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文學的閬苑裡,宋詞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她奼紫嫣紅、千姿百態,上可以與唐詩爭奇,下可以與元曲鬥豔。宋詞遠從《詩經》、《楚辭》和漢魏六朝詩歌裡汲取精華,又為後來的明清戲劇小說輸送了養分。
作為「一代文學」的宋詞有著很高藝術境界和藝術審美,直到今天,當我們重讀宋詞的時候,也能從中得到美的享受、薰陶、和感染,可以這樣說,宋詞是有生命力的。
說起宋詞,我們也會想起那些異彩紛呈的詞牌名來,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清平樂」、「浪淘沙」、「念奴嬌」、「西江月」、「滿江紅」、「虞美人」、「卜算子」、「踏莎行」等,宋詞中經典的詞牌名我們可以一口氣說出很多來。
在宋詞諸多的詞牌名中,還有一個叫《生查子》的詞牌名,《生查子》是雙調,共四十字,仄韻。「查」讀音「zhā」。《生查子》最初是唐代的教坊曲名,後來才作為詞牌名使用,《生查子》又名《陌上桑》、《綠羅裙》。
說到宋詞,當然要說宋代那些層出的、一代接一代的優秀詞人了,今天不說其他詞人,單說一位寫了四首《生查子》的詞人,而且他的這四首《生查子》都是以中藥材的名字入詞的,這在宋詞中的花圃中,是一抹奇異的色彩。
那這個詞人是誰呢?他就是陳亞。陳亞,字亞之,維揚(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據同時代的詞話和筆記的記載可知:他是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進士,約宋真宗天禧初年在世。
陳亞好以藥名為詩詞,他在舅舅家長大,因為他的舅舅是一位有名的醫生,陳亞從小耳濡目染,所以他不僅熟悉中藥材的名稱,而且深諳醫術。據宋代詩話記載,陳亞曾寫有「藥名詩」一百多首,可惜很多都散迭了,沒有流傳下來。
現在僅存陳亞詩文26篇,其中有詞作4篇。這四首詞作都是以藥名寫成的《生查子》詞,所以《生查子》詞後都有相同的小序「藥名閨情」,意思就是說,他寫的這些詞的題材是描寫閨情的,但是以藥名入詞,所以就叫「藥名閨情」。
陳亞的四首《生查子》分別如下:
其一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
其二:
浪蕩去未來,躑躅花頻換。可惜石榴裙,蘭麝香銷半。琵琶閒抱理相思,必撥朱弦斷。擬續斷朱弦,待這冤家看。
其三:
小院雨餘涼,石竹風生砌。罷扇盡從容,半下紗廚睡。起來閒坐北亭中,滴盡真珠淚。為念婿辛勤,去折蟾宮桂。
其四:
朝廷數擢賢,旋佔凌霄路。自是鬱陶人,險難無移處。也知沒藥療饑寒,食薄何相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
在這四首相同詞調的《生查子》詞中,描寫的都是相同主題——閨中女子的情思。
為了能說的透徹一點,我就將陳亞《生查子》中的第一首解讀一下。第一首詞中描寫的女子因為思念出門在外的丈夫,於是她將心中的思念訴諸於筆端,寫成一封表達思念的書信,寄給丈夫,在信中她傾訴了對丈夫無盡的思念之情。
其實這是五代至北宋早期詞作的典型特點,就是以男性的口吻和視角,假託女性的身份,代女性設辭,描寫女性的情感和風採。
在北宋再起詞壇上,歐陽修,晏殊、張先這些詞人曾寫下過大量這樣的「代女性設辭」的詞作。往往這樣的詞作更能引起人們對於女性生活和情感的關注。
清代康熙年間詞學家田同之將這類詞作總結為「男子而作閨音」,他在《西圃詞說·詩詞之辨》中這樣寫道:「若詞則男子而作閨音,其寫景也,忽發離別之悲。詠物也,全寓棄捐之恨。無其事,有其情,令讀者魂絕色飛,所謂情生於文也。」
陳亞的《生查子》就是這樣的一首典型的「帶女性設辭」的詞作。
開篇兩句「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是說自從丈夫出門遠行之後,她對丈夫的思念與日俱增,離愁別緒無法排遣,她只好將深深的思念寫進信中,可是方方面面、零零總總的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思念,太多了也太瑣碎了,怎麼寫都寫不盡。
「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二句,是女子的心聲。意思是說信中所寫的每一個字,都是訴說離別之苦、相思之情的。其實這兩句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訴丈夫,當他讀了這封信後,一定要明白閨中之人的一片心聲。
詞句中的「參商」二字本來是指天上的參星和參星,參星居於西方酉位(下午五點到七點),商星居於東方卯位(上午五點到七點),此出彼沒,永不相見。所以古人經常用參星和商星來比喻居於兩地、聚少離多的夫妻,或者用來比喻人生別離不能常相見。
最被我們熟知的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贈衛八處士》這首詩了,杜甫在詩中就寫到:「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檀郎」是男子的代稱,詞中指閨中女子的丈夫。「苦參商」三個字形神兼備,用在詞中正好表明這對夫妻的長久分別,閨中女子對這種長久的分別苦恨不已。
