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學院孫曉丹課題組開發雙功能塗層解決種植體無菌性鬆動

2020-11-29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新聞網9月7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孫曉丹課題組創新性提出通過雙向協同克服鈦金屬植入物的無菌性鬆動問題,通過鈦金屬表面牢固結合的PLGA@阿司匹林納米纖維塗層持續發揮促進骨整合和抑制炎症性骨破壞的雙重功效,打破雙向破壞無菌性鬆動的惡性循環圈,促進人工關節假體表面改性方向的應用研究。

隨著人們對於人工骨關節置換需求的增加,急需開發更加有效的人工骨植入物。而目前人工骨植入物植入人體後往往面臨中長期的翻修手術,其主要原因在於植入物的無菌性鬆動問題。骨植入物上通過各途徑所產生的磨損顆粒脫離表面進入體液後,將激起體內巨噬細胞的「保護機制」,外在表現為無菌性的炎症反應;此反應產生的細胞因子將參與破骨細胞的活化,最終導致植入物表面的真骨溶解,植入物鬆動(即無菌性鬆動);鬆動的加劇導致更多的磨損顆粒進入體液,循環往復,最終面臨人工骨植入物的失效。

目前解決此問題的主流方法是單向通過抑制無菌性炎症反應來降低無菌性鬆動的效果,但究其根本不能完全阻止磨損顆粒進入已存在的真骨與植入物之間的縫隙,所以加強植入物的骨整合效果或許是打破上述惡性循環的關鍵環節之一。

基於此,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孫曉丹課題組和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林俊課題組合作,從「強骨整合」和「抗炎症」兩個環節入手,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將負載阿司匹林(一種經典非甾體抗炎藥)的PLGA噴塗在聚多巴胺(PDA)修飾的鈦金屬表面,形成與鈦金屬基體結合牢固的PLGA@阿司匹林納米纖維塗層,該塗層可穩定持續釋放阿司匹林至少60天。體外細胞實驗表明,該塗層可以促進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同時還能抑制巨噬細胞的M1極化,以及RANKL誘導的破骨細胞活化。動物實驗也證實該納米纖維塗層可以顯著促進鈦金屬植入物的骨整合性能,並在磨損顆粒刺激下,有效抑制磨損顆粒誘導的植入物周圍骨溶解,維持植入物的骨整合性能。

此項工作在《生物材料》(Biomaterials)發表了題為「靜電紡PLGA@阿司匹林納米纖維塗層雙向協同克服鈦金屬植入物無菌性鬆動問題」(Dual direction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aseptic loosening via electrospun PLGA @ aspirin nanofiber coatings on titanium)的研究論文。

圖1  動物實驗示意圖

圖2  micro-CT 3D重建圖像顯示鈦金屬植入物周圍骨生成情況

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的本科生韋堯潔、碩士生劉中群和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的碩士生朱旭,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副研究員孫曉丹和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副研究員林俊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0.120237

