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無限放大:發現從未見過的畫面,愛滋病毒正在感染細胞!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第一例愛滋病患者是1981年發現的,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9年!科學家也在持續研究愛滋病免疫藥物以及愛滋病患者的治療,到現在為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對於愛滋病徹底治癒這一難題,科學家表示無能為力,也就是患者一般情況下都將終身攜帶病毒!

不過10月8日在發表在《科學》上的論文,詳細描述了愛滋病如何感染細胞的過程,也許將為愛滋病的研究開創出一個新的方向!

愛滋病有多厲害?它到底來自哪裡?

儘管全球第一例愛滋病患者都指向了美國疾控中心在1981年6月5日報告的,而且當時也不是以愛滋病的特徵,而是洛杉磯5名同性戀患者感染了卡氏肺囊蟲肺炎,隨後發現更多案例,都是奇奇怪怪的症狀,但症狀不同!

一直到1982年,CDC的專家才弄清楚各種症狀的源頭,淋巴T細胞被大量破壞,導致了一系列併發症的出現,也就是說,此時隨便什麼病菌都可以感染毫無抵抗力的機體,當然即使是最普通的感冒都可能會要命!

因為是感染後導致免疫力缺失,因此被命名為獲得性免疫缺乏症候群,它的英文縮寫就是AIDS,音譯就是愛滋,就是我們俗稱的愛滋病!愛滋病毒非常脆弱,暴露在空氣中都能死亡,它一般通過體液接觸傳播,比如血液,性交的精液等,感染後會進入急性感染期,當然也有人無任何症狀,在急性感染期病毒會大量繁殖!

症狀包括發燒、咽炎與口腔潰瘍等,每個患者的症狀都有所區別,但和常見的病症都沒啥區別,因此很容易誤診!之後則會進入漫長的潛伏期,期間與常人無異,潛伏期短的數周,長的幾十年,當病人體內的CD4+細胞被愛滋病毒持續破壞時不足以抑制病毒時,病人就會進入發病期!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愛滋病毒本身並不要命,病人都死於各種併發症,它的可怕之處在於儘管各種療法可以延長生命,但感染後沒有藥物可以徹底根治,而且生命質量下降,社會上還有歧視愛滋病人現象!而且到現在為止也僅有幾個案例痊癒,但科學家也搞不清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柏林病人

它究竟來自哪裡?

全球科學家都在追蹤愛滋病毒的起源,現在主要流行兩種病毒,一種是HIV-1,目前主流意見是源自非洲的黑猩猩,另一種是HIV-2,主要來自非洲黑白眉猴!種花家知道各位肯定會有個比較齷齪的想法,這種途徑確實不能排除,但要告訴各位的是,非洲朋友們都很猛,它們獵殺猴子和大猩猩作為肉食來源!

大部分朋友肯定對食用這種人形的動物肯定會有心理障礙,但非洲人沒有,而且還作為一種美食,當筆者看到非洲人的美食大鍋裡燉煮著猴子的頭顱時,不免一陣噁心!

無法根治的愛滋病,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2005年BBC報導,一名25歲的倫敦男性居民安德魯·斯丁普森在2002年曾感染愛滋病毒,未進行任何治療,卻在2003年時複查時沒有發現任何病毒,痊癒了?到現在為止這仍然是一個謎,另一個案例是2008年柏林一名愛滋病患者,在接受幹細胞骨髓移植後愛滋病毒全部消失!

原因可能是某些特殊人群攜帶的一種讓CCR5有缺陷的突變基因似乎能讓他們先天具有抵禦愛滋病病毒的能力,因為愛滋病毒進入免疫系統,必須同時結合免疫細胞表面的兩種物質CD4和CCR5,而這種自雙親遺傳的基因稱為「CCR5-Δ32」,能夠阻礙愛滋病病毒對人體健康細胞的侵襲!

