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定律:避免惡性循環,怎樣徹底改變自己

2020-11-25 騰訊網

很多人20歲時就已死去,到80歲才埋。對抗熵增的底層邏輯是建立耗散結構。

上一篇我們一起對熵增有了大致的了解,這個讓任正非看了想重生一次的定律的價值毋庸置疑。那麼作為個人該如何對抗熵增呢?任正非又是怎樣應用到企業管理呢?

先回顧上一篇關於熵的意義。熵增則功能減弱,即有序性減少,如人的衰老。熵減則功能增強,即有序性增加,如人攝取食物。另一個概念是負熵,負熵是能帶來熵減的因子,負熵的形成就是外來能量的輸入。如同一個孩子,如果不吃東西,就會餓死。一個鮮活的肉體就會變成屍體,屍體就是一個達到了靜態平衡的生命體。就像我們人一出生就站在了一個傳送帶上,傳送帶的盡頭是火葬場。我們能做的事:第一,意識到這個傳送帶的存在;第二,意識到這個傳送帶的方向。

只有開放的系統才能熵減,所以要通過構建耗散結構,開放引入負熵流,遠離平衡態,產生張力,通過負熵因子等元素的構建,最後產生系統熵減,就又能夠重新有效地創造價值。

任正非對耗散結構的比喻如下:你每天去鍛鍊身體跑步就是耗散結構。為什麼呢?你身體的能量多了,把它耗散掉了,就變成了肌肉,就變成了強健的血液循環系統,能量消耗掉了,糖尿病也不會有了,肥胖病也不會有了,身體也苗條了,這就是最簡單的耗散結構。

怎樣構建耗散結構?

一、開放性

既然孤立系統不會出現耗散結構,而耗散結構產生於開放系統,它存在著由環境流向系統的負熵流。使系統的熵減小,有序度增加。因此第一件事就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開放系統。

1、用成長型思維替代固定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指相信通過練習、堅持和努力,會有學習和成長的無限潛力。比如同樣是失敗,用「失敗是一種寶貴經驗,可以使我更好」替代「我真是個失敗者」。固定型思維將自己定型,也就失去了開放性。當看到別人做得好時就會產生我沒他這麼優秀,而不是「他是怎麼做的,我也要試試看」。而成長型思維則是終身成長,與時俱進。

2、用流量思維替代存量思維

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有越來越多的貿易往來,這個城市往往就更發達,人也是如此。只有在與外界交換能量之後,一個人才有可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躺在書桌上的一堆油畫顏料,是不會自動變成一幅畫的。柯達沒有轉型導致破產的案例大家耳熟能詳,但其實早在1975年時柯達工程師就已經發明了第一臺數位相機,然而公司卻嗤之以鼻,認為會影響到現有的膠捲業務。幾十年後還在靠膠捲業務創收的柯達公司申請破產保護,令人惋惜。用流量思維才可以獲得更多「存量」。就像屠呦呦在獲諾獎時所言: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匹駿馬任你選擇。

二、遠離平衡態

既然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那就需要我們主動打破平衡。將「中年危機」延後甚至消除。

1、擴展舒適區邊界

舒適區是學到東西最少的地方,進步緩慢,缺乏挑戰和流動。就像玩遊戲只打青銅段位一樣,會影響你的實力提升。通過進入學習區擴展舒適區其實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所以小的時候才會有驚人的成長,只不過長大後面對的風險越來越大,也就很難主動擴展舒適區了。

2、通過複利獲得顛覆性成長

水在燒到100度之前,哪怕是99度也沒有引發質變。厚積薄發其實就是一個耗散系統。相比其他企業,華為每年在研發上不斷增加巨額投入。升級自身產品,打造全產業鏈。這次貿易戰華為的「備件」出現時大家才猛然明白,華為為了這一刻已經準備了多少年。任正非說企業一定要儘可能花錢,大把的錢放在企業裡會有問題。學會花錢,把錢變為能力。讓你發揮的機會實際很少,但一旦遇上了,你厚厚的能力就派上了用場,最終形成質變。

