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教育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88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目前對創造力和智力的關係較為一致的看法是(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創造性
B.高創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創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D.高智力是高創造性的充分必要條件
2.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分為( )
A.實踐歸納、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與解決問題
B.提出問題、查閱文獻、思維求索與得出結論
C.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與驗證假設
D.提出問題、研究問題、文獻查閱與得出結論
3.維特羅克提出了學生學習的(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順應模式
D.啟發模式
4.下列說法符合奧蘇伯爾觀點的是( )
A.接受學習必然導致機械學習,發現學習必然導致意義學習
B.接受學習必然導致意義學習,發現學習必然導致機械學習
C.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都必然導致意義學習
D.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都可能是有意義的,也可能是機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質可分為( )
A.感知技能與思維技能
B.決策技能與推理技能
C.元認知技能與決策技能
D.監控技能與反思技能
6.蒙臺梭利認為,動作教育主要訓練幼兒的( )
A.跳的動作、跑的動作與抓握動作
B.坐的動作、走的動作與跑的動作
C.基本動作、大肌肉動作與小肌肉動作
D.走的動作、抓握動作與書寫動作
7.幼兒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性質是( )
A.自然科學
B.偏重自然科學的邊緣科學
C.社會科學
D.偏重社會科學的邊緣科學
8.「經典條件作用理論」是由哪位心理學家提出來的?( )
A.華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納
D.巴甫洛夫
9.「中介變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誰提出來的?( )
A.格思裡
B.赫爾
C.託爾曼
D.卡特爾
10.關於概念的結構,目前心理學中主要有哪兩種理論?( )
A.分析說與綜合說
B.模板說與分析說
C.特徵說與原型說
D.演繹說與歸納說
11.教材中未提到的幼兒概念學習水平的檢測方法是( )
A.守恆法
B.分類法
C.排除法
D.兩難故事法
12.教育活動設計程序有五種觀點,以下選項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
A.媒體觀
B.胚胞期系統觀
C.標準系統觀
D.綜合評價觀
13.構成師幼互動行為的要素包括( )
A.外顯的行為要素與內隱的心理要素
B.教師行為與幼兒行為
C.個體行為與群體行為
D.良好行為與不良行為
14.總的來說,幼兒的學習方式的發展過程是從( )
A.接受學習向發現學習發展
B.單純聯合學習向中介性聯合學習發展
C.經典條件反射學習向操作條件反射學習發展
D.刺激-反應學習向動作聯鎖學習發展
15.布魯納提出了下列哪三種表徵系統?( )
A.動作表徵、肖像表徵與符號表徵
B.形象、線性排序與圖式
C.命題網絡、圖式與產生式
D.命題、線性排序與產生式
16.J.克勞森提出了兒童個性形成過程哪四個階段?( )
A.認知、練習、整合與定型
B.模仿與服從、感受暗示、認同與內化
C.感知、接受、練習與穩定
D.觀察、模仿、認同與形成動力定型
17.遊戲的心理結構包括( )
A.認知與情感
B.認知與行為
C.情感與意志
D.意志與行為
18.幼兒園教育活動過程的評價包括( )
A.成長記錄袋、評定包與作品評定
B.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
C.安置性測驗、形成性測驗與終結性測驗
D.檔案袋、業績評定與同伴評價
19.親子互動結構的三個層次一般可分為( )
A.愛的基礎、成長的喜悅與健全的教育
B.無私的愛、細心的呵護與嚴格的管理
C.促進身體發展、親子間遊戲與審慎的教育
D.提供足夠的營養、豐富的親子間遊戲與雙向的情感交流
20.背景型教育活動情境的創設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動的( )
A.時間、空間、背景、人物與素材
B.時間、地點、人物、活動與個性
C.空間、時間、內容、材料、形式與氣氛
D.時間、場地、主題、設計與捲入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1.師幼互動
22.學習遷移
23.個性化教育
24.運動教育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25.幼兒概念學習的特點。
26.簡述桑代克對學習實質的解釋。
27.簡述幼兒園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教育組織形式。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8.試述兒童遊戲發展的特點。
29.試論述學習與發展的辨證關係。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30.根據班圖拉的研究,人的某些社會行為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而獲得。請考生設計一個簡要的教學案例,描述你將如何通過引導兒童進行觀察學習,使兒童學到某一社會行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