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員到真正的飛行員,難嗎?沒少被這些教練機反覆「捶打」

2020-09-26 洲際穿越

學過車的同學回想一下考駕照的過程,從科目一的不眠不休地瘋狂刷題,到科目二的膽戰心驚,再到科目三的手忙腳亂,是不是都有一段「地獄般」的回憶?學車都如此艱難了,更不用說開飛機,更何況飛機中的戰鬥機。但是當上飛行員真的很帥氣,翱翔藍天也是很多人的夢想。

普通中學應往屆高中畢業生要經過嚴格的身體、心理素質的測試和政審,成績達到招飛的分數線才能進到飛行學校進行學習。進到飛行學校就能馬上可以上飛機了嗎?沒那麼簡單!除了學習文化課相關的內容之外,每天少不了各種「雜技」式抗眩暈的器材訓練。


訓練達標之後那就恭喜了,這就有機會上飛機了,這時就會遇到了第一個飛行訓練中第一個大BOSS,初教-6初級教練機。



初教-6教練機是20世紀50年代我國自行研製的螺旋槳初級教練機,到目前為止還是我國海空軍飛行的初級教練機主力機型,長期服役於我國海空軍及地方航校。初教-6教練機是一款雙座的初級教練機,座艙內可以容納一名飛行教官和學員,具有優良的飛行性能和操縱品質,此外具有飛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便於維護的特點,非常適合培訓新飛行員。飛行員在初教-6上學習了基本的飛行操作技術和熟悉儀表飛行,為以後的飛行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儘管初教-6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教練機,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開飛機,作為飛行員初篩的機型,在該機型淘汰的飛行員非常多。




在初教-6教練機之前,我國參照蘇聯雅克-18教練機仿製的初級教練機研製出了初教-5教練機。初教-5使用一臺5氣缸的活塞5型發動機,但是這個發動機凸起的冷卻口卻遮擋飛行員前方的視野,不利於觀察,於是逐漸被更先進的初教-6教練機替代了。


順利在初教-6上「通關」之後,又迎來了一個大BOSS,這就是噴氣式教練機。由於我國早期航空工業薄弱,尚無生產新型噴氣式教練機能力,於是早期的飛行學員從初教-6教練機結業之後,就直接到了烏米格-15及仿製的國產型號殲教-5噴氣式戰鬥教練機上面繼續學習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技巧。



隨著我國的科研實力的增強和部隊裝備更新換代的加快,我國主力戰鬥機的型號由殲-5更換到更先進的殲-6殲擊機。為了讓飛行員更好地適應部隊的裝備,我國在殲-6殲擊機的基礎上研製出了雙座的殲教-6殲擊教練機。


由於初教-6飛機訓練起點低、與殲教-5和殲教-6飛機飛行性能跨度差距大,新飛行員上手不容易,而且殲教-5和殲教-6飛機油耗高續航時間短、座艙視界差和維修性差等缺點,我國急需一款專用的噴氣式教練機。上世紀80年代剛好巴基斯坦也需要一款新型的噴氣教練機,於是提供資金和我國合作開發噴氣式教練機,型號為K-8教練機,國內型號為教-8。噴氣式飛機比螺旋槳飛機飛行速度更快操作更複雜,相比螺旋槳飛機更不好掌握淘汰率高。


K-8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舒適的座艙環境和可靠性,在1990年後期進入中國海空軍服役去代替陳舊的殲教-5,用於初級噴氣飛機的飛行訓練。由於K-8傑出的性能,累計已出口13個國家304架,佔到全世界同類教練機出口貿易總量的70%。



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第三代戰鬥機的服役,為了滿足第三代戰鬥機戰鬥訓練需要,同時還兼有一定作戰能力的需求,我國研製的一款型號為教練-9「山鷹」高級教練機。該機採用了綜合航電系統,各種航行數據都能在液晶顯示屏上綜合顯示,具有三代戰鬥機的明顯特點,可以有效縮短三代機飛行員培養的成長周期。不過這款教練機還具有一定作戰能力,可懸掛各類型的武器,在此機型上學習到各種複雜作戰技能,不單單會飛行就能過關的了,學員的淘汰率更高了。




