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裡這種魚被稱為「活化石」,體長1米9還得用擔架抬?

2021-01-15 騰訊網

▌來源:遼寧衛視

什麼魚的體長1米9還得用擔架抬?答案是咱遼寧丹東鴨綠江裡的鱘鰉魚!今年4月,遼寧丹東3個養魚人曾捕獲一條身長1米9、估重120斤的鱘鰉魚。當時的養魚人說,這種10年生的鱘鰉魚僅僅算一般的,鴨綠江裡養殖的鱘鰉魚12年生的,體長一般都在2米以上、重量超過200斤。

要說這鱘鰉魚,它是我國比較珍貴的一種淡水魚,因體重高達1000公斤,且曾與恐龍在地球上生活,被稱為「活化石」。

鱘鰉魚是鱘魚和達氏鰉兩種魚類的總稱,人們常將兩者相提並論,稱鱘鰉魚,成年魚的體重可達1000公斤,是我國淡水魚類中體重最大的魚類。鱘鰉魚因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因而具有「水中熊貓」的美稱。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鱘鰉魚認定為瀕危物種。

據說早在乾隆年間,鱘鰉魚因肉質細膩而被作為貢品,但一直沒有得名。清末光緒年間,撫遠大都督那斌上京進貢,慈禧太后見其體龐、食其味美而問曰:「此為何魚?」,那斌答曰:「無名,請賜名。」慈禧太后曰:「此魚如此健碩,真乃魚中之皇,就叫「皇魚」吧。」後人稱其為「鰉魚」。

