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完美,只有迭代,「平價時代」下的風電行業發展路徑

2021-01-08 和訊科技

「『加強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勘查,對化石能源實行合理開發』,與『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之間是不矛盾的,因為替代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化石能源對非化石能源應該有扶上馬送一程的氣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李俊峰表示。

「降本」是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的永恆主題

能源轉型是全球共識,但除了情懷和責任感之外,能源也是「商品」,不可能長期倚賴補貼大規模存在。如何有效降本?這是橫亙在業內所有參與者目前最直接也是最緊迫的問題。

中國風電行業發展初期,規模化發展是最清晰的降本途徑。我國風電行業彼時尚未建立起自身完備的供應鏈,以明陽、金風為代表的一批整機廠商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培育供應鏈等一系列舉措,迅速形成了規模生產能力。此後,中國用了十多年時間,在各家風電整機廠商和風電業主的共同努力下,迅速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風電設備市場。

此後很多年,規範化發展後的風電產業風平浪靜,整機商們都基於自身現有的產品做「自我升級迭代」。作為出現時間最長,被最多整機商採用的早期傳統雙饋技術路線擁有國內最成熟的產業鏈,各家廠商基於規模化的邏輯持續降低風電整機成本,並逐步解決了早期設計的齒輪箱故障率高等技術困難。意在迭代雙饋技術路線的的直驅技術路線也開始進入其最好的時代。直驅技術路線不僅實現了規模化裝機,並且升級到了更大功率等級的機組,儘管其成本高於雙饋路線,但更穩定的運行和更低的運維成本仍使不少業主趨之若鶩。

然而從2014年起,行業的發展邏輯產生了轉變,此前的固定標杆電價開始一再退坡,從2015年至2019年,每年新增核准項目的電價開始出現持續下降。可以說,風電行業已經走到了脫離補貼,獨立發展的關鍵時刻。風電設備廠商也迎來了「平價時代」。在這一關鍵的轉型期中,新一輪行業格局調整一觸即發。

沒有完美,只有迭代

2019年起,平價風電項目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內蒙古、甘肅等多個省份均核准了大量的平價基地。可以說,規模化開發的陸上風電大基地和海上風電代表了國內最重要的兩個發展方向。「更大、更長、更高效」不再只是風電整機商的廣告語,這是整個行業脫胎換骨的希望。

中國風電行業發展已近35年,不管是雙饋、直驅、半直驅技術路線均已有了十年以上的研發乃至風機實際運營經驗。隨著「平價時代」的來臨,下遊開發企業乃至整個產業鏈都開始面臨「平價時代」的挑戰。在終端「平價」的需求驅動下,截至2019年底,國內陸上雙饋和直驅機組單機功率均已升級至4MW等級。但若要繼續進行單機功率升級,不論是雙饋還是直驅技術路線,其齒輪箱、發電機、機座等主部件的體積和重量都會倍增,不僅難以加工,難以保證精度,連運輸、裝配、吊裝都極其困難。

就在此時,此前厚積薄發的半直驅技術路線開始憑藉其更高集成度的輕量化設計突出重圍,其更高的發電效率在「平價時代」更是凸顯其「基因優勢」。2019年,國內半直驅技術路線的陸上機組也已經升級至5MW級。陸上風電進入5MW時代,其度電成本已經可以和火電競爭,真正實現了發電側平價。

從「資源驅動型」向「技術驅動型」的轉變

可再生能源已經憑藉規模化發展和市場競爭力成為了重要的替代能源。以目前的陸地風電和光伏來說,其度電成本已與煤電相當,較天然氣、核電度電成本而言更低,成本優勢日漸顯現。

據李俊峰介紹,「十四五」要讓可再生能源從高速度發展向高比例發展轉變。高比例發展是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特徵,要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中的比例。預計「十四五」也會對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提出一個比例目標,這個目標將倒推出規模指標,這是對可再生能源發展提出的比較明確的政策導向。

前些年我國風電行業的技術迭代一直較為緩慢,這與行業處於補貼支持的「溫室」中不無關聯,行業的穩定發展反而掩蓋了風機技術止步不前的問題。未來隨著風電行業走向「平價」、走向市場化,其可見的發展舒適區也越來越窄,行業從「資源驅動型」向「技術驅動型」轉變的路徑也愈發清晰。

海外風電巨頭已經率先開啟了「技術驅動」的潘多拉魔盒。丹麥老牌風電巨頭Vestas早期陸上和海上風電機組多採用雙饋機組,2014年前後,MHI-Vestas率先轉向永磁半直驅技術路線,在丹麥研發測試了8MW半直驅海上風電機組,隨後順利將其應用於英國、丹麥、美國等國海域。接下來MHI-Vestas進一步研發了更大容量9.5MW、10MW半直驅海上風電機組。2018年Vestas也正式發布其最新一代的Enventus陸海兩用機組產品線,開始全面轉向半直驅技術路線。

