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入境受限 線上面臨時差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線下入境受限 線上面臨時差

外教市場遭遇疫情「劫」

本報記者/李媛/北京報導

疫情對教育行業的影響仍在持續。近日,受美國疫情影響,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企業VIPKID宣布推遲原定於3月在亞特蘭大舉行的北美外教大會。

而隨著中國外交部與移民管理局出臺《關於暫時停止持有有效中國籤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更多以外教為「賣點」的語言培訓機構和國際學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3月,國內疫情態勢逐漸好轉,但英國、美國等國家陷入了抗疫鬥爭之中,很多之前選擇延遲來到中國的外籍教師現在面臨著入境阻礙。師資成為了學校面臨的很大問題。」一位國際學校的校長助理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提前離職、入境受阻、招聘困難

「在新冠肺炎初起的時候,我預計到我可能要休息一段時間,我就想既然有這個空閒,我就回家好了,但是我的美國家人卻說,既然工作在中國,就留在那裡好好工作吧。」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中國區外教Dan現在發現,他現在沒有想像的那麼悠閒,上網課、獨自鍛鍊成了他一個人留在上海的日常。

但不是所有在中國的外籍教師都像Dan這樣幸運,由於國外疫情的升級,中國採取了外國人限制入境的政策,不少外教並不能回到中國繼續任教。

3月26日中國外交部與移民管理局出臺了《公告》,決定自2020年3月28日0時起,暫時停止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籤證和居留許可入境;暫停外國人持APEC商務旅行卡入境;暫停口岸籤證、24/72/144小時過境免籤、海南入境免籤、上海郵輪免籤、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144小時免籤、東協旅遊團入境廣西免籤等政策。持外交、公務、禮遇、C字籤證入境不受影響。外國人如來華從事必要的經貿、科技等活動,以及出於緊急人道主義需要,可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辦籤證。外國人持公告後籤發的籤證入境不受影響。

「這一政策對我們這樣有外教的語言教培機構來講無疑是一個重大消息,目前我們校區大概有一半的外教回國後沒有回來。」北外青少某校區的教學負責人說。

「國內疫情嚴重時,部分離境在外的外籍教師選擇提前離職;後續國外疫情的暴發,使招聘新教師雪上加霜;許多英語母語國的候選人,即使達成了入職意向,由於所在國政府機關因疫情服務中斷或停擺,不能辦理相關文件,無法取得入華資格;而海外疫情蔓延之下,新的入境政策出臺,也使許多外籍教師無法回到工作崗位。」英孚教育企業事務部高級副總裁王曉平表示,幾種情況疊加,導致外籍教師嚴重短缺。

同時王曉平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國家外國專家局(以下簡稱「外專局」)積極推行「電子政務」平臺,實行不見面辦理,針對籤證即將逾期的外籍人士出入境也出臺積極政策,幫助外籍人士順利辦籤,非常及時有效。

除了語言培訓機構,國際學校和一些民辦學校也是受影響較大的群體。

「國際學校目前中外教的比例普遍為1∶1,更有甚者外教佔比在一半以上。國際教育特色的民辦學校,普遍有一百位左右外教,目前在境內的普遍為50%左右。」世青國際學校國際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猛說。當然,一些國際學校提早感受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提前做了準備,比如在1月份便已經感受到疫情事態越來越嚴重的香港耀中耀華教育集團,在1月23日便已經做出了延遲開學的快速響應,成為最早通知延遲開學的學校之一。同時,集團在很早便做好了防疫措施,及時「召回」了大部分外籍教師。

「儘管如此,還會有很多國際學校以及民辦學校面臨外籍教師嚴重『短缺』的情況,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開學還沒有時間表。」一位業內人士說。

記者了解到,對於線上英語培訓,此次疫情的影響還是有限的。「因為我們的北美外教基本都是用線上的方式授課,所以還不太牽扯外教回國的問題,但是我們在舊金山、華盛頓、紐約、達拉斯等美國多地設立了辦公室,由於此次疫情影響,VIPKID全部美國員工也將啟動遠程辦公。」 VIPKID方面對記者表示。據了解,該公司推遲了原定於3月在亞特蘭大舉行的北美外教大會。該大會是VIPKID北美外教社群組織的定期活動,此次大會報名人數超過700人,為亞特蘭大及周邊城市的教師群體。

作為新東方旗下獨資在線外教直播公司比鄰外教,目前共有1000多名在職老師,我們要求外教要全部來自英美加澳4個國家。

新東方比鄰外教CEO喬蕾表示:「目前確實有一部分外教老師沒能及時返回工作崗位,不過我們通過在當地採買設備等方法,保障了外教老師能夠正常完成授課。AI課程的錄製,由於需要比較空曠的場地,我們的外教老師只好在自家車庫臨時搭建起了一個簡易的『棚』,為學員們完成課程錄製。」

面臨不確定性

「孩子一直在國際學校上課,從疫情發展嚴重以來,學校開始了網絡教學,但是以前的外教課程搬到網上,效果如何先不說,時差也是個問題。」某國際學校的學生家長欣欣媽媽最近也備受學校網課「折磨」。

