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軍機露面,研發過程非常有意思,陸航即將迎來更高光時刻

2021-01-13 百戰刀防務觀察

近日航空工業昌飛新聞照片顯示,一種被網友戲稱為中國版「小鳥」的新型軍用直升機已經披上了陸航的墨綠色塗裝,標上了鮮豔的八一機徽。該機的服役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的直-11直升機在經歷多年發展之後,其第二代產品重返陸航序列。

在國產直升機家族中,2噸級6座的直-11輕型直升機雖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弟弟,該機的研發卻非常有意思,在經歷了幾個重大發展階段後,該機的前機身已經出現重大變化,導致第二代直-11與第一代在外形上判若兩機。

直-11的歷史可以追溯上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為滿足我國陸航對新一代渦軸教練直升機的需求,602所參照法國「松鼠」直升機研製了直-11,總設計師為吳希明。直-11在1994年首飛時屬於比較先進的產品,其複合材料旋翼和渦軸-8D發動機都達到了上世紀80-90年代的國際先進水平,這為該機的後續改進留下的充足空間。

直-11在2000年研發成功後,因其良好的飛行性能和低廉的採購與操作成本成為陸航新一代教練直升機,並派生出多種民用型號,獲得用戶好評。2009年在全面吃透和消化直-11的引進技術後,中航工業開始自主研製該機的第二代產品,也就是完全國產化的改進型號AC311。該機在航電、複合材料旋翼和機身都具有重大改進,全新設計的蛋形前機身完全擺脫了「松鼠」的老面孔,不僅令人耳目一新,與第一代直-11 的尖頭機身相比也降低了氣動阻力,增加了駕駛艙視野。

AC311於2010年首飛成功後,中航又再接再厲在2014年首飛了AC311A改進型。後者通過換裝一臺法國阿赫耶2B1A發動機提高了最大起飛重量,增強了高原飛行能力,還通過應用進口航電來增強出口競爭力。由於有效載荷的增加,AC311A的蛋形機身被拉長以增大了內部空間。

AC311A很快在2015年成為一種輕型武裝是升級的設計基礎,該機直-11WB的編號標誌的第二代直-11的正式誕生。直-11WB通過在機鼻增加光電觀瞄轉塔,在機身兩側增加武器短翼,搖身變為一種類似AH-6/MH-6「小鳥」的輕型特種作戰武裝直升機,因此被軍迷暱稱為中國版「小鳥」。直-11WB小歸小,卻可掛載4枚AG-300系列多用途飛彈或8枚「天燕」空空飛彈,該機的武器庫中還有紅箭-8、藍箭-9、制導炸彈等多種先進武器。直-11WB的出口型名為直-11E,在2019年10月直博會上被報導首次實現出口,但客戶目前尚未被公布。

此次昌飛新聞照片中出現的陸航直-11就是第二代產品,不過顯然不是直-11WB武裝型,因為其機頭缺乏光電轉塔,機身兩側也沒有武器短翼。所以該機很可能仍是教練型,畢竟1998年交付的最早一批直-11教練機到現在已經服役了22年,在重度使用後可能已經到壽。該機的參軍說明我國在AC311A的大功率發動機和新型航電方面已經完全實現國產化,為該機的服役掃清了障礙。

至於直-11WB武裝型會不會裝備陸航,目前看來在已經擁有了直-9WA和直-19這兩種更專業的輕型武直之後,直-11WB在陸航中應該已經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該機仍將是一種外貿型輕型武直。

