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學家為研究甘願當「小白鼠」,故意二次染新冠:群體免疫沒用

2021-01-09 英國英鳥

一位來自俄羅斯的科學家甘願「充當人類的小白鼠」,他在感染新冠病毒痊癒後,又在實驗中故意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位教授研究得出的結論讓人有些沮喪,他表示,群體免疫可能是徒勞無功的。

據《每日郵報》10月28日報導,現年69歲的亞歷山大切普爾諾夫(Alexander Chepurnov)博士在今年2月去法國滑雪時首次感染了新冠病毒。

在西伯利亞的家中康復後,他和他在新西伯利亞臨床與實驗醫學研究所的團隊啟動了一項針對新冠病毒抗體的研究。

他說,他們研究了「抗體的行為方式、它們的強度以及它們在體內停留的時間」,發現體內抗體會迅速下降。

他說:「從我生病的那一刻起,到了第三個月末,抗體就不再被檢測出來了。」

他決定檢查再次感染的可能性。

切普爾諾夫說,為了科學的利益,他變成了人類的小白鼠,故意讓自己暴露在沒有防護的新冠肺炎患者面前。他說:「在我第一次感染病毒六個月後,我的身體抵抗力下降了。第一個症狀是喉嚨痛。」

切普爾諾夫第二次被感染要嚴重得多,他被送進了醫院。

切普爾諾夫說:「我的體溫連續五天保持在39攝氏度以上。我失去了嗅覺,我的味覺也改變了。」

「患病第六天,肺部的CT掃描結果是清晰的,而掃描三天後,x光顯示為雙側肺炎。」

「病毒很快就消失了。兩周後,在鼻咽或其他樣本中不再檢測到該病毒。」

切普爾諾夫基於自己的案例得出的結論是,集體或群體免疫的希望很渺茫。病毒會一直存在,雖然疫苗可能會產生免疫力,但這很可能是暫時的。

他說:「我們需要一種可以多次使用的疫苗,重組疫苗不適合。」

「一旦注射了以腺病毒載體為基礎的疫苗,我們重複注射該疫苗是徒勞的,因為對腺病毒載體的免疫將持續產生幹擾。」

這位教授曾在西伯利亞國家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病媒研究中心工作,該中心是俄羅斯第二種抗新冠疫苗EpiVacCorona的製造商,該疫苗的支持者說,這種疫苗需要反覆注射才能保持免疫力。

