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外也愛中國網絡小說(文學新觀察·中國文學在世界)
網絡革命在全世界發生,但網絡文學在中國風景獨好。中國的網絡文學成長為世界奇觀,與中國獨特的文化國情有關,但是否只有中國人才愛看網絡小說?事實證明並非如此,老外也愛看中國網絡小說。不是十個八個愛看,而是十萬百萬愛看;不是我們花錢請人來看,而是老外自發追著翻譯;不是因為獵奇才看,而是沉迷到不可自拔。
中國網絡小說在東南亞地區早就成為重要的流行文化之一,如今每年被翻譯到東南亞地區的中國網絡小說至少有數百部。在同屬東亞文化圈、類型小說更不發達的東南亞地區,中國網絡小說的流行並不讓人感到驚訝,而網絡小說在類型文學極度發達甚至相對飽和的北美地區大受歡迎和好評,則著實讓人感到驚喜。自2015年初,中國網絡小說開始在北美流行,並以北美為基地輻射全球,在一年半時間裡徵服了百萬級的英文讀者。
Wuxiaworld引爆中國網絡小說閱讀熱潮
中國網絡小說在北美的翻譯和傳播,目前的主要陣地是專門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的網站Wuxiaworld。自2014年12月建站至今,在不到兩年時間裡,Wuxiaworld就成為了全球Alexa排名前1500的大型網站,每日來訪人數在30萬以上。網站的讀者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人數排在前五位的國家是美國、菲律賓、加拿大、印尼和英國,而北美讀者約佔總數的1/3。Wuxiaworld已將中國網絡小說的魅力傳播到全世界,尤其在一直作為世界流行文藝輸出地的美國也頗受歡迎和好評。
該網站創始人RWX是美國華裔,他們這批武俠粉絲自發翻譯的金庸和古龍等武俠大家的作品,在英語世界並沒有產生足夠的影響,直到RWX開始翻譯網絡小說《盤龍》,才使中國翻譯小說在世界流行文化中有一席之地,在2016年3月初,Wuxiaworld的總點擊量就超過了5億。
因為有《盤龍》和Wuxiaworld的成功模式,類似的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的個人網站如今已有上百家之多,在2016年6月,規模僅次於Wuxiaworld的Gravity Tales總點擊量也超過了2.5億。在Novel Updates這個提供全亞洲翻譯小說連載指南的導航網站上,中國小說的標籤下就有近500部小說,其中大部分是中國網絡小說,僅出自起點中文網的就超過150部,「老外」對中國網絡小說的熱情可見一斑。在中國網絡小說翻譯和閱讀熱潮背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閱讀心理?中國網絡小說到底給「老外們」帶來了什麼,是歐美發達的暢銷書體系乃至全球領先的影視和遊戲產業也無法提供的?
中國網絡小說兼具「網絡性」和「中國性」
至今,《盤龍》依然是西方奇幻類小說在中國通俗化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個以「劍與魔法」為背景的西方世界故事,從世界設定到人物命名,都基本遵循歐美奇幻小說的習慣,對於英語世界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他們能夠很容易地進入到小說之中。《盤龍》是用在中國已經日漸成熟的網絡小說寫法去「烹炒」來自歐美的「原材料」。
在網絡時代誕生的中國網絡小說,天然與各種世界流行文藝同呼吸,與ACG文化有連通性,更因為附著於網絡這一新媒介,能夠用數百萬字的篇幅去描繪一個有血有肉的幻想世界,即使是在歐美發達的暢銷書體制中,這也是很難實現的文學事業。相比於遊戲、動漫等新媒介藝術形式,文字是落後的,因此網絡文學才必須要以數百萬字的龐大規模來彌補這一媒介的代差。但文字又是最為廉價的,故而能夠提供最完善最豐富的可能性,以及最飽滿最個性化的想像力,這是中國網絡小說所獨具優勢的「網絡性」。
這並不代表「中國性」不重要,舊內容也要經過新媒介才能生存,只有經過「網絡」這一新媒介的「翻炒」,「中國性」才能開啟其在網絡時代的新生命。如今,中國網絡小說中最流行最發達的類型是有傳統積澱的「東方幻想」,《盤龍》之後,Wuxiaworld上最受歡迎的是修仙小說《我欲封天》。在《盤龍》幫助相當部分外國讀者推開中國網絡小說的大門後,《我欲封天》成為了他們進入東方背景的幻想世界的第一個階梯。以古代中國為背景的《我欲封天》用最淺白的方式,成功地給小說披上了一層中國道家文化的霞光,對那些對中國傳統陌生的國外讀者是恰到好處,既神秘絢爛又可望可即。
在閱讀快感的基礎上,外國讀者才會進一步對小說中的中國文化產生好感和親近感。現今,在Wuxiaworld的論壇裡已經有修仙小說的粉絲互稱為「道友」。同時應讀者的需求,Wuxiaworld還單獨開闢了介紹「道」的基本概念和漢語學習經驗的板塊,儼然成為了傳播中國文化的北美網絡大營。
網絡文學「走出去」的文化自信
中國網絡文學在本土的蓬勃發展和在北美的「暗度陳倉」,讓我們看到在最古老的文學事業和講故事的能力上,中國人又一次走到了世界前列。回過頭來看,在中國,要滿足改革開放後廣大中國人民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而飛速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優先發展最廉價最普惠的網絡文學是很自然的選擇。中國網絡文學世界領先的背後,是中國在影視、動漫、遊戲等電子時代本該更加受寵的文藝形式的長期落後。於是,許多中國人的集體智慧只能匯聚到門檻最低的網絡文學裡,並在近20年的實踐中造就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文化奇觀。
網絡文學深深紮根於中國文化土壤,廣泛吸收了古今中外、網上網下各種文藝資源,並在近20年發展中匯集了「70後」、「80」後和「90後」三代中國青年的共同智慧,飽含著這個時代最豐富的信息和元氣,深刻地影響了數以億計的中國讀者。中國網絡小說憑文學的自身魅力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徵服了百萬級的英文讀者。我們確信,中國網絡文學能夠對世界的文藝繁榮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能夠提供文學在網絡時代的新的可能性,能夠展現古老的中華文化在網絡時代的新的可能性,對此,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文化自信。
中國網絡文學「走出去」雖然勢頭良好,但也面臨不少困難,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版權問題和類型平衡問題,版權問題直接關係到中國網絡小說翻譯過後的進一步網絡閱讀、實體出版和影視改編,類型平衡問題則關乎中國網絡小說「走出去」後能否真正體現中國風格和中國價值。目前翻譯到國外的中國網絡小說主要是最為通俗化的作品,因為「中國性」越多,翻譯難度和閱讀門檻就越高。因此,要實現中國文化和中國價值的真正「走出去」,有關部門應循序漸進地重點支持一批兼具「網絡性」和「中國性」的作品走出去,增加翻譯這些作品的比例。
要讓中國網絡文學真正躋身世界主流文藝,最根本的還是要推動中國網絡文學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媒介優勢。(吉雲飛)
(責編:宋心蕊、燕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