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與COVID-19有關的罕見但致命的眼部症狀

2020-12-19 cnBeta

據外媒BGR報導,白宮衛生顧問安東尼·福奇博士周五在與杜克科學與社會的在線活動中承諾,由於最近的科學進步,「我們將粉碎」新冠大流行。「生物醫學研究和科學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東西,這在十年前看來是不可想像的--能夠有一種我們以前從未經歷過的新病毒被推到我們身上,(把)我們扔進100多年來最不尋常、最具破壞性的流行病之一,」福奇博士說。

他繼續指出,就在過去的幾天裡,科學讓人們從輝瑞等製藥商那裡得到了一種疫苗,確保「我們將粉碎這次疫情」。這導致了許多人的痛苦,「不一定和自己生病有直接關係,但所有的次生後果,都會伴隨著這樣的全球大流行的影響。」而研究人員也在繼續了解越來越多關於人們繼續遭受新冠病毒侵害的各種不同方式--以及他們遇到的新冠症狀。

例如,據網絡雜誌《Knowridge Science Report》報導,霍夫斯特拉大學的一個團隊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一項 "罕見的、剝奪視力的 "感染,它可能與COVID-19有關。

這項研究的起源是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紐約衛生系統的三名COVID患者患上了角膜炎。這是一種角膜炎症,進而引起眼球內組織或液體的感染,稱為眼內炎。研究人員決定進行調查,因為這是一種罕見的病症--尤其是在如此短的時間跨度內出現三個病例,而且都與COVID-19患者有關。

這裡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三個病人中,有一個患者死於COVID-19。另一個患者失明,第三個不得不切除了一隻眼睛。

