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成為國際阿爾泰學研究重鎮

2021-01-09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正成為國際阿爾泰學研究重鎮 ——訪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副會長、阿爾泰語言分會會長呼格吉勒圖

2014年09月19日 07:1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9月19日第648期 作者:唐紅麗

字號

內容摘要:內蒙古大學原副校長呼格吉勒圖,現被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周邊語言文化協同創新中心聘請為「銀齡學者」,主導該中心相關課題研究。

關鍵詞:阿爾泰;語言;蒙古;研究;中國民族

作者簡介:

  內蒙古大學原副校長呼格吉勒圖,現被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周邊語言文化協同創新中心聘請為「銀齡學者」,主導該中心相關課題研究。他的研究範圍涉及現代蒙古語、蒙古語方言、蒙古語標準音、蒙古文正字法、中世紀蒙古語、八思巴文、17—18世紀蒙古文獻語言、阿爾泰語系諸語言(包括蒙古語族、突厥語族、滿-通古斯語族)比較研究等。近日,記者就當前我國蒙古語族整體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重點等問題,採訪了呼格吉勒圖。

  

  蒙古語族語言研究由分散走向系統

  《中國社會科學報》: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關於蒙古語族的現代語言學研究歷程。

  呼格吉勒圖:對蒙古語族展開現代語言學意義上的研究,始於19世紀初期的歐洲語言學界。早在1832年,俄羅斯學者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撰寫了第一本蒙古語語法的著作。

  按照研究順序,歐洲學界首先對分布在俄羅斯南部(歐洲部分)的卡爾梅克語展開研究,隨之對分布在俄羅斯貝加爾湖周圍地區的布裡亞特語進行了研究,其後對與俄布裡亞特地區接壤的喀爾喀蒙古語和偏中國西部的衛拉特蒙古語方言進行研究,最後才對中國內蒙古境內的蒙古語和分布在青海、甘肅以及中國東北地區蒙古語族諸語言和方言展開研究。

  可以說,這個研究歷程伴隨著歐洲近代擴張、國際形勢發展而發展,伴隨著社會變遷、文化接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伴隨著現代語言科學發展而發展。對蒙古語族這一概念的認識也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少到多、由不規範到規範的過程。

  《中國社會科學報》:很多國內學者將國內的蒙古語族所屬語種列為7種,分別是蒙古語、達斡爾語、土族語、東鄉語、保安語、東部裕固語、康家語。其中康家語屬於新發現語種。您怎麼看待這種分類?

  呼格吉勒圖:最早沒有「蒙古語族」這個概念,而是把一些蒙古親屬語言看成是「蒙古語方言」或「近似於蒙古語的某種話」。直到1955—1956年,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全國語言普查工作結束後,在總結蒙古語族語言調查結果時,才比較科學地提出了蒙古語方言劃分和蒙古語族語言劃分的意見。著名蒙古語言學、阿爾泰學家清格爾泰先生在《現代蒙古語》序言中提出蒙古語族包含9種語言的概念,即包括分布在我國和蒙古國境內的蒙古語、達斡爾語、西拉裕固語(現稱東部裕固語)、東鄉語、保安語、土族語,以及分布在俄羅斯境內的布裡亞特語、卡爾梅克語和分布在阿富汗境內的莫戈勒語。

  至於康家語,是否可以成為一種獨立語言,我們還要做更多研究才能確認。

  《中國社會科學報》:整個蒙古語族語言研究是否已經全面、系統化?

  呼格吉勒圖:應該說,在中國的阿爾泰語系研究中,研究最好、成果最多的是蒙古語族。

  起步於歐洲的研究基本屬於分散研究或單一語言的描寫研究,系統研究很不夠。20世紀50年代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系統調查研究蒙古語族語言和方言,也是世界上首次對蒙古語族進行的系統調查。通過這次調查,學術界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對蒙古語族語言和方言的區分有了更可靠的依據和科學認識。

  第二次系統調查是1980年,內蒙古大學蒙古語文研究所的相關研究人員對達斡爾語、東部裕固語、東鄉語、土族語、保安語以及蒙古語巴爾虎—布裡亞特方言和衛拉特方言展開田野調查,基本涵蓋了我國境內蒙古語族的全部語種。調查結束後,對這五種語言、兩種蒙古語方言編寫了三種資料:調查報告(包括語音、語法)、詞彙集和話語材料,共出版21本著作。這套「蒙古語族語言方言研究叢書」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高度評價。日本學者認為,這套叢書的出版使蒙古語族語言研究進入可進行比較研究的階段。同時,參加此次調研的研究生對這些語言分別做了比較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報》:語言比較研究解決了哪些蒙古語族的學術問題?

