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網文學院寫作乾貨分享:描寫場景時怎麼才能更好地感染讀者?

2020-12-04 鯨魚網文

感染力和代入感,是寫小說怎麼都繞不過去的兩點。

簡單地說,就是讀者在看我們的小說的時候,為故事裡的人物而喜,也為故事裡的人而悲。

精準戳中讀者的每個哭點、爽點、虐點……

用成語描述這種狀態就是:榮辱與共,見哭興悲。

所以今天,鯨魚網文學院的丸子分享幾個提高小說重要場景感染力的小技巧給大家。

01 對比 | 反襯

對比和襯託可以使用的場景是很廣泛的。

比如你想寫主角很特別,可以通過寫一個高人很冷漠,但對主角高看一眼,反向對比出主角的過人之處——這是通過反襯來增進讀者對主角的認知

除此之外還有心理狀態的對比。比如女頻小說裡,女主懷有極大的期待和盼望來等待成婚之日,但到了情緒最高點的瞬間,卻得知自己被最親近的人欺騙,這種情緒上的層層遞進和對比,能夠讓讀者更深地被感染到。

比如:甄嬛傳裡甄嬛知曉「菀菀類卿」的場景,剛好發生在她封妃大喜之時。

讀者/觀眾還沒有從封妃的爽點走出來的時候,就被皇帝的「菀菀類卿」傷到,這無疑增強了情節的感染力,也為甄嬛之後的行為增強了可信度。

(這裡說得有點淺了,只是簡單舉個慄子,具體寫的時候肯定還有很多描寫的細節需要斧正)

除了心理對比,還可以通過環境的對比來體現矛盾衝突,讓讀者有更深的代入感,產生對主角的同情心

比如可以寫主角被他的敵人害得很慘,整個人孤苦無依、悽涼無比,但他的敵人卻熱熱鬧鬧、風光無限的場景。這樣不僅讓矛盾衝突更為激烈,還能讓讀者更憐愛主角,讓作品更有感染力。

當然,在寫心理和環境的時候,一定要抓住細節和重點,做到把筆力分配得詳略恰好。

02 心理層次

心理層次分為兩種,一是要考慮到文中人物的心理層次,二是要考慮到讀者的心理層次。

【人物的心理層次】

在一本小說裡,比較重要的場景往往都會對主角造成一定的心理衝擊。比如家破人亡、江山被毀、人生被毀……

當一個人遇到這些很大的挫折的時候,他的心理活動肯定是多層次的

第一層反應通常都是不肯相信、拒絕相信,甚至覺得自己是在做夢。作者可以通過這種拒絕相信的心理狀態,把角色的悲慘深化

第二層反應可能就更多跟角色性格、事件細節相關了,有可能是絕望尋死,有可能是悲傷欲絕,有可能是復仇宣洩。之後可能還會有接受現實、以及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改變等等一系列的心理層次變化。

但無論如何,人的心理和情緒一定是會隨著時間和事件改變的,甚至有時候旁人的一句話都能左右他的情緒。在處理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把這種層次感寫出來,才能讓讀者感覺到足夠的真實

【讀者的心理層次】

重大的場景往往也最能影響到讀者的情緒,因此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讀者的心理層次。

一是埋下懸念,讓讀者有全身心的代入感,一顆心吊著——跟角色同步感受到震撼、喜悲……沉浸式體驗的要點就是不能劇透。

二是在情節的設置上,一定要注意到每個細節——當然,一本書那麼長,每個細節都琢磨透也不那麼現實。但是起碼,在這種重大的關頭,一定要精心設計每個情節的合理性,還要在細節上考慮到讀者的喜好

