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算法對客機機翼優化400次後,最終結構竟與鳥骨驚人般相似

2021-01-15 DeepTech深科技

SpaceX的早期投資人究竟在想什麼? 預知詳情,請點擊圖片


計算形態形成(Computational Morphogenesis)並不是一種嶄新的技術,工程師們用它對簡單的結構和部件進行設計優化已經有 20 多年的歷史了。但是由丹麥技術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 Niels Aage 卻把它推上了新高:Aage 的團隊對一架波音 777 客機的機翼進行了從零開始的完全優化,其結果與自然界中鳥骨的相似度簡直令人吃驚。研究成果發表在 10 月 4 日的《自然》上。



為了實現這一結果,研究人員們首先需要對現有的形態形成算法進行大幅度的提高。與 2D 圖像最基本的單元是像素一樣,3D 結構的基本單元為體素(Voxel)。在此之前,最好的 3D 優化算法的解析度也只有 500 萬體素左右。然而,Aage 團隊所使用的優化程序的解析度卻高達 10 億體素。從這角度來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能實現從優化支架和管道到優化客機機翼了。


當然,普通計算機是無法承擔如此大的計算量的——Aage 團隊所使用的是法國居裡超級計算機。而就算以居裡超級計算機那 11520 核的計算能力,從只有外殼形狀開始設計這隻 27 米長的機翼也花了 5 天的時間。最終的成果是一個與現有的網格式機翼完全不一樣,但是又異常的美麗的設計:實心的弧形翼梁,以及斜形的翼肋。


圖 | 400 次優化之後的機翼中心結構圖。除了機翼外殼形狀之外,一切結構:弧形翼梁,翼肋,構架都是由算法自主生成


與現有的機翼相比,計算機優化的成果要輕 2-5% 左右,也就是 200-500 公斤。從成本的角度來講,這意味著每架飛機每年都可以省 40-200 噸航空燃油。對於航空業這個巴不得每公斤都收費的行業來說,這可不是一筆小錢。不過,由於結構太過於複雜,我們需要一個(暫時不存在的)巨型 3D 印表機才能把它生產出來。因此,這個機翼現在只能存在於設計圖中。


圖:a——用機翼的橫斷面來展示形態形成的步驟:上為一開始的空殼,中為優化過程中,下為最終的結果

b——以增材生產列印出來的機翼模型,可以看到其中的結構十分精細(體積為 300 mm x  100 mm x 45 mm)

c——犀鳥喙的內部結構圖,與電腦生成的機翼十分相似 


對於「無法生產」這一結果,Aage 並不在意。他表示,這種技術還可以用來優化我們能生產的結構,比如設計地震區的抗震高層建築,或者對排氣系統,聲學系統,或者天線系統進行優化。「我們將大幅度加快設計進化的速度。簡單來說,我們現在可以看見最終設計所需要的形態,然後在從中提取我們能夠實現的重要特徵。」


-End-


校審:黃珊


科技英語直播上線 | 跟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天學習科技英語!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小鵝通直播間