值得注意的是,角膜炎轉變成眼內炎的情況非常罕見。Knowridge科學報告指出,早前有一項涉及近萬名患者的研究發現,其中只有27名患者的眼睛(15年以上)出現角膜炎,並轉變為眼內炎。更重要的是,沒有什麼其他的科學研究方式表明大多數人應該開始擔心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多項研究表明神秘的血凝塊是COVID-19的最新致命驚喜
    可以肯定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在重症監護患者中會發生所謂的「血栓形成事件(thrombotic event)」,但是COVID-19患者中的發生率遠遠高於預期。COVID-19患者中內皮細胞功能障礙的病理研究,圖片來自Lancet, 2020, doi:10.1016/S0140-6736(20)30937-5。
  • 美疾控中心最新研究稱COVID-19比流感更致命
    美國疾控中心(CDC)本周發表了一篇新的研究論文,指出COVID-19比流感更致命。研究人員比較了大量的流感和COVID-19患者,得出結論稱,新冠患者的院內死亡風險高5倍,同時增加了17種其他病症的風險。
  • 美國COVID-19疫苗研究最新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前景良好: 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負責監督研究性COVID-19疫苗mRNA-1273的三期試驗,該委員會於2020年11月15日審查了試驗數據,並與試驗監督小組分享了其中期分析。
  • 研究人員發現導致COVID-19患者形成血栓的有害「自身抗體」
    據外媒BGR報導,醫生們在新冠大流行早期就了解到,新冠病毒會導致血栓,從而導致意外症狀,包括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等。由於這些COVID-19併發症可能會危及生命,醫生們一直在用血液稀釋劑治療患者。研究人員發現,大約50%的COVID-19症狀患者有高水平的自身抗體和 「超活化中性粒細胞」,這是一種 「破壞性的、爆炸性的白血球」。他們拿這兩種化合物在小鼠身上測試,看看效果如何。
  • 川崎病、腳趾「凍瘡」、缺氧不難受……新冠感染還有哪些怪症狀?
    小兒多系統炎症綜合症(Paeduatric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最近,多個國家出現了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罕見兒童炎症綜合性病例。5月4日,紐約市衛生局發出警告,該市發現了15例因患多系統炎性綜合症而住院治療的病例,患者均為2歲至15歲的兒童。報告指出這些症狀可能與COVID-19有關[1]。歐洲也報導了類似的兒童病例。
  • 如何計算COVID-19的死亡人數?
    在一些司法管轄區,包括芝加哥和密爾沃基等城市,體檢人員參與確定每一起疑似COVID-19病例的死因。在這些司法管轄區,醫療檢查人員甚至審查在醫院死亡的患者的醫療記錄,以確保症狀和任何檢測表明患者確實死於COVID-19。而且讓醫學檢查人員確認COVID-19的死亡可以創造出更統一、更清晰的文件。在死亡證明上,有空格可以列出直接的死亡原因,以及導致最終疾病或事故的一連串事件。
  • 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Cell Discovery)發表了題為「Initial 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ost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COVID-19 severity and susceptibility」的研究成果,發現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為認識新冠的作用機制、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參考。
  • 研究發現「COVID腳趾」這種奇怪的新冠症狀可以持續5個多月
    據外媒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各種各樣的新冠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呼吸困難、味覺或嗅覺喪失等。一項新研究發現,在一個人被認為已經擊敗新冠病毒後,至少有一種奇怪的症狀可以持續幾個月後。
  • COVID-19新研究提出需當心的新早期潛在症狀
    據外媒報導,本周發表的一篇科學研究綜述測試了譫妄可能是COVID-19的早期症狀並與其他早期症狀結合的可能性。來自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UOC)的研究人員探索了COVID-19患者在出現最常見症狀如咳嗽和呼吸困難之前幾天的譫妄發展情況。
  • 科學家確定新冠症狀出現順序:發燒咳嗽肌痛最早 有胃腸道症狀病情...
    南加州大學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航空航天和機械工程教授庫恩說:「當流感等疾病與COVID-19感染同時出現重疊循環時,發現症狀出現的順序尤其重要。」「醫生可以決定採取什麼措施來照顧病人,他們可以防止病人的病情惡化。」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拉森說:「鑑於現在有更好的治療COVID-19的方法,早期發現患者可以減少住院時間。」
  • 瑞士研究發現33%的患者在被診斷後六周內仍有Long COVID症狀
    據外媒BGR報導,被稱為 「Long COVID」的新冠症狀已被廣泛報導,雖然醫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症狀長期存在,也不知道如何治療。來自瑞士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提供了幾個關鍵的答案,並可以幫助解開「Long COVID」的謎團。
  • 研究稱尼安德特人DNA或與COVID-19嚴重病例的風險增加有關
    據外媒BGR報導,研究人員表示,幾種風險因素與嚴重的新冠病毒疾病有關,衛生官員對哪些患者感染後可能出現症狀和併發症有很好的了解。目前仍不清楚為什麼新冠病毒對一些人的影響比其他人更嚴重,以及為什麼許多人處理輕度到中度的COVID-19病例。
  • 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遏制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措施
    通過研究模型估計,如果沒有實施這些圍堵措施,中國COVID-19患者數將增加67倍。[34]據此模型評估,發現並隔離病例、追蹤和隔離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是圍堵策略的最有效措施——較旅行限制和減少接觸的措施更為有效,能夠避免更多的人員感染。[34]當這些措施與其他非藥物幹預措施綜合運用時,效果更強。
  • 無症狀感染者、症狀前感染者、血清流行率研究……都意味著什麼?
    所以如無額外行動,無症狀感染者往往是在對確診病例的調查中、密切接觸者追蹤中、或是入境篩查檢疫中發現的。在《世界衛生組織-中國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1]中,中國分享了在密切接觸者追蹤過程中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2020年3月31日中國宣布今後每日疫情通報中,有症狀者與無症狀感染者例數將被一併公布。問:什麼是血清流行率調查?
  • 基因可以決定COVID-19症狀是否嚴重!
    2020年5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 /--當一些人感染冠狀病毒後,他們只會出現輕微或無法發現的COVID-19病例。另一些人則會出現嚴重的症狀,需要在呼吸機的幫助下掙扎數周,如果他們還能活下來的話。儘管全球科學家共同努力,但醫生們仍然不清楚為什麼會這樣。
  •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4:52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Reed AC Siemieniuk團隊對covid-19的藥物治療進行了生活系統回顧和網絡薈萃分析
  • 哈佛大學權威專家:COVID-19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引發不同程度的...
    但近日,哈佛大學神經病學權威專家表示,COVID-19不僅會損傷人體的呼吸系統,還會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大腦功能損傷。近日,《阿爾茨海默症雜誌》(The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人員對COVID-19對神經系統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綜述,將COVID-19導致的腦損傷分為了三個階段。
  • NASA超級計算機助力COVID-19研究
    來自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NASA總部的高端計算項目經理Tsengdar Lee表示:「這並非NASA的日常工作,但我們擁有超級計算機和專業知識,可以幫助COVID-19的研究人員充分利用超級計算能力。」超級計算機適合處理大量數據。對於NASA的常規項目而言,這意味著模擬地球周圍的空氣團和水的運動以研究地球的氣候,尋找系外行星,研究黑洞的行為或設計航空航天飛行器。
  • Covid-19血清學檢測診斷準確性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研究組共篩查了5016篇參考文獻,最終確定40篇研究,共進行了49次偏倚風險評估。在98%(48/49)的評估中發現患者選擇偏倚高風險,73%(36/49)的評估中存在較高或不明確的偏倚風險。10%(4/40)的研究包括門診病人,只有兩項研究評估了護理點的檢測。對於每種檢測方法,合併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與所測量的免疫球蛋白類別無關。
  • 罕見!印度住宅發現有兩個頭的致命毒蛇
    8月10日,據外媒報導,近日在印度發現了一條長了兩個蛇頭的拉塞爾蝰蛇(Vipera russelli),十分罕見。 報導稱,這條致命毒蛇是在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處住宅外被發現的。隨後,這條罕見的毒蛇被送到了專業的處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