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吃辣,哪個省最厲害?
傳言是這樣的:
江西不怕辣,四川辣不怕,湖南怕不辣。
雲南人也喜歡吃辣,
為何就沒有雲南吃辣的傳聞呢?
到底哪裡的辣椒最辣?
▼
你知道嗎?
中國最辣的辣椒在雲南芒市——象鼻涮涮辣。
看來只能用「不夠辣」來形容雲南人吃辣了
▼
在舊時老人們講辣椒是窮人的油,在當今我們雲南人走到那裡用餐第一味就是要有辣椒的味道,辣椒好處多呢!首先是開胃,預防感冒,通經道,增熱量,殺細菌,辣紅素,可做食用顏色,反正很多好處,大部分雲南人喜歡吃稍微有點辣味的美食,吃飯、吃火鍋都會加些辣椒。
辣椒的原產國是墨西哥,最早馴化辣椒的是墨西哥的印第安人。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把辣椒帶回歐洲,並由此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之後於明代傳入中國。在辣椒傳入中國前,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是花椒、姜和茱萸。
由於葉綠果紅,非常美觀,所以辣椒在傳入我國之初是被當作觀賞植物的。但是你知道的,有什麼東西在中國能逃過被吃的命運呢~~
到了乾隆年間,貴州地區開始大量食用辣椒,緊接著與貴州相鄰的雲南鎮雄和湖南辰州府也開始食用辣椒。嘉慶以後,有記載說,黔、湘、川、贛四省也已開始 「種(辣椒)以為蔬」了。再往後,辣椒便成為這些地區主要的做菜作料之一,也難怪今天食辣成為這幾個省飲食的重要特色。
涮涮辣,是野生小米辣的一個變種,號稱「中國第一辣」的涮涮辣可不是浪得虛名。涮涮辣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據說如果大象不小心用鼻子碰到,就會辣得狂奔不止,不停甩動鼻子,當地人又稱為「象鼻辣」。由此可見,雲南的涮涮辣到底辣到什麼程度。
德宏是亞熱帶地域,與緬甸交界,經常大象出沒。據說,因大象不小心用鼻子碰在了這種辣椒上,辣的大象疾走不止,鼻子不斷的甩動,象鼻辣是以而得名,可見其辣的「過癮」。果實成錐形,果皮略皺,有「疙瘩」狀凸起,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後成鮮紅色或橙色,以紅色最為常見。
說到辣椒的辣,首先介紹一個概念,「史高維爾辣度單位」,早在1912年,美國藥師史高維爾發明了測量辣度的方法,即把辣椒溶到糖水裡,並逐漸增加糖水量,直到人無法嘗出辣味為止,此時糖水量的總和即為辣椒辣度,史高維爾也成了辣度的單位。
讓人「肝顫」的小米辣的辣度在3萬到5萬史高維爾,而涮涮辣則至少超過100萬,是小米辣辣度的20倍以上。
涮涮辣是傣族餐館的必須品,涼拌菜、蘸水等都會用到它,一般的辣椒切碎作配菜,涮涮辣的做法則獨樹一幟,以芒市的傣族特色美食撒撇為例,用牛苦腸水熬湯,輔之韭菜、緬芫荽和香柳,再把涮涮辣切開小口,在湯汁裡稍稍一涮,,蘸水就辣味十足。涮涮辣因此得名。
聽著名字有點讓人望而生畏,但卻是德宏很經典的一道下飯菜!將姜、蒜、辣椒、醬油泡製在一起就是一道美味!
泡椒,辣而不燥、辣中微酸!很符合德宏人胃口!有了它,增進食慾妥妥的!
糟辣椒色澤鮮紅,香濃辣鮮,既辣又酸,特有的香、辣、鮮、酸、嫩、鹹、脆、的獨特風味,人們特別喜愛,而且老少皆宜。德宏人,吃米線餌絲時會放它,燴魚做菜的也喜歡放它。
吃辣並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得起,但對不嗜辣的人士來說,後遺症便是眼淚、鼻水直流,口唇腫脹,急忙喝水解辣。其實,吃辣到流眼淚的食物,不是最佳的辦法。最好的解辣方法就是喝牛奶,喝了就可以緩和辣感。
吃辣後來一杯乳酸牛奶,都能有效減辣。牛奶所含蛋白質與人體的很相,可對受辣質灼傷的消化道上皮黏膜細胞起修復作用,並緩和感覺神經的受刺激程度。
情侶間吃醋可能對感情毫無幫助,但吃辣時適量吃醋則絕對有助消除辣意。加少許酸醋於食物或湯內都可減低辣味,入口不見辛辣。此外,多吃白飯和蔬菜也有助中和食物的辣味。
很多人以為吃辣時喝啤酒,可減低食物的辛辣,其實並不正確。酒精只會增強吸收辣素,喝冰凍的酸梅湯反而更有效。
很多人以為吃辣時喝啤酒,可減低食物的辛辣,其實並不正確。酒精只會增強吸收辣素,喝冰凍的酸梅湯反而更有效。
雲南的涮涮辣,
你敢來挑戰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