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一代初級教練機AG100首飛成功

2020-11-13 航咖

6月20日10時20分,浙江德清莫幹山機場,由航空工業通飛所屬浙江中航通飛研究院研製的新一代初級教練機AG100輕盈飛上藍天,經過十分鐘左右飛行後平穩落地滑回,完美呈現了她的空中首秀。

首席試飛員趙仁波、副駕駛金長東著陸後報告:「飛機操縱性、穩定性良好,各系統工作正常。空中飛行十分順利,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該機主要針對中國飛行培訓市場的迫切需要,以全球市場為目標,廣泛徵求國內外主要客戶意見,量身定做的民用飛行初級教練機。

➢ AG100採用三座布局,創新性地提出了「第三座培訓能力」,大幅提高培訓效果;

➢ 飛機標配整機降落傘,增配駕駛艙安全氣囊,提高人機安全性;

➢ 採用最新型ROTAX 915is發動機,可以使用車用汽油,方便燃料保障並降低培訓成本;

➢ 航電系統採用新研發的Garmin G3X,優化飛行培訓功能,提高訓練效果;

➢ 採用起落架和機體結構增強設計,保障飛行學員高頻起落訓練的需要。

作為全新一代初級教練機,AG100飛機聚焦低成本、使用便捷、培訓效果好、安全性極高,初級飛行員培訓的綜合優勢突出。以上特點得到了國內飛行培訓機構高度關注和認可。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河南航投通用航空投資有限公司、安陽市交通機場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安陽工學院、青島九天飛行學院、湖北蔚藍航校、珠海中航飛行學校等培訓機構與浙江中航通飛研究院籤訂了首批訂單及後續合作協議,體現了用戶對國產通用飛機的高度認同和大力支持。

