺還是痛覺?
    酸甜苦辣鹹,從很久以前就看到一個叫做味覺地圖的東西。味覺地圖來自網圖在說辣是什麼的時候先說說這張味覺地圖,按照地圖所示:每個舌頭對應的地方都有與之對應的5覺,但唯一和國內的那麼辣到底是不是味覺?我們是否能從味覺地圖看出來?先說說這張地圖,從1904年哈尼格發明到1942年著名的哈佛大學心理歷史學家愛德溫·波林,利用哈尼格的原始數據計算出了不同敏感水平的真實數量,再到一些科學家卻利用這些數據繪製了一幅舌頭味覺地圖,現代舌頭地圖就這樣誕生了。
  • 酸甜苦辣鹹,有一個不是味覺?其實你不懂自己的舌頭!
    吃是大家都會的,大部分人還很擅長。但是在吃這件事上,大家可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誤解——你並不了解你的舌頭。中國的古人認為,味覺有五種:酸甜苦辣鹹。但亞里斯多德說,味覺有四種:苦酸甜鹹。誰說的對呢?——都!不!對!
  • 鯨魚和海豚有多聰明?
    鯨魚和海豚曾經拯救過人類這並不是駝背鯨魚拯救生命的唯一例子。人們曾經看到,這些鯨魚往往出沒於海洋捕食者(如殺手鯨)和其它海洋生物之間,保護其它鯨魚、海豹等等。海豚也曾經幫助和拯救過溺水者。駝背鯨魚是鬚鯨中最具魅力的一種,也是鯨魚觀察者最喜歡的一種,觀察者經常看到它們巨大的身體衝出水面,它們很可能是在與其它同類交流,也可能是出於其他原因。它們的水下「歌聲」,能傳播數百英裡。究竟是什麼促使鯨魚拯救人類,目前尚不清楚。這可能是一種利他主義,可能是出於保護弱小的本能,也可能是另一種我們沒有想到的行為。
  • ...台州一男嘗不出酸甜苦辣-化學藥水 舌頭 味覺 醫生 先生 消化科...
    一口錯喝的水,讓他失去了自己的味覺。跑到醫院,他先後看了口腔科、皮膚科、神經內科、消化科,一圈下來,都沒看出啥毛病。沒有了味覺,生活索然無味,陳先生很鬱悶:我該怎麼辦?  將化學藥水當成飲用水  7月30日下午3點多鐘,家住溫嶺城東街道的陳先生要外出幹活,出門後感覺到有些口渴,便到鄰居家開的玻璃店討水喝。
  • 鯨魚、海豚等海生哺乳動物是如何在水中睡覺而不被嗆著的呢?
    在這裡,小編首先要闢謠,網絡傳言「海豚是不需要睡覺」的論斷絕對是錯誤的,作為高智商哺乳動物,即使生活在冰冷、深不見底的海洋當中,也是需要睡覺的。然而,對於大自然中許多生物而言,它們並不需要像人類一樣每天要至少長達八小時的連續睡眠。
  • 【冷知識】關於鯨豚類生物的味覺,你知道多少?
    絕大部分哺乳動物都具有豐富的味覺,「酸甜苦辣鹹」五味,對於一個地道的吃貨而言,喪失味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簡直不敢想像。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鯨豚類的味覺知識,在講述之前,首先先為大家細細講解一下關於「味蕾」的構造。
  • 酸甜苦辣——舌頭的故事--中國數字科技館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人們總愛用有關味覺的詞彙來形容生活的豐富多彩。可見味覺對人們生活的重要。而說到味覺,那可得全仰仗舌頭的功勞,正是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品嘗出讓人唇齒留香的美味佳餚,也能對苦澀之味拒而遠之。  那麼,舌頭是怎樣讓您感受到「酸甜苦辣」等味覺的?
  • 鯨魚和海豚是如何在海洋中生活進化的?
    鯨類的基因組,包括海豚和鯨魚,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從而使這些動物從陸地環境過渡到水生環境。儘管鯨類(例如海豚和鯨魚)看起來像魚,並且像魚一樣生活在水生環境中,但實際上它們是水生哺乳動物。這種轉變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能的,因為特定的基因在過去的幾千年中已在海豚,鯨魚和其他鯨類中變得不活躍。85種「丟失的基因」可能促進了海上生活鯨類的基因組如何適應以使其在水下繁衍生息。為此,他們在62種不同的哺乳動物中「合成」了19,769個基因-包括,尋找在鯨類從其祖先的祖先進化而來後失去活性的基因。
  • 鯨魚和海豚為什麼能雜交?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海豚和鯨屬於同一目,之前稱為鯨目,現在鯨目和偶蹄目合併為鯨偶蹄目,海豚就是對小型齒鯨的統稱。 鯨魚和海豚的基因和現代河馬在某些DNA序列上有共同的特徵,所以科學家判斷它們都和河馬有一定的關係,是一類居住在海邊以捕食海洋生物的陸地動物演化來的海洋哺乳動物
  • 鯨魚和海豚之間為什麼可以雜交?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來理解一下什麼是鯨魚?什麼是海豚?鯨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大類哺乳動物,其中包括了鬚鯨亞目和齒鯨亞目,鬚鯨都是那種體型很大的鯨魚例如藍鯨、座頭鯨、灰鯨等,全球範圍內大約有15種,體長都超過10米、體重超過25噸。
  • 鯨魚和海豚之間相差巨大,為何可以進行雜交?