責任編輯│魏丹陽 編輯│杜溪

▲神奇納豆粉,廠家直購

▲網紅鐵鍋 舌尖上的中國推薦

▲出口韓國的豆醬,兩瓶免郵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被稱為「活化石」的魚,只要你釣到就可以吹一輩子!
    有一種魚,被稱為海裡的活化石,因為從捕撈上第一條以來,迄今為止已在靠近非洲的印度洋中捕撈上至少80多條矛尾魚。一般說來,這種魚是靠釣上來的。
  • 世界上最笨的魚,被稱為魚類「活化石」,捕捉它只需要一根棍子
    導語:世界上最笨的魚,被稱為魚類「活化石」,捕捉它卻只需要一根棍子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你們知道嗎?魚類也有聰明與笨之分。因為一般魚不僅需要用網捕撈而且還要很大的耐心才能上鉤,而巨骨舌魚一般只需要一根棍子就可以輕易的打暈它並得到它。巨骨舌魚是一種古老的魚種,據說它已經有1億多年的歷史,是名副其實的魚類「活化石」。主要生活在熱帶水域,常見與亞馬遜河流域。
  • 全世界最貴的魚,68條600萬,平均每條100萬!
    魚,可謂是人人都了解也知曉,大多數的人都會將它定義為盤中餐。集市上買的鯉魚3,5塊一斤。海鮮市場的海魚三五十,再貴一點的魚也就三五百。但就在中國的遼寧,出現了全世界最貴的魚,沒有之一,說了你可能不信!捕魚現場在2018年4月17日清晨,岸邊上的3個捕魚人在將一條巨大的魚放在擔架上,然後重新套上網子,裝入一開始準備的大魚缸裡,這一系列動作就會花費3個成年人將近所有的體力。關於這貴的不能再貴的魚,你可能會問,什麼魚1米9長,這麼大,還得用擔架抬?最貴之魚真面目平均體重為80斤,平均體長約1米7,這種魚的名字叫:鱘鰉魚。
  • 廣元卡爾海洋世界海洋科普:巨骨舌魚-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
    不過生存1億多年的倒是很少見,而在廣元卡爾海洋世界,就有一種活了上億年,被稱為「活化石」的怪魚——巨骨舌魚。  巨骨舌魚又名巨滑舌魚、海象魚。它是殘存的古生淡水魚類,據推測最早出現於一億年前,由於舌中有堅固發達的牙齒,因此得名。
  • 盤點世界上還存活著的動物活化石
    2,鴨嘴獸作為相對罕見的哺乳動物活化石之一,鴨嘴獸在1.1億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被披上了神秘面紗:除了獨特的嘴部外,它們還孵卵,後足有毒刺,可刺傷攻擊者,毒液與蛇毒相近。早期博物學家將鴨嘴獸當作一種「惡作劇」也就不足為奇了。
  • 舌尖上的鴨綠江,和一條魚的美味邂逅……
    到過臨江的人,往往會驚詫於鴨綠江水的清澈,作為中朝國境線的鴨綠江,因「水色似鴨頭」而得名,其流域森林覆蓋率為68%,是世界僅存的幾大無工業汙染流域之一,而且水質優良,水的總硬度、pH值、生物原生質和透明度都高於國際標準。幾近原始的生態環境,使江水清澈碧綠,蕩人心魄。
  • 神奇「恐龍魚」存在數百萬年,被人稱為水中活化石
    神奇「恐龍魚」存在數百萬年,被人稱為水中活化石,目前市面上所有觀賞魚中可能要數恐龍魚歷史最為悠久。近日外媒報導了這種存在了數百萬年之久的觀賞魚,這種魚享有「水中活化石」的美譽。因其歷史悠久的緣故,外人常叫它「恐龍魚」。恐龍魚的售價比一般的魚類要昂貴,但如今的恐龍魚的體格卻整體呈下降趨勢。
  • 生命力最頑強的魚,被曬成魚乾後入水照樣活,被稱為魚界活化石
    大家對於魚的印象通常是這樣的,在水裡活蹦亂跳,一旦把它撈出來扔地上就會被乾死。在遙遠的非洲大陸上,有一種魚顛覆了我們對魚的認知,叫做殭屍魚。即使離水被曬成魚乾長達3年之久,入水後照樣能活下來!這種魚就像我國傳統文化裡的殭屍,吸收了人氣還能復活一樣,因此被國人侃稱為「殭屍魚」。
  • 沙漠中最堅強的魚,離開水4年仍能存活,被稱為魚類活化石
    導語:沙漠中最堅強的魚,離開水4年仍能存活,被稱魚類活化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旅遊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都會選擇節假日外出旅遊,旅遊不僅可以緩解壓力放鬆心情,還可以增長知識,而且在旅途過程中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白雲湖西湖水域出現體長約2米的「怪魚」。  2月9日,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過程中,在白雲湖西湖水域發現一條約2米長的「怪魚」。白雲區漁政專家分析稱,該怪魚很有可能是鱷雀鱔。資料顯示,鱷雀鱔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水中殺手」, 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為此,白雲湖管理處在相關水域豎起了警示牌,並特別提示市民和遊客們切勿在白雲湖西湖水域下水或在水邊遊玩。
  • 「寵物魚」長到1米長 主人無奈送水族館(圖)
    鄭先生酷愛養魚,他的辦公室裡,擺放著各種魚缸,其中個頭最大的魚缸很是與眾不同。這個魚缸高1米,長2.5米,裡面的水十分渾濁,水中的加熱棒在不停地工作,一條一米長的大魚在魚缸裡慢慢遊蕩著。  「這就是海象魚。」鄭先生說,3年前他在廣州出差,碰到一個魚販子,對方手裡有不少海象魚魚苗,「當時魚的個頭不大,只有20釐米長,通體發亮,看上去十分可愛。」
