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可以決定COVID-19症狀是否嚴重!

2020-12-03 生物谷

2020年5月28日訊/

生物谷

BIOON /--當一些人感染冠狀病毒後,他們只會出現輕微或無法發現的COVID-19病例。另一些人則會出現嚴重的症狀,需要在呼吸機的幫助下掙扎數周,如果他們還能活下來的話。


儘管全球科學家共同努力,但醫生們仍然不清楚為什麼會這樣。基因差異能否解釋人們在COVID-19症狀和嚴重程度上的差異?


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使用計算機模型來分析人類免疫系統中已知的

遺傳

變異。他們的建模結果表明,事實上,人們的DNA存在差異,這可能會影響他們對SARS-CoV-2感染的反應能力。


研究內容


當病毒感染人類細胞時,身體會啟動抗病毒警報系統。這些警報識別病毒入侵,並告訴免疫系統發送細胞毒性T細胞(一種白細胞)來破壞受感染的細胞,希望能減緩感染。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但並不是所有的報警系統都是一樣的。人們有相同基因的不同版本--稱為等位基因--其中一些等位基因對某些病毒或病原體比其他的更敏感。


為了測試該警報系統的不同等位基因是否可以解釋SARS-CoV-2免疫反應的某些範圍,研究人員首先從一個在線資料庫中檢索了構成冠狀病毒的所有蛋白質的列表。


他們隨後使用現有的計算機算法來預測不同版本的抗病毒警報系統檢測這些冠狀病毒蛋白的效果。


為什麼它很重要


研究人員測試的警報系統部分被稱為人類白細胞抗原系統,簡稱HLA。每個人都有多個構成HLA類型的等位基因。每個等位基因編碼一種不同的HLA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是警報系統的傳感器,通過與各種肽鏈結合來發現入侵者,肽鏈是組成冠狀病毒部分的蛋白質,而這些肽鏈對身體來說是外來的。


一旦HLA蛋白與病毒或病毒片段結合,它就將入侵者運送到細胞表面。這些"標記"了的被感染的細胞,將被免疫細胞殺死。


一般來說,人的HLAs檢測到的病毒多肽越多,免疫反應就越強。我們把它想像成報警系統中更靈敏的傳感器。


研究人員的建模結果預測,一些HLA類型可以結合大量的SARS-CoV-2肽,而另一些HLA類型只能結合很少的SARS-CoV-2肽。也就是說,一些傳感器可能比其他傳感器更適合SARS-CoV-2。如果這是真的,那麼一個人的HLA等位基因可能是影響其免疫系統對COVID-19免疫反應的一個因素。


因為該研究只使用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做出這些預測,他們決定使用2002-2004年SARS爆發的臨床信息來測試結果。


他們發現等位基因在識別SARS和SARS-CoV-2方面的有效性有相似之處。如果HLA等位基因似乎不善於識別SARS-CoV-2,那麼它也不善於識別SARS。他們的分析預測,一種名為B46:01的等位基因對SARS-CoV-2和SARS-CoV尤其有害。可以肯定的是,先前的研究表明,攜帶這種等位基因的人比攜帶其他HLA基因的人更容易感染SARS病毒,病毒載量也更高。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接下來怎麼做?


基於他們的研究,研究人員認為HLA基因的變異是許多COVID-19患者在感染嚴重程度上存在巨大差異的部分原因。HLA基因的這些差異可能不是影響COVID-19嚴重程度的唯一

遺傳

因素,但它們可能是這一難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必要進一步研究HLA類型在臨床上如何影響COVID-19的嚴重程度,並通過實際病例檢驗這些預測。了解HLA類型的變異如何影響COVID-19的臨床病程,可以幫助識別該疾病的高危人群。


據研究人員所知,這是第一個通過廣泛的HLA等位基因來評估病毒蛋白質之間關係的研究。目前,研究人員對許多其他病毒與HLA類型之間的關係知之甚少。理論上,研究人員可以重複這一分析,以更好地了解目前或可能感染人類的許多病毒的