正是因為埋藏在心中的離愁別緒,才有了刻骨的相思之情,才有了寫信一訴衷腸的動機,這也就回應了詞作開篇句的「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了。
詞作上片寫女子因為思念遠方的丈夫,便將相思的情感訴諸筆端,以書信的形式告知遠方的丈夫。
可是詞難達意,相思的方方面面太多,有無法融於一封信之中,由此也能看出來閨中女子對丈夫的思念情深。
正如詞中小序寫的那樣,這是一首「藥名閨情」的詞,也就是一首以藥名寫成的詞。既然是「藥名詞」,按照詞作要求:每句中至少要有一個藥名,而藥名也可以借用同音字來表達,這才不失位一首合乎規範的「藥名詞」。
反觀陳亞的這首《生查子》,上片中的「相思」、「意已(薏苡)」、「白紙(芷)」、「苦參」、「郎讀(狼毒)」都是我國傳統中醫藥中的藥材名稱。
詞中的「相思」就是藥材「相思子」,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紅豆」。在我國傳統詩歌中,以「紅豆」入詩,借物抒情,既含蓄有委婉,我們熟知的唐代詩人王維的《相思》詩中,就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詞人陳亞以藥名「相思」入詞,既合乎「藥名詞」的規範,也用「相思」的寓意委婉地表達出閨中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詞作下片中多了一份幽怨的口吻,閨中女子進一步抒發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在「記得約當歸」前加上「分明」二字,更顯出他們離別時的相約。
這一句其實是閨中女子對當日分別情景的回憶:她一再叮囑丈夫,在櫻桃成熟時,一定要回家,櫻桃成熟也點明了季節和時間時間,就是希望丈夫在初夏時節回家。但她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卻始終不見丈夫回來。
於是她的內心充滿了幽怨,她忍住不又問:現在連菊花都開了,為什麼丈夫還不回來呢?菊花開也點明了季節和時間。也就是秋天,因為菊花在秋天開放。
下片的四句一氣呵成,其是詞作最後一句,以「猶未回鄉曲」的反詰一問結尾,描寫出閨中女子的情感的變化,能看出她的思憶情深,盼望意切,字裡行間情真意切。
其實也可以將女子情感的變化看作是信中內容的再現,由此可見,這是一份情含情脈脈、情味深長的書信,也是飽含閨中女子柔情與相思的書信。
透過陳亞的詞作,我們能看出他將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表達地淋漓盡致,讓人讀來回味無窮,不愧是一首「帶女性設辭」的精彩詞作。
詞作曲終闋盡,餘弦更興,這也讓讀者的情感進入了詞境,真心期望閨中女子相思的那個人早日回家,他們也可以早日團聚。
前面說到,這是一首「藥名詞」,上片中出現了五個傳統中醫藥中的藥材名稱,其實下片中也出現了五個藥材名,只不過有的用的是同音詞,「當歸」、「櫻桃」、「菊花」是藥名。
而「遠至」和「回鄉」則是同音詞。「遠至」是中藥名「遠志」的同音詞,據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記載,遠志具有「治癰疽」,也就是說遠志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
「回鄉」是中藥名「茴香」的同音詞,這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植物,他不光是藥材,也是一種重要的香料。
總的來說,以藥名填詞的是我國古代詞作中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在宋詞中也是屬於雜體詞中的一種。
比如愛國詞人辛棄疾也寫有一首以藥名入詞的《定風波》,詞作是這樣寫的:
山路風來草木香,雨餘涼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風月費篇章。孤負尋常山簡醉,獨自,故應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誰伴?只甘松竹共悽涼。
辛棄疾詞中的「木香」、「雨餘糧」(中藥名「禹餘糧」的同音詞)、「石膏」、「防風」、「常山」、「知子」(中藥名「梔子」的同音詞)、「海早」(中藥名「海藻」的同音詞)、「甘松」,都是我國傳統中醫藥中的藥材名稱。
小結
從陳亞的這首「藥名閨情」的《生查子》詞作來看,宋詞的創作題材是多種多樣的,詞人的創作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作為「一代文學」,精彩紛呈的宋詞為我國古代文學的花囿增色不少,而「藥名詞」這一朵異花,更是為花囿增添了一抹奇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