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紹過飛機的機輪和剎車以及飛機的減震,其實這些都屬於飛機的起落架系統。飛機在空中就像一隻飛翔的小鳥,起落架就是飛機的腿,支撐著飛機在地面的停放、滑行、著陸、以及起飛時的重量。那麼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飛機的腿有什麼特殊之處。前面已經講過了機輪和剎車,今天的內容就簡單多了。
我們平時見到民航客機一般有三條腿,應該是三個起落架,承擔飛機大部分重量的主起落架,以及前起落架。根據其重心的位置在主輪前方,所以這種起落架的配置叫做前三點式,也就是重心在主輪之前。目前絕大部分的飛機都是採用的這種配置方式。
不過像一些大飛機,比如波音747,三條腿已經無法支撐其龐大身軀,可能會多加幾條腿,但是由於重心的位置還是在主起落架之前,所以還是叫前三點式。
這種配置方式的主要優點就是地面運動穩定性好,容易操作,不容易發生地面打轉。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前三點式起落架的前起落架承受的載荷也比較大,著陸滑跑的時候容易發生如果不能想像,可以想像成剛學會騎三輪車的時候,穩是穩,就是把沒把住的話容易左搖右擺。
應該很多朋友已經能想到,既然有前三點式,肯定有後三點式。沒錯,將起落架配置在飛機重心前方一點的方式,就叫做後三點式。這種方式一般是兩個大腿,也就是主起落在前面,屁股上再加個小腿。
後三點式配置的飛機,我也沒見過,在早期的螺旋槳飛機上用的比較多。這種配置的優點就是構造簡單,重量輕,易於起飛也易於著陸。二戰時期的螺旋槳戰鬥機基本都是這種方式。這種方式的缺點就是穩定性差,容易原地打轉,如果著陸時剎車沒控制好,飛機可能會翻跟鬥。
當然還有一種配置的方式叫自行車式。就是重心離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的距離幾乎相等。這種方式更沒見過了,戰鬥機採用這種方式較多,比如鷂式戰鬥機,老毛子的伊爾系列轟炸機,這種布局就沒有主起之分。有熟悉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討論。
伊爾-30
伊爾-30圖紙
飛機起落架的布局主要就是以上三種,可能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布局,希望大家來補充。
平時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如果有飛機經過,可能沒發現飛機的起落架在哪。為了減小飛行過程中起落架帶來的阻力,起飛後不久,飛行員就操作起落架手柄,將起落架收起來,藏在輪艙中。讓飛機的流線型更加的完美,就像下面那隻一樣。但是一些小飛機,本來體重就輕,飛的也不遠,也沒必要浪費錢收放了。
目前民航客機都採用前三點式配置,主起落架和發動機一樣,都吊在機翼下方,發動機靠前。所以起落架的收放方式有很多,沿翼展方向向內收起或向外收起,也可以沿翼弦方向向前或向後收起。小編我也只看過沿翼展方向向內收起,藏在飛機肚子下面。而前起落架就比較簡單,只要往前或往後收起就可以了。
飛機收放起落架都是靠著液壓系統提供的壓力才能收放,但液壓系統如果失效了怎麼辦?不用擔心,起落架還可以用人工解鎖,靠重力放下,確保飛機能安全著陸。
最後要說的是,由於起落架的工作強度相當高,沒有點金剛鑽,是搞不定飛機如此巨大的身軀的。就像你的粗大腿一樣,沒點肉怎麼行。為了保證起落架能夠承受巨大的載荷,起落架的材料要求有很高的強度,一般是低合金超高強度鋼。目前美國的這項技術比較成熟,而我國,哼哼,2018年隨著C919國產主起落架的交付,邁出了裡程碑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