因此科學家開始研究骨髓移植的方式治療愛滋病,但即使是正常情況下骨髓配型也很困難,況且還要針對愛滋病患者的骨髓,還要攜帶CCR5缺陷突變基因似乎難度極大!

2008年瑞士科學家開始嘗試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2012年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員發現,兩名患淋巴瘤的愛滋病人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後疑似痊癒!2020年7月,Science報導巴西一名36歲男子使用了抗逆轉錄病毒(ARV)藥物和煙醯胺(維生素B3)的聯合治療後,也疑似痊癒!

不過密西西比一個案例表明,似乎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並沒有那麼樂觀!一名嬰兒在出生後不就開始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18個月後疑似痊癒,就停止了治療,但2年後病毒突然重新出現在體內,這表示那些疑似痊癒的成年人仍然未能徹底治癒!

《科學》上的論文,到底說了什麼?

猶他大學衛生學院傑出的生物化學教授韋斯利·桑德奎斯特,正在利用冷凍電鏡研究愛滋病毒入侵宿主細胞的詳細過程:病毒會懸浮在人類細胞的細胞質中,由於病毒內部存在特殊的酶,在病毒到達細胞核時會利用這種酶來構建完整的鏈,隨後病毒的遺傳物質會插入宿主基因的方式,但病毒何時開始逆轉錄仍然是個謎!

病毒的衣殼必須完整,並且具有穩定性才支持病毒進入細胞核開始逆轉錄,愛滋病毒體外感染測試一直是個難題,但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方式讓衣殼完整的方法,順利的讓愛滋病毒在體外感染了細胞並且逆轉錄的過程!

用冷凍電子顯微鏡(左)和分子模型(右)拍攝的愛滋病毒衣殼的詳細圖像

範德比爾特大學病理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克里斯多福·艾肯說,衣殼可能需要保持穩定以使RNA和轉錄酶彼此靠近,接下來逆轉錄完成後,病毒DNA會滲透到宿主基因組中!

