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飲關注老牟的讀書圈。今天我們聊一個大家都特別關注的話題,關於二師兄身價倍增的問題。
進入2019年豬肉價格進入了暴漲模式,一路從平穩的十幾塊錢幹到了50左右。大家調侃把吃豬肉和炫富畫上了等號。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豬肉價格漲得如此變態呢?
先來給大家看幾張圖:
這張圖是統計局從2011年到2018生豬存欄量的數據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8年間生豬的存欄量是在不斷下降的,到2018年創下了8年新低。
這
這張圖是2011-2018的生豬出欄量統計圖。我們也可以看到從2014年出欄量達到頂峰後,開始不斷下降。這正好和上面的存欄量相互印證。說明了從2014年開始養豬業開始大幅萎縮。
大家可以想一下,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說明了在2015年開始養豬行業開始不賺錢了,所以養豬的積極性都不太高。而養豬是有周期性的,大概3-4年一個周期。到2018年剛好是周期的低點。所以價格上漲是大概率的事情。
我們在這張圖上也看到了,從2018第二季度開始豬肉價格已經從15元每公斤上下開始進入上升通道,到2018年的第三季度短短的三個月價格就漲到了20元每公斤漲幅20%以上。養殖戶開始賺錢了,自然就有了擴張養殖的動力。然後就是產能提高,出欄量加大,豬肉價格再次下降。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直到2018底存欄量不但沒有上升,反而還是在下降,這就有點無法理解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這時候有一個大事情發生了,那就是全國上下的環保風暴開始了。我想大家都對當時的情況非常的有感觸,這次風暴最受傷的就應該是農村的小加工作坊和養殖業。所以政策上的風雲突變,成了養殖業的黑天鵝事件,讓一些汙染的散亂小養殖場是措手不及,這次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而我國農業的主要構成結構就是小農經濟,成規模的種養企業是很少的。所以這就造成了養豬業的滅頂之災。
到2018年底又雪上加霜的來了個非洲豬瘟,這讓養殖二師兄的養殖戶是備受打擊。一窩端的養殖戶比比皆是。這就讓生豬的存欄量是一降再降。
2018年可謂是養豬業的大災之年。環保風暴,加上非洲豬瘟,豬周期共振,終於在2019年讓豬價大爆發了。挺過了艱難時刻的養殖戶,終於喜笑顏開了。豬肉這個東西是大家的剛性需求,所以供應量即使縮小一點,就會造成價格上的大幅波動。更何況這次養豬業被壓製得這麼厲害,所以價格大爆發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生豬的進口量也是受到一定影響的,2018年貿易戰陰雲密布,我們拿農產品進口反制山姆大叔,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2019年豬價爆發。
總結一下就是:1.豬周期本該回歸.2.環保風暴影響了存欄量。3.非洲豬瘟的爆發.4.進口受限
以上四點因素共振,造成了2019年的豬肉價格大爆發。
你是否有更好的見解呢?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