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所: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大灣區研究部研究員呂堅及其合作者,在先前發現非晶包裹納米晶的超納雙相鎂合金可實現近理論強度[Nature 545, 80-83 (2017)]的基礎上,以AZ31合金為研究對象,使用SMAT在鎂合金表面得到梯度納米晶,通過磁控濺射在合金表面沉積Mg基雙相金屬玻璃薄膜(Mg-Zn-Ca
-
首創納米雙相金屬玻璃薄膜同時提升鎂合金的強度塑性
鎂合金由於高強度低密度的特點,在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加。然而Mg具有的六邊形緊密堆積(HCP)晶體結構無法提供足夠的滑移系統使其發生塑性變形,限制了其延展性,也嚴重阻礙了鎂合金作為高性能結構材料的廣泛應用。目前研究人員致力於在微觀結構設計方面採用一些創新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
-
浙江大學研製成功世界尺寸最大的金屬玻璃
本報訊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日前報導了一項突破性的科研進展:浙江大學新結構材料國際研究中心蔣建中教授組織研製成功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屬玻璃材料——直徑為35毫米的鑭基金屬玻璃體系。其博士生曾橋石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了大塊金屬玻璃材料在14GPa(1GPa相當於1萬個大氣壓)壓力出現一個壓縮率突變的新現象的論文。
-
鎂合金防護底漆的研製
鎂合金防護底漆的研製張全偉1,張劍飛1,劉建武2,王進忠1,馬豔青1,鄭玉龍1,徐鵬兵1(1.中昊北方塗料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學研製成功大規格新型金屬玻璃
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屬玻璃材料——直徑為35毫米的鑭基金屬玻璃體系日前在浙江大學研製成功。它的成功突破了目前金屬玻璃作為結構材料和複合材料大規模運用的根本性障礙。
-
蔣建中小組成功研製世界最大新型金屬玻璃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日前報導了一項突破性的科研進展:浙江大學新結構材料國際研究中心蔣建中教授組織開發了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屬玻璃材料——直徑為35毫米的鑭基金屬玻璃體系。
-
新型鎂合金幕牆的應用
【鋁道網】當今世界金屬幕牆所使用的材料種類還比較單一,其種類包括一些鋁複合板、單層鋁板、國內新概念建築起步較晚,尤其在複雜曲面金屬材料的加工工藝與材料研發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來臨,設計師之間可以互通有無,不同的設計師有著不同的創新設計理念,但限於複雜曲面金屬建築裝飾材料選擇的單一和新型金屬幕牆材料研發的滯後,設計師並不能完全實現自己的對建築物的設想。
-
他們研製出了世界上最強的電池 | 2019 諾貝爾化學獎解讀
從名字上看,鋰的密度似乎很大,但實際上它卻是世界上最輕的固態元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幾乎很難注意到隨身攜帶的手機。鋰是金屬。它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這使得鋰具有很強的給電子能力。鋰失電子時,會形成帶正電且更穩定的鋰離子。準確地說,兩位瑞典化學家得到的並不是純的金屬鋰,只是以鹽形式存在的鋰離子。
-
呂堅院士團隊《尖端科學》新型納米結構,同時提升鎂合金強度塑性
導讀:本文開創性地結合Mg基雙相金屬玻璃與梯度納米晶結構,成功設計出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將梯度納米晶鎂合金延伸率提升至20%,恢復至未SMAT(粗晶)鎂合金的延展性。同時,合金屈服強度得以保存在230MPa,與SMAT鎂合金強度相當。
-
雲海金屬:軍工產品使用的高性能鎂合金棒材是公司生產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17日訊,有投資者向雲海金屬(002182)提問, 2019年7月4日雲海金屬集團承擔的《高強鎂合金及其變形加工產品產業化》通過驗收,旨在通過突破高強鎂合金材料製備關鍵技術,形成工程化、產業化能力,滿足我國航空航天、軌道交通
-
呂堅院士團隊:兼具高強高塑的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