遺傳

風險。(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基因中是否存在嚴重的COVID-19?
    COVID-19宿主遺傳學計劃的研究覆蓋了3000多人,其中包括因重症COVID-19住院的人和被病毒感染但未住院的人,它在3號染色體上確定了一個區域,該區域影響感染該病毒的人是否會重病並需要住院。鑑定出的遺傳區域非常長,跨度為49400個鹼基對,而對嚴重COVID-19構成較高風險的變異體具有很強的聯繫,如果一個人具有變異體之一,那麼他們很可能擁有全部13個變異體其中,之前已經發現這類變體來自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
  • 預防「細胞因子風暴」可能緩解嚴重的COVID-19症狀
    2020年6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對於一些COVID-19患者來說,身體的免疫反應可能與導致疾病的病毒一樣具有破壞性。一些危重病人持續的高燒、嚴重的呼吸窘迫和肺損傷都是免疫系統超負荷運轉的跡象。
  • 單細胞文獻-3帶代碼 嚴重COVID-19患者的外周免疫反應單細胞圖譜
    作者在症狀發作後2到16天之間收集了樣本;健康對照者無症狀,4例男性和2例女性,年齡30-50歲(圖1a和擴展數據圖1)。從經診斷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圖1a)的通氣患者中收集八個COVID-19樣本中的四個。對一名患者(C1)進行了兩次採樣:症狀發作後第9天,僅需補充氧氣,插管後症狀發作後第11天。三名患者在採樣前的某個時候接受了阿奇黴素,這具有潛在的免疫調節作用13(圖1a)。
  • 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severity and susceptibility」的研究成果,發現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為認識新冠的作用機制、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參考。根據報導,不同個體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後的症狀有較大差異,約80-85%的感染者表現為無症狀或者輕症,15-20%的患者則罹患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除年齡、性別、併發症等已知的高風險因素外,患者自身的遺傳背景也是影響其症狀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中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中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1:55:08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ini Kamboj等研究人員發現癌症患者中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
  •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4:52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Reed AC Siemieniuk團隊對covid-19的藥物治療進行了生活系統回顧和網絡薈萃分析
  • 「covid-19獻血群」裡好熱鬧!10名新冠肺炎康復者陸續獻血漿
    2月28日,武漢市第四醫院楊莉、安坤龍、江金宇這三位工作人員的獻血照片一發到「covid-19獻血群」,群裡再次熱鬧了起來。三位獻血者同時捐獻血漿楊莉、安坤龍、江金宇都是武漢市第四醫院「covid-19獻血群」的成員,剛剛過了隔離期的他們,碰巧被安排到同一天在武漢血液中心進行恢復期血漿捐獻。
  •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重症COVID-19遺傳易感基因
    截至2020年6月23日為止,全球已確診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超過922萬,死亡總數超過47萬。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感染者的表現各異,大多數僅出現輕度症狀,甚至沒有症狀,而嚴重的Covid-19患者伴有呼吸衰竭、肺間質性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
  • 床旁診斷系統在COVID-19中的應用現狀—最新外文文獻翻譯
    2020年9月23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針對COVID-19的血清(抗體)床旁診斷(POC)測試發布了緊急使用授權(EUA)。自2020年7月以來,某些實驗室被授權將Assure COVID-19 IgG/IgM快速測試設備用於緊急情況下的抗體診斷,以幫助鑑定患者是否攜帶SARS-CoV-2抗體,以此反應患者近期或曾感染過COVID-19。