「而現在很多歐美外教回不來,甚至臨時取消合同,這會讓未來這個領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般國際學校與外教的合同期都是2年,管理層是3年,大多數學校都是美國老師多,這次疫情,導致很多學校只能上網課,因為時差原因,網課的老師需要晚上工作,按中國時間走,但是個別學校學生要按老師的時差走,家長意見很大。」

除了時差,未來的外教市場與以往相比也會有一定差別。

李猛告訴記者:「除了時差因素以外,如何平穩過渡也是問題。學校對於上課課時的調整、對家長和學生的心理疏導、對留在中國外籍教師的管理以及學費的繳納時間等,都是此時考驗一個機構或者學校管理和運營能力最好的時候。在做好這些工作的同時,還要保證教師的工資,如果降薪裁員就是大事了,對以後業務的開展將會影響很大。未來,培訓行業可能會是強者恆強的局面。」

除此之外,很多擁有外籍教師的培訓機構對於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有所理解,也有所擔心。

「隨著國家移民管理局對外籍人士入境籤證的分類管理,國家外專局對外籍教師的管理新規的出臺與實施,外語培訓機構也感到了壓力,而且是從招聘入職到管理全方位的壓力。比如由於需要應聘外籍教師的無犯罪記錄,必須是到居住地開證明,費時費工夫,不少優秀的外籍教師由於時間耗不起而放棄來華,轉道其他國家任教。」王曉平說。

王曉平表示:「對於中國籤證及外教管理的法治化、規範化,英孚非常支持,並認真執行,儘管這意味著成本加大。」

同時,業內普遍認為,待到學生複課之後,外籍教師聘用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其實,對於外教市場混亂、資質不明、管理不規範的現狀,國家在政策層面也一直在發力。一些實力雄厚的機構也在不斷加強這方面的管理,所以未來,持有教師資格證、有教學經驗的外教老師會更加搶手,想要保證優質的師資,就要付出更多精力和成本。」喬蕾說。

