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搶險時手指關節被砸斷 直到10小時任務結束後他才感到了疼

2020-12-04 騰訊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2日訊 今天是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抗洪搶險跨區域增援隊在安徽省滁州市執行營救任務的第三天。在全椒縣古河鎮救援現場,閃電新聞記者發現了一位帶傷工作的隊員——步陽陽。

7月19日,步陽陽在執行任務時手指被沙袋砸中,出現指關節斷裂。然而,由於救援時間緊迫,步陽陽當時並未意識到手指受傷。經過10個小時,直到交班後,他才因為疼痛被送往醫院治療。

「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如果不能繼續執行任務了怎麼辦?」步陽陽曾一度擔心受傷的手影響救援進度。目前,步陽陽所在的受災區自然狀況良好,只需監測水位,不用再進行築堤工作。「手受傷不影響救援,我就放心了。」步陽陽說著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閃電新聞記者 郎坤 王雨 呂釗 報導

相關焦點

  • 抗洪英雄劉安軍,請您安息吧!
    任俊濤說,直到得到最確切的消息後,他愣住了,「這麼出色的小夥子,幾天前我們還一起戰鬥在抗洪一線,怎麼可能就這樣走了呢?」7月初,洪水威脅江淮大地。7月2日,劉安軍奉命加入安徽省預備役三團,開赴巢湖夏閣、銀屏、西壩口等地參加抗洪搶險,加固堤壩、轉移群眾,一直奮戰到7月8日。
  • 高科技重新定義新時代搶險抗洪
    費了很大力氣把蛇趕走,好不容易才記錄到水位數據。」47歲的湖南安鄉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劉洪流,對記者回憶當年記錄水位的一段往事。 生於洞庭湖畔「水利世家」的劉洪流19歲參加工作,第一個崗位就在堤垸。他親歷過1998年特大洪水,與水打了一輩子交道,也目睹了一線防汛隊伍面貌的轉變。
  • 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的潘家「女漢子」,巾幗不讓鬚眉
    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黃顙口鎮上嚴村婦聯主席潘龍菊和幹群一起,第一時間深入抗洪搶險第一線,在狂風暴雨中彰顯了巾幗抗洪力量與擔當。 受特大暴雨影響,7月4號黃顙口鎮愛民港水位漲勢汛猛,天剛一亮,潘龍菊和村幹部一起在漫過堤壩的位置用雨布進行導流。
  • 【增援滁州】山東消防堅守抗洪一線24小時——只為洪水早日褪去...
    【增援滁州】山東消防堅守抗洪一線24小時——只為洪水早日褪去,百姓重返家園 2020-07-23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爬滿螞蟻的斷手指奇蹟般被接活
    東方網通訊員葉慶華、黃煒8月1日報導:「斷了手指上面爬滿了螞蟻,還能不能接活」一家名不經傳的海華醫院,最近對斷掌斷指的患者進行再植手術獲得成功。這是這家2級醫院已成功再植斷掌斷指手術已達200例。目前患者已痊癒出院,手掌手指功能正在逐步恢復最近這位患者能用再接的手掌開車到醫院上門感謝並送上錦旗。
  • 東部戰區10餘支英模營連在抗洪一線慶祝八一建軍節
    邢延倫 攝新華社合肥8月1日電(劉佩俊、賴文湧)「八一」到來之際,東部戰區參加皖、贛兩省搶險救災的10餘支英模營連,在緊張進行堵漏排險、加固堤壩、構築子堤等任務間隙,組織開展火線入黨、重溫軍人誓詞、講述抗洪故事、唱響戰鬥歌曲等多種活動,慶祝建軍93周年。這10餘支英模營連,有的參加過98年抗洪救災,有的參加過重大戰役。
  • 安徽表彰2007年抗洪搶險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各級黨政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精心調度、科學防控,廣大軍民並肩作戰、奮力抗災,全省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奪取了抗洪搶險鬥爭的重大勝利。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洪搶險鬥爭中,各地、各條戰線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模範人物。
  • 98年參加抗洪,年初奮戰「火神山」,如今他又守在大堤上
    22年前,剛從部隊退伍的夏德勤參加了1998年的抗洪;半年前,作為中建三局二公司建設者的他,參與了火神山醫院的建設維保;近日,面對著日趨緊張的汛情,他再次請纓一線,駐守武金堤:「風浪再大,我會拼盡全力守住大武漢。」夏德勤所在的中建三局二公司防汛搶險突擊隊,負責的是武金堤上石咀村旁標段為61+000至61+500這500米堤壩。
  • 贛州市順利完成抗洪搶險一線人員血吸蟲病查治工作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駱文惠報導:為切實做好汛期血吸蟲病防治工作,保障抗洪搶險一線人員的生命安全,在贛州市衛健委的領導下,贛州市疾控中心及時組織人員,於11月中旬順利完成抗洪搶險一線人員血吸蟲病查治工作。
