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職業過去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已經越來越少了,未來可能會消失

2020-12-05 老劉觀農說

說起農村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種田、種地等場景,但是在農村也並不是所以人都是以種田為生,其實也有很多不同的職業,只不過在農村人們常喜歡以手藝人這個詞來稱呼。但是隨著時間社會的進步,行業的發展,導致很多手藝人都逐漸的被替代了,所以過去在農村很常見的一些職業,如今已經越來越少見了,未來也有可能會消失。那麼究竟有哪些職業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農村那些逐漸消失的職業人。

1.剃頭匠

記得有一部比較老的電影叫《剃頭匠》,講述的就是老北京的剃頭手藝人,其實剃頭匠這一職業過去在農村是很常見的,一般五裡八鄉的區域就會有一個剃頭匠,他們每天手提著一個木製的工具盒,裡面放著剃頭用的各種工具,然後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會去到每個村民的家裡,給一些老人們剃頭,剃頭完成之後就去下一家,費用一般都是一年結一次。但是隨著現在理髮行業的興起和其他一些原因,剃頭匠在農村已經很少見了。

2.編織手藝人

這對於農村年齡稍微大一些的人來說都是很熟悉的,因為那會兒農村人的生活條件都很艱苦,也沒有錢去買生活用品,所以很多東西都靠自己用竹子編織,比如戴在頭上的鬥笠,還有農村裝東西用的簸箕,這些都是過去農耕文化的智慧結晶。如今農村會編織手藝的人不多了,而且這些編織的物品也逐漸成為了工藝品。

3.敲糖人

敲糖人想必會有部分在農村成長的人是了解的,過去在農村從事敲糖職業的人他們會挑著一堆擔子,手上搖著撥浪鼓,然後走街串巷的吆喝,聽到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們就會把家裡收藏的塑料、金屬等物品拿出去給敲糖人換糖,這種糖深受小朋友的喜愛,而且很粘牙齒,一塊糖可以吃上很久。但是這樣的換糖方式在如今能夠獲取的利益是在是過於微薄,所以現在農村的敲糖人基本上已經沒有了。

4.修補鍋碗瓢盆的手藝人

「丁零噹啷」是修補鍋碗瓢盆手藝人的一種獨特的吆喝方式,他們不靠嗓子叫,而是用修補鍋碗的鐵器來撞打出聲音來,由於過去農村的條件艱苦,壞了的鍋碗都捨不得扔,所以每當聽到「丁零噹啷」的聲音,各家各戶都把自家需要修補的鍋碗拿出來。但如今很少再有人會去修補這些物品了,壞了都是直接扔掉換新的。