  • 體長2米9,重300斤,這是什麼魚?"!體長2米9,重300斤,這是什麼魚?
    2020年6月10日,黑龍江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黑龍江長發村的網灘作業點進行捕撈時,捕獲了一條體長2.9米,體重達150千克的巨型達氏鰉,專家稱這條魚至少已經有60歲了,是黑龍江流域極其珍稀的魚類,堪稱「水中大熊貓」!
  • 護城河中的鱷雀鱔,日本人無計可施,長達3米,號稱淡水魚的夢魘
    3米多,以各種淡水魚類為食,一天可以消滅掉幾十斤的魚類,也被人們稱為「淡水魚殺手」。但是隨後的一天,好運氣終於來了,有關部門在護城河裡廣撒魚鉤,終於其中的一條鱷雀鱔咬鉤了,它力氣驚人,還長著一嘴尖牙,一群人開始群起圍剿,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把它從護城河裡逮上來。最後通過測量,這條鱷雀鱔體長將近1.5米,重達60多斤,眾人上前紛紛合影。可是人們還不能太高興,抓著一條鱷雀鱔,還有一條呢?
  • 護城河中的鱷雀鱔,日本人無計可施,長達3米,號稱淡水魚的夢魘
    鱷雀鱔本來是北美的特有魚種,是雀鱔魚裡的最大的一個分支,最大的鱷雀鱔可以長到3米多,以各種淡水魚類為食,一天可以消滅掉幾十斤的魚類,也被人們稱為「淡水魚殺手」。它作為一種入侵物種在我國出現的原因,是有觀賞魚愛好者作為觀賞魚引進。
  • 【揭秘】鴨綠江到底有多少種魚?
    【揭秘】鴨綠江到底有多少種魚?截至目前,已在鴨綠江水域捕獲到花羔紅點鮭、鴨綠江茴魚、細鱗鮭、雜色杜父魚、東北七鰓鰻、河鱸、梭鱸等10目19科58屬68種魚類。其中,外來物種河鱸、梭鱸已形成種群。這是記者12月14日從遼寧省農科院所屬淡水水產科學研究院了解到的。
  • 十二生肖魚長啥樣?為啥得名?巨好玩巨長姿勢!
    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民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子鼠、醜牛、寅虎、卯兔……其實水中的魚也有這十二生肖哦~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水中的十二生肖長啥樣~~1老鼠斑 老鼠斑因為頭長嘴尖,形狀酷似老鼠而得名,其體扁平,背鰭棘10枚,無大牙,一般在45釐米以上,體白色,布滿黑點,成魚體色較深,體上斑紋特別明顯,色彩豔麗,行動緩慢,具有搶食性,由於其肉質細嫩,味道特別鮮美,為海產品的名貴魚之一
  • 它被稱為魚中「活化石」,逃過了大滅絕,卻沒逃過中國吃貨的嘴!
    就像之前,日本泛濫的小龍蝦,德國長瘋了的生蠔,還有非洲的大蝸牛,這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們中國廚師的手裡都變成了人間美味。所以現在也導致了,生物泛濫的第一反應就是讓中國人去吃。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非常的驚訝,我以前以為我們只對小龍蝦生蠔這樣的生物感興趣。沒想到,我們的國民吃貨如此強大。
  • 這種能水中遊陸上爬的魚,比恐龍還早存在,魚類的活化石!
    肺魚,一種比恐龍時代還久遠的存在魚,魚類的活化石,有肺。漫長時間中,有些魚類演化出了四足,演化出了可以呼吸空氣的肺部,這部分魚類的一些種類踏上了陸地,而另一些種類則仍然留在水中。肺魚的演化程度關係肺魚擁有特化的鰾,它們的鰾演化出了類似於肺的功能,可以直接從空氣中獲取生命活動所需的氧氣,這一點讓它們與其他的魚類區別開。
  • 達氏鰉9萬個孩子,回家了
    活動中9萬尾達氏鰉幼魚放歸黑龍江。這些達氏鰉幼魚是一條長2.9米長、體重約300斤、已生長30年左右的達氏鰉的後代。這條達氏鰉在一個月前因受傷被漁民誤捕,經遜克瀕危魚類救護基地救助後,對其進行人工催產輔助產卵培育了9萬尾魚苗。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捕撈作業時誤捕一尾達氏鰉。接到報告後,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立即啟動鱘鰉魚救治救護應急預案,並迅速採取有效措施。
  • 黑龍江漁民捕到巨型魚!體長2米9!專家:至少60歲,價值七萬
    黑河市愛輝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漁政中隊長 周焱霞經現場勘驗,該魚為達氏鰉,雌性,體長兩米九,體重約三百斤。經過專家檢查,這隻300斤重的達氏鰉至少有六十歲了,市場價值大約為七八萬元。達氏鰉素有「水中活化石」、「水中熊貓」之稱,是黑龍江流域的珍貴魚種,也是淡水魚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黑龍江省漁業漁政局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派專家趕赴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