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驟雨裡 湍流積水中 他們的日日夜夜——記載抗洪救災中建設人...

2021-01-14 中國建設新聞網

進入汛期以來,連日的暴雨導致全國多地暴發洪澇災害。在抗洪救災工作中,始終不乏一線建設人的身影。

洪水無情,人間有愛。讓我們用照片和文字為您講述建設人的抗洪故事。

安徽合肥:暴雨中的守望者

「老韓,現在雨下得急,南淝河水位上漲得太快了,正在倒灌黑池壩,琥珀山莊告急,請速來現場關閘!」

7月19日清晨6點,50歲的合肥市城鄉建設局排水工韓召強,在逍遙津泵站值了一夜夜班後,還未來得及合眼,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再次繃緊了他的神經。

連接南淝河與黑池壩的閘閥在亳州路橋上遊約100米處的南淝河裡。因水位急速上漲,閘閥已被完全淹沒,只露出半截杆子在水面。

「來,幫我把安全繩繫上,這個地方我熟悉。」韓召強喊來在另一處值守的同事梁海,囑託對方帶上安全繩和救生衣。望著心裡有底的韓召強,同事們放心了許多。

下水之後,韓召強和梁海依靠腳部的觸感,準確地「摸」到了閘閥下方一塊1平方米左右的水泥平臺。閘閥所在處的河水有三四米深,兩人只有同時「擠」在平臺上,才能在河水裡站穩。

閘閥需要一圈一圈地轉動才能關閉。韓召強站在水流的下方,一隻手抱住固定在閘閥上的鐵桿,另一隻手開始在水下尋找閘閥。

雨越下越大,河水不一會就上漲到了韓召強胸膛的位置,可要想轉動閘閥一圈,就必須潛下身去一次,很快,河水就漫過了他的脖子、下巴。

為了能站穩腳、使上力,韓召強和梁海脫掉了救生衣;為了避免隨水流漂浮而來的雜物撞擊到韓召強的頭部,梁海就站在水流上方,用身體擋住雜物。站在岸上的同事們與自發前來幫忙的群眾在大雨中緊緊拽住拴在護欄上的安全繩。一小時過去、兩小時過去......在水中整整浸泡了兩個半小時後,韓召強和梁海順利關閉了由南淝河通往黑池壩的閘門,保障了黑池壩周邊琥珀山莊居民區的安全。

在水下關閉閘閥時,韓召強的手和胳膊多處被閘閥上的螺絲釘刮破。「在水裡一點感覺都沒有,回來換衣服時才發現的。」他說。

韓召強、梁海只是成千上萬奔赴抗洪救災一線建設人的縮影。據不完全統計,在7月19日的暴雨中,合肥市城鄉建設局調動了6支百人以上隊伍緊急救災。

全市共有71家企業(項目部)參加抗洪搶險,各建築業抗洪搶險突擊隊總計馳援257處抗洪現場,化解急難險情187個。

他們有的迅速成立黨員突擊隊,第一時間趕赴城市內澇地區解決積水問題。

有的自備砂石、麻袋,對堤壩進行緊急加固。

223個抗洪搶險突擊隊、9286搶險人次、197臺挖掘機、608輛運輸車、460臺排水泵、69.96萬個沙袋......這些數字背後,承載著建設人在來勢洶洶的暴雨洪水面前的艱辛,也書寫著眾志成城、一往無前的抗洪精神。

進入梅雨季節,湖北多地普降中到暴雨。降雨持續時間長、雨量大,讓江河湖庫水位不斷上漲,也讓地處江漢平原、水系豐富的荊州防汛形勢嚴峻。

7月6日,距2020年全國高考開考僅剩下一天的時間,作為荊州高考考點之一的荊州市北門中學操場內積水水位仍然居高不下。

接到校方打來的緊急求援電話後,中建三局荊州城北項目部即刻組織人員攜帶4臺大功率抽水泵,在校園積水嚴重的操場進行緊急排澇。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經過半天的苦戰,終於在高考前夕完成所有學校內指定排澇搶險工作,使背靠荊安渠的北門中學內水位得以降低,使高考考生能夠在無積水的校園內參加考試。