供稿:材料學院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

相關焦點

  •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研究進展清華新聞網12月26日電  12月21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周濟教授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材料科學進展》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上發表題為《關聯強度
  • 化學化工學院張帆研究員課題組在碳-碳鍵動態共價化學及二維晶態...
    石墨烯作為一種明星材料,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受到了來自多個領域學者的持續高度關注,但理論上石墨烯是一種零帶隙類金屬材料,難以在半導體領域發揮作用。從合理設計並製備有機小分子功能單體或砌塊出發,結合有效的聚合方法,製備各類線型或樹枝狀有機共軛寡聚體和聚合物半導體材料,並精準調控其帶隙和能級,業已成為有機半導體材料領域的通用策略。
  • 納米塗層粉體材料在「2機、3D」產業中的應用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在工業領域中,塗層粉體材料是一種表面工程應用材料,它塗覆在基體表面起到耐磨損、耐腐蝕、耐高溫、抗氧化、抗老化,滿足光、電、磁等特殊作用或功能。隨著一些產品的製造越來越精細,服役條件越來越苛刻,對於表面塗層材料的要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 塗層刀具及塗層刀具材料
    塗層高速鋼刀具一般採用物理氣相沉積法,沉積溫度在500℃左右;根據塗層刀具基體材料的不同,塗層刀具可分為硬質合金塗層刀具、高速鋼塗層刀具、以及在陶瓷和超硬材料(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上的塗層刀具等。根據塗層材料的性質,塗層刀具又可分為兩大類,即「硬」塗層刀具和 『軟」塗層刀具。
  • 清華材料學院唐子龍課題組在高倍率鋰離子電池材料方面再獲突破
    清華材料學院唐子龍課題組在高倍率鋰離子電池材料方面再獲突破清華新聞網12月9日電 12月3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唐子龍教授課題組在《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上發表題為「具有類玻璃-陶瓷相的高倍率釩酸鹽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Glass‐Ceramic‐Like
  • 塗層刀具的塗層材料、方法及發展方向
    刀具性能的兩個關鍵指標——硬度和強度(韌性)之間似乎總是存在著矛盾,硬度高的材料往往強度和韌性低,而要提高韌性往往是以硬度的下降為代價的。在較軟的刀具基體上塗覆一層或多層硬度高、耐磨性好的金屬或非金屬化合物薄膜(如TiC、TiN、Al2O3,等)組成的塗層刀具,較好的解決了刀具存在的強度和韌性之間的矛盾,是切削刀具發展的一次革命。
  •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出超疏油/超親水塗層材料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出超疏油/超親水塗層材料 發表時間:2018/4/3
  • 納米塗層粉體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如何使用熱噴塗技術對納米材料進行噴塗,曾經是人們考慮的一個難題。因為納米粒子是一個微小粒子,如果用熱噴塗操作,納米粒子瞬間就會被燒蝕或者吹掉,材料無法到達基體,更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功能塗層。解決的辦法就是把納米粒子團聚起來,形成微米級的顆粒。這樣,既有納米材料的特殊效應,又能實施熱噴塗工藝。
  • 哈工大於淼課題組Nat Chem:石墨烯功能化的重要進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於淼教授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開創了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先河,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新材料學院潘鋒課題組對低成本電池正極材料MnO2的研究與發展進行...
    近年來,MnO2由於成本低廉、高理論容量等優點被作為多種離子電池正極宿主材料而廣泛研究,包括應用在Li+、Na+、K+、Zn2+、Mg2+等正極材料,但MnO2材料低的電子/離子電導率、低的可逆放電容量、緩慢的擴散動力學和較差的循環穩定性,限制了其產業化應用潛力。
  • 川大林煒教授課題組「綜述」:聚氨酯材料表面抗菌功能化研究進展
    因此,構建抗菌防汙材料表面對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表面塗層改性是解決表面微生物汙染最為簡單有效的途徑。聚氨酯材料作為一種嵌段聚合物,其原料品種多、分子結構可控性強,獨特的「微相分離結構」賦予其優異的綜合性能,因而作為最有實用意義的一種塗層材料在皮革工業、紡織服裝、生物醫用、航天航空、海洋防汙、家具防護和汽車塗料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
  • 螺絲鬆動可不敢小覷,這個發明讓世界上的螺絲不再鬆動!
    不過在解決螺絲鬆動的問題之前,我們還需要明白!究竟是什麼,使螺絲鬆了!從工業革命以來,螺絲鬆動都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甚至還有學者,把它當成了課題來研究。而其中最有影響力的研究便是Gerhard Junker 於1969年發表的報導。
  • 清華材料學院: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納米顆粒製備技術
    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伍暉副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納米顆粒製備技術,首次提出利用高速旋轉卷對卷裝置控制納米顆粒的生長過程,成功實現了金屬單質、合金和金屬氧化物等多種材質的納米顆粒製備,為金屬納米粉末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 香港城市大學開發新型噴塗塗層 可以讓普通物體具備機器人功能
    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噴塗塗層,可以讓普通物體具備機器人功能。該團隊認為,該塗層在生物醫學應用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研究人員並不是從頭開始建造機器人,而是希望開發一種工具,該工具以一種名為M-spray的噴霧形式出現,可以用來從普通物體中建造磁性機器人,讓它們能夠在在結腸和血管中移動,在人體內輸送藥物等,並通過磁場來控制。
  • 西南交大黃楠/楊志祿教授在仿生雙功能血管支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並模擬開發出更適應與當下需求的先進技術。血管內皮仿生雙功能塗層的分子結構及其應用於血管支架的表面改性。最近,西南交通大學黃楠/楊志祿教授聯合江蘇大學潘國慶教授,從內皮細胞仿生設計出發,通過層層接枝的的方法,構建了一個具有雙功能仿生的塗層,用於心血管類支架材料的表面改性,以期解決心長期困擾著心血管支架在長期植入過程中會出現再狹窄和晚期血栓的一個重要臨床醫學問題(圖1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與島津公司合作示範項目正式揭牌
    2018年3月9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再生醫學與仿生材料研究所與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的合作示範項目在清華大學逸夫樓隆重揭牌。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先進的材料製備加工和分析測試平臺,多年來緊緊圍繞材料領域的科學發展前沿、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大需求和國家重點科研任務深入開展材料加工、新材料合成及表徵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獨具特色的科研成果,目前正逐漸成為國內外領先的高水平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是日本島津製作所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
  • 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哈工大報訊(化工/文) 近日,我校化工與化學學院於淼教授課題組在石墨烯功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工作為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的首例,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
  • CBN塗層用作刀具塗層必須解決問題的分析
    CBN塗層用作刀具塗層必須解決問題的分析2010/1/25/9:39來源:中國表面工程信息網    慧聰表面處理網:介紹了CBN的性能和製備cBN塗層的方法(等離子體增強脈衝雷射沉積法和熱絲輔助射頻等離子體CVD法);簡述了cBN塗層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前景;通過等離子體增強脈衝雷射沉積法製備cBN塗層的試驗結果,認為增強cBN塗層與刀具基體的結合力是將cBN塗層用作刀具塗層必須解決的問題。
  • 清華材料學院《Matter》:開發出一種全新納米顆粒製備技術
    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伍暉副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納米顆粒製備技術,首次提出利用高速旋轉卷對卷裝置控制納米顆粒的生長過程,成功實現了金屬單質、合金和金屬氧化物等多種材質的納米顆粒製備,為金屬納米粉末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 上海科技大學於奕課題組在《自然》發表論文,新型半導體材料領域
    我校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於奕教授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同時,與傳統的共價半導體不同,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對缺陷的容忍度很高,因此在異質結的構建以及進一步器件的大規模集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構建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異質結的道路上,有兩個科學難題一直在國際上沒有得到解決。一方面由於該材料易發生離子擴散,難以獲得高質量的原子級平整的異質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