教練-9高級教練機是在二代機的基礎上改進的,底子還是二代機,設計有些落後了,部隊需要更先進的教練機。為了彌補現役教練機與第三代、第四代戰鬥機間的空白,按照國際標準設計研發的一種雙發超音速高級教練機,型號為教練-10,外貿代號為L-15。



教練-10具有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特徵,採用大邊條翼氣動布局、高度翼身融合體結構,具有優良的飛行性能和機動能力;採用三軸四餘度數字電傳飛控系統,使飛機具有良好的飛行性能和操縱品質,能充分滿足第三代、第四代戰鬥機飛行員的高級訓練。我國的第四代殲-20服役之後,教練-10是其最佳的「夥伴」,該機先進的氣動性能、優越的電傳作業系統和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能夠讓學員迅速掌握第四代戰鬥機的作戰技能。



我國構建了由初教-6初級教練機、教練-8中級教練機和教練-9/教練-10高級教練機組成的完整訓練體系,經過系統培訓的飛行員達到畢業的標準之後即將進入作戰部隊開展飛行的生涯,但是從一開始招飛走到這一步非常不容易,最終淘汰率高達90%,要完成翱翔藍天的夢想要付出太多的辛勞。


從飛行院校畢業就能上馬駕駛戰鬥機衝上雲霄了嗎?太幼稚了!新飛行員進入部隊之後,正式成為飛行員還有最後一步:改裝訓練!由於各飛行部隊裝備的機型種類繁多,分配到部隊的新飛行員要改裝適應部隊裝備的戰鬥機,學習掌握其他在學校裡面沒接觸的新型號的駕駛技能,才能獲得戰鬥力。大多數戰鬥機都有同型號的雙座機型,由資深老飛行員帶教新飛行員,讓新飛行員迅速上手。


我國目前二代機部隊大多裝備的是殲-7型戰鬥機,我國在殲-7Ⅱ的基礎上開發了殲教-7雙座高級噴氣教練機來承擔二代機的飛行員訓練任務。該機型飛行性能和武器系統基本與殲-7戰鬥機基本一致,讓飛行員很好地掌握二代機的作戰技能。




我國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面世後,也研發了殲-10的雙座型殲-10S來承擔新飛行員的訓練任務。




早期的殲-11戰鬥機也有進口的雙座型蘇-27UBK,但是訓練飛行員使用頻繁,大部分的蘇-27UBK都已經到了壽命的盡頭,為此我國在自主研發的殲-11B戰鬥機的基礎上,研發出了殲-11BS型來承擔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的改裝訓練任務。



飛行員是可以駕駛著飛機翱翔在廣闊的藍天,讓人感覺速度與激情又自由自在,誰想到他們在背後付出了多少辛勞,在多種機型的層層考驗中最終脫穎而出,這樣的人不負「天之驕子」的光榮稱號。

