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小說成了抄襲的「重災區」,我們所熟知的《甄嬛傳》《錦繡未央》《花千古》等作品均被爆出抄襲,此外還有更多的作品身處「被抄襲」漩渦中。
更可怕的是,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專門的抄襲軟體「寫作神器」已經大行其道,更是給原創作者一記重擊,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候已經來臨。如何更好的維權,這已經是一個迫不及待解決的問題。
2019年,匪我思存連續在微博上發聲,指另一位網絡作家的《甄嬛傳》《如懿傳》涉嫌抄襲《冷月如霜》等自己的作品。
她稱,後者不但抄襲故事梗概,連自己書中的錯別字也一併抄了過去。當年她引用了一首古詩,但記錯了,而同樣的錯誤出現在其書中。
《甄嬛傳》是一部「宮鬥」小說,該作品在晉江文學城上連載之初,就被網友發現涉嫌抄襲。根據2006年10月晉江網發布的公告,《甄嬛傳》有大大小小30多處情節、語句和《斛珠夫人》《寂寞空庭春欲晚》《和妃番外》《冷月如霜》等相同或相似。
匪我思存在讀者的反饋下,發現了《甄嬛傳》抄襲自己《冷月如霜》等作品,通過微博爆料了此事,該事件在網絡上成為熱點,轉發、評論、點讚均超過30萬,這也引發了更多網友的思考。
其實,在《甄嬛傳》之前,還有眾多網絡小說被爆出抄襲,比如《花千骨》《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它們均被改編成熱門電視劇,但也都被爆出涉嫌抄襲。
2016年,電視劇《錦繡未央》熱播,一些網友發現其原著小說涉嫌抄襲,據「言情小說抄襲舉報處」所整理的數據,該作品涉嫌抄襲的書目達219部,這再次刷新了人們的三觀。
不僅如此,更令人們驚訝的是,在網絡抄襲盛行之下,「寫作神器」不知不覺地閃亮登場了,把抄襲搬上了新高度。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網絡小說創作當然也不能落後,當然也要藉助科技的力量了。
目前,在淘寶網上搜索「寫作神器」和「自動寫作軟體」,便能找到數百種,據賣家自述,這些軟體可以根據需要自動生成文章,有的「自動寫作軟體」號稱每天可以寫出8000至10000字。
相比之下,傳統意義的「洗稿」,在高科技面前早已相形見絀了。由此,有網友分析出,《錦繡未央》等小說為何抄襲的書目有如此之多。
2015年,有讀者爆料,網絡小說《寒門崛起》是使用小說寫作軟體拼湊出來的,涉嫌抄襲的主要是背景知識、外貌描寫、環境描寫等,其中雪景描寫部分就涉嫌抄襲了魯迅的《故鄉》和弱顏的《重生小地主》。
最終,該事件愈演愈熱,《寒門崛起》在連載平臺下架,便不了了之。
有抄襲,就有維權,但抄襲容易,維權是難上加難。以上所列舉的幾起抄襲事件,在網民的助力下,基本得到了良好的處理,但更多的「抄襲作品」卻依然在逍遙法外。因為,要想在如此之多的作品中發現抄襲,無異於大海撈針。
實際上,目前發現的抄襲線索主要來自於讀者,讀者是監督網絡文學抄襲最強大的力量。網絡小說「抄襲」成風,「寫作神器」來助力,考驗讀者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