相關焦點

  • 盤點我國空軍各類型教練機,雛鷹們都是在這裡學會起飛
    從初教5到初教6,雛鷹在這裡首飛  初教5是中國南昌飛機製造廠,參照蘇聯雅克18教練機仿製的初級教練機,也是我國仿製的第1種飛機於1954年首飛。    但是初教五後3點式起落架,在起飛降落時的操作邏輯與前三點起落架布置的噴氣式飛機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並不能很好的充當噴氣式戰鬥機的初級教練機。
  • 臺灣「勇鷹」教練機舉辦首飛儀式,蔡英文誇讚其「延續傳奇」
    據臺灣「中央社」22日報導,臺軍「勇鷹」高教機今天成功首飛,蔡英文致詞稱,這次完成的首飛展示任務是近31年前IDF「經國號」戰機首飛後「再次締造的歷史性一刻」。報導稱,首架「勇鷹」新式高教機22日上午9時20分在臺中清泉崗機場正式首飛,於上午9時32分成功降落,共計飛行12分鐘,飛行課目包括地面滑行、高速滾行升空、空中飛行測試、五邊進場、保持最佳進場姿態落地。期間同樣是臺灣「自造」的IDF「經國號」戰機也高速衝場致意。
  • 中國國產「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成功首飛
    至此,中國國產AG系列通用飛機家族又添新成員。「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在湖北荊門成功首飛 熊東東 攝記者從航空工業獲悉,AG50飛機由航空工業通飛所屬特飛所自主研製,是以中國大力發展通航產業為契機,堅持深化通用航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航空俱樂部、通航公司、
  • 國產「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成功首飛
    首席試飛員黃杰在飛機著陸後報告:「飛機按計劃完成首飛任務,各系統工作正常,狀態良好!」至此,國產AG系列通用飛機家族又增添了新的成員,用戶將有更多的選擇機型,以滿足更廣泛的需求。作為新一代輕型運動飛機,AG50外觀靚麗、安全可靠、使用經濟、駕乘舒適,將成為娛樂體驗、航空運動、飛行培訓與私人飛行等領域的首選
  • AG100首飛獲頒航空工業立功獎
    8月17日,航空工業通飛在通飛浙江研究院舉行AG100初級教練機首飛立功獎頒獎儀式並開展工作調研。通飛黨委書記、董事長白小剛出席會議並講話,黨委副書記劉愛義宣讀了航空工業《關於授予AG100初級教練機首飛中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立功獎的決定》,通飛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樞瑋主持會議。
  • C919首飛直播地址在哪?C919首飛直播介紹【附概念股名單一覽】
    經過不斷的推遲首飛時間之後,c919終於將在2017年5月5日進行首飛了,一旦成功,那麼前途將是不可限量的啊。  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時間:2017年5月5日上午浦東機場  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直播:點擊進入  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噴氣式幹線客機
  • 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獲得圓滿成功
    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獲得圓滿成功 2016-11,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沒少被這些教練機反覆「捶打」
    訓練達標之後那就恭喜了,這就有機會上飛機了,這時就會遇到了第一個飛行訓練中第一個大BOSS,初教-6初級教練機20世紀50年代我國自行研製的螺旋槳初級教練機,到目前為止還是我國海空軍飛行的初級教練機主力機型,長期服役於我國海空軍及地方航校。
  • 國產新一代察打一體無人機"翼龍"II首飛成功 與美"死神"相當
    資料圖: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彩虹」「翼龍」「雲影」等國產無人機悉數亮相,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新華社記者 梁旭 2016年11月2日 攝)(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2月27日,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翼龍」II新型長航時偵察打擊一體型多用途無人機系統在西北某高原機場成功首飛。27日是中國農曆「龍抬頭」的日子,隨著一聲放飛指令,指揮控制地面站內的試飛員按下控制鍵,「翼龍」II無人機01架機進行滑跑,飛上天空。
  •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日前,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伴隨著ARJ21-700飛機103架機有力的轟鳴聲由遠及近、平穩著陸,裝配著在桂林生產的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院」)「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飛機,歷經4天試飛各科目,圓滿成功,平穩著陸。
  • 裝配昊華科技子公司國產航空輪胎的ARJ21飛機首飛成功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1月23日上午,裝配著昊華科技全資子公司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生產的「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700飛機103架機,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平穩著陸,此前該飛機已歷經4天試飛,圓滿完成各項科目,這標誌著國產ARJ21飛機裝配昊華科技旗下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 又一國產軍機露面,研發過程非常有意思,陸航即將迎來更高光時刻
    在國產直升機家族中,2噸級6座的直-11輕型直升機雖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弟弟,該機的研發卻非常有意思,在經歷了幾個重大發展階段後,該機的前機身已經出現重大變化,導致第二代直-11與第一代在外形上判若兩機。直-11的歷史可以追溯上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為滿足我國陸航對新一代渦軸教練直升機的需求,602所參照法國「松鼠」直升機研製了直-11,總設計師為吳希明。
  •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2020-12-01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也為飛機下一步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基礎。
  • ARJ21飛機裝配國產航空輪胎首飛成功
    日前,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伴隨著ARJ21-700飛機103架機有力的轟鳴聲由遠及近、平穩著陸,裝配著在桂林生產的中國化工集團曙光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院」)「三環」牌航空輪胎的國產ARJ21飛機,歷經4天試飛各科目,圓滿成功,平穩著陸
  • 國產大型無人機「翼龍-2人工增雨雪型」在甘肅首飛成功_新聞頻道...
    國產大型無人機「翼龍-2人工增雨雪型」在甘肅首飛成功
  • 空客A350 1000首飛成功
    原標題:空客A350 1000首飛成功本報訊(記者 曹政)經過4小時18分的測試飛行之後,首架空客A350-1000飛機於法國當地時間11月24日15時成功降落在法國土魯斯布拉尼亞克機場順利完成首飛。這次首飛的飛機將主要進行性能測試,包括探索飛機的飛行包線、操縱品質、載荷和剎車系統等。第二架A350-1000將同樣用於包括剎車系統、發動機、機上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評估測試。第三架、也是最後一架A350-1000測試飛機將配備完整客艙,用於客艙和空調系統測試。A350-1000是空客新一代的寬體飛機,運營效率、噪聲和遠程飛行能力都有所增強。
  • K8首飛30周年:享譽世界的喀喇崑崙之鷹
    1990年11月21日 K8飛機成功首飛K8飛機首飛後,K8飛機的首批總設計師系統成員合影(右一為石屏)2000年6月6日,K8E飛機首飛儀式K8E飛機成功首飛引起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在建國70周年閱兵儀式上,教8飛機和教10等飛機組成教練機梯隊飛越天安門。
  • 米格21終極:海山鷹改進型首飛成功,提高飛行品質仍然難敵獵鷹
    作為中國兩大教練機專業戶之一,貴飛公司最近些年,在空軍高教九型號上頻頻出擊,不斷推陳出新,最早期型號是高教九,取代殲教七作為中國空軍和海軍的唯一一款超音速教練機,在此之後,又緊鑼密鼓推出了攻擊機改進型號FTC-2000和FTC-2000G,而且還特別針對中國海軍航母艦載機的需求,單獨推出了航母降落訓練改型海山鷹,可算是將一個陸地上的小坑
  • 首飛成功!
    8月26日上午,湖北荊門漳河機場,由航空工業特飛所自主研製的「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首飛成功至此,國產AG系列通用飛機家族又添新成員。「國產零部件佔比80%-90%,機身大部分用的是比碳纖維價格更低的玻璃纖維,售價控制在百萬元以內。」AG50項目經理王良偉說,將以該款飛機的研發為基礎,逐步建立和打造低成本通用飛機的供應鏈,同時,也牽引和培育通航市場的發展,培育民眾的航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