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大灣區研究部呂堅院士及其合作者,在先前發現非晶包裹納米晶的超納雙相鎂合金可實現近理論強度(Nature 545, 80-83 (2017))的基礎上,以AZ31合金為研究對象,首先使用SMAT在鎂合金表面得到梯度納米晶,再通過磁控濺射在合金表面沉積Mg基雙相金屬玻璃薄膜(Mg-Zn-Ca),創新性的將納米雙相金屬玻璃與梯度納米晶結構結合在一起
-
物理所成功製備微納米金屬玻璃纖維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汪衛華課題組易軍等人發展了一種新的工藝方法,成功製備出金屬玻璃纖維。相關結果發表在Adv Eng Mater 12, 1117 (2010)上。金屬纖維和玻璃纖維不僅在工程應用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玻璃光纖),在科研領域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工程金屬材料由於不具有超塑性變形的能力,它的製備效率低而且能耗很高。由於玻璃在其過冷液相區具備超塑性變形的能力,所以能用高效率、低能耗的熱塑性成型的方法製備出表面光滑且尺寸均勻的玻璃纖維。金屬玻璃像普通玻璃一樣在其過冷液相區也具備超塑性變形的能力。
-
金屬頂刊《ACTA》:首次發現!新型鎂合金,強度堪比低碳鋼
低碳鋼和6000系列鋁(Al)合金是用於汽車車身面板的主要材料,因為它們在衝壓成型操作中表現出優異的成形性和烘烤硬化性。近年來,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減重需求,使用更輕的結構材料已成為汽車工業的必然要求。鎂(Mg)作為最輕的結構金屬,在汽車車身上的潛在應用已引起廣泛關注。
-
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研究取得進展
鎂合金因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成為研究的重要方向。前期研究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致使塑性的明顯降低。
-
「鎂」——世界上最輕的有用金屬丨鎂極淨
「鎂」——世界上最輕的有用金屬丨鎂極淨「鎂」——世界上最輕的有用金屬丨鎂極淨大家好,這裡是鎂極淨-小鎂「鎂金屬,是世界上最輕的有用金屬」這句話出自BBC拍過的一檔關於「元素周期表」的節目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沒有依據
-
最強金屬VS最強鑽頭:賭上男性尊嚴的巔峰對決,誰才是宇宙最硬?
,沒有穿不透的東西;又向人推銷他的盾,說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盾,沒有什麼東西能戳穿它。這是賭上生存之本的戰鬥而與此同時,第一家對戰的公司已經出爐Tungaloy位於福島縣磐木市的金屬加工廠在世界20個國家有分廠在金屬業界是無人不知的超出名企業
-
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研究取得新進展
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大灣區研究部呂堅院士及其合作者,在先前發現非晶包裹納米晶的超納雙相鎂合金可實現近理論強度(Nature 545, 80-83 (2017))的基礎上,以AZ31合金為研究對象,首先使用SMAT在鎂合金表面得到梯度納米晶,再通過磁控濺射在合金表面沉積Mg基雙相金屬玻璃薄膜(Mg-Zn-Ca),創新性的將納米雙相金屬玻璃與梯度納米晶結構結合在一起
-
【中國科學報】新型鎂合金材料可提高阻尼減震性能
(以下簡稱金屬所)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開展合作,借鑑天然生物材料三維互穿微觀結構的理念,將鎂熔融浸滲至增材製造的鎳鈦合金骨架,構築成輕質、高強、高阻尼、高吸能鎂—鎳鈦仿生複合材料。
-
英國研製出最強光學顯微鏡
-
歐洲團隊從原子層面揭示金屬玻璃形成過程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柏林4月27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一個歐洲研究團隊利用歐洲同步加速器的X射線研究了金屬玻璃的形成過程,從微觀角度揭示了合金從液體到固體的「玻璃化轉變」過程。這一認識上的飛躍將給世界金屬玻璃及其他玻璃材料研究帶來重要影響。 金屬玻璃(又稱非晶合金)是在快速(例如不到1秒)冷卻時不結晶的合金。與緩慢冷卻並結晶的傳統合金不一樣,金屬玻璃的原子不形成規則的晶體結構,而是大致保持其在熔融體中的位置。這使金屬玻璃既像鋼一樣堅固,又像塑料一樣具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