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慢病用藥金額超700億!慢性病治療用藥總概

2020-11-28 億歐網

【編者按】2018年,抗腫瘤藥排名第3位,銷售額為265億元,從2012年的148億元到2018年,6年整體市場增長1.79倍,抗腫瘤治療領域市場潛力不可估量。

本文首發於醫藥經濟報,作者一諾;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業內人士參考。


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這四類疾病為代表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88%,導致的疾病負擔佔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7月15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我國將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四類重大慢性病開展防治行動。

據國內樣本醫院數據統計,2018年,抗腫瘤藥排名第3位,銷售額為265億元,佔11.6%;心血管系統用藥排名第4位,銷售額為226億元,佔10.0%;內分泌及代謝調節用藥(糖尿病)排名第7位,銷售額為134億元,佔5.9%;呼吸系統藥物排名第10位,銷售額為81億元,佔3.5%。四類藥物銷售總額為706億元,佔整體市場31.2%。

抗腫瘤藥 018年用藥金額為265億元,佔11.7%

《意見》倡導積極預防癌症,推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

從國內樣本醫院數據看,國內抗腫瘤藥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148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65億元,6年整體市場增長1.79倍。

2018年國內樣本醫院排名前10位的腫瘤藥物中,抗代謝藥有:培美曲塞用藥金額為16.1億元,較同期增長13.3%;替吉奧用藥金額為12.9億元,較同期增長10.5%;卡培他濱用藥金額為9.9億元,較同期增長4.7%。植物藥有:紫杉醇用藥金額為21.7億元,較同期增長6.4%;多西他賽用藥金額為13.8億元,較同期增長5.1%。單克隆抗體藥物有:曲妥珠單抗用藥金額為13.1億元,較同期增長47.8%;利妥昔單抗用藥金額為12.2億元,較同期增長13.2%;貝伐珠單抗用藥金額為10.0億元,較同期增長74.4%。鉑類化合物有:奧沙利鉑用藥金額為10.0億元,較同期增長6.2%。靶向小分子藥物有:伊馬替尼用藥金額為8.3億元,較同期增長18.2%。

心腦血管藥 018年用藥金額為226億元,佔10.0%

《意見》指出,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應引導居民學習掌握心肺復甦等自救互救知識技能,對高危人群和患者開展生活方式指導。到2022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9.7/10萬及以下和190.7/10萬及以下。

從國內樣本醫院數據來看,心血管系統用藥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17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26億元,6年整體市場增長1.28倍。

2018年國內樣本醫院用藥金額排名前10位心血管系統用藥中,降血脂藥有:阿託伐他汀用藥金額為24.1億元,較同期增長9.16%;瑞舒伐他汀用藥金額為8.3億元,較同期增長7.37%。其它心血管系統用藥有:磷酸肌酸用藥金額為11.9億元,較同期下降30.44%;輔酶A/輔酶I用藥金額為6.1億元,較同期下降38.01%。鈣拮抗劑類有:氨氯地平用藥金額為7.8億元,較同期增長3.1%;硝苯地平用藥金額為6.7億元,較同期增長7.62%。周圍血管擴張藥有:前列地爾用藥金額為12.9億元,較同期下降27.68%。beta-阻滯劑有:美託洛爾用藥金額為5.3億元,較同期增長6.70%。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有:纈沙坦用藥金額為5.1億元,較同期下降5.03%。

內分泌及代謝調節用藥(糖尿病) 018年用藥金額為134億元,佔5.9%

《意見》指出,我國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提示居民關注血糖水平,引導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學降低發病風險,指導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管理,延遲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分別達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從國內樣本醫院數據來看,內分泌及代謝調節用藥(糖尿病)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80.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34億元,較同期增長5.9%,6年整體市場增長1.67倍。其中涉及糖尿病小類有:口服血糖調節藥、胰島素、糖尿病症候群用藥、DPP-IV抑制劑、GLP-1類似物。

2018年國內樣本醫院用藥金額排名前10位的糖尿病藥物中,口服血糖調節藥有:阿卡波糖用藥金額為11.6億元,較同期增長6.2%;二甲雙胍用藥金額為5.7億元,較同期增長10.6%;格列美脲用藥金額為3.0億元,較同期下降1.4%;瑞格列奈用藥金額為2.5億元,較同期下降6.3%;格列齊特用藥金額為2.1億元,較同期增長2.8%。胰島素有:甘精胰島素用藥金額為28.2億元,較同期增長6.4%;門冬胰島素用藥金額為7.1億元,較同期增長55.9%;賴脯胰島素用藥金額為2.4億元,較同期增長0.3%。糖尿病症候群用藥硫辛酸用藥金額為3.9億元,較同期下降14.1%。DPP-IV抑制劑西格列汀用藥金額為2.3億元,較同期增長99.5%。