相關焦點

  • 天文奇觀或使鄉村迎來高光時刻
    因其罕見,故而更顯奇特、珍奇、誘惑。在偏遠的鄉村,由於空氣清新、環境生態、土地平闊,而成為觀賞天文氣象之佳境。 2020年最後一個月,天氣雖然寒冷,「天象劇場」卻精彩紛呈,雙子座流星雨極大、20年一遇的土木相合、小熊座流星雨極大……明天凌晨,也就是12月24日2時32分,夜空還將發生火星合月天象
  • 國產光刻機迎來曙光,打破ASML的壟斷!用4年時間,成為全球第二
    事實上,國產半導體企業也並非沒有可能製造出高精度的晶片,只是缺少高精度的光刻機而已。要知道,光刻機在晶片生產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端光刻機一直被ASML壟斷。而在光刻機製造領域,全球只有ASML一家廠商可以量產高端光刻機,不過由於每年量產較少,三星和臺積電等晶片代工巨頭都在搶著下單,其他廠商很難買到。
  • 中科院表態,加快突破光刻機「卡脖子」難題,產業鏈迎高光時刻
    據悉,目前最先進的EUV光刻機精度為7納米,售價曾高達1億美元一臺,且全球僅僅ASML能夠生產。而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都是ASML的股東,享有光刻機的優先供貨權。與此同時,中國自主生產的光刻機精度約為90納米級別,與世界最先進水平大約有15年的技術差距。晶片製造是我國最大的短板,晶片製造始終繞不開光刻機,直接制約著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 行業|CT迎來高光時刻!國務院通知:醫院必須配置!
    然而,根據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均CT機擁有量為每百萬人8臺,而美國為每百萬人64臺,日本為每百萬人88臺,我國在每百萬人擁有的CT機臺數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水平。近日,國務院發文稱將逐步增加各級醫院發文門診CT配置。CT的發展即將迎來高光時刻,你對CT了解有多少呢?
  • 關鍵時刻,國產晶圓代工巨頭鼎力相助,華為晶片迎來新希望
    關鍵時刻,國產晶圓代工巨頭鼎力相助,華為晶片迎來新希望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臺積電9月15之後不得為華為代工晶片。關鍵時刻,一個好消息傳來。有消息稱國產晶圓代工巨頭中芯國際和國產存儲大廠長江存儲近日都制定了搭建非美生產線計劃。中芯國際計劃今年年底之前搭建不含美國設備的40nm製程的晶片產線,並計劃在三年內研發更先進的28nm製程產線。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又一高光時刻
    昨天(2020年7月23日)中午12點41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又一高光時刻「天問一號」搭載的是我國百分之百自主研發的最新的、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火箭,這次發射成功再一次印證了胖五的絕對實力有多強。「天問一號」任務極端複雜,是世界第一個融合火星環繞與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任務。這是我國第一次獨立自主完成火星深空探測,從測控系統,火箭系統,火星車研發都是第一次,相信有了這一次成功經驗,以後火星車返回地球,甚至登陸火星都有了可靠基礎。
  • 美國「高光時刻」!「太空班車」正式啟航
    據中新網報導,近日美國迎來了「高光時刻」。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研發的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上面載有4名太空人。他們的名字依次為麥可·霍普金斯、維克多·格洛弗、香農·沃克以及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其中,沃克是女性。據悉,這4名太空人將在太空停留6個月的時間,飛船將在2021年5月返回地球。
  • 國產RV減速機的發展
    國外 RV 減速機歷經30餘年的發展,技術已相對成熟。隨著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國產 RV 減速機也日臻完善。國產 RV 減速機目前仍與國外品牌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未來,國產 RV 減速機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空間。
  • 勇闖「科學無人區」50位青年迎來高光時刻
    主辦方供圖屬於青年科學家的高光時刻又來了。11月14日,科學探索獎——這個專門面向青年科學家群體、獎金可以做科研也可以還房貸的科學大獎,如期而至。當天,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會場內紅毯、閃光燈、鮮花掌聲,莊重的儀式和高規格陣容給一個個年輕面孔以極大敬意。
