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所: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研究取得進展

2020-09-05 石墨烯聯盟


鎂合金因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成為研究的重要方向。前期研究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致使塑性的明顯降低。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大灣區研究部研究員呂堅及其合作者,在先前發現非晶包裹納米晶的超納雙相鎂合金可實現近理論強度[Nature 545, 80-83 (2017)]的基礎上,以AZ31合金為研究對象,使用SMAT在鎂合金表面得到梯度納米晶,通過磁控濺射在合金表面沉積Mg基雙相金屬玻璃薄膜(Mg-Zn-Ca),將納米雙相金屬玻璃與梯度納米晶結構結合起來,設計出全新多級結構鎂合金。研究表明,該合金屈服強度較原合金提升31%,達到230MPa,與SMAT鎂合金強度相當;同時,該合金的延伸率較SMAT鎂合金提升3倍,達到20%,恢復至未SMAT(粗晶)水平,實現高強度與高塑性的結合。此外,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的優異力學性能包括三種變形機制:雙相金屬玻璃發生多重剪切帶與納米晶化、金屬玻璃阻擋納米晶層的裂紋延伸,以及SMAT納米晶層的晶粒長大。類似的新型納米結構可以得到高強度高塑性銅。這一合金結構設計理念,有望在其他合金體系特別是密排六方結構合金中,實現高強度與高延伸性的結合,指導未來新材料設計。

相關研究成果以Nano-dual-phase metallic glass film enhances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a gradient nanograined Magnesium alloy為題,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