7月7日,高考開考的第一天。連日來的暴雨,致使荊州市北門中學鄰近的荊州大道、發展大道多處嚴重積水,最深處達到了60釐米以上。

中建三局荊州城北項目部提前組織策劃,於考試當天組織10餘名青年志願者,冒雨進行荊州市北門中學前的交通疏導,並護送考生進入考場。

項目部的其他管理人員經過了前一日的連續奮戰,在7月7日早晨將埋設的過路排水管道接通並安裝3臺水泵,順利將荊安渠內的雨水排放到太湖港內,大大緩解了荊安渠的水位壓力。

7月8日,2020年全國高考開考的第二天,伴隨著結束考試的鈴聲響起,考生們順利走出考場。傍晚時分,城市的上空出現了久違的陽光,但到了晚間,市內的沙市五中附近積水水位告急。剛剛進行短暫休息的管理人員們,又攜帶著2臺高壓抽水泵匆匆出發了......

今日為高考考生保駕護航的他們,也曾是莘莘學子。無論風急雨驟還是晴空萬裡,抗洪搶險一刻不停息,建設人時刻在路上。

射洪市的夜深了,四川光華水電工程有限公司的市政工程人員依然在忙碌著。

暴雨下的城市,沒有車水馬龍,沒有人聲鼎沸,只有急促的雨聲和工程作業人員踏過地面積水的腳步聲。

巡查、值守、排澇,此時此刻,城市的內澇區就是市政工程人員的「戰場」。

我們或許不會記清今年汛期下過多少場大雨,但會看到城市積水一次次散去;我們會在雨過天晴後走過乾淨、熟悉的街道,卻不曾得知雨夜深處那些模糊背影的名字。

感恩建設人,祝你們平安!

