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外邪有六,「風、寒、暑、溼、燥、火」,而至夏季,當以暑熱燥火之邪多見。夏季暑熱之邪,常能動肝火,來之兇猛,易上衝頭目,常使人頭腦暈沉、目脹赤痛。故而夏季養生,當以清肝火為主,潤燥邪為輔。
諸藥之中,決明子清肝火、潤燥邪之力最宜夏季養生服用。決明子屬常見中草藥,其味道稍苦而甘潤,其價格低廉而物美,當屬大眾養生服用之佳品。
《藥性論》中有云:決明子乃「除肝家熱」之良藥;《日華子本草》亦有云:決明子能「行肝氣,解眼赤,久服益目」。此中足以見得決明子清肝火、明人目之良效流傳較廣,頗受認可。
而今,醫者多認為決明子其味雖苦,卻能回甘,藥性微微偏寒,入藥有「清肝熱而明目、潤腸燥而通便」之妙用。用其養生,益處有三。
一、決明子可緩解暑夏肝火燥熱引起的目赤腫痛。
夏季暑熱之邪甚劇,內擾於肝,易生肝火,而五臟之中肝與目相通,肝火上衝頭目,最易使人目赤而腫痛。
決明子苦寒清熱之力,入肝經而能清肝熱、降肝火,往往單用即可見效。若有肝熱而目赤腫痛之疾,以決明子泡茶即可緩。
若有肝熱劇盛,目赤腫痛稍重者,單用決明子不足以消肝火而解目赤,則可再輔以菊花、青葙子、蔓荊子等同用,或泡水、或煮茶,皆可奏效。
二、決明子可緩解肝熱壅滯及肝陰不足引起的視物模糊不清。
肝熱壅滯不通,則肝血難以疏洩,中醫有云:「目獲肝血濡養而能視」,故而肝熱旺盛壅滯不通者,多有雙眼昏花、視物模糊不清之症。
若因肝熱壅滯引起目中生翳、視物有黑點之狀,或有迎風而流淚之狀,則可用決明子同木賊草、谷精草、蒺藜、菊花、蒼朮之品配伍使用,有退翳而明目之效。
若是肝火傷陰,肝陰不足而致視物模糊不清,當以決明子配伍補益肝臟之藥同用,如枸杞子、菟絲子、熟地黃、山茱萸之品,再輔以車前草、柏子仁、山梔子、黃芩等藥同用,則有益肝而明目之效。
三、決明子可緩解腸中燥熱而大便不通之症。
決明子本身具有苦洩清利通腸之功,且其內多含油脂,能奏潤腸滑利之效,故而入腸道可起清腸中燥熱而通利大便的作用。
若是體內燥火叢生,傷及腸道而使人腸燥且大便不暢,可將決明子搗碎後泡茶半小時或者煎煮一刻鐘左右內服,既能通利腸道,又不至於苦寒傷身。
且決明子藥性微寒,無毒可常用,適宜大眾人群,若有此症,可用決明子化解。
決明子用量多在5-15g之間,而其入藥品種有生熟兩種,當以區分。生決明子苦寒之力較佳,善清肝熱、潤腸燥而通便;炒熟之後的決明子則兼有平肝火、養肝陰而明目之效,養生用之更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