  • 伴江共生 一部武漢家庭抗洪史 接力戰汛 他們都是長江守堤人
    ■ 1954年周松林(祖輩) 84歲任務:堤壩搶險與潛水摸排工具:扁擔、雙手援助:鹹菜水高一寸,堤高一尺1954年,大水圍城,武漢關水位推上29.73米,至今未被超越。30萬武漢人奔赴一線,與漫天江水殊死搏命。時年18歲的周松林,正是這30萬人中的一員。首要任務是搶險。
  • 狂風驟雨裡 湍流積水中 他們的日日夜夜——記載抗洪救災中建設人...
    7月19日清晨6點,50歲的合肥市城鄉建設局排水工韓召強,在逍遙津泵站值了一夜夜班後,還未來得及合眼,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再次繃緊了他的神經。一小時過去、兩小時過去......在水中整整浸泡了兩個半小時後,韓召強和梁海順利關閉了由南淝河通往黑池壩的閘門,保障了黑池壩周邊琥珀山莊居民區的安全。在水下關閉閘閥時,韓召強的手和胳膊多處被閘閥上的螺絲釘刮破。「在水裡一點感覺都沒有,回來換衣服時才發現的。」他說。
  • 狗尾巴草製成花束和「婚戒」 蕪湖抗洪戰士圩堤上的「婚禮」
    婚禮現場7月9日中午,無為縣蜀山鎮的天氣晴好,水位普遍下降,蜀山鎮臨湖圩河堤的險情在前幾天的搶險之後基本穩定。6月29日下午兩點,徐浩剛剛結束為期一周的「魔鬼訓練」回到支隊駐地,便接到前往抗洪搶險的命令:由於蕪湖持續不斷的大暴雨,南陵縣家發鎮花園圩大堤出現塌方,支隊迅速全體出動,經過14個小時的奮戰,晚間11 時塌方被填補上了。6月30日,徐浩拿著剛剛獲準的假條,準備「回家結婚」,誰知第二天(7月1日),無為縣嚴橋鎮因為遭遇特大暴雨出現大洪水,徐浩再次主動趕赴抗洪一線,婚禮不得不再一次推遲。
  • 95後抗洪排長被洪水捲走,最新消息傳來
    近日,一段「抗洪戰士被洪水捲走」的短視頻刷爆網絡,令無數人為之揪心。視頻中的抗洪軍人是陸軍第72集團軍某部排長冒小馳。事情發生在一天前,22日8時15分左右,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石大圩連河段堤防出現直徑約1米的管湧險情,事發地下遊有一個聯合村,由7個行政村組成。
  • 永州市抗洪救災先進單位、先進個人零陵區表彰對象
    8時26分,李源、周河際和村主任羅文華登上皮筏艇。8時46分,第一批3人被成功救出。緊接著,第二批、第三批也先後救出。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努力,14名被困群眾被成功解救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域。李源始終堅守崗位,奮戰在抗洪第一線。他那被雨水淋透的衣服、沾滿黃泥的膠鞋及滿臉的疲倦,印證了他對人民群眾的愛。他用實際行動給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的稱號作了一個最好的詮釋!
  • 宿松縣血防站開展抗洪搶險官兵血吸蟲病免費查治工作
    融媒體訊 8月7日,縣血防站組織醫療隊到部隊駐地為抗洪搶險官兵開展血吸蟲病免費檢治工作
  • 水陸兩用挖泥、開溝扒口洩洪……武漢抗洪搶險這些「神器」一臺頂...
    長江網7月13日訊 以前人挑手扛,現在「摩託化」、機械化,武漢防汛抗洪手段越來越先進。有關單位曾做過試驗,一定條件下,一臺機械能頂600名人工。為了洪峰安全過境,一線防汛搶險隊伍嚴防死守,誓死保衛大武漢。他們準備了哪些抗洪神器?各自有什麼功用?性能如何?
  • 九八抗洪的武警水電部隊,今天的央企中國安能再上前線!
    7月13日23時8分,對中國安能搶險隊員來說,這註定是一個難忘的歷史時刻!為了實現鄱陽問桂道圩堤合龍,他們已經連續奮戰83個小時,汗水泥巴混在一起,十幾個小時下來體力已經嚴重透支,換班時,每個人幾乎都是在拖著兩條腿向前挪動,渾身上下都是溼漉漉的。
  • 洪水不退他不退 餘干大屋村民兵隊長江海輝幾天僅睡4小時
    22年前,他曾為抗擊洪水,三天三夜未合眼;現如今,又是因為抗擊洪水,4天3夜僅睡4小時。7月13日,在餘干縣楓富聯圩滑坡搶險現場,記者見到了這位54歲的老黨員,因為中暑和沒有好好休息的原因,步履蹣跚,但仍是堅守堤上,有條不紊地調度群眾抗險和做好官兵後勤保障工作。
  • 抗洪親兄弟 上陣女子兵
    尤松武投遞迴來,立即向防汛指揮部匯報險情,請求乘坐指揮部衝鋒舟,以保證黨報黨刊投遞暢通,這樣才有了這條水上郵路。 「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得說」 尤松武堅守在投遞路上,他負責營業的弟弟尤繼武也沒閒著。
  • 央企神器助力抗洪一線,提升防汛救災戰鬥力!
    與1998年抗洪相比,我們有了這些信息化高科技的「央企神器」助力,到底有了什麼不同——調控有方、守護有力的「攔洪神器」7月17日10時,入庫流量達50000立方米每秒,三峽水庫迎來「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18日8時洪峰達61000立方米每秒,接近1998年最大洪峰63300立方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