相關焦點

  • 淚滴形的機翼,才是最快的機翼
    撰文 | 蕾切爾·科韋爾(Rachel Crowell)翻譯 | 羅廣楨 長期以來,人類都是從鳥的翅膀獲取靈感,設計飛行器的機翼。如今,一支由數學家組成的團隊把仿生學推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人員先用3D印表機列印出大量翼形,再在實驗室中對比它們的性能,將數據輸入專門用來模擬和演繹的算法中,推演出效率更高的機翼。
  • 飛機機翼結構揭秘 居然這麼多學問
    這裡我們主要為大家進行民航客機機翼結構作用和設計原理的科普,如果想要看到各種設計公式、設計原理實質、包含的知識點等等具體深入化的內容,請大家自行購買空氣動力學和飛機結構設計的書籍,或者報名學習飛機製造。
  • 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
    這裡我們主要為大家進行民航客機機翼結構作用和設計原理的科普,如果想要看到各種設計公式、設計原理實質、包含的知識點等等具體深入化的內容,請大家自行購買空氣動力學和飛機結構設計的書籍,或者報名學習飛機製造。
  • 模仿黑尾鷸身體結構 遠距離零排放高空客機有望誕生
    飛機的零件這款客機的機翼設計參考了黑尾鷸翅膀的弧線造型,且翼幅巨大,便於客機輕鬆上升至阻力較小的飛行高度,然後像鳥兒一樣滑行。新客機的飛行高度將遠高於現在的客機黑尾鷸是一種耐力極強的鳥,以不吃不喝不停歇地長距離飛行而著稱。
  • 襟副翼是波音777機翼上的哪個結構?
    到目前為止,波音777的安全紀錄極高,除了洛杉磯機場那次韓國波音777開了先例外,印度洋上只有MH370這架失蹤的波音777。因此,如果判斷這塊襟副翼屬于波音777,那屬於馬航的概率就非常大的,目前,馬航的工作人員已經去核對編號了。那麼,襟副翼到底是波音777哪個部件呢?
  • 運輸機與客機機翼的位置,對一架飛機的影響有多大!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注意到,一般的運輸機飛機機翼是在最上方的,二客機機翼一般位於飛機的中下部,安裝在機身上方的我們把這種機翼布局方式稱作「上單翼」,而機翼安裝在機身下方的,我們稱之為「下單翼」。四、對起降要求比較低,可以在簡易機場或野戰機場起飛,而一般的客機主要是追求安全性、舒適性為主,因此對飛機的生存能力並沒有提出太高的要求(當然空軍一號是個例外),一下是我對飛機機翼對於整架飛機造成影響的個人見解!
  • 可以坐在機翼裡的客機Flying-V首次飛行實驗成功
    Flying-V是一款機翼可以納乘客的實驗性噴氣客機,它的同比例模型首次在無人駕駛的測試中起飛。過去航空公司正在測試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減少飛機對環境的拖累。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利用回收的垃圾為一架商業飛機提供動力,而波音和捷藍航空公司則紛紛表示支持這一項創造混合動力飛機的計劃。
  • 揭秘:大型運輸機機翼又薄又長,為什麼扛幾百噸重量卻不擔心折斷?
    大型軍用運輸機和民航客機是兄弟,結構差不多,都有又寬又胖的機身和又薄又長的機翼(相對於機身),自重一兩百噸。飛行中,所有重量都要靠機翼升力託舉起來,機翼本身還要承受空氣動力載荷。所以薄薄的機翼總讓人擔心,害怕它突然折斷。但實際上機翼非常結實,維護良好的機翼在飛行中斷掉幾乎是不可能的。
  • 機翼的秘密
    目前主流的民航客機的機翼結構採用的是雙梁單塊式,前後有兩根梁,之間又有很多的翼肋,這樣梁和肋就組成了機翼的內部骨架結構,外側是蒙皮和壁板設計。在設計開始階段,設計人員就會將機翼的重量和整個飛機將會承載的最大重量加入到設計和計算中,根據最大重量來進行整個機翼的設計和優化,這樣就可以保證飛機的機翼能夠承受住如此大的重量。
  • 飛機機翼那麼薄,如何承受幾十噸重量,裡面是什麼結構
    包括一些常見的商務型客機的飛機機翼幾乎都是這兩種形狀設計。因為飛機的機翼,尤其是民航客機和運輸機,要承受非常大的飛行重量,機翼的結構就會很複雜。薄薄的一片在安全性上也不可能通過。飛機機翼是如何承受最大重量的機翼可以承受幾十噸的重量並且保證安全,主要是材料學和結構學的運用。一方面是機翼材料的選擇。
  • 客機遭遇鳥擊引擎起火爆炸 最終安全著陸