  • 國產RV減速機的發展現狀
    工業機器人中最關鍵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RV減速機。國外RV減速機歷經30餘年的發展,技術已相對成熟。隨著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國產RV減速機也日臻完善。國產RV減速機目前仍與國外品牌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未來,國產RV減速機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空間。
  • 新月來臨,水瓶座迎來財富高光時刻
    幸好水瓶座的心態非常好,能夠積極應對,要是換做別人,早就哭爹喊娘的了。接下的水瓶財富運特別的旺盛,可以一直延續到年底。02前段時間的蹉跎歲月,現在終於可以改頭換面,重新開始屬於水瓶座的高光時刻了。水瓶座本身具有非常敏感的財富意識,在理財和投資上也有所心得。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水瓶座的偏財運會大好,可能還會有意外的驚喜。讓水瓶座的人徹底告別貧窮,走向財富的巔峰。
  • 陸航官兵挑戰高空極限飛行
    2020-12-02 08:45:31 來源: 中國軍網 舉報
  • 國產大飛機C919即將迎來「大考」
    據悉,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702所將在今年年底啟動對國產大飛機C919機身安全性的損傷容限試驗將於明年完成還記得國產C919大飛機嗎?它可是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短程商用幹線飛機哦~在今年它即將迎來大考驗:損傷容限試驗啥叫損傷容限試驗?
  • 中芯傳來好消息,國產晶片迎來轉機
    為了解決晶片製造過程中的難題,中芯更是委任了蔣尚義為董事會副董事長。但此舉卻引起了連鎖反應,梁孟松因此遞交了辭職申請。能否成功留下兩人,是中芯未來在晶片代工領域,能否迅速完成崛起的先前條件。畢竟這兩位技術人才,都是晶片製造行業內的大牛。梁孟松遞交辭職申請的這一個難題,終於在近日得到了解決。難題終於被解決!
  • 百果園、鮮豐水果即將上市,水果專賣店迎來高光時刻?
    百果園、鮮豐水果這種垂直店鋪,難以滿足顧客一站式購足生活品類的需求,所以水果品牌連鎖店的市場容量非常有限。」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林鑫說。 鮮豐水果副總裁馮得心也曾表示,「市場佔有1%的企業都沒有,這個市場仍然需要不斷去深耕。」可見水果行業集中度不高,尚處發展初期。市場空缺之下,多方入局,競爭加劇。
  • 日本第四代航發高調亮相,五代機將迎來高光時刻?
    大家都知道,航空發動機是一架飛機的「心臟」,尤其是隨著五代機問世,對航發的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世界各國來講,航空發動機代表著人類科技的最高成果之一,誰掌握了航發製造技術,誰就能在空戰中佔據著主動權。目前來看,全球能製造飛機的國家少說也有數十家,而有能力提供航空發動機的,卻只有美俄英德日等少數幾個國家。
  • 又一晶片技術迎來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問世,可用於14nm晶片製造
    「大而不強」是目前國內科技產業的主要問題所在,中國每年的研發成本投入位居世界第二,但整體的產出質量卻並不如理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落後,導致了科研人員的的創新意識薄弱。因此在晶片等尖端技術應用領域,我國出現了被「卡脖子」的局面。
  • 中國航天又一裡程碑任務迎來最重要時刻
    中國航天又一裡程碑任務迎來最重要時刻,除了直接配套的公司外,這隻背靠航天科技集團的「新面孔」有望站上C位據央視新聞11月17日報導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
  • 中美軍機又於同日出現在臺灣空域
    繼美軍艦頻繁穿越臺灣海峽、美軍機不斷飛臨臺附近空域後,日前,美軍又做出一瘋狂玩火舉動。6月9日上午,美軍一架C-40A「快船」運輸機囂張狂妄的闖入中國臺灣基隆上空,隨後沿臺灣西海岸持續飛行,期間更是自北向南連續穿越臺灣多地上空,最後離開臺灣朝南海方向飛去。據日前臺媒報導,同樣是在9日上午,我解放軍多架戰機進入臺灣空域。
  • 京津冀向南看 北京自貿區揭牌:京南迎來高光時刻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但對於環京區域而言,一系列重大利好帶來的發展期卻剛剛開始。一方面,首都大七環建成通車迎來兩周年,新機場通航迎來一周年,在經過多年的利好加持和城市升級,外界對環京區域的發展成果分外期待;另一方面,9月24日,北京自貿試驗區揭牌,標誌著自貿區正式落地大興國際機場,新機場將作為北京自貿試驗區高端產業重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