  呼格吉勒圖:根據比較研究結果,證明蒙古語族諸語言都是從原始蒙古語發展而來的,也基本捋清了蒙古語族各語言之間的親疏關係。

  比如,我通過對蒙古語族基本元音的比較研究,特別是通過圓唇元音的比較發現,東鄉語、土族語、保安語比較親近。這樣的比較研究,弄清了蒙古語族語言基本元音的歷史發展軌跡,從而科學論證了蒙古語族語言之間的相互關係。整個蒙古語族的比較研究,都是通過對各個親屬語言的語音、詞彙和語法進行抽絲剝繭的研究,才逐漸達到如今的研究水平。

相關焦點

  • 第十屆「中國邊疆重鎮」高峰論壇在麗江開幕
    今天(2020年11月25日)上午,2020(第十屆)「中國邊疆重鎮中共麗江市委書記崔茂虎,中共麗江市委副書記、市長鄭藝,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溫軍,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參贊張凌,《環球時報》社總編輯胡錫進,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黨委書記劉暉春等主協辦方領導,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復旦大學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葛劍雄等專家學者出席論壇開幕式。
  • 「中國邊疆重鎮」高峰論壇,開第十屆了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11月25日,由《環球時報》社、鳳凰網、中共麗江市委、麗江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第十屆 )「中國邊疆重鎮
  • 國際格點場論大會再次來中國!10年前在北大,這次在華師!
    6月25日,為期一周的第37屆「格點場論」國際會議(Lattice 2019)在華中師範大學成功舉辦。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家國家和地區的350多名研究人員,以大會報告、專題分會報告及牆報等形式,主要圍繞格點量子色動力學方面的研究議題,交流探討近期格點場論領域中的重大成果和進展。
  • 行業重鎮從無到有 深圳公募勇立潮頭
    目前,深圳聚集了南方、博時、招商、鵬華等一大批實力公募,成為國內一流「公募重鎮」。這片熱土上的公募機構數量超過30家,資產管理規模在6萬億元以上,還在投研風格、制度創新上呈現出「百花齊放」態勢。在新時代大背景下,深圳公募將繼續發揚創新精神,深耕細分領域,為基金持有人帶來更好的投資體驗。
  • 中國免疫學研究正瞄準世界發展腳步—新聞—科學網
    近日,在由中國免疫學會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上,記者觀察到,在國際免疫學研究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於四十多年前從微生物學中獨立並發展起來的中國免疫學,正努力瞄準世界發展步伐。 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你能相信嗎,我也在玩兒微信。」
  • 李克強深耕「雙創生態系統」:中國正成為全球「創客天堂」
    李克強深耕「雙創生態系統」:中國正成為全球「創客天堂」 原標題: 報導以深圳為例指出,這裡正吸引著全球試圖以新方式製造出新產品的各類企業家。發明和創新正把整個珠三角轉變成先進的製造業集群。  瑞典駐上海總領館商務官陳思宇表示,瑞典是「創新之國」,總人口1000萬就有2萬家左右初創公司。但近年來瑞典創業者紛紛來到中國,原因是在瑞典創業多數要靠自己發展,而在中國,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創業創新,加上各行各業比較完善的產業鏈,堪稱「創客天堂」。
  • 全球20多個國家350名專家齊聚江城,第37屆國際格點場論大會在漢舉辦
    國際格點場論會議為格點場論領域內最高級別會議,與國際「夸克物質會議」(Quark Matter)在重離子碰撞物理領域內和國際「高能物理會議」(ICHEP)在高能物理物理領域內的地位一致。該會議每年在不同的大洲舉行, 迄今已舉辦了36屆。本次是第二次在中國舉行,第一次是10年前在北京舉行,由北京大學主辦。成功申辦第37屆大會,是我國格點場論研究在該領域得到國際認可的標誌。
  • 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正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 歡迎各國際航天機構積極參與中國深空探測活動
    中國國家航天局透露,目前中國正在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未來還將實施小天體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中國歡迎國際各航天機構參與中國未來月球與深空探測活動。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國家航天局已和44個外國航天機構和4個國際組織籤署超過140多項空間合作文件,在月球與火星等探測任務中開展了廣泛合作。據論壇當天發布的《中國航天發展與國際合作報告》顯示,在月球探測領域,中國按照「繞、落、回」三步走推進的實施目標,在剛剛成功發射「嫦娥5號」探測器的基礎上,後續還將陸續實施嫦娥6號、7號、8號等探月任務,同時正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70周年慶典暨「中國與世界政治」學術...
    靳諾表示,我們黨和國家正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之大變局的歷史交匯期,黨和國家當前正迫切地需要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領域的思想武器理論支撐,靳諾以「五個持續」勉勵人大國關繼續追求卓越,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道路,以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和高質量的創新成果服務國家和貢獻世界。
