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9日-13日,由中國天文學會主辦,北京天文館、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承辦的2020年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決賽(CNAO)在河北省廊坊市舉辦。
2020年12月24日,大賽組委會根據2020年決賽、選拔賽成績,最終確定2021年國際天文奧賽國家集訓隊名單,江蘇省蘇州中學高二(6)班錢嘉懿同學入選其列。
2015年,還是五年級的錢嘉懿第一次進入CNAO決賽,到2020年,當年追著大佬求籤名的萌新,已經站在退役儀式上發表感言。這五年在星辰瀚海中遨遊,對於一個小女孩的成長意味著什麼?
今天,小編帶您走近這位蘇中女孩。
圖源:江蘇省天文學會
最初對天文學感興趣是什麼時候?
我第一次接觸天文還是在幼兒園。家裡原來有個小望遠鏡,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把望遠鏡對準了月亮,這讓我對月亮上坑坑窪窪的環形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時和爸媽出去逛街,一看到月亮出來了,我就急著趕回家,搬出望遠鏡看月亮,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後來我不再滿足於只是看月亮,開始關注起其他的天文常識。
從愛好到專長,你覺得是什麼支撐你走到今天?
我並不認為現在天文對我而言能夠算是一項專長,畢竟我所知的不過只是些皮毛,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至於支撐我走到今天的,雖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會說是熱愛。我也希望這份熱愛最終可以使得天文成為我的專長。
江蘇聯隊合影
在探索天文的路上,最美妙的事情是什麼?
最辛苦的事情又是什麼?
在看過了太多次的月亮以後,我最想看的就是木星。我一直渴望能親眼看看木星的大紅斑。不幸的是,我觀測的時候大紅斑總是轉到背面,而大紅斑在正面的時候,總是沒有觀測條件,於是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直到初次嘗試觀測木星後一年,我才看到了大紅斑,還恰好趕上木衛凌木。這大概就是最美妙的事情。
至於辛苦,我倒是沒什麼感覺。天文觀測因為需要避開城市光汙染,確實經常會選擇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但是每次觀測我都異常興奮,哪還知道什麼辛苦。
能獲得這份成績,最想感謝的人或者事情是什麼?
要說感謝,首先應該是我的父母吧。他們對於我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從購買觀測設備,到外出觀測、學習,他們會想方設法幫我收集各種資源。每次出去觀測,他們都會陪伴在我身邊,爸爸會和我一起研究學習,媽媽則負責後勤保障。
其次要感激謝林燕老師,李家鵬老師,他們不光指導我們的社團活動,還不辭辛苦的陪著我一起參賽。
還要感謝劉君達,夏一飛,丁乙等幾位學長,他們都是蘇中天文社的前輩,也是我天文道路同伴和領路人。
星軌-南
星軌-北
蘇中在你探索天文的路上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蘇中包括偉長的5年,體會最深的是什麼?
學習天文,離不開數學物理,蘇中優秀的教學資源,幫我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蘇中也給我提供了相對寬鬆的環境,讓我能夠擁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用來學習天文。就像前面說的,蘇中還給我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平臺——蘇中天文社,讓愛好天文的同學可以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天文對你的人生觀和對世界有怎樣的影響?
「在浩瀚的宇宙劇場裡,地球只是一個極小的舞臺。」
——卡爾·薩根
你會希望給天文愛好者怎樣的建議?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星座連線
頒獎現場照片
江蘇聯隊在此次比賽中
獲得一金一銀兩銅的成績
責任編輯:李俊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