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成分
純鎂中添加Al, Zn元素能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在一定範圍內合金抗拉強度隨Al(或Zn)含量升高而增大,在Zn Al含量為3%(質量)左右時合金伸長率達到最高值,當Al Zn含量超過3%(質量)後,鑄造組織中易析出β相,使合金的加工性能降低,一般AZ31B鎂合金的抗拉強度為245-274.4MPa,在實用鎂合金中強度性能相對較低,且不能通過熱處理手段來提高強度,但其可鍛性較好.
物理特性
硬度
金屬材料抵抗局部變形,特別是塑性變形、壓痕的能力,稱為硬度。硬度是衡量金屬軟硬的判斷。硬度直接影響到材料的耐磨性及切削加工性,因為機械製造中的刃具、量具、模具及工件的耐磨表面都應具有足夠的硬度,才能保證其使用性能和壽命。若所加工的金屬坯料的硬度過高時,則給切削加工帶來困難;鎂合金硬度適中,切削容易,不黏刀。
研究了AZ31鎂合金在不同的去應力退火和完全退火結合條件下組織和硬度變化。結果表明:鎂合金在250-280℃退火時,品粒先增大後減小.最終品粒細小且均勻;但保溫時間較長,退火溫度為300~350℃時,晶粒尺寸比較穩定;在400℃退火處理後,短時間內晶粒立即出現異常長大現象,晶粒粗大且不均勻,合金性能較差。退火處理的最佳溫度為280~350℃。退火處理溫度對AZ3l鎂合金的硬度值有顯著影響,但退火處理時間的影響卻不明顯。
研究了300、330、360C 3個軋制溫度和3個道次不同變形量對AZ31錢合金組織和硬度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軋制變形使板材晶粒明顯細化,硬度提高。在同一變形量下,隨著軋制溫度的升高,板材的晶粒呈長大趨勢,硬度逐步下降,在330C軋制時,板材的綜合性能較好。在330C軋制溫度下,隨著道次變形量的加大、軋制道次的增加,晶粒呈減小趨勢,硬度逐步上升。在3個道次變形量均為40%時,軋制後的板材質量良好,沒有出現裂邊、裂紋現象,其組織均勻,晶粒細小。經過3個道次軋制後,板材的平均晶粒尺寸由原鑄錠的120um細化到3~4um,板材的硬度(HRA)值由原鑄錠的23.8提高到36.5。
MB1鎂合金密度1.76,MB2鎂合金密度1.78,AZ31B鎂合金密度可以參考MB2鎂合金,MB3鎂合金密度1.79,MB8鎂合金密度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