    客機遭遇鳥擊引擎起火爆炸 最終安全著陸時間:2015-07-01 21:48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俄客機遭遇鳥擊引擎爆炸來源:搜狐網 導讀:【客機遭遇鳥擊引擎起火爆炸 最終安全著陸】據每日郵報6月29日報導,6月23日,俄羅斯航空公司一架從克裡米亞首府辛菲羅波爾飛往伊爾庫茨克的波音
  • 飛機機翼是如何承受巨大重量的
    機翼結構的基本作用是構成機翼的流線外形,同時將外載荷傳給機身。機翼結構在外載荷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壽命。足夠的剛度既指蒙皮在氣動載荷作用下保持翼型形狀的能力,也包含機翼抵抗扭轉和彎曲變形的能力。
  • 建神經網絡模型,哪種優化算法更好?35000次測試告訴你
    它整理了自1964年以來,幾乎所有的優化方法 (約130種),將它們進行了分類。此外,它還給出了幾種基準測試方法,並用它分析了1344種可能的配置方案。在運行了35000次測試後,它給出了非常全面的優化器算法分析介紹,並告訴你如何用這些基準測試,為自己的深度學習模型選擇最好的優化方案。優化方法具體都有哪幾種?
  • 下一代波音客機的機翼將用3D列印 你敢坐嗎?
    這個打破紀錄的工具被命名為「trim-and-drill」,將會被用來3D列印下一代波音 777X 客機的機翼。波音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聯合研發的這個工具目前已經 3D 列印出了一個約 5.3米長、1.7米寬、0.46 米高的物件,ORNL 發布的公告稱這個物件「在長度上已經超過了一輛大型SUV」,並在大小上打破了 3D 列印物件的世界紀錄。
  • 建神經網絡模型,哪種優化算法更好?35000次測試告訴你丨圖賓根大學...
    它整理了自1964年以來,幾乎所有的優化方法 (約130種),將它們進行了分類。此外,它還給出了幾種基準測試方法,並用它分析了1344種可能的配置方案。在運行了35000次測試後,它給出了非常全面的優化器算法分析介紹,並告訴你如何用這些基準測試,為自己的深度學習模型選擇最好的優化方案。
  • 360度全方位揭開「機翼」的秘密!
    ,前後有兩根梁,之間又有很多的翼肋,這樣梁和肋就組成了機翼的內部骨架結構,外側是蒙皮和壁板設計。在設計開始階段,設計人員就會將機翼的重量和整個飛機將會承載的最大重量加入到設計和計算中,根據最大重量來進行整個機翼的設計和優化,這樣就可以保證飛機的機翼能夠承受住如此大的重量。
  • 為何軍用機的機翼在機身上面,而民航客機在下面?還有這講究
    有網友在欣賞這兩架大飛機照片的時候發現運-20的機翼是在飛機的上面,而C919則是在下面,再多翻閱一些其他型號的飛機外形,也基本都是軍用機的機翼在上,而民用機的機翼在下,這是為什麼呢?  民航客機使用下單翼也有原因,首先是引擎的聲音過大,將機翼和引擎的位置整體放低有利於降低機艙內的噪音。不過小編還是覺得就算如此那個聲音也不小……最起碼耳機裡的聲音是聽不太清。
  • 747傳奇第三部:787夢想客機靈魂附體
    波音777的熱銷讓波音意識到點對點航線是未來航空運輸市場的主要模式,這樣波音對于波音747的發展就不那麼上心了,1996年波音公司針對空客的超大型客機計劃,提出了波音747-500/-600計劃,它只是簡單的移植了波音777的機翼,然後加長了機身,以提高載荷能力,不過這種設計明顯缺乏誠意,沒有航空公司買帳,後來波音公司又推出波音747X方案,以應對空客的A380客機,它加長了機翼和機身
  • 航空科普:機翼種類
    結構簡單,製造容易,升力效率較高,阻力也較大。平直翼多用在亞音速飛機和部分超音速殲擊機上。●矩形——運-12運輸機梯形——F-5戰鬥機●橢圓形——P-47戰鬥機後掠翼機翼1/4弦線後掠角多在25°以上。用於高亞音速飛機和超音速飛機。
  • 一戰定乾坤:波音707客機後發先至,彗星客機主角光環被搶!
    《民航往事》第二期:波音-707客機 上期在介紹「彗星」客機的時候說到「彗星」客機佔儘先機最終卻被波音-707搶走了主角身份,很多人可能會存有疑問:波音-707究竟是多麼優秀才能後發先至最終也讓波音成為行業一霸?今天的武器小站就帶大家來看看波音-707成功出道並最終戴上主角光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