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寫作丨抓住讀者的心,小說懸念設置和案例分析

2020-12-05 小說人生2020

通常好的小說,須具備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引人入勝的情節和讓讀者欲罷不能的懸念、伏筆。當代網絡小說,故事情節已成為小說成敗的關鍵,為了讓小說能夠牢牢鎖定讀者,採用懸念、伏筆這種寫作技巧就是非常必要了。今天我們著重講講懸念的一些概念和設置方法及案例分析。

一、懸念、伏筆的概念

小說中的懸念,是指作者在情節上給讀者設置期待、驚喜等,讓讀者的心隨著情節、隨著主角的命運和未知的未來變化而感同身受,有種由心而發的急切,想要看下去的衝動。這種寫作技巧,直白的講,就是為了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伏筆指作者在文章前部設置為後續情節做的鋪墊、提示、暗示等,主要是為使後續情節順理成章,邏輯嚴謹,同時又使情節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給讀者以驚喜,增加文章的可閱讀性,使讀者欲罷不能。

二、懸念和伏筆的特性

小說情節講究曲折迂迴,高低起伏,平鋪直敘是無法激起讀者的興趣。

就如我們常見的玄幻升級流為例,若是一味的一級二級三級至最高級,逐級遞增,不斷升級,情節就未免顯得乏味。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在上下升級的中間穿插些其他情節,這個情節需與下一級產生某種偶然但又能推動情節的聯繫,使後面的升級變的更合理。

懸念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追文。那就得吊足他們的胃口,既要有懸念又得情節緊湊,促使他們不斷往下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留住更多的讀者。這裡,懸念與伏筆都非常重要。懸念的設置要難些,伏筆相較要簡單很多,我們這裡只著重介紹懸念的設置。

三、懸念分為哪些呢

新人常常把懸念理解為「謎底」,認為謎底需要最後才揭曉,遲遲不向讀者透露。我們要走出這個誤區,很多時候,懸念需要配合情節,要符合讀者「預期」。懸念,一定不是故弄玄虛,需要透露給讀者的信息,在恰當的時機透露,比特意製造的懸念要好很多,所謂「欲擒故縱」。

通常,懸念的設置方向,可以分為從主角的命運或者遭遇,又或是未來某件事件發展變化的不確定性來設置。

懸念也可以從讀者知道劇情的角度進行劃分:讀者知道主角知道的、讀者知道主角不知道的、讀者不知道主角知道的。

1.讀者知道主角知道

例如《誅仙》中,張小凡知道了「天書」的效用,佛道融合,可至大道。這個信息主角知道,讀者讀到這裡,也知道。這時,關於「天書」這個秘密,就成為了讓讀者牽掛的懸念,讀者迫切想知道「天書」集齊後,張小凡會有怎樣的成就,這就激發了讀者讀下去的欲望。

2.讀者知道主角不知道

我們還是以《誅仙》為例,文中關於張小凡的「燒火棍」,由世間至邪攝魂與嗜血珠構成,張小凡是不知道的,但是讀者知道。這裡的懸念則是這至邪寶物會不會為正道所容,若被正道發現,等待張小凡的將是什麼……這個懸念吸引著讀者繼續讀下去,同時,這類懸念,也是大部分小說常常採用的懸念。

3.讀者不知道主角知道什麼

這種情況,我們仍然以《誅仙》為例,張小凡復活碧瑤,在小說中後期成為了情節主線,相信大多數讀者都被這條貫穿全文的感情主線所吸引,期待有情人終成眷屬。最終是否能夠復活成功,始終牽動讀者的心。這類懸念讓讀者牽掛的是主角究竟會採取哪些行動,想到什麼辦法,結局究竟會是怎麼樣?讓人慾罷不能。

四、懸念設置

前面講了這麼多關於懸念的案例,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設置懸念呢?關於懸念,其實就是關於預期。它既是要情理之中又要在意料之外,與我們期待的情節、結果有著必然的聯繫,但是又不一定完全左右全局。就如愛情小說,主角經歷千難萬苦走到了一起,這個時候,懸念就消失了;再如探秘寶藏,開啟寶藏,獲得收益,懸念也就消失了。我們將的懸念,本質上是為了吸引讀者、留住讀者,那我們就需要將懸念延長,將預期延長。