5.鐘錶修理師

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是過去農村的三大件,一般新人結婚都要講究這些東西,所以那個年代手錶自然是很貴重的物品了,除了手錶以外,農村家家戶戶還有一個製作精美的大擺鐘,這種擺鐘是不需要用電,而是上發條,至今還有個別農民家裡保留著,所以在過去鐘錶修理師也是一個熱門的行業。但是如今看時間的工具已經很多了,導致鐘錶逐漸退出了大眾的視野,手錶也成為了人們身上的一種飾品,而傳統的鐘表修理師已經很難找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合村並鎮」實施後,未來農村會消失嗎?
    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之前農村發展的機遇比較少,也導致很多人湧入城市,並選擇在城市「安家立業」。那麼,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未來農村會消失嗎?其次,從目前來看,農村人口總量也是非常高的,而所有的農民不可能全部湧入城市生活,即使進入城市了,也要有一定的收入來源,不然的話,也是難以支撐其在城市生活的,所以未來農村不會消失。
  • 農村常見的灰喜鵲,為何變得越來越少了?其實和農村這些現象有關
    生活在農村的年長一些的朋友應該對灰喜鵲這種鳥都不陌生,它的體形和常見的黑白相間的花喜鵲很相似,但個頭要稍小一些,花喜鵲只有黑色和白色兩種羽毛,灰喜鵲卻有黑色、灰色、白色和淺藍色四種顏色的羽毛,其頭部為黑色,脖頸部有一圈白色羽毛,前面較多,脖頸向下部分為淺灰色羽毛,腹部也大多是淺灰色羽毛,翅膀和尾巴為淺藍色羽毛,尾巴的頂端也大多有一點點的白色羽毛。
  • 過去農村很多見,被小孩當寵物,現在數量越來越少,為啥呢?
    導讀:過去農村很多見,被小孩當寵物,卻因為好吃,現在快看不到了過去的農村,跟現在的農村相比較,農村野外植被豐茂,而且生物諸多。野外是孩童的樂園。放學之後孩子們會齊刷刷地向野外奔跑,哪裡才是孩子們的玩耍場所。
  • 農村的三十六行,「裁縫」已經消失的職業
    從小在農村裡生活,對於農村的種種變化一直都記在心裡。過去農村裡收入低、生活條件差,自懂事記事起,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穿上新衣服。平時的衣服都是大的給小的,小時候也都是拾老姐穿,再壞之後還要留著布面納鞋底。
  • 農村常見的草珠子,過去人稱「吸血珠」如今成了價值頗高的首飾
    農村常見的草珠子,過去人稱「吸血珠」如今成了價值頗高的首飾雖然說城裡各方面的條件總是要比農村裡的好,但是城裡卻沒有農村野外那麼的好玩。農村野外有很多植物都是可以當玩具玩的,這一點是很多城裡孩子都沒有體驗過的。
  • 未來十年哪些職業即將消失?哪些職業將無法被人工智慧取代?
    2013年9月,牛津大學有兩位教授寫了一篇論文叫做《僱傭的未來》,文中對如今700多個植業進行了評估,結果說未來10年將會有一半的職業會消失,那麼接下來就和大家介紹幾個一定會消失的職業。。第一個,司機,尤其是貨車司機。
  • 農村『消失』的十種職業,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兒時的回憶呀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消失』的十種職業,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兒時的回憶呀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一切事物都在推陳出新。近幾十年,農村發展迅速,有好多職業已經消失或者很難見到。想想這些,都是兒時的回憶,讓人嚮往令人懷念。
  • 農村野兔越來越少,想吃野味難上加難,聽聽老農怎麼說
    如今的農村發展的越來越城鎮化了,對於農村以前有很多野味,但對於現在來說,這些野味基本上消失不見了。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的老人經常會去野外打獵,打一些野兔、野雞、野鴿子等,這些野味可是非常好吃的。味道鮮美,而且肉質也是非常的好吃。
  • 人稱「水下老虎」,過去農村很常見,如今成稀缺品,100元一斤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人稱「水下老虎」,過去農村很常見,如今成稀缺品,曬乾100元一斤。
  • 時代的眼淚 美國未來十年消失最快的十大職業
    技術的飛速進步可能會為人們帶來許多新工作,但是也有不少人將會被時代所拋棄,不少職業將會因為新興技術而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美國目前失業率居高不下,所以強烈希望製造業回流來補充工作崗位,但是另一方面資金全部湧向了大型的科創企業,科技與機械會繼續減少工作崗位,以下十個職業在未來十年當中將面臨滅頂之災,甚至於永遠消失:
