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中標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公有雲計算服務平臺

2021-01-08 CTI論壇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近日,中國政府採購網公布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自然資源衛星影像公有雲計算服務平臺中標公告:

項目名稱: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自然資源衛星影像公有雲計算服務平臺項目編號:GC-FG4190536招標公告發布日期:2019年7月19日變更公告發布日期:無開標日期:2019年8月9日初審情況:以下投標人未通過初審: 序號 投標人名稱 被拒絕原因 招標文件相應拒絕條款 1 北京四仁志科技有限公司

1.未提交投標人應具備的特殊要求相關證明材

2.未提交投標產品的資質要求相關證明材料

1.第二部分投標人須知前附表第4款

2.第二部分投標人須知前附表第5款

  7、中標詳情


  (1)中標供應商名稱: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2)中標供應商聯繫地址:南京市雨花臺區軟體大道101號

  (3)中標金額:人民幣149.9842萬元

  (4)中標標的基本概況:

序號 主要投標標的名稱 規格型號/主要特徵 單項價格(元) 數量 服務要求或者標的基本概況 1 雲主機服務 通用計算增強型 7752 19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2 雲網絡服務 雲網絡服務 115200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3 雲資料庫MongoDB服務 華為雲DDS社區增強版 99384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4 雲資料庫Oracle或兼容版服務 華為雲資料庫PostgreSQL 14570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5 雲資料庫PostgreSQL及空間資料庫引擎服務 華為雲資料庫PostgreSQL 22800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6 雲對象存儲及下行流量服務 華為雲OBS 959204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7 雲共享文件存儲服務 華為雲SFS 9600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8 雲安全防護-Web應用防火牆服務 華為雲WAF 69872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9 雲安全防護-雲主機安全服務 華為雲HSS 396 19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10 雲安全防護-資料庫安全審計服務 華為雲DBSS 13200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11 雲安全防護-DDoS攻擊防護服務 華為雲Anti-DDoS流量清洗 4000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12 技術支持與運維服務 華為雲企業支持計劃 24200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13 安全管家服務 華為雲安全管家服務 8000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14 雲遷移服務 華為雲遷移服務 5000 1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衛星遙感公有雲計算服務採購招標公告
    自然資源衛星遙感公有雲計算服務採購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自然資源衛星遙感公有雲計算服務採購 品目 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數據處理服務/存儲服務 採購單位 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 行政區域
  • 華為加速「上天」,牽手長光衛星進軍衛星遙感等領域
    繼與中國聯通在北京籤署空天地一體化戰略合作協議後,華為腳步不停。據華為雲官方公眾號公布,6月9日,華為與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與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就ICT基礎設施、雲計算等前沿技術,以及衛星遙感數據及產品、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等領域進行合作。
  • 聚焦2019年自然資源部衛星遙感應用 擦亮「天眼」守望自然資源
    報告顯示,2019年,自然資源部依託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面向自然資源部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持續推進衛星觀測體系和業務應用體系建設,推動衛星遙感應用關鍵技術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支撐構建現代化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監管體系,衛星影像獲取與應用能力進一步增強,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撐自然資源部主體業務、開展省級衛星應用等方面成效顯著,衛星應用規模不斷壯大,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 華為進軍太空 攜手長光衛星涉足衛星遙感等領域(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根據華為雲計算官方的消息,長光衛星與華為公司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就ICT基礎設施、雲計算等前沿技術,以及衛星遙感數據及產品、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等領域進行合作。華為近年來著重提升自身在遙感信息化處理方面的能力,先後與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等單位就衛星遙感應用達成多個重量級合作,信息化技術廣泛受到行業的認可。
  • 運用雲計算、人工智慧?衛星遙感應用抗疫、治蝗
    原標題:運用雲計算、人工智慧 衛星遙感應用抗疫、治蝗   抗疫期間城市如何準確掌握醫療資源分布建設情況?沙漠蝗災來襲,如何準確預判其行進路線、評估入侵成災風險?
  • 雲南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正式掛牌 未來三年將實現全省衛星遙感應用...