相關焦點

  • 美空軍F-35因供氧問題剛停飛,海軍再曝T-45教練機和F-18艦載機同樣...
    而現在美國海軍又曝光了兩款戰機,同樣深受供氧問題的困擾,它們是T-45教練機和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從反應的問題看,T-45教練機的情況更嚴重。美空軍F-35A隱形戰機美國海軍的T-45蒼鷹教練機、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因供氧問題曾反覆被停飛,或者限制飛行高度,已經耽誤了飛行員的訓練課程。但迄今仍未查明原因在哪裡。
  • 日軍新手飛行員遭教練敲打,簡直是看到學駕照時候不爭氣的自己
    之前流出了一段日本飛行教官不斷訓斥新學員,並在訓斥無果後,果斷出手敲打學員的視頻。並且最慘的是,日本學員開的是富士T-5教練機,這種教練機的座艙是並列的,教員就直接坐在學員旁邊,十分方便教員伸手抽學員。
  • 國產新一代初級教練機AG100首飛成功
    6月20日10時20分,浙江德清莫幹山機場,由航空工業通飛所屬浙江中航通飛研究院研製的新一代初級教練機AG100輕盈飛上藍天,經過十分鐘左右飛行後平穩落地滑回,完美呈現了她的空中首秀。該機主要針對中國飛行培訓市場的迫切需要,以全球市場為目標,廣泛徵求國內外主要客戶意見,量身定做的民用飛行初級教練機
  • 我國高級教練機發展探秘:從殲教7到高教9(圖)
    貴航的思路比較明確,即研製一種可完成殲7、殲8飛機改裝、滿足第三代戰鬥機訓練要求並能擔負一定作戰任務的新型教練機。  這個定位無疑是有其道理的:蘇-27飛機服役後飛行員們體會到了空氣動力學的進步,也明白了第二代戰鬥機和第三代戰鬥機之間的巨大差異,於是無論是殲教7還是殲教6很顯然都過時了。
  • 盤點我國空軍各類型教練機,雛鷹們都是在這裡學會起飛
    同樣隨著先進戰機的列裝,我國在戰鬥機飛行員的培養上也不斷加快,這除了歸功於飛行員們的刻苦訓練外,還要得益於那些平日那些無私奉獻的各類型教練機,下面就來盤點一下我國各類型教練機。  從初教5到初教6,雛鷹在這裡首飛  初教5是中國南昌飛機製造廠,參照蘇聯雅克18教練機仿製的初級教練機,也是我國仿製的第1種飛機於1954年首飛。
  • 一位傳奇飛行員的抗戰歲月
    1939年7月13日,考入中國空軍軍官學校,成為第12期學員。 邢海帆學習飛行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這一期學員,原本應於1938年元旦到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報到,接受由陸軍代訓的入伍生訓練。因南京失陷,學校遷至南昌,邢海帆等人遂至南昌報到。但入校不到兩個月,由於戰事逼近,學校再次西遷,訓練被迫中斷。11月,才正式在四川成都恢復辦學,邢海帆等學員被安排至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15期。
  • 鄰邦掃描:越南或引進美制T-6教練機 越工兵排除340公斤凝固汽油彈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個名叫阮氏蓮的女中校,她來自越軍特工部隊,此次被派遣到中非共和國擔任培訓參謀軍官一職。據越Soha新聞網站報導稱,當地時間6月14日,一架越空軍雅克-52初級教練機在慶和省境內墜毀,機上2名飛行員(1名教官、1名學員)喪生。越媒稱,失事飛機屬于越空軍軍官學校(第920航空團),該部駐地位於芽莊。
  • 初教機直上高教機:開啟飛行員培養新模式
    2019年11月2日,在首屆南昌飛行大會飛行表演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由航空工業洪都生產的初教6、K8和教10帶來的編隊飛行展示,三機同框創造了我國初級、中級和高級,三款不同時代、不同等級教練機首次異型編隊飛行的歷史,引發了現場觀眾和航空愛好者的廣泛熱議。
  • 合肥首批高考錄取通知書發放 15名準「空軍飛行學員」共圓軍旅夢
    8月13號,合肥市2020年度空軍飛行員錄取通知書頒發儀式在合肥七中舉行,我市15名考生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錄取。這也是合肥市首批拿到高考錄取通知書的高考生。畢業於廬江二中的高俊成,高考成績567分,從小就有當飛行員夢想的他,如今拿到空軍航空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顯得很激動。