呼吸系統藥物 018年用藥金額為80.6億元,佔3.5%

《意見》指出,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應引導重點人群早期發現疾病,控制危險因素,預防疾病發生發展。到2022年和2030年,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萬及以下和8.1/10萬及以下。

從國內樣本醫院數據來看,呼吸系統藥物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47.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80.6億元,較同期增長3.1%,6年整體市場增長1.7倍。

2018年國內樣本醫院用藥金額排名前10位的呼吸系統藥物中,平喘藥有:布地奈德用藥金額為12.5億元,較同期增長10.8%;孟魯司特用藥金額為6.1億元,較同期增長11.0%;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用藥金額為4.1億元,較同期增長10.2%;多索茶鹼用藥金額為3.5億元,較同期增長3.0%;沙美特羅/氟替卡松用藥金額為2.7億元,較同期增長0.1%。祛痰藥有:氨溴索用藥金額為10.4億元,較同期下降16.2%;乙醯半胱氨酸用藥金額為6.3億元,較同期增長15.5%。COPD治療藥噻託溴銨用藥金額為2.9億元,較同期增長12.7%。止咳祛痰平喘藥蘇黃止咳膠囊用藥金額為2.8億元,較同期增長26.0%。清熱解毒藥喜炎平注射液用藥金額為2.7億元,較同期下降43.6%。