千萬不要把自己感動得眼淚汪汪,卻把讀者給寫噁心了。

相關焦點

  • 寫作乾貨:如何創作炫人耳目的對話?
    針對這個問題,研習君讀了一本專門講如何寫對話的書——美國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貝爾的《如何創作炫人耳目的對話》,真的是乾貨滿滿!之前研習君寫過《小說裡的人物對話該怎麼寫?海明威是這樣做的》,但是具體怎麼寫好對話呢?
  • 語言描寫:寫作網絡小說的對話,你應避免犯形容詞的錯誤
    有的網絡寫手喜歡寫對話,也就是語言描寫,可總覺得蒼白無力、俗套無聊。如:「嗨,你好。」趙會打了聲招呼「你好,你吃飯沒有?」林凡笑笑。「吃了,你呢?」「我也吃了。」寫作新手寫人物對話時,常不知不覺犯以下錯誤:一、問候型對話,俗套無聊。就像上例,見面就把寒暄語一句不落地寫出來,沒一點實質性的表達。如:「早上好。」小林說。「好啊,你呢?」小剛問。「我也很好。」來看看,這三句的語言,全是寒暄語;不只是讓讀者沒興趣,還大大削減了後面的表達力度,於是,整個對話場景就是無聊。
  • 給寫作「便秘」的你,8個看完就能立刻上手的寫作技巧
    所以豐滿的文字一定充滿場景感、想像力和感染力的。1、把常見的詞換成具體的細節。這裡的細節一般分為兩類:動作和場景。描寫動作的要點是要細,越細節越好,能說細節的絕不說整體。他的雙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響。毛髮閃出火星,雙拳捏得發響。這些類似電影敘事的特寫鏡頭,通過肢體的細節將人物的憤怒表現得淋漓盡致。儘管文字中沒有出現一個怒字。描寫場景的要點是賦予場景情緒,用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彙去形容場景。目的是為後續的情感表達渲染氛圍。
  • 乾貨分享:Assignment寫作精簡小技巧
    大部分留學生在寫Assignment時喜歡把句子寫得很長,但和國內學習習慣不同的時,比起華麗的句子,國外教授更喜歡精簡的語句。所以,這樣的Assignment基本上是不可能得到高分的,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Assignment寫作精簡小技巧。
  • 科普寫作分享
    對於科普寫作大家的困惑可能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個是為什麼要寫?第二個是寫什麼?怎麼寫?在哪裡寫?最後一個就是如何持續地寫?關於為什麼寫?首先是因為我們在病房工作當中會不停地做科普宣教,但是,科普宣教中又存在大量重複的工作。如何才能在減少這些重複的工作,節約我們的時間和精力的同時,又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呢?
  • 網絡小說「抄襲」成風,「寫作神器」來助力,考驗讀者的時候到了
    更可怕的是,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專門的抄襲軟體「寫作神器」已經大行其道,更是給原創作者一記重擊,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候已經來臨。如何更好的維權,這已經是一個迫不及待解決的問題。 2019年,匪我思存連續在微博上發聲,指另一位網絡作家的《甄嬛傳》《如懿傳》涉嫌抄襲《冷月如霜》等自己的作品。
  • 讓文案寫作更簡單,寫作的思路
    故事顯得真實,在寫作時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情緒,會讓文字更直戳人心。日常觀察刻意的留心身邊可能成為你寫作素材的內容。這樣確定了寫作方向,提起筆的時候,才不至於迷茫。就像大多數路痴,他們缺乏方向感僅僅是因為缺少對走過的環境的觀察。
  • 《寫作這回事》:驚悚小說大王史蒂芬·金教你如何寫小說
    但是小說的段落結構並沒有那麼清晰,而是自然流動的:描寫是為讀者描繪出現場感覺;對話是通過具體語言賦予人物生命;故事的轉折和節奏決定段落的起承轉合。你讀的寫的小說越多就越會發現段落是自動形成的,水是自己流出來的,寫的時候最好不必過多的考慮段落怎麼開始和結束,就是順其自然,如果不喜歡,再改就是了。
  • 報網文摘|風景不是尋常物——高中記敘文景物描寫指津
    結合寫作內容選取的初步認識,我們可以做一個訓練:哪位同學到菜場上買過菜?怎麼描寫菜場?分析一下:菜場這個大環境中,具體描寫內容的選取,其實是多元的。舉個例子,即便單一描寫菜場的樣貌,也需要我們藉助發散性思維,既可以描寫某種蔬菜的形色味,又可以描摹場景和季節更替中的菜場變化(品種品類、疫情期間人員菜場全是戴著口罩的中年男人)等;還可以描摹寒冬凌晨的菜場周邊、恆溫的小超市裡的人們,和傍晚時分菜販在水泥臺上整理要賣的青菜時的動態情狀。有時候,我們一眼千年,有時候,一瞬千言。
  • 【乾貨分享】MBA論文寫作步驟及技巧
    【MBA中國網訊】MBA論文寫作是對學生學習階段的梳理和總結,是對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次全面考核,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論文寫作步驟及技巧,供大家閱讀參考。
  • 俄羅斯讀者歡迎反映中國現實的文學作品