相關焦點

  • 外教市場遭遇疫情「劫」 線下入境受限線上面臨時差
    來源:中國經營報線下入境受限 線上面臨時差外教市場遭遇疫情「劫」本報記者/李媛/北京報導疫情對教育行業的影響仍在持續。近日,受美國疫情影響,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企業VIPKID宣布推遲原定於3月在亞特蘭大舉行的北美外教大會。
  • 關於線上商城和線下店鋪結合的意義和效果
    馬雲曾經說過,未來沒有線上線下之分,只有新零售,也就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在零售領域,消費者的注意力早已從琳琅滿目的商品上轉移到了手機APP上,相伴而生的是線上體驗不足所帶來的消費者與日俱增的到店體驗的需求,想要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銜接,就一定要讓雙方實現揚長避短、相輔相成的效果。
  • 線下營銷與線上營銷的結合
    商家營銷一直是各大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單做線上營銷很難建立信任感,打響品牌,只做傳統的線下又舉步維艱,所以很多企業都想到線上線下結合起來,那究竟該如何結合呢?線上營銷和線下營銷都有其優勢,同時也有其缺陷。
  • 「線上+線下」!這次講課有點意思
    「線上+線下」!在疫情的衝擊下,企業可能面臨哪些問題?本期直播活動以「你穩生產保增長,我講政策促發展」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為洪浪人大聯絡站惠及的9個社區、68個物業公司及興東片區企業代表詳細講解智慧財產權保護、復工復產等方面的有關法規和政策。我院公訴一部檢察官劉倩在直播活動中進行以「企業智慧財產權刑事法律保護」為題的普法宣傳。
  • 公考2020:三成地面機構出局,線上線下「短兵相接」
    線下公考機構承壓的同時,線上公考機構也不輕鬆,上述人士透露,部分純在線公考機構疫情期間的業績也下滑40%。  就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新的變化也在發生:線下機構搭建線上引流體系,頭部在線機構快速鋪設線下分校,線上線下機構的「短兵相接」已經到來。
  • 國安教練組分工:熱帥線上定計劃,助手線下摳細節
    幕後3月底曾為歸隊做過努力 2月18日客場贏下與清萊聯的比賽時,熱內西奧不會想到他之後將與球隊分別那麼久: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安在這場比賽結束後並未回國3月26日,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快速蔓延,中方決定自2020年3月28日0時起,暫時停止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籤證和居留許可入境。政策生效前,國安俱樂部和熱帥都為他儘快返回中國做過努力,然而,當時航班臨時取消的情況較多,熱內西奧未能在規定時間前回歸。
  • 線上線下觀影模式比較研究
    較之線下模式,線上觀影獲得了傳統模式欠缺的互動性、獨立性和私密性,但也同時失去了線下觀影的儀式感和沉浸感;加之附屬設備和功能有限,其影像的畫質和音質都與影院觀影相差甚遠;至於觀看3D、VR等一些特殊種類的電影在目前條件下更難以實現。  於是,為破解院線停擺困局和普通線上觀影缺陷,一種被稱為「雲觀影」的新模式異軍突起。
  • 家居建材業線上線下「區分」還是「統一」?
    線上線下缺一不可O2O是指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網際網路結合。在很多家居品牌企業家眼中,O2O電商模式是藉助線上渠道為線下服務攬客,而消費者亦可在線上便捷地篩選商品和在線結算。曾任垂直電商美樂樂家具品牌總監的潘守正曾表示,家具品牌不能一味追求線上流量,還要將資源放置於銷售終端店鋪。
  • 十年重開店,線上零食巨頭百草味怎麼玩線下?
    起於線下,廝殺於線上,如今又再攻線下,不過是為了市場份額的「殊途同歸」。採訪&文| 鍾小玉編輯| 尹茗百草味聯合創始人王鏡鑰在會議上,發了脾氣,「如果再用曾經的經驗來套模板,新項目是推不下去了。」這個新項目是「百味千尋」,由王鏡鑰牽頭。主要是尋找時令食材,給消費者提供具有時令感受的跨品類產品。
  • 繼訓練賽環境後 Jeemzz再次吐槽:來線下打三個月線上賽!
    隨著時間的流逝,關於絕地求生PGI.S全球邀請賽的消息越來越多,目前各隊伍也都陸續抵達韓國開始了隔離生活,不過也還有部分選手,因為疫情的原因,無法拿到籤證前往線下參賽,TSM四人組基本是確定無望線下了,就看是否會調整為線上參賽。
  • 疫情下,法國期末考試線上or線下?哪個學校最頭鐵?攝像頭監考終於用上了!
    但現在這情況,疫情一點沒見好,繼續線下考試?感染風險大啊!改線上?不確定因素也太多了不好控制啊!還有Université Paris I Panthéon-Sorbonne,也是選擇了100%線下考試。學校臨時行政管理員Thomas Clay說:「除非健康危機惡化,否則我們都還是選擇100%線下考試,因為這是允許的呀。
  • 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將成家居電商發展主流
    湖北家具行業協會一位人士坦言,儘管答卷完美,背後卻是被嚴重透支的消費需求,線下實體店被迫面臨緊接而來的漫長銷售淡季。 林氏木業總經理林佐義表示,目前家具行業的主流銷售渠道是分銷體系,線上價格低會損害線下經銷商的價格利益,使線下實體店銷售情況受到挑戰。
  • 趨勢篇|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 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
  • 電商線上線下協同是關鍵
    贏商網創始人吳傳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線上布局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電商企業要繼續擴大用戶群、提升消費黏度,爭奪線下是一種必然。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則表示,在新消費時代,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充分融合以產生化學反應,優勢疊加以產生質的跨越,重構商業要素,重塑零售價值,共同創造新零售模式。此次阿里巴巴入股聯華超市則為這種「化學反應」提供了想像空間。
  • 在線教育無法「一統天下」,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行業新常態
    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說道。新冠疫情為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短期爆發性增長,但與此同時,線上教育也面臨著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網課質量有限等問題。面對風口,企業需要做好哪些準備?面對關口,企業又將從哪些方面啟動變革,消解用戶的負面情緒成為行業關注話題。
  • 銀行大遷徙:線下網點「瘦身」 線上趨勢大爆發
    「拼網點」已成過去式,銀行轉型線上迫在眉睫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銀行網點95%以上零售業務可通過手機辦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辦理相關金融業務,享受更便捷、功能更多樣、服務更快捷的銀行服務。
  • 線上和線下考試的區別,線下考試有水分,線上考試是泡在水裡考的
    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高校都沒有開學,線下考試也轉變成了線上考試。所謂線上考試,就是在電腦上考試,沒有監考,作弊與否全靠學生自覺。如果說線下考試是帶有水分的,那麼線上考試就一定是泡在水裡考試的。在監考老師監考的情況下,仍然會有很多人選擇作弊。可以想像,線上考試,沒有監考老師,作弊的學生必然會更多。
  • 線上線下融合,樂教樂學
    為了提前做好下學期教育教學準備,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孫疃中心學校在防控疫情工作中響應國家號召,擬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師參加樂教樂學APP培訓活動。「樂教樂學」被孫疃中心學校認定為推廣教育教學的有效平臺。
  • 如何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體系?
    老師們的工作也不得不從線下轉到線上,從教室來到雲端。因此對於教培機構來說,今年最火的一個詞可能就是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線上線下融合不是對線下教育的簡單補充,不是把線下教育移到線上,也不是線上線下教育的簡單相加,而是 線上線下教育的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實現1+1>2的效應。那麼如何培養線上線下融合能力?
  • 如何看待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趨勢?
    疫情常態化下,雖然線下展會已經開始陸續重啟,但近期工博會、物博會、VR產業大會等多場融合會展項目的陸續開展,讓我們看到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趨勢。疫情剛開始,線上展會就好像是被臨時請來救場的嘉賓,可隨著雲上第一展的成功舉辦,國家政策的引導,導致它正在往「常駐嘉賓」的方向發展。當社交距離逐漸拉近,線上展會還有哪些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