  • 中國高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 外媒:中國正成為亞洲教育強國
    美國《福布斯》網站當地時間9月2日發布文章指出,最新一期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清華大學排名較去年上升3位,和美國杜克大學並列第20位,成為自2011年以來首所進入排行榜前20位的亞洲大學,中國教育顯露出了蓬勃發展的趨勢。
  • 中國高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外媒:中國正成為亞洲教育強國
    美國《福布斯》網站當地時間9月2日發布文章指出,最新一期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清華大學排名較去年上升3位,和美國杜克大學並列第20位,成為自2011年以來首所進入排行榜前20位的亞洲大學,中國教育顯露出了蓬勃發展的趨勢。
  • 光熱發電重鎮——甘肅酒泉正傾力建設千億級清潔能源產業鏈
    酒泉市可以說是中國光熱發電重鎮,已投運與在建光熱發電項目規模均處於國內領先位置。截至目前已有首航敦煌100MW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大成敦煌50MW熔鹽菲涅爾光熱電站建成投運,阿克塞50兆瓦熔鹽槽式光熱示範項目、玉門鑫能50MW二次反射塔式光熱電站、首航玉門100MW塔式光熱電站等首批示範項目則正在積極推進建設......
  • 中國成為輸出移民第三大國!2020年中國國際移民報告:美國和日本佔...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以超過1000萬移民人口的總量,已經成為輸出移民第三大國,2019年中國移民主要選擇目的地仍然是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經過調查也發現,教育是中國移民的首要因素,美國和英國的國際留學生來源為中國,而中國移民人口也出現年輕化的趨勢。
  • 中國成為2020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外交部回應
    中國成為2020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外交部回應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吳汶倩 楊弘楊  2021-01-15 1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 中國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研究主要貢獻者之一
    本報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陳海波)隨著醫療信息化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數據的類型和規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醫療行業進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日前,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愛思唯爾等機構聯合發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 深圳崛起成為「微小衛星重鎮」
    天虹、歲寶、茂業、順電、百果園……這些總部在深圳、全國布局的本土連鎖經營企業,近年來加快「走出去」步伐,旗下門店布局全國,成為全國商業零售領域令人矚目的深圳連鎖零售軍團。其中,天虹成為中國百貨商場門店數量最多零售企業。
  • 中國成為2020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海關總署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值超3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2020年,在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貿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遭受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外貿進出口實現了快速回穩、持續向好,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綜合競爭力。
  • 中國大陸首個!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國際卓越中心啟動
    焦揚在致辭中指出,極端天氣氣候與環境風險正深刻影響甚至嚴重威脅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能力提出重大考驗。建設「極端天氣氣候與健康風險互聯和治理」國際卓越中心,是復旦大學面向世界科技減災需求、應對環境災害挑戰、履行大學使命的主動擔當。IRDR中國大陸首個卓越中心選擇落戶復旦,並成為IRDR國際卓越中心體系下唯一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大專業中心,是對復旦大學的認可和信任。
  • 國際物理學家談中國對撞機:「將成為世界最前沿」
    原標題:國際物理學家談中國對撞機:「將成為世界最前沿」 國際合作意義重大 粒子物理研究是一個十分開放的科學領域,並且擁有良好的國際合作傳統。 「高能物理領域的國際合作非常廣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統。」
  • 中國正穩步推進「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陳發虎院士說,隨著綜合國力提升,中國「第三極」科學研究領域已處於世界領先的主導地位,「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國際大科學計劃正在穩步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