    鯨魚和海豚差別那麼大,為什麼能雜交?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一提到鯨魚就自然會想到那種長二三十米,重量可以超過100噸藍鯨,而一說海豚就自然聯想到海洋館中表演的那些小動物,兩者之間體型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即使相互之間產生「愛慕之情」,也難以完成造小人的行為。但一般所說的鯨魚和海豚雜交後代指的是海豚科下親緣關係較近的兩個物種,但並不在同一個屬下。
  • 加拿大禁止圈養所有鯨魚和海豚
    近日據外媒報導,加拿大國會眾議院於當地時間6月10日通過禁止圈養鯨、海豚法案,違者將面臨最高20萬美元罰款。該法案是由綠黨領袖伊莉莎白梅(ElizabethMay)在2015年發起的,最終經過3年的討論,加拿大政府終於在當地時間6月10日通過該法案,法案可望在總督籤署後生效。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因為舌頭上不存在味覺地圖
    生活中,我們常把「酸甜苦辣鹹」放在一起,作為我們從食物中能品嘗出來的基本味道。可是你知道嗎?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辣」其實並不屬於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如果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取一小勺辣椒醬塗抹在手中,你會發現仍能夠感覺到刺痛感。很有趣吧?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要給味覺下個定義。 味覺是什麼?
  • 日本是鯨魚和海豚的地獄,所以這裡一定是他們的天堂
    當我來到澳大利亞時,我從我的朋友那裡聽說有好幾個地方可以看到野生海豚,儘管我有強烈的興趣。他說觀看海豚鯨魚的最佳地點是傑維斯灣。傑維斯灣位於雪梨以南184公裡處,除了長海岸線,還有一個自然的港灣,他在野外被稱為「海豚天堂」和「海豚灣」。然而由於沒有從雪梨到Hess的直達交通基森只能自駕。
  • 鯨魚和海豚區別那麼大,為什麼能雜交出鯨豚獸?
    我們知道,海豚和鯨魚的差別非常大,為什麼它們能夠雜交生出後代呢?生殖隔離雖然海豚和鯨魚的體態相差很大,但海豚其實是偶蹄目下的齒鯨小目下的一員,和齒鯨的血緣關係較近。海豚科是鯨類之中的最大一科,現在一共有17個屬,將近40個品種,其中有不少名字中帶有「鯨」的鯨魚屬於海豚科,比如:領航鯨、虎鯨、黑鯨等。所以,有時候鯨魚和海豚雜交並不是海豚和鯨魚雜交,而是海豚科內部的雜交。
  • 日本是鯨魚和海豚的地獄 那這裡一定是它們的天堂
    此次來到澳大利亞,聽朋友說在這裡有幾個地點是可以看到野生海豚的,當即使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說看海豚和鯨魚最好的地點就是傑維斯灣。傑維斯灣位於雪梨以南184公裡處,它除了有綿延漫長的海岸線,還有一個天然的港灣,被人稱為野生海豚旅居遊玩的「海豚天堂」,還有「海豚灣」之稱。但是由於沒有從雪梨直達此處的交通,所以從雪梨到赫斯基森只能是自駕前往。
  • 洛陽一市民感冒後喪失味覺和嗅覺 吃東西感覺不到酸甜苦辣鹹
    「現在吃不香睡不好,很苦惱。」自兩個多月前得了感冒,市民李女士便逐漸失去了嗅覺和味覺,春節過得真是無滋無味。更讓李女士頭疼的是,她跑了很多家醫院,做了許多檢查,卻始終無法查出病因。昨日,李女士撥打本報熱線66778866,希望通過本報尋醫問藥。  李女士今年55歲,是一名退休職工。
  • 鯨魚海豚也有方言會閒聊 群體複雜程度超乎想像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6日報導,最新研究表明,鯨魚和海豚都生活在關係緊密的社會群體中,彼此之間可以進行交流,複雜程度遠超人類想像。這些哺乳動物有區域方言的劃分,能夠照顧朋友的孩子,並且相互教授工具使用方法。
  • 鯨魚身上寄生那麼多藤壺,海豚身上卻乾乾淨淨,這是為啥呢?
    鯨魚身上寄生那麼多藤壺,海豚身上卻乾乾淨淨,這是為啥呢?藤壺是灰白色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它的形態有點像馬的牙齒,所以生活在海邊的人常叫它馬牙。藤壺是一種寄生動物,在海洋中有很多動物身上都有著它的存在,比如鯨魚海龜等。但是同樣屬於海洋生物,海豚的身上卻從不會有藤壺的出現,到底是為什麼呢?大家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原來藤壺喜歡寄生在一些行動較慢的動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