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合浦:合力搭建海洋生物科普研學平臺

2020-12-02 瀟湘晨報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11月28日,為就海洋生物多樣性、科普研學、生態保護等領域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三和集團在南寧市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據悉,該協議的籤訂將開闢新的渠道、搭建新的平臺,有利於科譜機制的合作與交流,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及科譜研學的目的。今後,雙方將不斷拓寬合作領域,進一步豐富合作內容,讓海洋文化、海洋知識深入課堂,引導群眾提高保護海洋動物的意識及法律觀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儒艮,別名海牛、俗稱美人魚,屬於脊索動物門海牛目儒艮科,已有2500萬年的海洋生存史。合浦沙田是我國以儒艮為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也是儒艮在我國境內最主要的分布區,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350平方公裡。(陳仕優)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西合浦「美人魚」保護區與三和集團廣西美人魚公司籤約
    11月28日,正值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召開之際,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三和集團廣西美人魚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南寧市舉行《合作協議》籤訂儀式,這標誌著雙方將就海洋生物多樣性、科普研學、生態保護等領域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 青島海洋科普軍事主題研學
    播出平臺:山東廣播電視臺《鏘鏘校園行》。三:研學課程亮點集科普教育、科技培訓、素質提升等多種形態於一體,涵蓋海洋科普與軍事科普;情景式、體驗式、趣味式的研學課程,培養實踐能力。11:30—12:30 午餐休息;13:30—15:00 百年名校—中國海洋大學:2H海納百川,取則行遠!是否很期待未來的大學生活?科普大課堂,海洋動物系列課堂通過講解海洋生物中的動物組成而了解整個海洋生態的狀態,了解不同的海洋生物在海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從而明白為什麼我們要保護海洋生物。
  • 諸城市搭建創新實踐平臺激活科學教育磁場
    近年來,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諸城市巧搭創新實踐平臺,做到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探索科學世界的興趣,激活區域科學教育的磁場。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玩轉科學正成為全市學生的新時尚。
  • 世界地球日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解密可燃冰」科普研學課雲端開講
    半島記者 王麗平  為做好以「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科普宣傳活動,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4月19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組織了一場特別的「解密可燃冰」科普研學課程網絡直播活動,邀請了自然資源部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吳能友研究員主講《可燃冰--未來新能源
  • 莒縣四小海洋科普研學活動走進海洋公園 探索海洋奧秘
    半島網日照消息  12月1日,莒縣第四實驗小學2015級3班揚帆中隊一場別開生面的「海洋科普研學活動「在日照海洋公園拉開了序幕。這次研學活動的主題是「走進海洋公園 探索海洋奧秘」。為了提高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保證研學效果,班級輔導師將參加本次活動的學員分別劃為虎鯨、大白鯊、企鵝、鯊魚、海豚5個隊,每隊都推選出了隊長,培養和增強了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和集體責任心。海底世界尋奧秘在導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帶著對海洋世界的好奇心有秩序地排隊進入陽光海洋館的展廳,觀看海洋館裡的各種海洋生物。
  • 青島:小學搭建雲端生物館,開啟別樣海洋課程
    在家裡可以逛海洋生物科普館,還可以體驗海洋實驗操作,為了讓學生在居家學習期間提升海洋素養和實踐能力,青島市實驗小學搭建「雲端生物館,帶領孩子們開啟一段別樣的問海之旅。「雲端生物館」初步設為「青島常見的100種海洋生物科普館」和「海洋實驗操作體驗館」兩部分。
  • 漳州:氣象科普融入旅遊景區 打造「科普研學」基地
    閩南網12月1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周潔昀 盧達鵬)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開展氣象科普宣傳及研學工作,11月30日,漳州市氣象局副局長(主持)林坤生與平和縣氣象局局長羅淑英、漳州九龍江高峰谷董事長黃雅雅就氣象科普與研學合作進行洽談
  • 構建海洋意識教育綜合平臺,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
    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為加強全民海洋意識教育,宣傳我省海洋資源優勢及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向社會傳播海洋科普知識和先進科技,形成認識海洋、愛護海洋、開發海洋的理念,近年來,我省中小學及相關高校已逐步開展海洋意識教育,通過開好地方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開展與海洋有關的研學旅行等,在海洋意識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聚力星光微愛 暢遊海洋公園 團市委舉行關愛睏境青少年研學活動