相關焦點

  •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據英國《每日郵報》28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亞歷山大切普爾諾夫(Alexander Chepurnov)現年69歲。今年2月,他在去法國滑雪時首次感染了新冠病毒。
  •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群體免疫」沒用
    而就近日就有這麼一位硬核俄羅斯科學家針對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進行了一場令人驚訝的實驗。據英國媒體《每日郵報》在10月28的消息稱,一位名叫亞歷山大·切普爾諾夫的科學家竟然讓自己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接近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故意自己二次感染上新冠病毒以研究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體內的抗體的行為方式等。
  •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
    據英國《每日郵報》28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亞歷山大切普爾諾夫(Alexander Chepurnov)現年69歲。今年2月,他在去法國滑雪時首次感染了新冠病毒。為了測試抗體水平,他故意讓自己暴露在沒有防護的新冠患者面前讓自己重新感染新冠。
  • 為了驗證全民免疫,這個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結果他失望了
    ,他說,看來我們對群體免疫力的希望被誇大了。他說,為了科學,我願意當個小白鼠,他故意讓自己暴露在COVID-19患者面前,沒有穿任何防護措施。到目前為止,二次被感染的案例並不多,也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一些疾病,如水痘,身體可以準確地記住如何摧毀它,並開始症狀前就能夠抵禦它。但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Covid-19患者的保護期有多長。
  • ...超美國,瑞典首都「群體免疫」下月見效?俄媒:民眾成了實驗小白鼠
    最新數據表明,瑞典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比採取嚴格封鎖措施的北歐鄰國高十幾倍,百萬人口死亡率甚至高過目前疫情最嚴重的美國。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稱,越來越多人認為瑞典的抗疫政策是將民眾變成「群體免疫」的實驗小白鼠。
  • 新冠群體免疫靠譜嗎?看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
    英國政府其實根本就不鏽逗,後面也沒有採取所謂的群體免疫策略,還是實行了保持社交距離、封城等一系列防控措施。世界上真正踐行了群體免疫的國家,恐怕只有瑞典了。目前瑞典這個一千萬人口的小國,因為新冠已經死了6000人,按照人口比例相當於中國死了84萬人。
  • 如果美國真的新冠群體免疫了怎麼辦?
    我們知道,要實現群體免疫,要70%以上的人都感染過病毒,那麼按照現在的趨勢,美國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感染70%以上的人口呢?按照美國總人口3.3億來算,70%的人口就是2.31億,相關研究表明,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美國大約3-5年就會有超過70%的人感染新冠肺炎。
  • 研究顯示「新冠抗體幾個月就消退」群體免疫幻想或破滅
    在英國,體內具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群比例今夏大幅度降低,或宣告群體免疫幻想的破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項針對36.5萬名成年人的大規模研究顯示,今年6月20日至9月28日,英國樣本人群中攜帶抗體人數由6%降至4.4%,下降了四分之一。這進一步證明,人體對新冠病毒的自然免疫可能是短暫的,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消退。
  • 最新研究,美國至少已有4700萬人已感染新冠,但距群體免疫仍很遠
    那麼,各地新冠疫情真實的感染水平如何呢?科學家們也只能做「事後諸葛亮」——根據不同階段血液檢測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水平進行估算,即進行所謂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日前,我國疾控中心發布了針對全國的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其中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基於社區人群的新冠抗體陽性率為4.3%。
  • 美國出現新情況,兒童患上新冠症候群,方舟子群體免疫成國際笑話
    導讀:新冠疫情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的病毒疫情,近期美國紐約的兒童更是患上了新冠病毒的症候群,更是預示著這種病毒的厲害之處,而像方舟子之類鼓吹群體免疫在今天已經成為國際笑話了!患兒大多數為幼兒或小學年齡兒童,症狀與川崎病類似,包括皮疹、發燒、血管炎症等。川崎病是一種少見疾病,過去美國每年只有不到兩萬例。科莫稱:紐約州正同美國疾控中心、紐約基因中心、洛克菲勒大學等機構合作,對這一新型症候群進行分析研究。大部分患兒在檢測後發現新冠病毒陽性或攜帶病毒抗體,醫務人員懷疑這一病症同新冠病毒有關。
  • 二次感染新冠死亡已被證實,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據央廣網報導,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進一步擴散,在「二次感染」「新冠和流感二重感染」等更為嚴重的感染情況陸續出現後,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也已被證實,各國科學家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這意味著二次感染很可能並不會減小其致病能力,部分國家提倡的「群體免疫」似乎也已經徹底「破產」。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新冠疫苗與群體免疫
    我們需要時間來研究疫苗接種的正確方法,就像B肝和HPV疫苗都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多次注射,我們也需要時間驗證新冠疫苗接種的最佳流程。 3月中旬,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將「群體免疫」這個概念推上了風口浪尖。許多小夥伴都問我,針對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真的有用嗎?感染大多數人類並產生群體免疫會是新冠最終發展的結局嗎?
  • 英國新冠抗體攜帶人群比例不增反降,群體免疫徹底破滅?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截至9月英國有4.4%的人口攜帶新冠抗體,較6月下降了1.6個百分點,降幅達到26%。這意味著,第一波疫情中治癒患者體內的新冠抗體水平很可能在數個月內迅速下降,要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基本不可能。研究表明,人體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反應與流感病毒和其他能引起感冒的冠狀病毒類似,即無法產生永久抗體。
  • 研究:人體內新冠抗體隨時間消退 群體免疫無法實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倫敦消息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體內新冠病毒抗體會迅速消退,這意味著無法維持穩定的群體免疫。研究報告指出:「根據對英國36.5萬多人的研究,新冠病毒抗體反應隨時間而減弱。
  • 恆河水能使人增強新冠免疫力?印度最新研究:可幫助實現群體免疫
    不過印度研究人員最近卻表示群體免疫不是夢,印度人對於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比其他地區人民更強,國內可能已經實現了群體免疫。這些研究人員在兩篇論文中闡述了得出這項結論的依據,第一篇講了印度的死亡率和病死率,印度新冠死亡人數僅佔全球10%,病死率只有2%均處於世界最低水平線上,而其他貧窮低收入國家也同樣只有這個水準。另一篇論文則是研究了微生物群在新冠病毒傳播中扮演的角色,認為它們能夠幫助人體抵禦致病細菌。
  • 美國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揭示了什麼
    美國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揭示了什麼海洋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12日刊發有關美國首例確認「二次感染」新冠病例的研究報告,顯示新冠患者康復後仍有可能再次受感染且症狀有可能更嚴重。研究人員指出,目前科學界對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狀況仍有不少未知,建議民眾繼續重視防疫。不少專家學者認為,「二次感染」病例表明,依靠消極抗疫以實現「群體免疫」的策略行不通。【全球發現5例】報告研究的病例是一名25歲的美國男性患者,來自內華達州沃肖縣,48天內感染兩種不同新冠病毒毒株。
  • 最新研究打擊了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理論,同時動搖了疫苗的效果預期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廣泛的長期群體免疫將難以實現。這個研究結果表明,廣泛的長期群體免疫病毒的前景將難以實現。《金融時報》直接表示,這是對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群體免疫理論的致命打擊。Nature.Com討論了COVID-19群體免疫的荒謬。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和其他人支持的讓病毒自行發展的提議,可能會帶來「難以言表的死亡和痛苦」。10月初,一個自由意志主義智囊團和一小群科學家發布了一份名為《大巴林頓宣言》的文件。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抗體會消失」,群體免疫再被質疑
    (觀察者網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
  • 方舟子:新冠病毒是青銅,群體免疫就行,科學家:它是王者會變異
    導讀:新冠病毒殺了人類一個措手不及,而像方舟子這類偽專家至今還在宣揚新冠病毒只是青銅級別,比流感強一點,用群體免疫的辦法就行,但是真正的科學家卻已經指出新冠病毒幾乎是王者級別存在,還已經變異了!究竟要如何對付這個病毒人類完全沒有準備好,只能一邊與新冠病毒鬥爭,一邊尋找抗擊它的辦法,不過就在大家都認真研究之時,有一個國家的專家居然提出了棄療般的辦法,那就是用群體免疫的辦法來對付它,而像方舟子自作聰明還跑出來說群體免疫就是最科學的辦法,新冠病毒只是青銅而已,人類可以靠自已形成免疫力對付它,新冠病毒真的 如此脆弱不堪嗎?
  • 群體免疫是什麼,它能用來防疫新冠病毒嗎?
    ·瓦倫斯(Patrick Vallence)在接受BBC Radio 4採訪時提出了一個「群體免疫」的概念,讓世界為之譁然。 對公眾而言,個體免疫是一個熟悉的名詞,但群體免疫卻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那麼什麼是群體免疫,它是否可以用來抵抗新冠病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