這個詳細的過程將為人類開發出抵抗愛滋病的新藥,比如更有效的藥物讓這個逆轉錄過程無法完成,那麼愛滋病毒就無法在人體內繁殖,也就是阻斷了病毒向人體感染的鏈條!從現在研究取得的成果來看,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可能是愛滋病比較有治癒潛力的方向!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了潛在的愛滋病毒新儲存庫——CD127扁桃體細胞
    這些儲存庫仍然是治癒愛滋病毒/愛滋病的主要障礙。但是,目前尚沒有簡便的方法來靶向清除儲存庫細胞。科學家也無法有效地從患者身上提取儲存庫細胞進行研究,並最終找到控制它們的方法。 原因是這些細胞中的病毒是靜默的。結果,細胞不會在其表面上標記出使病毒易於被發現的病毒蛋白。
  • 雙重CAR-T細胞免疫療法,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毒感染
    愛滋病毒(HIV)感染已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共有3500多萬人感染,超過新冠病毒感染人數。HIV感染雖然尚無法治癒,但隨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普及,已可有效抑制愛滋病毒複製。然而,對於許多HIV感染者來說,終生用藥太痛苦。
  • 科學家發現愛滋病毒最後一種未知結構
    研究人員稱,如果被感染的病毒細胞這部分停止組裝,HIV將無法複製。
  • 愛滋病毒如何繞過受體限制來感染宿主屏障細胞?
    該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助理教授唐玉陽博士發現,在成功接受ART病毒阻斷治療的婦女中,其胎盤組織(包括滋養細胞)細胞中依然含有大量HIV RNA和以及前病毒DNA。這些組織前病毒DNA可以被重新激活併合成新的HIV-1病毒。
  • 科學家發現一種特殊的受體參與了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過程
    科學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一個以前未知的步驟,參與了使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機制。科學家們發現,SARS-CoV-2與一種名為神經纖毛蛋白-1(NRP1)的受體結合,這種受體存在於人體內部的各個地方。這種連接促進了刺突糖蛋白和ACE2受體之間的關鍵聯動。
  • 「誘餌」納米顆粒可以阻斷愛滋病毒並防止感染
    因此,它們可以作為細胞的誘餌來攔截病毒攻擊。"HIV病毒的典型目標是CD4+ T細胞;這些細胞也被稱為輔助T細胞,在健康的身體中,這些細胞幫助檢測外來病原體並將其作為攻擊和清除的目標。愛滋病毒利用CD4受體發現並與這些T細胞表面結合,然後將它們的遺傳物質注入T細胞,利用T細胞機制進行自我複製。
  • 愛滋病毒來源於猩猩,那人類是如何感染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這種病在美國也是從未見過、並且非常嚴重,而這些患者都為男性同性戀。並且因為種種原因,讓人不得不把這兩種情況聯繫在一起。就這樣,愛滋病毒便像傳染病一樣在美國大地上席捲開來。當時的人們不清楚這些病毒的起因,也不知道它的傳播途徑。漸漸的,這些病毒就像發了瘋一樣在美國肆意橫行,但美國也只能表示無能為力。
  • 一個角色,無限「換臉」,你從未見過如此崩壞的動漫
    導語:一個角色,無限「換臉」,你從未見過如此崩壞的動漫!今年的5月新番到現在已經全部上映,大家都已經找到屬於自己想看的動漫作品,總體來說今年新番的質量都好是可以的,沒有作品出現大規模的作畫崩壞現象!這是一部「史詩級」的動漫作品,若是沒有著一部動漫,2018年的番劇就會變得索然無味,若是沒有這部動漫,作畫崩壞還一直被漫迷嫌棄,而這部動漫就是《我喜歡的是妹妹但不是妹妹》,你從未見過的崩壞動漫!
  • 將樹葉放大1億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從未見過的「第二宇宙」
    樹葉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不會有人去在意的存在,但是在一位科學家的手裡,樹葉卻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將一枚樹葉不斷放大至1億倍以後產生了非常奧妙的畫面,藏著另外一個世界,大家知道宇宙距離,我們是非常遙遠的,不止能夠通過天文望遠鏡或者宇宙飛船來探測,在我們的身邊也可以通過微觀世界來探索。
  • 美國科學家稱痤瘡藥可阻止愛滋病毒擴散
    環球網實習記者李宗澤報導,據伊朗媒體FNA3月21日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目前正在使用的一種治療痤瘡的抗生素可有效阻止愛滋病毒擴散或複製。科學家們發現,二甲胺四環素配合雞尾酒療法(HAART)有望改善傳統治療愛滋病的方法,而且可降低病毒的耐藥性。因為二甲胺四環素攻擊的是細胞而不是病毒蛋白。