懸念應該怎樣設置呢?這是個比較玄的問題,但歸結本源,懸念是為劇情、情節服務的,設置要恰得其實,更具情節合理設置。這裡,我拋磚引玉,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1.製造矛盾

如角色自相矛盾的說法、半拉子話或一些異常的舉動等。這裡的目的是讓讀者感到好奇,覺得應該會發生些什麼。這裡的矛盾,建議不要太燒腦(懸疑小說除外),讀者不一定能記住或有時間去分析,一目十行的閱讀方式,是為了體驗爽點,而不是做思考題。

2.角色深處險境

將角色置於險境,這種手法是比較常用的,如角色在險境中如何險象環生、以弱勝強。但是這裡要注意,角色所處的險境要與角色目前的能力相適應。如角色在修煉的初級階段,作者設置的險境就要控制在稍做努力或是死裡逃生這個範疇,太低了,沒有預期,太高了,顯得不合邏輯。

同時,在設置險境時,要注意,在一個大的場景中,危險是寬泛的,角色不是獨立於情節中。要讓讀者關注點圍繞在主角身上,也就是說危險需是針對主角的,讓讀者根據代入感。這裡我們講的險境,相對較寬泛,不僅僅是指威脅生命的,它可以是感情上的、精神上的、心理、生理上的。同時,小說中的危險,不一定是實實在在發生的,它只需要存在於人的大腦中,可以是分析、可是想像。具體的,大家可以在日常看到的小說去體會其他作者的技巧。

3.懸念要環環相扣

小說懸念要環環相扣,層出不窮。例如《誅仙》開篇草廟村慘案是何人所為?青雲門的黑衣人是青雲中人還是另有其人,他為什麼要幫助魔教,有什麼企圖?普志的嗜血珠最終是否會被扔掉?他狂熱什麼?佛道雙修是怎麼回事?張小凡身懷佛門功法拜入青雲,是否會被人發現?會有多大的成就?等等懸念,環環相扣,在閱讀過程中,使讀者不自覺的緊張讀下去。

4.營造氣氛

懸念的目的是為了使劇情變的緊張,矛盾頻發,牢牢抓住讀者的心。

5.遙相呼應

製造懸念,要像個環,遙相呼應,有閉合。前文做的鋪墊、伏筆,是為了讓後文順理成章。前面挖了坑,後面得平上,這樣才不至於讓讀者感到困惑。例如:主角的師父告訴他,近日將有異寶出世,異寶對主角當前的修煉瓶頸突破非常重要,無論怎樣都要獲得。主角就去到異寶現世的地方,被其他派別聯合追殺,闖過了寶地神獸考驗和重重機關,終於獲得了寶物。當主角回到山門,在師父的幫助下,終於突破瓶頸,取得重大突破。

五、網絡小說都應該有懸念

網絡小說都應當有懸念,懸念不是懸疑類小說的專利。懸疑小說通常就是誰有罪,是怎樣犯的,為什麼要犯,哪裡發生了破綻,最後是怎樣被逮著的。武俠、仙俠的懸念就是進了哪個山、哪個洞,獲得了什麼寶藏、秘籍、丹藥而後又獲得什麼技能,練就絕世武功等等。都市言情的最大懸念就是男主喜歡女主,女主不喜歡他,最後男女主是否又走到了一起等等。

總之,小說中最大的懸念,就是主角的渴望。主角為了實現渴望得到的結果,衝破重重阻礙的過程,對讀者而言,就具有吸引力。主角遇到阻礙,會使用什麼方法?會有怎樣的結果?等等。作為作者,我們要善於製造懸念,有效的利用懸念,這樣才能寫出扣人心弦的好故事。

