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車的同學回想一下考駕照的過程,從科目一的不眠不休地瘋狂刷題,到科目二的膽戰心驚,再到科目三的手忙腳亂,是不是都有一段「地獄般」的回憶?學車都如此艱難了,更不用說開飛機,更何況飛機中的戰鬥機。但是當上飛行員真的很帥氣,翱翔藍天也是很多人的夢想。
普通中學應往屆高中畢業生要經過嚴格的身體、心理素質的測試和政審,成績達到招飛的分數線才能進到飛行學校進行學習。進到飛行學校就能馬上可以上飛機了嗎?沒那麼簡單!除了學習文化課相關的內容之外,每天少不了各種「雜技」式抗眩暈的器材訓練。
訓練達標之後那就恭喜了,這就有機會上飛機了,這時就會遇到了第一個飛行訓練中第一個大BOSS,初教-6初級教練機。
初教-6教練機是20世紀50年代我國自行研製的螺旋槳初級教練機,到目前為止還是我國海空軍飛行的初級教練機主力機型,長期服役於我國海空軍及地方航校。初教-6教練機是一款雙座的初級教練機,座艙內可以容納一名飛行教官和學員,具有優良的飛行性能和操縱品質,此外具有飛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便於維護的特點,非常適合培訓新飛行員。飛行員在初教-6上學習了基本的飛行操作技術和熟悉儀表飛行,為以後的飛行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儘管初教-6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教練機,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開飛機,作為飛行員初篩的機型,在該機型淘汰的飛行員非常多。
在初教-6教練機之前,我國參照蘇聯雅克-18教練機仿製的初級教練機研製出了初教-5教練機。初教-5使用一臺5氣缸的活塞5型發動機,但是這個發動機凸起的冷卻口卻遮擋飛行員前方的視野,不利於觀察,於是逐漸被更先進的初教-6教練機替代了。
順利在初教-6上「通關」之後,又迎來了一個大BOSS,這就是噴氣式教練機。由於我國早期航空工業薄弱,尚無生產新型噴氣式教練機能力,於是早期的飛行學員從初教-6教練機結業之後,就直接到了烏米格-15及仿製的國產型號殲教-5噴氣式戰鬥教練機上面繼續學習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技巧。
隨著我國的科研實力的增強和部隊裝備更新換代的加快,我國主力戰鬥機的型號由殲-5更換到更先進的殲-6殲擊機。為了讓飛行員更好地適應部隊的裝備,我國在殲-6殲擊機的基礎上研製出了雙座的殲教-6殲擊教練機。
由於初教-6飛機訓練起點低、與殲教-5和殲教-6飛機飛行性能跨度差距大,新飛行員上手不容易,而且殲教-5和殲教-6飛機油耗高續航時間短、座艙視界差和維修性差等缺點,我國急需一款專用的噴氣式教練機。上世紀80年代剛好巴基斯坦也需要一款新型的噴氣教練機,於是提供資金和我國合作開發噴氣式教練機,型號為K-8教練機,國內型號為教-8。噴氣式飛機比螺旋槳飛機飛行速度更快操作更複雜,相比螺旋槳飛機更不好掌握淘汰率高。
K-8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舒適的座艙環境和可靠性,在1990年後期進入中國海空軍服役去代替陳舊的殲教-5,用於初級噴氣飛機的飛行訓練。由於K-8傑出的性能,累計已出口13個國家304架,佔到全世界同類教練機出口貿易總量的70%。
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第三代戰鬥機的服役,為了滿足第三代戰鬥機戰鬥訓練需要,同時還兼有一定作戰能力的需求,我國研製的一款型號為教練-9「山鷹」高級教練機。該機採用了綜合航電系統,各種航行數據都能在液晶顯示屏上綜合顯示,具有三代戰鬥機的明顯特點,可以有效縮短三代機飛行員培養的成長周期。不過這款教練機還具有一定作戰能力,可懸掛各類型的武器,在此機型上學習到各種複雜作戰技能,不單單會飛行就能過關的了,學員的淘汰率更高了。
教練-9高級教練機是在二代機的基礎上改進的,底子還是二代機,設計有些落後了,部隊需要更先進的教練機。為了彌補現役教練機與第三代、第四代戰鬥機間的空白,按照國際標準設計研發的一種雙發超音速高級教練機,型號為教練-10,外貿代號為L-15。
教練-10具有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特徵,採用大邊條翼氣動布局、高度翼身融合體結構,具有優良的飛行性能和機動能力;採用三軸四餘度數字電傳飛控系統,使飛機具有良好的飛行性能和操縱品質,能充分滿足第三代、第四代戰鬥機飛行員的高級訓練。我國的第四代殲-20服役之後,教練-10是其最佳的「夥伴」,該機先進的氣動性能、優越的電傳作業系統和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能夠讓學員迅速掌握第四代戰鬥機的作戰技能。
我國構建了由初教-6初級教練機、教練-8中級教練機和教練-9/教練-10高級教練機組成的完整訓練體系,經過系統培訓的飛行員達到畢業的標準之後即將進入作戰部隊開展飛行的生涯,但是從一開始招飛走到這一步非常不容易,最終淘汰率高達90%,要完成翱翔藍天的夢想要付出太多的辛勞。
從飛行院校畢業就能上馬駕駛戰鬥機衝上雲霄了嗎?太幼稚了!新飛行員進入部隊之後,正式成為飛行員還有最後一步:改裝訓練!由於各飛行部隊裝備的機型種類繁多,分配到部隊的新飛行員要改裝適應部隊裝備的戰鬥機,學習掌握其他在學校裡面沒接觸的新型號的駕駛技能,才能獲得戰鬥力。大多數戰鬥機都有同型號的雙座機型,由資深老飛行員帶教新飛行員,讓新飛行員迅速上手。
我國目前二代機部隊大多裝備的是殲-7型戰鬥機,我國在殲-7Ⅱ的基礎上開發了殲教-7雙座高級噴氣教練機來承擔二代機的飛行員訓練任務。該機型飛行性能和武器系統基本與殲-7戰鬥機基本一致,讓飛行員很好地掌握二代機的作戰技能。
我國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面世後,也研發了殲-10的雙座型殲-10S來承擔新飛行員的訓練任務。
早期的殲-11戰鬥機也有進口的雙座型蘇-27UBK,但是訓練飛行員使用頻繁,大部分的蘇-27UBK都已經到了壽命的盡頭,為此我國在自主研發的殲-11B戰鬥機的基礎上,研發出了殲-11BS型來承擔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的改裝訓練任務。
飛行員是可以駕駛著飛機翱翔在廣闊的藍天,讓人感覺速度與激情又自由自在,誰想到他們在背後付出了多少辛勞,在多種機型的層層考驗中最終脫穎而出,這樣的人不負「天之驕子」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