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望遠鏡(news.hexun.com)
伽利略望遠鏡和克卜勒望遠鏡 (www.wendangwang.com)
奇妙之光
繼伽利略之後,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也開始了對望遠鏡的研究,他在自己的著作《屈光學》中提出了另外一種天文望遠鏡,這種望遠鏡與伽利略望遠鏡有所不同,它是由兩個凸透鏡組成,而不像伽利略望遠鏡那樣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組成。
伽利略這個開創性的偉大發現深深地影響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它將人類的視野由地球引向宇宙,從而開創了天文學的發展。因此為了紀念伽利略將望遠鏡用於天文觀測400周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提議將2009年定為以「探索我的宇宙(The Universe, Yours to Discover)」為主題的國際天文年。
隨後的400多年,人類不斷對望遠鏡進行改進和創新,出現了多種形式的望遠鏡,如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等等。光學望遠鏡可用於軍事、天文、地質、瞄準器等,而射電望遠鏡可用於科研和天文。具體一點說,望遠鏡可用於軍事作戰、安防警用、航海巡察、戶外旅遊、野外探險、體育賽事、考古研究等各個領域。而尤在天文方面表現顯著。比如:
射電望遠鏡——用以探測天體射電輻射的望遠鏡;空間望遠鏡——用於地球大氣以外的天文觀測的望遠鏡;紅外輻射望遠鏡——用於接收天體的紅外輻射的望遠鏡;數碼望遠鏡——具備拍照功能的望遠鏡;X射線調製望遠鏡——通過X射線來探測天體的望遠鏡等等。通過這些望遠鏡,縮短了人類與宇宙之間的距離,使人類得以了解到浩瀚宇宙的奧秘。特別是2016年9月25日在貴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造成的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是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它比「地面最大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的靈敏度還高10倍,比在阿波羅登月之前,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的美國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的綜合性能也提高了大約10倍。不僅如此,「中國天眼」還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
除此以外,我們國家還進行對紅外,紫外和X射線望遠鏡的研製,計劃把望遠鏡家族的基地拓展到宇宙空間。
說到這裡,也許朋友們會問了:我們為什麼要研製這些天文望遠鏡?它們對我們人類都有什麼用?這些看上去很「高大上」的東西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聯嗎?
其實,望遠鏡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近,可以說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舉個例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WIFI技術就來自天文學家在研究天文望遠鏡的過程當中產生的副產品,而WIFI技術現在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不僅如此,望遠鏡的功效還給我們以人生之啟迪。一位知名的社會學家在一次演講中曾講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現在有一位長得國色天香的美女來到我們的面前,任何一個人拿著一隻500倍的放大鏡來觀看這位美女的臉龐,一定都非常失望,因為我們所看到的將是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一張難看的臉,但現在我們每個人如果拿一隻望遠鏡來看遠處的一座高山,我們看到的將是青山綠水,綠蔭蔥蔥,仿佛人間仙境,令人流連往返」。
這段話含有什麼人生啟迪呢?它是在告訴我們: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要拿望遠鏡看別人,拿放大鏡看自己。拿望遠鏡看別人,就可以始終能欣賞到別人美好的一面,從而能信任他人,交到朋友。而拿放大鏡看自己,就會看到自身的缺陷和弱點,從而能虛心地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使自身得以健康地成長。
所以我們講,拿望遠鏡看別人,就是以一種超然的寬容和欣賞去看待別人;拿放大鏡看自己,就是以一種決然的姿態來要求和磨練自己。這就是望遠鏡帶來我們的人生啟迪。
(下篇)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