國內風電龍頭也在緊隨國際趨勢,以始終主打緊湊型半直驅技術的明陽智能(601615,股吧)為例,其依靠「技術驅動」不斷降低自身產品的可實現度電成本,陸上主力機型從2MW快速向3MW、4MW機型發展,海上主力機型也從5.5MW向6.45MW、7.25MW機型發展。2019年底,明陽智能更是推出了陸上5MW、海上8MW的新機型,領跑國內風電機組大型化趨勢。明陽智能風電機組產品在大型化的路徑中,一方面降低了業主風電場的單位建設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業主風電場的發電小時數,從分子和分母兩端同時發力,降低了業主的度電成本,從而進一步提升了業主投資風電場的IRR水平。隨著產品競爭力的逐步釋放,明陽智能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均出現了大幅增長。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明陽智能在手訂單已達15.23GW,其中海上風電在手訂單高達5.8GW,已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上海電氣金孝龍:面對平價時代的成本壓力,風電行業須因地制宜、因...
    從風機角度來講,針對中國條件迥異的資源情況,沒有一款機型可以包打天下。  由於風電的平價是以火電燃煤標杆電價為參照的,各省的火電標杆電價從0.28-0.45元/千瓦時不等,因此,風電的平價也不會是一個價格。有些地區雖然火電標杆電價較高,但同時也伴隨著開發條件較差,風電開發成本較高的問題。
  • 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衛:風電平價時代來臨 公司已明確未來一系列...
    張傳衛說,風電行業已經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資源可開發空間巨大,供應鏈成熟加速國產化替代,技術儲備深厚研發迭代加快,行業對「十四五」裝機目標已形成較高的共識。   從結果來看,產業整體發展大的方向只有一個,就是度電成本不斷下降。除了上述的模式與應用場景創新提升消納利用水平之外,產品本身更新迭代與創新研發亦是關鍵環節。
  • 新能源行業深度報告:平價時代 風光無限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新能源行業深度報告:平價時代 風光無限 來源:安信國際主要內容2020年新能源板塊表現大幅領先市場。覆蓋15隻新能源股份的安信國際新能源指數2020年接近翻倍,同期恆指表現基本持平。
  • 零補貼時代臨近 能源局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範工作
    業內人士表示,風光平價上網是系統工程,不但需要行業在技術進步等方面的努力,更需要政策和市場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風電、光伏平價上網時代已觸手可及。近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於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範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省(區、市)、新疆兵團能源主管部門,組織各風電開發企業申報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遴選1-2個項目於6月30日前報備。
  • 風電企業家論壇:論戰新目標、新時代下的風電未來
    第三個從開發商來講,對風電設備供應商提出的要求要更加嚴苛,對我們自己要求嚴格的同時,對設備供應商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我最近也想跟風能協會幾位同仁包括我們開發商提出一個倡議,要提出一個設備的門檻標準,風電已經健康高速發展了十幾年,設備的標準化,對故障入門的要求,還是沒有統一標準,所以下一步恐怕我們行業我也在呼籲一起建立標準,這個設備故障率不能滿足條件的,就要給你發一個紅牌或者黃牌,對你高度就要減分,因為下一步形式下大規模集中性併網設備故障率要求是相當相當之低
  • 明陽智能董事長:風電平價時代已來臨 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舉報   證券時報e公司訊,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衛今日做客e公司微訪談時表示,資本市場對風電企業的關注度明顯提升,第一,風電平價時代已經來臨
  • 風力發電步入平價時代:半直驅將替代傳統技術路線
    3月初,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了《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主確定了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管理思路,包括:積極推進平價上網項目、有序推進需國家財政補貼項目、全面落實電力送出消納條件、嚴格項目開發建設信息監測,保障了政策的延續性,有利於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向平價上網的平穩過渡,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 風電行業企業陸續上市或擬上市:風電多金時代真的會持續下去?
    這裡沒有對任何一家風電裝備企業個人評價,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風電主機裝備行業很難,賺錢的時代結束了。本來裝備製造業就是最苦逼的一個行業,從風電的開發到20年的壽命結束,都得保姆式的服務,看似大行業(行業規模對打的時候超過3000億元),實際是不是一個誰都能進來的行業。
  • 風電行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風電行業應該向何處發力?
    距離陸上風電全面實現平價上網,還剩下4個月。  從零部件生產商,到風機整機廠商,再到風場開發商,一邊在如火如荼的搶裝潮中加快生產進度,一邊已經走到了風電變局的十字路口:今後風電行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風電行業應該向何處發力?
  • 分散式風電「井噴」背後 「平價上網」漸行漸近