  • 以前土狗在農村隨處可見,可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
    不過自己長大之後,發現以前在農村隨處可見土狗,如今卻變得越來越少,不少農民也開始養起了泰迪和金毛等洋犬,土狗仿佛正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當中。其實對於這一現象,很多人都抱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這是時代的進步,有人卻覺得這是農村風土人情的流失。可是,無論抱有哪一種想法,土狗的忠誠和能力都是很多洋犬所不能比擬的。
  • 重點高校農村孩子越來越少,對農村人是壞消息嗎?恰恰相反
    最近教育的問題又被不少人拿出來說了,網友說自己是清華某班的,班裡就自己一個農村生源,某重點大學的教授也說,自己帶的農村學生越來越少。而關於教育最集中的問題是,家長抱怨要輔導,孩子抱怨作業多,老師抱怨不敢管,社會抱怨不公平。
  • 馬雲曾預言,未來50%的職業或將消失?有人列出了其中10種職業
    馬雲曾預言,未來50%的職業或將消失?有人列出了其中10種職業!眾所周知,在網際網路經濟下,一些傳統的行業,還有很多的職業,都面臨淘汰,甚至已經消失,而網絡的發展速度,還在變得越來越快,如今5G網絡已經出現,AI智能也在不斷發展,所以很多有遠見的人,已經在規劃未來的發展了,馬雲作為中國首富,也曾經在一個教育論壇上,發表了一番預言表示,未來50%的職業或將消失?
  • 過去麻雀很常見,如今很少見?農藥並非主因,看看啥原因?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過去麻雀很常見,如今很少見?農藥並非主因,看看啥原因?
  • 馬雲曾預言,未來50%的職業或將消失?這其中10種職業岌岌可危
    在當今網際網路的趨勢下,很多行業都面臨失業危險,如果超過一半的行業被淘汰或者消失,那麼失業的人是非常多的。一轉眼5G時代馬上就要來臨了,有遠見的人在5G時代當中已經做好規劃。馬雲作為網際網路行業領頭羊更是中國首富,對未來的行業都有一定的看法。馬雲曾預言,未來50%的職業或將消失?
  • 如今農村其他動物越來越少,但野雞卻越來越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且不說已經剩下不足30頭的野生東北虎(我國境內)和已經野外滅絕的華南虎,就單看我們身邊,以前隨處可見的蜻蜓、漫山遍野的野兔慢慢淡出我們的視線就是最好的證據。不過,凡事都有例外,近些年許多農村地區的野雞越來越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農村的小動物越來越少,可是有一種動物泛濫成災
    如此美麗的農村在現代化進程中,人類從事各種工農業生產活動,給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的破壞很多小動物們都減少了甚至消失。即使是很多人感到恐懼的蛇類也很少見了。可是有一種動物,以前不經常見到,現在卻要泛濫成災了。這種動物就是山雞,山雞俗稱野雞,又稱雉雞,毛色七彩斑斕,又稱為七彩山雞。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農村過去常見的小動物,四隻腳,尾巴斷了會「刷鍋」,現在不見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過去常見的小動物,四隻腳,尾巴斷了會「刷鍋」,現在不見了。生活在農村,總有很多童年美好的記憶,有時候一個小物件,或者是一個小動物都能夠引起一段美好的回憶。但是當發現過去農村常見的小動物,不知何時竟然消失了,再也見不到它的蹤跡時,心裡難免不產生失落感,因為它畢竟陪伴著自己度過了那個時代,那個童年。
  • 農村有種魚在農村越來越少了,市場價70元一斤!
    導讀:農村有種魚在農村越來越少了,市場價70元一斤,你見過嗎? 在農村地區有很多野生的動物,比如黃鱔、泥鰍、鯽魚、昂刺魚等等,他們都是兒時餐桌上的美味,尤其是現在這季節正好也是水稻收割的季節,去田間割完稻子拿個桶就可能抓半桶泥鰍,現在這些東西是渴望而不可及,已經基本上很少了,這與現在農藥的使用有很大的關係!
  • 為什麼農村蛇類越來越少了?若在野外被菜花蛇咬了,應該怎麼做?
    不過近些年來已經很少在農村見到蛇了,或者見的蛇類特別少,為什麼會這樣呢?由此可見,蛇吃老鼠,而且以前房子都是土坯的,院子裡柴火也多,便於蛇和老鼠以及其他小動物生活,可是現在農村很多人家都將房屋翻修成鋼筋水泥房子,乾淨衛生是提高了,但不便於蛇類生存,連街上的道路都是水泥硬化路面。蛇類自然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