    >4672288 2020-08-29 00:00:00.0 聚力星光微愛 暢遊海洋公園 團市委舉行關愛睏境青少年研學活動 2 3 蘭州新聞 http://www.lzbs.com.cn/lanzhounews/site2/20200829/R021598636592957_change_p78
  • 「小小旅行家」赴三亞開展「海洋主題」研學
    近日,由海昌海洋公園傾力打造的「海昌小小旅行家」之三亞站活動順利收官,經過為期一個月的線上招募與選拔,最終來自海南省的10名「小小旅行家」勝出,於8月22日在三亞海昌夢幻海洋不夜城體驗了一場別具精彩的「海洋主題」研學活動。
  • 合浦:百畝彈塗魚暴斃損失數十萬 魚塘發現殺蟲劑-廣西新聞網
    合浦 誰使的「毒」招?百畝彈塗魚暴斃 魚塘發現殺蟲劑 預計損失數十萬元,疑人為投毒,合浦警方已介入調查記者 許海鷗攝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合浦訊 (記者許海鷗)看著魚塘內翻肚的彈塗魚,合浦縣黨江鎮村民潘旺遠腦子一片空白,一年幾十萬的收益都打了水漂了。由於在魚塘內發現殺蟲劑的塑料瓶,潘懷疑是人為投毒。2月11日,在接到報警後,合浦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技術員趕到現場取樣。
  • 廣西:北部灣「美人魚」儒艮將受到更好保護
    新華網南寧10月12日電(記者王志偉)在中國,海洋哺乳動物儒艮被形象稱為「美人魚」。日前,有關部門批准了2600多萬元的建設資金,用於實施一項北部灣海域的溼地保護工程建設,使這種具有神話色彩的海洋生物得到更好的保護。儒艮屬於「瀕臨滅絕的海洋珍稀動物」,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種一級海洋保護類哺乳動物之一。
  • 團隊招聘 | 海洋水族創新工程技術中心招聘研學創作導師
    團隊介紹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與深圳市高盛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建海洋水族創新工程技術中心,中心平臺業務主要有:海洋生物繁育與保護、觀賞海洋生物養殖及新品種研發、海洋生態場館輸出、海洋研學課程開發及服務、海洋研學產品設計開發等。
  • 日照海洋科普館獲得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經中國海洋學會第八屆六次常務理事會批准,決定新增日照海洋科普館為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這是繼 「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之後,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獲得的又一國家級殊榮。
  • 海洋教育,山東先行
    青島市教育局聯合青島市科協等部門聯合舉辦每年一屆中小學海洋節,開展海洋知識競賽、舉辦海洋科普講座、海洋繪畫比賽等系列活動,成立「小海米俱樂部」「小海米編輯部」「小海米深藍實驗室」,定期舉辦海洋教育論壇,組織中小學生海洋夏令營、冬令營,參觀海洋科技館,遊覽海底世界,進行海上科考等活動,搭建起了多元化海洋教育和海洋知識運用平臺,為全市中小學生普及海洋知識、提升創新能力創造條件。
  • 共赴海洋盛事 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今日起至26日舉辦
    亮點2  線上線下合力  提高國際參與度  與往年不同的是,本屆海洋周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球開放參與,在當前疫情的特殊時期提高海洋周的國際參與度。五大展會的同期舉辦,吸引900多家企業參與,將有助於延伸海洋新興產業鏈,推動海洋配套產業和海洋旅遊領域等全面發展。比如,第十三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漁業博覽會成為休閒漁業的展示平臺,屆時將有25家參展機構帶來休閒漁業上下遊產品。2020廈門國際海鮮展搭建起海鮮產銷合作平臺,並為2023年世界海產品大會的舉辦攢經驗、打基礎。
  • 國內首家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 「九號宇宙」 亮相西安曲江
    8月2日上午9點國內首家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九號宇宙」亮相西安曲江新區,盛大開館,為西安再添硬科技展示新地標。「九號宇宙」是由陝西中科大西科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西安中科創星科學傳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深空主題研學基地。是全國首個深空主題科普研學基地,也是國內首家沉浸式互動教育體驗館。 場館集沉浸遊覽、娛樂互動、科學實踐教育為一體,使學生在參觀、體驗、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宇宙星際的深邃、太空世界的神奇、中國航天的自豪。
  • 厚植海洋文化播種蔚藍夢想 廈門海洋意識教育活動風生水起
    各大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就像一把把打開海洋迷宮的鑰匙,吸引著中小學生前往一探究竟;一條條海洋意識宣傳教育研學路線,勾起市民了解海洋、走進海洋的興趣;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科普活動更是潛移默化地傳播海洋文化、播下海洋的種子……在廈門,風生水起的海洋意識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海洋、關注海洋,讓更多人增添探索海洋的興趣。
  • 馬來西亞海洋科學家在廣西培育海葡萄 產品將走上百姓餐桌
    近日,在廣西工作的馬來西亞華裔海洋科學家葉俊頡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公布了他的一項研究發現。葉俊頡展示他培育的海葡萄。 廖章利 攝葉俊頡思維敏捷性格開朗,給人陽光的印象。來廣西工作前,葉俊頡在馬來西亞沙巴大學婆羅海洋研究所工作,專注於海草的修復技術和規模化移植研究,擁有豐富的潛水經驗。
  • 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黨支部開展黨建標準及作風...
    10月19日,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支部委員會組織全體黨員開展北海市黨支部建設標準及作風建設黨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