  • 愛滋病毒來源於猩猩,那麼第一個感染的人類是如何染上的?
    愛滋初現,恐慌不已根據資料顯示,當時世界上的第一例愛滋患者出現在美國,醫生發現,患者的呼吸道出現強烈,並且不斷乾咳,身上還帶有著一些皰疹,經詢問之後發現,這些皰疹會讓患者感覺非常刺痛。尋根問底,仔細確認愛滋源頭自從第一例愛滋出現以來,醫學家和科學家一直沒有停下對於愛滋病毒研究的腳步,不過人類的理論技術發展畢竟有限,面對如此複雜的病毒,醫學家們也是直到二零一六年,才從黑猩猩身上發現一些愛滋源頭的蛛絲馬跡。
  • 對抗HIV感染的全新方法:轉基因T細胞!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據科學家報導,與FDA批准的首例癌症基因治療相同類型的DNA修補技術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出了抑制甚至根除HIV感染的跡象。雖然這項研究規模很小,只在兩隻猴子以及實驗室培養皿中生長的細胞中測試了經基因工程改造過的「CAR」細胞,但這也意味著,在研製愛滋病疫苗30年無果之後,現在可能獲得了一種使免疫系統對抗HIV感染的全新方法。
  • 又一治癒愛滋病候選藥物出現:喚醒沉睡的愛滋病毒 不引發過度免疫...
    這項研究發表在《細胞醫學報告》上,目的是通過激活並消除所有潛伏的HIV病毒,創造出一種有效的愛滋病治癒方法——這種方法被稱為「休克和殺死」。「科學家們發現與其他「休克」方法可能太過活躍致使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或活躍度不夠,無法激活病毒。」
  • 人類首次視頻記錄HIV感染免疫細胞全過程
    該團隊通過使用實時成像技術(Live Imaging),首次用 8 段視頻記錄下了被 HIV 感染的 T 細胞如何感染其他免疫細胞的全過程,這一過程的發現很可能將幫助打開愛滋病預防及疫苗研製的新思路,研究的具體內容發表在 Cell Reports 雜誌上。
  • 愛滋病毒侵入人體基因內?美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徹底清除
    Koyanagi 研究小組現在正在研究一套不同於CRISPR的系統,通過首先激活潛伏狀態的HIV,然後用抗病毒治療清除它們。       據科學家網站報導,美國科學家研發出將愛滋病毒(HIV)從人類基因中清除的技術,首次在實驗室實現從細胞中徹底消滅愛滋病毒的目標。
  • 愛滋病毒意外消失:十年過去了 仍只有一人被治癒
    接受移植後,布朗竟對愛滋病毒產生了抵抗力。布朗被稱為「柏林病人」。這是2007年的事。十年過去了,他仍然是全球唯一一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儘管生物醫學取得了驚人的進展,但找到真正治癒愛滋病的方法仍困難重重。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已把愛滋病毒轉變為可控狀態,患愛滋病雖不再意味著死刑,但病毒永久融合到受感染細胞的基因組中,然後隱藏在體內,保持休眠狀態,幾乎不可能根除。
  • 為何來自猩猩的愛滋病毒會感染人類?首個感染的人做了什麼?
    但是各個國家也不會因為存在科技壁壘就不再繼續研究了,該發展科技的還是會盡力發展科技的,畢竟大家也都發現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研究的方向也是越來越廣,像醫療科技這方面就是老生常談了,有的科學家就很納悶,為何來自猩猩的愛滋病毒會感染人類?
  • 愛滋病毒來源於喀麥隆黑猩猩,人類究竟對黑猩猩做了什麼?
    從1981年發現第一例患者,截止2018年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現存活HIV感染者約有3790萬人,在全球已有3200多萬人因感染了HIV以及愛滋病的相關併發症死亡;而中國報告愛滋病存活感染者96.3萬,死亡31.6萬例。迄今為止,全球感染愛滋病毒痊癒的患者僅有2例。
  • 科學家發現I型幹擾素是愛滋病毒致病的幫兇
    I型幹擾素(簡稱為幹擾素)是重要的抗病毒因子,也是臨床治療B肝、C肝等病毒感染的藥物。幹擾素在人愛滋病毒(HIV)感染中的作用一直存在爭議,雖然有報導顯示它能夠抑制HIV的增殖,但臨床研究並未發現幹擾素對HIV感染者有可靠的療效。到目前為止,幹擾素也未獲得批准用於愛滋病治療。張立國課題組和蘇立山長期合作,致力於解析幹擾素在HI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 「追捕」愛滋病毒, 五十年探尋「隱秘的角落」
    貝利·馬丁獎獲得者、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說,愛滋病毒的發現或許要比人類社會的「零號病人」出現晚50多年。  無數證據暗示:人們發現的所謂「零號病人」也許只是中間鏈條,溯源遠遠沒有結束。  無論是以其他疾病的面貌「隱秘」潛行,還是在被發現後的大行肆虐,1996年以前,愛滋病帶給醫生和學者的挫敗感,絲毫沒有因為對愛滋病毒的認知和分離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