相關焦點

  • 小說寫作丨增強讀者期待感的重要技巧,鋪墊解析,附例子
    這個解釋,稍微有些籠統,今天我們將從其在小說三要素中的作用給予一個較為詳細的介紹,同時,就著名文學作品中某些橋段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共同探討。鋪墊是在人物準備出場或者某個事件即將發生,為突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未來命運,使故事脈絡清晰、邏輯自然,增強故事或是人物的代入感,使讀者閱讀爽感倍增,而使用的系列對非主線情節或是對細節細膩的描寫。
  • 小說標題的作用 小說標題的作用是什麼
    有的小說可以直接用標題吸引讀者,有點小說雖然內容有趣但是標題先讓人打了退堂鼓。那麼小說標題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說標題的作用  小說標題可以讓讀者直接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旨。
  • 丨《小說寫作教程》
    ——傑裡·克利弗·《小說寫作教程》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封面來源丨藝子1.於是,很多人便提出寫作先從模仿開始的概念,這也似乎合情合理。但是,閱讀的人和寫作的人並不總是同一種人,即既是閱讀者也是寫作者。恰恰更多的可能只是單純的讀者。讀者才不要管你是怎麼寫的呢,重要的是結果。如果結果不令人滿意,如果模仿的痕跡太過於拙劣,如果讀你的書所獲取的價值並沒有超越你所模仿的作品,這時候各種難聽的話從讀者口中說出,也無可厚非。
  • 記住這些答題技巧,小說類閱讀必得高分!
    2018年全國課標三套試卷對文學類閱讀的考查選用的文本都是小說,而且其中還第一次在高考試卷中選用了一篇科幻小說。設計的題目都是3道,分值15分。其中,一到四選一客觀題,佔3分,提問方式為「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兩道主觀簡答題,分別考查對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的賞析能力。
  • 網絡小說「抄襲」成風,「寫作神器」來助力,考驗讀者的時候到了
    《甄嬛傳》是一部「宮鬥」小說,該作品在晉江文學城上連載之初,就被網友發現涉嫌抄襲。根據2006年10月晉江網發布的公告,《甄嬛傳》有大大小小30多處情節、語句和《斛珠夫人》《寂寞空庭春欲晚》《和妃番外》《冷月如霜》等相同或相似。
  • 鯨魚網文學院寫作乾貨分享:描寫場景時怎麼才能更好地感染讀者?
    感染力和代入感,是寫小說怎麼都繞不過去的兩點。簡單地說,就是讀者在看我們的小說的時候,為故事裡的人物而喜,也為故事裡的人而悲。精準戳中讀者的每個哭點、爽點、虐點……用成語描述這種狀態就是:榮辱與共,見哭興悲。
  • 小說寫作丨怎樣設定小說世界觀
    一、什麼是小說的世界觀世界觀,在哲學中就是對世界的看法或觀點。但在小說中,世界觀則是故事背景、自然法則或是作品架設的客觀規律。這裡,世界觀我們可以理解為故事中的規則、法則。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其世界觀,都有我們現實世界的影子。這裡的現實世界,不僅僅是我們身邊的現象,還包含了文學、藝術、生活等。
  • 小說閱讀最全答題模板,快來收藏!
    本文使用倒敘有以下作用: 從情節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劇的結局放在前面,巧妙地為讀者設置了一個懸念,使讀者急於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吸引力。 從小說的矛盾關係看,小說開頭寫祥林嫂在富人們一片祝福聲中寂然死去,而且引起魯四老爺的震怒:「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 乾貨| 2019年高考最後提醒,小說閱讀備考答題模板(典藏版)
    分析人物形象設題  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指出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等。
  • 白鹿原丨對待迷信風俗文化問題,陳忠實和魯迅的態度不一樣!
    白鹿原丨對待迷信風俗文化問題,陳忠實和魯迅的態度不一樣!對於迷信的事物具有現代科學意識做的作家,如魯迅和其他同時期的作家們一般都採取搏擊的態度,而陳忠實則基本對支持認可和不排斥的態度。華夏農耕文明發祥地之一的渭北平原為原型的《白鹿原》的人事變遷和人物的小說。為北平原地處中原,保留了許多古老的文化傳統習俗。作者在小說中冠差的大量傳奇和迷信的成分。信手拈來就有。葬地風水,法師驅鬼,鬼魂附身,鬼魂託夢視瘟疫為劫數等。