以上就是構建耗散系統的底層方法,成長型思維、複利、流量思維、舒適區,這些底層方法每一個都可以單獨寫幾千字,巧合的是,這些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都有闡述。就像我開設自媒體帳號名稱叫百萬字,其實無意中是給自己建了一個耗散系統對抗熵增。這裡還是必須要多提一句,建立耗散結構的前提是已經有了熵減。也就是先可以穩定吃上飯,才能再去想怎麼健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即先保證自身主業這顆樹幹穩定,再去優化樹枝樹葉,以此來降低風險。辭職轉行不及原來、創業失敗的還是佔大多數。

平靜的水面,如果不引入任何外部的力量,那麼它最終會成為一潭死水,但是水面上層層的漣漪告訴我們,外部的系統,可能是一顆石子,也可能是天空中的雨滴,打破了這種平靜,帶來了生命的活力。

這就是熵帶給我們的意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點個關注收藏支持一下吧,感謝~

相關焦點

  • 《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這種機器被稱為「第一類永動機」隨著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提出,科學界也通過擲地有聲的真理,莊嚴宣告了第一類永動機幻想的徹底破滅。所有電影中關於時間倒流的猜想,都在熵增定律上戛然而止。這個令萬事萬物絕望的鐵律,禁錮著滄海星塵的發展與運行。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這一鐵律禁錮不住導演的天馬行空,使得我們可以看到這麼腦洞大開的科幻作品,同時這一鐵律禁錮不住每一個追夢人改變時間,抵抗熵增的決心與野心。就是因為這份不服輸不認命,讓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升華。
  • 一條超越一切定律的定律: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
    熵的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無序度)的度量,熵增即為在一個孤立系統裡,如果沒有外力做功,其總混亂度(熵)會不斷增大。當熵達到最大值時,系統會出現嚴重混亂,最後走向死亡。正因此,熵增定律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令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熵增定律過於抽象,我們來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 科普|《信條》——熵增定律 時間倒流 做自己的「麥克斯韋妖」
    導演將「熵」這一概念與時間相結合,設定了「熵增的方向與時間流逝的方向相同」這一指導思想。提到熵增定律,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熱力學的三大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一個熱力學系統的內能增量等於外界向它傳遞的熱量與外界對它所做的功的和。(如果一個系統與環境孤立,那麼它的內能將不會發生變化。)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一個孤立系統的熵一定會隨時間增大,熵達到極大值,系統達到最無序的平衡態。因此,熱力學第二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定律。  1850年熵増定律誕生的時候就有兩種表述,後來不同學科、不同科學家又發表了很多種各不相同的表述。
  • 不懂「熵增定律」,怎麼在職場乘風破浪?
    對於職場人士來講,了解熵增定律背後的內涵至關重要,它會告訴你,面對不可避免的熵增的事實,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行為來減緩熵增的步伐,從而確保自己在職場持續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和較快的成長性。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理論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註:愛丁頓說自己是除愛因斯坦之外,世界上唯一一個真正懂相對論的科學家,雖然看起來有點能吹,但應該也挺牛)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熵增定律?為什麼它如此重要?它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巨大影響?以至於能夠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理論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註:愛丁頓說自己是除愛因斯坦之外,世界上唯一一個真正懂相對論的科學家,雖然看起來有點能吹,但應該也挺牛)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熵增定律?為什麼它如此重要?它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巨大影響?以至於能夠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
  • 熵增定律:讓無數迷途者頓悟的終極定律
    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少有人走的路》在最後一章也如此解釋自律。因為所有事物都在向著無規律,向著無序和混亂發展,如果你要變得自律,你就得逆著熵增做功,這個過程會非常痛苦。
  • 令人絕望的「熵增定律」,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相