本文經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市屬醫院將開用藥諮詢門診 針對慢性病等提供用藥指導
    記者昨日從北京市醫管局了解到,北京市屬醫院計劃開設用藥諮詢門診,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精準的用藥諮詢服務。  用藥諮詢中心2年服務16.3萬人次  昨日,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舉辦2016年藥師諮詢技能大賽決賽,記者從賽上獲悉,市醫管局正在研究在市屬醫院開設用藥諮詢門診,以向患者提供更為個體化的、持續可追蹤的、專科特色明顯的諮詢服務。
  • 43萬患者未來有望家門口複診,武漢門診重症慢病用藥保障下沉基層...
    為保證用藥安全,目前,辦理我市門診治療重症(慢性)疾病參保患者實行定點就醫管理,由參保人選定一家具備門診重症(慢性)疾病治療資格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患者定期複查、病情跟蹤都在選定的定點醫院進行。同時,門診重症慢病參保患者可以依託定點醫院醫生的處方,在全市選定一家門診重症慢病定點藥店購藥。目前我市門診重症藥店均按要求配備專業執業藥師,根據醫生處方指導患者用藥。
  • 安全用藥月進行時 嘉定區成立首支安全用藥科普志願者隊伍
    自嘉定區開展藥學結對幫扶工作以來,韋勁藥師走進社區為居民開展合理用藥宣講22場,受眾1190人次,主要覆蓋南翔、真新、江橋等周邊地區,宣講內容主要涉及常見的慢病用藥、抗菌藥物等   今年疫情期間,他還通過微信群向同學、親友、鄰居發布官方信息和規範的防疫知識;4-5月份針對慢病用藥(上海允許3個月處方量)從關注藥物不良反應相互作用方面為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進行在線宣講;還2次在醫院的健康小講壇對候診患者開展抗菌藥物等面對面科普講座。
  • 「蠶豆病」寶寶的五條用藥原則
    原創 「問藥師」鄧昂 冀連梅藥師前段時間科普了對乙醯氨基酚慎用於蠶豆病寶寶後,有家長留言希望寫一寫蠶豆病寶寶的用藥注意事項,今晚我就請家有蠶豆病寶寶的鄧昂藥師寫了這篇文章。
  • 趙建平:數位化慢病管理解患者就醫難題
    近年來,隨著慢阻肺疾病治療領域創新藥物的不斷突破,慢阻肺患者也有了更多的治療選擇。2019年末,首個用於穩定期慢阻肺治療的每日一次三聯吸入製劑「氟替美維吸入粉霧劑」在中國正式上市,讓我國廣大慢阻肺患者有了更有效的三聯藥物治療選擇。
  • 2020-2024年中國慢病管理發展預測分析
    國內外糖尿病治療藥物市場發展規模> 一、全球市場 根據IDF數據,在全球範圍內,僅在醫療方面,糖尿病患者每年便會花費超過7000億美元,為世界第二大,相當於全球總醫療費用的八分之一,2006-2019年,全球糖尿病支出CAGR達到10.21%,預計未來還將繼續增長。
  • 神經系統疾病「過度用藥」調查:藥品銷售額超50億,副作用致癱
    「所以我妻子的用藥量比其他人要少」——今年4月底在河北某醫院接受手術後,根據醫囑記錄,陳歐妻子在術後4天內,每天5支2ml的複方腦肽節苷脂,共注射了40ml。 但是他後來發現,醫院還另外用了5支「複方曲肽節苷脂」,這種藥在每日清單和總費用清單裡,卻從醫囑裡消失了。
  • 中醫治慢病,真優勢還是假概念?
    但站在科學的角度上,猝死並非單純的意外,往往與各種基礎慢性病相關。2019年我國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3%,慢性病患者已超過3億人。面對艱巨的慢病防治任務,政府高度重視發展中醫藥,堅持「中西醫並重」,將中醫藥納入「大健康」戰略之中,使其成為慢病時代的「中國方案」。
  • 藥劑學專家:規範慢阻肺治療方式 合理用藥是關鍵
    近日,北京同仁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張弨副教授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慢阻肺不同的階段,其症狀和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均不同,在治療上,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合理的用藥搭配選擇,防止過度用藥,提高其用藥依從性。醫學界專家就ICS的應用一題常常持有不同的觀點,包括:ICS抗炎機制與慢阻肺高風險患者患病機制不符;ICS不能降低死亡率,且長期使用會有很大副作用;ICS能減少急性加重的風險,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而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等。那麼,ICS在慢阻肺的治療中究竟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又適用於什麼樣的症狀呢?
  • 1000億大市場,洞察糖尿病用藥規模和結構新趨勢
    》,在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範圍內的門診用藥統一納入醫保支付,報銷比例提高至50%以上,大幅減輕了患者用藥負擔。本文發於火石創造,作者為秦魯南,劉嫣然;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未來10年,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藥物品種迭代升級和醫保政策導向的影響,糖尿病治療藥物市場將達到千億級規模。各細分用藥市場結構將呈現新的變化趨勢和特徵。
  • 專家:高血壓病人應及時補充葉酸 應將H型高血壓納入慢病防控計劃
    央廣網北京3月16日消息(記者 馮會玲)「推進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要直面中國特色,鎖定預防靶心,將H型高血壓納入慢病防控計劃。」我國3億高血壓患者中,50%~80%為「H型高血壓」,其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增加至正常人群的10~28倍。  2008年,我國學者開始將這種「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血壓命名為「H型高血壓」。「H型高血壓」是最容易發生腦中風的高血壓,「H」一語雙關,既指hypertension(高血壓),又指Hcy升高。
  • 慢病患者藥品接力
    謝芳的情況不是個案,疫情發生以來,受就醫和交通限制的影響,湖北地區大量慢病群體面臨買藥難的問題,尤其是癲癇患者、糖尿病患者、術後康復患者、部分罕見病患者等,一旦斷藥,病情將受到不可逆的影響。而更多像謝芳一樣急需用藥的非肺炎患者還在等待各方的救援,參與了送藥的醫藥電商和藥店人士呼籲:開闢綠色通道,對藥品配送車輛給予通行權限;各地政府部門統一登記慢病患者的用藥需求,跟企業對接,統一採購、統一配送,比如由基層社區服務中心、村委會來收集用藥需求,購買後發放藥品。
  • 輔助用藥,醫藥股的又一道剮刑!
    這個年關對醫藥股而言似乎異常難熬,因為「4+7」大屠殺帶來的「惡果」還未修正,卻又遭到輔助用藥的「坑殺」。雙重「叩擊」之下,醫藥股以「跑路之速」繼續坐穩跌幅榜。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截止目前7個交易日,港股醫藥板塊已經下挫了近15%,涉及金額多達200億港元。
  • 問答|糖尿病患者一周一次用藥,可能嗎?
    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迅猛攀升,患病人群已達到1.14億。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糖尿病患者每天打胰島素,這樣的生活得堅持十年、二十年,有多困難?數據顯示,近四成患者不完全按醫囑使用口服降糖藥物;超過一半糖尿病患者不能堅持使用胰島素。如果每日用藥能變成每周用藥,是否是就輕鬆多了?
  • 帕金森病的用藥注意事項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用藥注意事項有哪些?當患者診斷帕金森病後就應開始服用抗帕金森病藥物,因為出現典型的運動障礙症狀時,大腦黒質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丟失程度已達到60%以上,多巴胺缺失已達到80%,因此要儘早進行藥物治療來調節神經環路的平衡,改善症狀。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用藥時間有講究,按時用藥療效好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 | 用藥時間有講究,按時用藥療效好 2020-11-14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火石研究院 | 基因晶片-個體化用藥
    臨床上同病同治不同療效的現象比比皆是,面對一些格外棘手的患者,以往醫生只能無奈地解釋為個體化差異。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醫生解決患者的用藥問題。
  • 2020-2026年中國肝病用藥市場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我國肝病藥市場規模僅300多億,預計**年逼近700億元,**年肝病藥市場可達千億規模。  **-**年中國肝病藥市場規模  《2020-2026年中國肝病用藥市場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肝病用藥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肝病用藥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日本再次調整水產養殖用藥規定詳細分析
    一、把握日本水產養殖用藥規定動向的意義  多年來日本一直是我國最大的水產品出口貿易夥伴,2006年我國對日本水產品出口額30.6億美元,佔水產品總出口額的32.7%,位居第一。  但是2006年對日水產品出口額佔水產品總出口額的比率與2005年的37.0%相比降低了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