相關焦點

  • 抗洪救災免費清運淤泥,這塊獎牌他們值得擁有
    今年夏天,六安多地發生了洪水災害,從政府到群眾,社會各界積極投身到了抗洪救災和災後自救的工作中。而就在近日,金安區城管局和雙河鎮政府向當時參與災後自救的一家企業頒發了獎牌,表彰他們在雙河鎮災後自救中所做的無私奉獻。 今年7月,金安區雙河鎮遭遇了洪災,大量淤泥被衝刷到了雙河鎮的街區和農田裡。
  • 多地吹響抗洪救災集結號
    多地吹響抗洪救災集結號6月29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預警,類似暴雨預警已連續發布28天(6月2日-6月29日)。持續的降雨致災風險高,部分河流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一些城市出現內澇,部分村莊農田被淹,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永州市抗洪救災先進單位、先進個人零陵區表彰對象
    7月2日12時,洪水漸漸漲高,萍陽南路交通中斷,楊梓塘街的群眾被洪水圍困,金長青立即向區抗洪搶險指揮部請示,要求派衝鋒舟來緊急救援,幫助轉移被困群眾,7月2日16時30分,金長青與趕來救援的民兵應急分隊的三位同志正在救援中,突然發現一名男子被洪水淹沒已奄奄一息,金長青和兩位同志奮不顧身地跳進洪水裡,將該男子救上衝鋒舟,使其脫離生命危險。
  • 助養戶捐物資 海大集團全力馳援南方多地抗洪救災
    汛情就是命令,抗洪刻不容緩。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兩萬多名海大人迅速行動起來,特別是位於汛情嚴重地區的多家海大集團分子公司,第一時間聞「汛」而動,為抗洪救災一線人員送去保障物資,幫助受災養殖戶挽回損失,與災區人民共渡難關,充分彰顯一家農牧業龍頭企業的社會擔當和家國情懷。
  • 高分三號衛星拍攝高效助力江西抗洪救災
    江西省國防科技信息和衛星應用中心及時利用高分三號衛星,全天候捕捉鄱陽湖區洪澇災害最新數據分析、監測,極大提升了抗洪救災能力。>鄱陽縣昌洲鄉中洲圩潰堤口監測潰堤口淹沒區繼7月8日高分三號衛星對全省洪澇災害重災區緊急拍攝之後,7月12日凌晨6:09分,國家再次調用該衛星專門對江西地區進行拍攝,省國防科技信息和衛星應用中心(高分江西中心)在接收到更新數據後,第一時間將數據發送給省應急管理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氣象局等防汛抗洪一線單位
  • 高分三號衛星拍攝分析鄱陽湖區洪災數據 助力抗洪救災
    江西省工信廳供圖 中新網南昌7月14日電 (吳鵬泉)不受雲雨天氣影響,全天候捕捉鄱陽湖區洪澇災害最新數據分析、監測,江西省國防科技信息和衛星應用中心利用高分三號衛星,助力江西抗洪救災。7月以來,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遭受持續強降雨襲擊,江河水位迅速上漲,境內多條河流及鄱陽湖先後多次發生編號洪水和超警戒洪水。
  • 向災區捐款100萬元 隴南抗洪救災讀者傳媒在行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少鵬)面對連續強降水引發的洪澇災害,讀者傳媒積極參與到隴南的救災援助中。9月1日晚,讀者傳媒發布公告稱,擬向甘肅省隴南市暴洪泥石流災害區捐款100萬元,幫助受災地區和受災群眾儘快渡過難關,早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 一箱礦泉水也不能少 長沙芙蓉區全程督查抗洪救災款物管理
    日前,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相關部門對抗洪救災紀律執行和款物管理使用情況展開督查。昨日,記者在芙蓉區東屯渡街道看到,該街道紀工委書記劉化祥正在和另外兩名紀檢監察幹部對救災物資進行清點核查。   「截至目前,街道共計捐款32400元,物資1000餘件,款物主要捐贈到寧鄉等重災區。」
  • 集智戰洪魔——陸軍某舟橋旅重舟一營抗洪記事
    新華社南昌8月14日電題:集智戰洪魔——陸軍某舟橋旅重舟一營抗洪記事新華社記者劉小紅站在江西廬山的南康堤上,隋軍面前是洶湧洪水,身後為千萬群眾。7月13日,廬山市抗洪進入關鍵時期。作為國家級抗洪搶險專業應急力量,東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緊急出動400多名官兵,跨省機動星夜馳援。舟橋旅接到的命令是:在洪峰過境之前,務必在南康堤加固一段1000多米長的子堤,確保南康堤萬無一失。保衛廬山市,固守南康堤是關鍵。旅黨委把技術攻堅任務交給重舟一營。這個營在20餘次搶險救災任務中表現突出,被授予「全國防汛抗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甘肅搶險救災先進事跡報告團21位成員親身經歷感人至深
    臨危不懼無私奉獻 他們不愧為時代楷模  甘肅省搶險救災先進事跡報告團21位成員親身經歷感人至深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首席記者梁峽林)今年8月8日,我省舟曲縣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8月12日,隴南、天水又突發數十年一遇的暴洪災害
  • 22年前,那個在98特大洪水中5進5出的「抗洪鐵人」,現狀如何?