  • 高考—論小說的情節概括,情節作用及分析情節的技巧
    情節是高考小說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概括情節,分析情節技巧和作用是情節命題的三點內容,分析情節作用又是重中之重,同學們複習這一點時既要全面梳理,概括全文的情節,又要能分析某段或某情節與全文情節的關聯性,更要掌握它們在塑造人物,表現主題等方面的作用。
  • 這些「燒腦」小說,還在等待「知難而進」的讀者
    《達文西密碼》 推薦語: 這部小說被譽為迄今為止最好看的知識懸疑小說。《達·文西密碼》中讓人絞盡腦汁的密碼,就隱藏在列昂納多·達·文西的藝術作品當中;令人絕望的角逐,就在遍布歐洲的大教堂和城堡裡展開;令人震驚的事實真相,在掩蓋了數百年之後,終於被撩起了神秘的面紗。
  • 高考語文:奉獻一份小說答題模板給你
    知識補充:(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給讀者留下想像和思考的空間。(二)以景結情式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想像和思考的空間。(三)留白式結尾:給讀者留下想像和思考的空間,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
  • 理解短篇寫作藝術,先從學會尋找生活的趣味開始
    如何讓讀者保持持續的注意力,這個問題擺在每一個寫小說的作者面前。看到雜誌封面上印著某個作者的名字,然後掏錢購買的人是讀者。給編輯寫信說自己很喜歡某一篇小說,或反之說自己覺得某一篇小說很無聊的人也是讀者。正如傑勞德夫人所說的,「無聊是得不到回應的。」畢竟,讀者才是最終的裁判。但有一點是不言自明的,如果不先抓住讀者的注意力,維持就更無從談起了。抓住他的興趣然後保持住,這是短篇小說作者永無止境的任務。
  • 8.1分《罪案調查科》:國內推理小說連出六部,為何如此受歡迎?
    我將從作品內核、敘事手法和現實意義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國內專業推理小說為什麼如此受歡迎?01、專業推理小說:故事的內核是真實案件、推理來自「痕跡檢驗師」專業判斷這本《罪案調查科—罪終迷局》是作者九滴水系列主題小說「屍案調查科」的最後一部,這已經是第六部作品。
  • 幾部經典的末世小說,口碑極佳,老書蟲極力推薦!
    末世小說一直都是網絡小說中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一部好的末世小說影響力絲毫不遜於其他小說,關於末世的原因,也很容易引發讀者的深思,所以末世的原因深刻,題材新穎,懸念設置得當,很容易成為一部經典的小說,不過,現在的末世小說關於末世的原因,也是沒有什麼亮點,幾乎都是核戰、病毒、外星文明入侵、自然災害之類的,這些小說,讀者在閱讀前期很容易打上一個沒有創意的標籤
  • 讀了豆瓣8.5分以上的小說,我發現了成功小說必備特徵:三幕結構
    這種力量,並不會因時間流逝和年代更迭而減弱。作為一名寫作愛好者,看經典小說是必不可少的。看了多篇豆瓣評分8.5以上的經典小說之後,從創作者角度來看,我發現這些小說之所以能夠吸引人,在於他們太會講故事了。眾所周知,喜歡聽故事是人類的共性。
  • 《寫作這回事》:驚悚小說大王史蒂芬·金教你如何寫小說
    準備2:一個寫作空間最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不必豪華裝修,但房間裡不該有電話電視或電腦遊戲之類讓你打發閒暇的玩意。寫作時,還可以把窗簾拉上,消除一切讓你分心的可能性。當你關上門,拉上窗簾,坐在書桌前時,你的身體你的大腦會進入寫作狀態,時間一長,會成為一種慣性。這對新手尤其重要。
  • 2020年高考答題模板之三:文學類文本之小說閱讀
    小說閱讀【考綱要求】閱讀和鑑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閱讀鑑賞文學作品,應注重價值判斷和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在時空中穿梭和記憶,普立茲獎得主珍妮弗·伊根談小說、新聞和寫作...
    對我來說,所有這些都是寫作和閱讀的隱喻,教我超脫出日常生活和正常時間推進。在第二重世界中生活,即是寫作之於我的意義,至關重要。我想為讀者提供的也是這種徹底出逃所帶來的愉悅體驗。但我想我應該還要再補充一點,很少的作品能做到這樣。為讀者創造沉浸式的體驗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實現這一點的佳作少之又少,起碼對我來說是如此。這樣的作品蘊含著無數想法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