圖1.Mg-Zn-Ca雙相金屬玻璃(NDP-MG)的結構與成分

圖2.納米梯度SMAT鎂合金的結構與機械性能

圖3.雙相金屬玻璃+SMAT(NDP-MG coated SMAT-H′)鎂合金室溫力學性能

圖4.NDP-MG變形前與拉伸6%形變後SEM形貌

來源: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研究取得進展
    鎂合金因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成為研究的重要方向。前期研究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致使塑性的明顯降低。
  • 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研究取得新進展
    鎂合金由於具有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由於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也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前期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顯著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導致其塑性的顯著降低。
  • 呂堅院士團隊:兼具高強高塑的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
    鎂合金由於具有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由於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也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前期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顯著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導致其塑性的顯著降低。
  • 呂堅院士團隊《尖端科學》新型納米結構,同時提升鎂合金強度塑性
    導讀:本文開創性地結合Mg基雙相金屬玻璃與梯度納米晶結構,成功設計出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將梯度納米晶鎂合金延伸率提升至20%,恢復至未SMAT(粗晶)鎂合金的延展性。同時,合金屈服強度得以保存在230MPa,與SMAT鎂合金強度相當。
  • 力學所等在多級結構高強高韌金屬動態變形機理研究中獲進展
    力學所等在多級結構高強高韌金屬動態變形機理研究中獲進展 2018-03-09 力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異構金屬動態力學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微觀異構(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ing)是提升金屬結構材料協同強韌化水平的新途徑,典型異構包括:非均勻/異質層片、跨尺度晶粒微結構等。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先進材料力學行為研究團隊在異構動態力學行為和極端環境下使役行為等方面取得進展。
  • 蘇州納米所新型納米載藥體系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因此,新型納米載藥體系是目前納米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最近,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智軍課題組在新型納米藥物載體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興趣。最近,張智軍課題組進一步研究了PEI修飾的氧化石墨烯用於介導pGL-3的細胞轉染。實驗結果發現,該納米載藥體系顯示出很高的轉染效率(高於PEI 25K),表明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有望成為一種新型高效低毒基因遞送載體。基於該項研究結果的一篇論文最近已被國際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接收。
  • 力學所在異構金屬動態力學行為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微觀異構(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ing)是提升金屬結構材料協同強韌化水平的新途徑,典型異構包括:非均勻/異質層片、跨尺度晶粒微結構等。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先進材料力學行為研究團隊在異構動態力學行為和極端環境下使役行為等方面取得進展。
  • 長春應化所二維等離激元納米結構研究取得新進展
    二維金屬等離激元納米結構以其獨特的平面限域結構和表面等離激元共振耦合效應,已成為納米電子學、能源催化和傳感檢測等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由於缺乏對等離子體-電子耦合效應的深入認識以及電極界面和材料的精確構築方法,二維金屬等離激元納米結構的設計和應用一直面臨著重大挑戰。
  •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2-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 力學所納米結構陶瓷塗層界面粘結性能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在納米結構陶瓷塗層與合金基底的界面粘結性能、納米結構塗層的導熱性能和彈性性能等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如航空發動機的葉片由於工作溫度高達一千度以上,金屬基底上往往要沉積或塗覆上一層幾百微米厚的耐高溫的陶瓷塗層以保護內部部件,而塗層與基底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則關係到相關結構和部件的可靠性與服役壽命。一旦塗層與基底之間界面開裂,塗層剝落,暴露在高溫下的金屬基底將很快失效。因此研究塗層與基底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提高二者之間的界面結合強度一直是工業應用的迫切需求。
  • 航天新型高性能材料大匯總及最新研究進展
    本文詳細闡述了國際航天新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現狀,重點介紹了國內航天新型材料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航天新型材料未來的發展趨勢。1 高性能輕質金屬合金為滿足飛彈、火箭等航天裝備平臺輕量化、高可靠、高推比等發展需求,目前國外大力發展的高性能輕質金屬合金主要包括第三代鋁鋰合金、高強鎂合金、低成本鈦合金、耐高溫合金等。
  • 首創納米雙相金屬玻璃薄膜同時提升鎂合金的強度塑性
    鎂合金由於高強度低密度的特點,在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加。然而Mg具有的六邊形緊密堆積(HCP)晶體結構無法提供足夠的滑移系統使其發生塑性變形,限制了其延展性,也嚴重阻礙了鎂合金作為高性能結構材料的廣泛應用。目前研究人員致力於在微觀結構設計方面採用一些創新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
  • 科學網—二維金屬碳化物納米片衍生物研究取得新進展
  • 金屬納米結構的表面等離子體光學研究獲得系列進展
    金屬納米結構的表面等離子體光學在光催化、納米集成光子學、光學傳感、生物標記、醫學成像、太陽能電池,以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這些功能和金屬納米結構與光相互作用時產生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密切相關。
  • 《Scripta》:利用異構策略設計新型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
    微觀異構(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ing)是提升金屬結構材料協同強韌化水平的新途徑,典型異構包括:非均勻/異質層片、跨尺度晶粒微結構等。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先進材料力學行為研究團隊在異構動態力學行為和極端環境下使役行為等方面取得進展。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納米結構的高能量長壽命鋰/鈉複合空氣電池...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海霞 嚴振華)7月20日,南開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納米結構的高能量長壽命鋰/鈉複合空氣電池」納米項目中期總結會在天津召開。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出席會議。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我校科技處、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
  • 物理所金屬納米顆粒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研究獲得系列進展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們利用化學方法合成了多種多樣的金屬納米顆粒,系統地研究了其物理、化學、光學等特性,開發了它們在催化、光子學、等離子體光學、光學傳感、生物標記、醫學成像,以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等諸多方面的功能和應用,取得了許多重要的進展。上述的許多功能和金屬納米顆粒與光相互作用時產生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密切相關。
  • 金屬所研製出世界上玻璃形成能力最強的鎂合金
    Li教授合作研究出目前世界上玻璃形成能力最強的鎂合金(一種鎂、銅、銀、釓四元合金),銅模澆鑄的金屬玻璃圓棒直徑可達到25毫米,斷裂強度約1000兆帕。在現已發現的塊體金屬玻璃形成合金中,僅有價格昂貴的鈀、鋯、釔合金的玻璃形成臨界尺寸可達到這一量級,而鎂元素則被視為真正的「工程金屬」。此項成果將登載於10月31日出版、由美國物理學會主辦的《應用物理快報》上。
  • 《Small》金屬氫氧化物納米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相關研究成果已被德國Wiley出版社Small 雜誌接收發表。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02/smll.201906830金屬氫氧化物納米材料由於其優異的催化性質而被廣泛應用於能源和環境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