    中華民族已經走過了幾千年,在這幾千年裡歷盡風霜雨雪,遭遇了各種災難。每一次災難的出現都會湧現出許多英雄,他們不顧自身安危衝鋒在前。1998年,我國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洪水淹沒了沿岸的田園和村莊,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人民解放軍臨危受命,赤手空拳上陣和洪水進行搏鬥。在這期間一個名叫嵇琪的人被人們關注到,他奮戰在抗洪一線,挽救了許多無辜百姓。
  • 從遠海到河壩:海洋科技走進抗洪救災一線
    今年,在防汛最關鍵的「七下八上」時段,調查中心的專業海洋勘測隊伍組成了抗洪小分隊,在江西上饒、九江等地,完成了四個岸段129公裡水下及水上堤壩地形勘測。這支由一艘無人艇、三架無人機和六個「海洋人」組成的抗洪小分隊,在抗洪前線奔忙了十個日夜。
  • 從2007年淮河大水防禦看我國防汛抗洪能力的提升
    7月17日,回良玉副總理主持召開全國防汛抗洪救災電視電話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親切關懷和重要指示,直接溫暖著災區眾多群眾,極大地激勵和鼓舞了奮戰在一線的抗洪工作者和廣大軍民。
  • 北鬥在抗疫、抗洪中發揮重要作用 未來將全面推動其深度應用
    今天(8月3日)上午10時,在國新辦舉辦的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北鬥在今年的抗疫、抗洪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也會多措並舉全面推動北鬥系統的深度應用。冉承其稱,北鬥應用前期取得很大進展,衛星導航產業產值2019年超過3450億元;但和系統建設成就來比,北鬥未來應用道路依然漫長,隨後會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 央企神器助力抗洪一線,提升防汛救災戰鬥力!
    觀天測雨、風雲在握的「氣象神器」目前,中國電科已擁有測雲、測雨、測風全系列氣象雷達,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氣象綜合信息平臺等系列國內領先的氣象產品,應用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在國內佔有率已超過60%,並承建了我國新一代天氣雷達組網建設中70%的項目。
  • 95後抗洪排長被洪水捲走,最新消息傳來
    一聲「救我」讓人淚奔!近日,一段「抗洪戰士被洪水捲走」的短視頻刷爆網絡,令無數人為之揪心。視頻中的抗洪軍人是陸軍第72集團軍某部排長冒小馳。冒小馳主動報名參加,站在水流中組成人牆。救災官兵用繩子捆在腰間組成人牆幫群眾撤離上午9時許,官兵們剛剛把身邊的最後兩名群眾安全護送過去時,管湧處突然發生決口,水勢驟然暴漲,冒小馳瞬間被洪水捲走。經過治療,目前他生命體徵平穩,下一步醫生將對其主要進行肺部感染後的治療。其實,冒小馳也只是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大男孩。
  • 一首獻給山東抗洪勇士的歌《在我的眼睛裡》:讓孩子有笑容 讓鮮花...
    山東省消防救援隊伍按照應急管理部和消防救援局的統一部署,組織了395人建成跨區域增援隊,攜帶各類救援裝備和大型排澇設施第一時間馳援安徽、江西等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刻衝鋒在前,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用奉獻和逆行詮釋了「火焰藍」招之即來、戰之必勝的良好形象,用忠誠和擔當為人民群眾築起生命之舟!
  • 安徽表彰2007年抗洪搶險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各級黨政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精心調度、科學防控,廣大軍民並肩作戰、奮力抗災,全省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奪取了抗洪搶險鬥爭的重大勝利。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洪搶險鬥爭中,各地、各條戰線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模範人物。
  • 湍流研究中的困難與誤區
    當流速增加到很大時,流線不再清楚可辨,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層流被破壞,相鄰流層間不但有滑動,還有混合,形成湍流,又稱為亂流、擾流或紊流。在自然界中,我們常遇到流體作湍流,如江河急流、空氣流動、煙囪排煙等都是湍流。
  • 雅安市委政法委書記戴華強赴寶興縣督導搶險救災工作
    8月22日,雅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戴華強赴寶興縣西河片區督導地災防治、搶險救災、群眾安置等工作。寶興縣委書記馮俊濤,縣領導姚偉東、危疆澤、黃宗品、王玉蘭及相關鄉鎮部門負責人先後陪同。每到一處,戴華強都仔細察看險情、災情,現場指導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