  • 美國COVID-19疫苗研究最新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前景良好: 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負責監督研究性COVID-19疫苗mRNA-1273的三期試驗,該委員會於2020年11月15日審查了試驗數據,並與試驗監督小組分享了其中期分析。
  • 研究稱尼安德特人DNA或與COVID-19嚴重病例的風險增加有關
    據外媒BGR報導,研究人員表示,幾種風險因素與嚴重的新冠病毒疾病有關,衛生官員對哪些患者感染後可能出現症狀和併發症有很好的了解。目前仍不清楚為什麼新冠病毒對一些人的影響比其他人更嚴重,以及為什麼許多人處理輕度到中度的COVID-19病例。
  • NASA超級計算機助力COVID-19研究
    他表示,通過對各實驗組進行對比並分析基因與COVID-19結果之間的關係,研究小組希望能夠識別出導致人們易患ARDS的遺傳風險因素。這樣一來,計算機就可以更準確地表示這種分子,當以前從未見過的新分子出現時,能夠更好地預測它是否會與新型冠狀病毒結合。受過訓練的算法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查看現有治療藥物的目錄,以查找那些含有可能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生物學活性分子的藥物。
  • 基因編輯大牛David Liu團隊分析COVID-19對全球科學活動的影響
    代表作詳見BioArt報導:Nature新突破 | David Liu開發新工具實現線粒體內的高效單鹼基編輯;NBT | David Liu開發以CRISPR-Cas13為基礎的RNA m⁶A精準編輯新工具; 專家點評Nature | David Liu再出重磅基因編輯新工具,可實現鹼基隨意轉換與增刪。
  • 神文「軟玉護身符可預防COVID-19」遭到多名科學家反對,已被暫時撤稿
    前幾天醫咖會報導了一篇神奇的論文,該論文聲稱:軟玉護身符(Nephrite-Jade amulets),一種鈣鐵鎂矽酸鹽物質(註:軟玉可用作傳統中藥),或可以預防COVID-19,詳情請查看:影響因子>6.5期刊上的一篇神文:軟玉護身符或可以預防COVID-19「。
  • 科學家確定新冠症狀出現順序:發燒咳嗽肌痛最早 有胃腸道症狀病情...
    科學家們說,了解COVID-19的症狀順序可能有助於患者迅速尋求治療,或儘早決定自我隔離。根據南加州大學麥可遜聚合生物科學中心癌症聚合科學研究所的博士候選人約瑟夫·拉森和他的同事以及教師顧問彼得·庫恩和詹姆斯·希克斯領導的研究,它還可以幫助醫生排除其他疾病。認識到新冠症狀的順序也可以幫助醫生計劃如何治療病人,並可能在疾病早期進行幹預。
  • 【Economist】Covid-19 in 2020: The plague year
    疫情使得世界經濟面臨嚴重衰退、人民生存受到威脅,也加劇了社會不平等及社會動蕩。但疫情也促進了社會創新,醫療、能源等產業因技術進步而革新,同時中國無私地分享病毒結果和抗疫經驗,這也證明了科學不分國界。此外,疫情也催生了更加創新的政府。這一年值得被銘記。
  • Covid-19血清學檢測診斷準確性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在用於估計特異性的樣本中,83%來自流行之前或未懷疑有covid-19的人群。在LFIA中,商業試劑盒的合併敏感性為65.0%,低於非商業檢測的敏感性(88.2%)。在所有分析中都可以看到異質性。症狀發作後至少三周的敏感性為69.9-98.9%,顯著高於第一周(13.4-50.3%)。
  • 【重磅】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COVID-19會損傷孕婦的胎盤,可能對...
    導言: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2和相關的冠狀病毒病COVID-19對孕婦和嬰兒的影響是產科醫生、兒科醫生和患者都特別關注的。在5月22日發表在《美國臨床病理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COVID-19會損傷孕婦的胎盤,可能對胎兒有影響。
  • 科學家警告:含有新冠病毒的汙水可能是一個嚴重威脅
    與此同時,廢水可以作為「煤礦中的金絲雀」,因為它可以被監測以跟蹤COVID-19的暴發。在沒有症狀的人出現發燒和咳嗽等其它症狀之前,新冠病毒就開始出現在糞便中。因此,定期監測可以為當局提供熱點的提前預警。BGU的研究人員最近在以色列的阿什凱隆完成了一項試點研究,使用新的方法檢測和追蹤病毒的存在,並計算其濃度,以確定新出現的COVID-19熱點地區。
  • COVID-19重塑免疫系統?
    新冠病毒引起的COVID-19往往伴隨過激的免疫應答,特別是細胞因子風暴的症狀在許多研究都得到了證實和初步探討。然而依然缺乏充足的臨床病例分析以及系統深入的免疫病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