    8月28日,雲南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作為自然資源衛星產品和技術應用的重要平臺,雲南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將集聚雲南省自然資源系統衛星遙感應用力量,建立貫通省、州(市)、縣的衛星應用技術體系,實現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衛星數據獲取、產品生產、主業應用與服務的統籌管理。
  • 星時代宇航成功中標「拉薩達孜區衛星遙感綜合監測服務平臺」
    9月8日,拉薩市達孜區自然資源局發布公示結果,星時代宇航成功中標「拉薩達孜區智慧管控與應急指揮調度系統」一期項目(衛星遙感綜合監測服務平臺)。這是繼8月底中標「雲南省地質災害隱患識別中心」項目之後,國星宇航全資子公司星時代宇航再次中標地方政府新基建重點項目。
  • 運用雲計算、人工智慧 衛星遙感應用抗疫、治蝗
    正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科星圖自主研發的GEOVIS數字地球備受矚目,該產品覆蓋空天大數據獲取、處理、承載、可視化和應用等產業鏈環節,將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與航空航天產業深度融合,在國內數字地球行業具有領先地位。當前,以通信、導航、遙感為代表的三類衛星應用正深入各行各業。
  •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發布「四維地球」 國內首個智能遙感雲...
    9月18日,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即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星中心」)在華為全球聯接大會上發布了 「四維地球」遙感數據云產品,宣布國內首個基於海陸空天海量多源數據、安全可靠的時空信息智能服務平臺即將問世,旨在構建時空信息產業雲系統,推動應用創新發展,引領產業網際網路化變革。
  • 自然資源部初步建立衛星遙感監測體系 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如何...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主任劉國洪介紹,自然資源部已經初步建立了衛星遙感監測體系。其中,作為主用戶和法人的在軌陸地衛星有十顆,具有2米的解析度,在地表400平方米的土地覆蓋的變化都能清晰判斷,每個季度可以實現對全國國土全覆蓋。
  • 自然資源部:2020年版國家地理信息服務平臺正式啟用
    自然資源部:2020年版國家地理信息服務平臺正式啟用 央視新聞4月25日報導,記者昨天(24日)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最新的2020年版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近日正式啟用,這也標誌著我國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一體化建設取得新進展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服務中心組織遙感沙塵會商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任素玲報導 4月24日,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服務中心組織了全國衛星遙感沙塵會商,針對今年1月至4月份沙塵天氣監測情況,分析沙塵天氣趨勢及其影響。
  • 華為如何退出百度雲盤登錄不了_華為雲計算ie 培訓 百度雲 - CSDN
    在去年3月長城戰略諮詢與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中,阿里雲以390億美元的估值在所有上榜企業中排名第5,相對於那時估值只有33億美元的騰訊雲和估值為21.2億美元的金山雲,阿里雲的優勢非常明顯。創立於2009年的阿里雲發展至今已有十個年頭,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雲計算品牌,阿里雲主要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為企業、開發者和政府機構等提供計算和數據處理服務。
  • 賦能故事|探索深藏大地「秘密」,雲計算助力遙感衛星「落地」
    當然,遙感衛星的作用遠不止於此:天氣預報、國防建設、城市規劃、森林火災監測、洪澇災害監測等也是遙感衛星的重要應用領域,國內某某衛星單位幾十年如一日的做著這些事情,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國內某某衛星單位成立於1991年,承擔著我國對地觀測衛星數據處理、存檔、分發和服務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
  • 賴明:遙感應用創新離不開人工智慧和雲計算
    論壇期間,航天宏圖發布PIE-Engine遙感雲服務平臺。PIE-Engine遙感雲服務平臺構建「開放+共建+共享」的遙感雲生態,逐步完善功能體系與應用場景,打通了應用之間的數據煙囪,打破了國內長期缺失GEE競品的局面,且在雲化支持、國產適配、智能分析、虛擬仿真等方面更勝一籌,能夠支持自然資源監管、生態文明建設、精準農業、極端天氣監測分析等多個行業與領域的應用。
  • 抗疫、治蝗兩手抓 中科星圖衛星遙感應用全面開花
    正在福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科星圖自主研發的GEOVIS數字地球備受矚目,該產品覆蓋空天大數據獲取、處理、承載、可視化和應用等產業鏈環節,將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與航空航天產業深度融合,在國內數字地球行業具有領先地位。
  • 中國氣象局遙感應用服務中心成立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這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更是強化遙感應用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遙感應用服務將進一步提高服務產品質量、精度和適用性,提升數據服務針對性和效率,為衛星資料的應用搭建有效的平臺。」
  • 遙感衛星應用的想像空間究竟有多大?丨億歐問答
    伴隨著對智慧城市、生態環保、海洋、國土監測等領域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高水平、高效用的衛星數據應用服務的需求也不斷加強。作為全球範圍內的朝陽產業,遙感衛星應用的想像空間究竟有多大?商業遙感衛星及應用的萌芽與發展 我國的遙感技術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末。
  • 自然資源部免費向公眾提供標準地圖服務
    應如何規範使用地圖、從哪裡獲取標準地圖服務等問題的提出,說明公眾的國家版圖意識亟需加強。據介紹,去年自然資源部地圖審核量為8546件,圖幅數達50萬幅以上。目前,自然資源部免費向公眾提供地圖審核服務,需審核的地圖可送至自然資源部政務大廳,由政務大廳提交至地圖技術審查中心進行審查,便可在20個工作日內收到審查結果。
  • 武文忠:衛星遙感技術與國家需求的差距,還要靠基礎研究彌補
    論壇期間,航天宏圖發布PIE-Engine遙感雲服務平臺。PIE-Engine遙感雲服務平臺構建「開放+共建+共享」的遙感雲生態,逐步完善功能體系與應用場景,打通了應用之間的數據煙囪,打破了國內長期缺失GEE競品的局面,且在雲化支持、國產適配、智能分析、虛擬仿真等方面更勝一籌,能夠支持自然資源監管、生態文明建設、精準農業、極端天氣監測分析等多個行業與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