    再延伸到我們個人,倘若你總是隨著熵的方向去發展,做一切符合熵增定律的事,漸漸地,你習慣了舒適的生活,整個人也變得越來越懶,倦怠,猶如黃昏中的夕陽,即將沒入夜色裡。熱力學的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世界永遠會沿著從有序到無序的方向發展。」就拿我們生命來說,從出生到我們死亡,最後會像塵埃一般浮遊天地之間。
  • 寫給高三娃的「熵增定律」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講熵增定律。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熵增定律?在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後的第15年,克勞修斯又首先引入了「熵」的概念,並用熵增定律定量闡明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正是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定律的,都非常容易且令人短時間內感覺非常舒適。所有事物都在向著無規律,向著無序和混亂發展,如果你要自律、堅持、變好,你就得逆著熵增做功,這個過程會非常痛苦。但是生而為人,短短幾十年在人間走一趟,若任由熵增主宰,此生意義何在?
  • 「喬諾商學院」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一個孤立系統的熵一定會隨時間增大,熵達到極大值,系統達到最無序的平衡態。因此,熱力學第二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定律。1850年熵増定律誕生的時候就有兩種表述,後來不同學科、不同科學家又發表了很多種各不相同的表述。
  • 熵增定律:為什麼那麼多人因此頓悟了
    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沒關係,熵增定律也同樣適用於你個人的發展。這樣的例子身邊比比皆是,生活一團亂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想改變現狀也不知道如何入手,只能渾渾噩噩,得過且過。這種狀態就是生活陷入了極度的熵增狀態,被無數的混亂的事情牽著走,喪失了生活的掌控權。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
    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少有人走的路》在最後一章也如此解釋自律。記住, 舒適圈是熵增定律的第一張王牌 ,任何時候你都不能鬆懈。 一旦你減少了能量的投入,企業的熵增就會立馬回來。
  • 熵增定律與量子雙縫實驗
    熵增定律與量子雙縫實驗延遲孤立系統總是趨向於熵增,最終達到熵的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的最混亂無序狀態。一個孤立系統的熵一定會隨時間增大,熵達到極大值,系統達到最無序的平衡態。再來看雙縫實驗,在沒有外力觀測時,這個實驗可以看作是一個孤立系統,通過雙縫後,量子遵從熵增定律,隨機瀰漫在空間。當然有的貼近後邊屏幕,呈現明暗相間的條紋……至於為何明暗相間,是因為粒子間的斥力。其實大量的量子此時是處於混亂與無序狀態。
  • 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虎嗅網
    ,實現超越熵增定律被稱為最讓人沮喪的定律。,沒關係,熵增定律也同樣適用於你個人的發展。這樣的例子身邊比比皆是,生活一團亂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想改變現狀也不知道如何入手,只能渾渾噩噩,得過且過。這種狀態就是生活陷入了極度的熵增狀態,被無數的混亂的事情牽著走,喪失了生活的掌控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比如情緒。
  • 熵增定律:告訴你為生命工作生活一團糟
    如果沒人打掃,房間只會越來越髒(混亂,熵增)。有人打掃的時候,它就會一次又一次的從髒變乾淨(有序,熵減)。至於推論2,我不想談太多,大家想想國際政治環境就好了!基於以上定律、論斷和推論,越來越多的學者、管理者和普通人開始注意到熵增的問題。因為任何人都不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任何企業也不希望自己走下坡路。
  • 熵增意味著死亡,避免死亡就要阻止熵增,物理學家的生命觀
    在宇宙之內,一切的物質,宇宙天體、山石樓閣,乃至生命,都必須要遵循一個定律,那就是熵增原理。熵增原理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熱量絕不會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轉移,在上述的例子中,溫水不會把自己的熱量傳遞給鐵塊,讓鐵塊變得更熱,而自己變為一盆冷水,這樣就違背了熵增原理。
  • 關於熵增定律的簡述
    物理學最偉大的定律--熵增定律熵增就是一個死亡的過程物理學最偉大的定律就是熵增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那麼熱力學第二定律是什麼呢?就是熵增定律。什麼是熵?通俗的理解就是「混亂程度」,簡單地說熵是衡量我們這個世界中事物混亂程度的一個指標。
  • 熵增定律在投資中的應用。
    愛因斯坦在自己的學說裡說,如果未來他自己能想得到的是,他的理論有可能被新的學說所替代,但是在他的思想能估計的時間範圍熵增定律是不可能被替代的。熵增定律,是指一個獨立的系統從最初最好的有序狀態,慢慢的不斷的向著無序狀態變化的過程,最關鍵的是這個過程完全是不可逆的。
  • 一文詳解讓無數人頓悟的熵增定律
    這些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定律來解釋——熵增定律。因為事物總是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適,比如懶散。,實現超越熵增定律被稱為最讓人沮喪的定律。,沒關係,熵增定律也同樣適用於你個人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