  • 疫情之下市場收縮,民航飛行學員還值得報考嗎?
    那飛行員還算是個好職業嗎?首先,成熟的機長、機長教員是仍然相對稀缺的,依然是高薪職業,不管在哪家公司,基本都可以做到年入百萬。,已經比以前要難很多。打個比方,某家航空公司原來一天有100個航班,今年有50個剛畢業的飛行學員需要訓練,用了一年時間這50個學員練完起降次數了,每個人都需要飛夠100個小時的觀察員飛行經歷。結果疫情來了,公司每天的航班量下降到了30班,一下不夠這50個學員「攢經驗值」用了。可能原來當半年觀察員100個小時就夠了,現在卻要一年半。
  • 初教6直上「獵鷹」,這一改,讓我軍培養飛行員的速度大大加快
    按照西方國家的標準,除了上述三種飛機外,飛行員在訓練合格分配到部隊後,通常還要飛一段時間由戰鬥機改裝的戰鬥教練機,所以我們看到西方的戰鬥機通常都有雙座型號,這種雙座飛機通常同時兼顧作戰和訓練需要。我國的殲-10、殲-11B戰鬥機也分別有殲-10S、殲-11BS兩種雙座戰鬥教練型,這樣,飛行員進入部隊後依然可以使用這些雙座戰鬥教練機繼續訓練和摸索各種戰術動作和作戰技巧。
  • 緬懷嶽陽籍殲15飛行員張超,還有這些湖南軍人曾血灑長空
    楊鋒,出生於1977年,常德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白鶴鎮梁山村人,1996年8月入伍,1999年5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學員、飛行教員、中隊長、訓練股長、副團職技術檢查主任等職。中校軍銜,一級飛行員,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2016年4月15日,楊鋒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不幸以身殉職,年僅39歲。
  • 竟派教練機出戰,土機未越境,45公裡精準狙殺
    L-39「信天翁」高級教練機是冷戰時期由捷克斯洛伐克研製的著名雙座噴氣式教練機,該機還被廣泛地作為輕型攻擊機來使用,可以攜帶少量的火箭彈發射巢和炸彈,但不具備空戰能力。截至2018年,敘利亞政府軍手中還擁有63架L-39教練/攻擊機。圖片:攜帶火箭彈發射巢的L-39高級教練/攻擊機。圖片:CG圖被擊落的L-39戰機,飛行員彈射跳傘。
  • 曾經的軍旅硬漢 今日的天航飛行員
    在他18年的部隊生涯中,多次榮立三等功、二等功,並榮獲「特級飛行員」榮譽稱號。基於對飛行事業的執著和熱愛,趙世彪2000年進入海航繼續他的飛行夢。從空軍到民航,同樣是衝上雲霄,但不同的要求使得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 臺軍戰機墜海飛行員不治 近5年已5起墜機事故
    據臺媒10月29日報導,臺東志航空軍基地一架F5E戰機今(29日)早在基地鄰近的加路蘭海域墜海,飛行員朱冠甍上尉跳傘逃生被救起後,被送往醫院搶救,但於9點27分宣告不治。報導稱,此次事故是臺軍近5年來第5起墜機事件。
  • 一代名機陸海空三棲通用,蘇-25成首款艦載教練機,實戰火力強悍
    但是攻擊機真正的大發展還是在冷戰期間。在冷戰中,美國為了對抗蘇聯數量、質量雙優的坦克裝甲集群,專門開發了著名的A-10"疣豬"攻擊機。而在衛國戰爭中對裝甲部隊認識深刻的自然也不甘落後,其研發的蘇-25"蛙足"攻擊機各方面性能都與美軍A-10"疣豬"攻擊機非常接近,因此也被成為"疣豬斯基"。不僅如此,蘇-25還是唯一一款陸軍攻擊機卻登上航母,成為陸海空三棲裝備一代名機。
  • 關於報考民航飛行員的那些事(超全攻略!速度收藏!)
    Q3  那從飛行技術專業畢業後就能直接去公司了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升職加薪了!飛行學員畢業後,將被分配到航空公司。對!你沒看錯,就是傳說中的「包分配」!在正式執行航班任務前,還要參加數月、相應機型的理論和模擬機訓練,全部考試合格後,就可以成為一名副駕駛員。
  • 「10萬元當空姐 20萬元當飛行員」?揭秘「航業」培訓亂象
    但事實是這樣的嗎?有人用慘痛的教訓給那些想要走捷徑的年輕人敲響了警鐘。【案件】交20萬元能當飛行員?合同籤了人失聯了位於北京順義的北京某航空培訓機構宣稱,「參加培訓面試合格,承諾每位學員就業到崗,未到崗同學不收取任何費用!圓夢空姐、空少的機會就在眼前,一定不能錯過。」有學員報名後得到承諾稱,交10萬元當空姐,20萬元當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