    《罪與罰》中描寫的情節——貧窮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為生計所迫,殺死放高利貸的房東老太太和她的妹妹,製造了一起震驚全俄的兇殺案。在聖彼得堡的一條街道深處,就是小說中描寫的案發地。    俄羅斯文學深厚的現實主義情懷,也讓我感觸尤深。
  • 英語寫作:人物描寫有絕招
    說到寫作,大多數學生都會頭皮發麻,覺得很難把握,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的確,由於初中生詞彙量的有限,有時又受到漢語思維的幹擾,所以就不能正確的遣詞造句,切中題意,久而久之就懼怕寫作了。但是,在英語學習中,寫的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語言能力。他是通過書面形式來表達作者的思想、觀點,從而達到傳遞信息的目的。
  • 寫作技巧丨記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今天要分享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習作,首先讓我們看一下習作要求。從習作要求中我們可以篩選出以下信息:主題是要求我們寫一件難忘的事,行文的具體要求是:把事情說清楚,並做到內容具體 ,語句通順,感情真實。班馬書院的老師之前提到過,真實是寫作的生命線,所以同學們在記錄中一定要保持真實,真實的事情,真實的感情,真實的感動。
  • 財富自由之學好寫作之三大寫作公式,三個寫作要素
    對於寫作者來說就是如此,讀者不清楚一篇好文章的邏輯情有可原,但是寫作者只有形成一套自己的認知,掌握寫一篇好文章的底層邏輯,才能持續不斷地創造優質內容。那麼,接下來,好文章具備哪些要素?提供顛覆認知的新知識什麼樣的文章就是顛覆認知的呢?
  • 網紅「三公子」其實是勵志女 任職體制內業餘寫作
    入職後一直隨大流地生活著,當意識到不能成為父母意願的執行者,不能一個人活著活著就把真實的自己給弄丟了,她決定,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有計劃地管理自己。從讀書、背單詞,到開始理財、寫作,她挑戰之前不敢輕易嘗試的事情,並且毫無保留地分享奮鬥歷程,激勵了無數年輕人為做一個更好的自己而改變。
  • 《公文寫作心法》,帶你探索寫作中的「默會知識」
    一方面,組織和個人為此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很多單位表示找一個好的寫手比找一個好的管理者更難,公文寫作者承擔繁重的工作任務,不勝其累;另一方面,公文寫作屬於「三無工作」,即無客觀標準、無固定模式、無方法體系,初學者往往在艱難的自我摸索中飽受折磨,成熟者也無法有效地將經驗方法分享給他人,整個行業的專業化程度不高,業務提升往往只局限在淺層次的模板套寫、範文學習、抽象的寫作要點掌握上,學習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好
  • 鯨魚外教培優:素質教育也能兼顧考試成績
    ,他的英語成績也一次比一次更好,尤其是英語寫作,有兩次甚至得到了滿分,引得好多家長都來向我請教兒子的英語方法。  兒子的英語啟蒙算是比較早的,從他三歲開始我就在家通過兒歌給他做英語啟蒙,兒子的學習速度特別快,我也非常高興,但是自從過了啟蒙階段之後,我對怎麼在家裡輔導他就比較迷茫,只能給他報了我們當地的一所機構
  • 小學生怎麼寫好說明文?請看看說明文寫作方法,你會茅塞頓開!
    說明文主要是將事物的構造、作用、類別、性質等多方面講解清楚,讓讀者了解這個事物,具有一定的科普意義。說明文不像記敘文,它的重點不在於抒情。說明文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說明客觀事物,讓讀者獲得知識。寫一篇好的說明文需要我們抓住事物的特徵。寫出來的內容要讓讀者對你描述的事物有具體且明確的認識。假如你的老師讓你去描寫長頸鹿,你就可以抓住它脖子長的主要特徵進行描述。
  • 寫作枯竭時,怎樣從手帳中尋找靈感?
    這種感覺很痛苦,不僅讓我們質疑自己的寫作水平,也懷疑寫作這條路是否能走的更為長久,動搖寫作的信心。寫作需要靈感,但靈感這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它招之不來,待它來敲門時,如果不及時地捕捉和記錄下來,就會稍縱即逝。要想寫出好文章,有源源不斷的素材,除了生活閱歷豐富以外,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先學會讀懂別人的文章,才能寫好自己的文章。
  • 寫作技法|如何通過動作描寫將人物寫得生動?
    在寫作文時,老師總是告訴我們要寫出一個人做事情時的動作。如實地寫好一個人的動作,才能夠把人物寫活。老師說的話是有道理的。描寫人物的動作,寫出人物是「怎樣做的」是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一種方法。如果我們學會在作文中細緻地描寫人物的動作,那麼人物的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那麼如何通過動作描寫將人物寫生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