    那麼,隨著風電補貼退坡,平價上網臨近,分散式風電的前景又如何呢?多地核准分散式風電項目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下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鼓勵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自2020年伊始,分散式風電迎來了「井噴式」發展。
  • 三一重能助力中國風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陸上風電距離「平價併網」只有一個月。2020年11月26日CCTV2《正點財經》欄目播出,重點關注中國風電行業。三一重能憑藉高品質的風電整機、葉片、吊裝設備助力客戶成功,助力中國風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實現「3060目標」貢獻力量。
  • 風資源沒有「天花板」 低風速風電能否喚醒風電產業「第二春」
    近兩年來,除了海上風電,平原低風速風電被認為是風電產業下一個「希望的田野」。未來,平原地區低風速風電能否再次打開風電產業增長的空間?低風速風電目前能否實現平價上網?產業發展還存在哪些瓶頸?為了回答以上問題,記者近日對全國首座整場大規模採用高塔的平原風場——湯陰風電場進行了探訪調研。
  • 2021年度策略之新能源發電篇:平價時代,方興未艾
    國內:降本增效助力平價,非化能源佔比提升為「十四五」需求提供「錨點」1.1.1. 降本增效助力平價,2021年正式步入平價時代2020年競價項目補貼力度大幅下降,國內需求有望平穩過渡到平價時代。2020年平價項目申報側面印證國內平價時代需求較為樂觀。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於2020年8月發布了《關於公布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通知中公布了2020年光伏平價項目為33.05GW且項目應於2021年底前併網。此外,未納入2020年競價補貼的7.54GW光伏項目可以自願轉為平價。
  • 2019年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機遇及挑戰並存 提質降本推動行業健康...
    目前,海上風電向大規模化、大功率化、深海化、數位化發展的趨勢越加明顯。如何進一步向前推進海上風電發展?近日,在廣東省陽江市舉行的2019年第四屆全球海上風電發展大會上,業內人士表示,需要直面行業難題,推動協同創新和關鍵共性技術發展,建立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為海上風電發展營造好的商業生態。
  • 風電搶裝時代如何解決併網難題?
    來源:能見Eknower隨著平價時代的臨近,2020年陸上風電搶裝併網之路崎嶇難行,併網已成為搶裝潮面臨的最大風險和難題。從2018年開始,風電行業大景氣周期開啟,復甦趨勢明顯。進入2019年之後,風電行業復甦趨勢持續加速,5月24日的風電平價上網時間表一出,迅速引燃了市場裝機熱情,風電迎來了搶裝潮。為了最後的補貼,整個行業處於熱火朝天的搶裝中,裝機理應出現顯著增長。然而奇怪的是,官方數據卻顯示風電裝機正出現下滑。
  • 河南發改委公布2019年光伏、風電平價項目名單
    1研究背景在國家能源戰略引領和政策驅動下,中國新能源發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裝機規模、發電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在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和推動綠色發展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於過度依賴補貼,新能源發電補貼缺口正在持續擴大。
  • 新能源從「微不足道」到「舉足輕重」 平價讓「風光」行業更風光
    光伏和陸上風電全面開啟平價時代。去年底,隨著我國提出2030年風電太陽能裝機達到12億千瓦以上目標,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路線圖日漸清晰。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已平價上網的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被賦予更重大的歷史使命。從十多年前的「微不足道」到如今的「舉足輕重」,再到將來的「擔當大任」,新能源在能源系統中的角色越發重要。
  • 光伏、風電板塊爆發,機構看好能源革命浪潮下產業機遇(附股)丨牛熊眼
    12月23日,光伏、風電板塊爆發,截至發稿,天沃科技、億晶光電、華西能源、太陽能、豫能控股、漳澤電力等多股漲停,陽光電源、東山精密、東方日升等紛紛跟漲。國家能源局:要加快風電光伏發展據國家能源局官網昨晚消息,12月22日,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 協合新能源:中報業績亮眼 平價風電項目未來盈利可期
    二.電廠建設穩步推進,新投產平價風電項目盈利可期報告期內,鑑於北方限電形勢大大緩解,投資開發空間充足,協合新能源也積極優化布局,重點開發北方資源優質的風電和光伏項目。截至最新,公司在建項目共計933MW,並且全部均為獨資項目。其中,續建項目7個,新開工建設項目4個,均按照投資建設計劃正常開展,今年下半年開始將陸續併網投產。
  • 來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 聽聽海上風電發展「最強音」
    一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海上風電新增併網容量為106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累計併網容量5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  即便如此,海上風電距實現平價上網目標仍有距離,電價下行、建設基礎設施差、成本問題凸顯依然是行業發展痛點。努力打破上述「瓶頸」,助推我國海上風電事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業內人士的一致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