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臨江的人,往往會驚詫於鴨綠江水的清澈,作為中朝國境線的鴨綠江,因「水色似鴨頭」而得名,其流域森林覆蓋率為68%,是世界僅存的幾大無工業汙染流域之一,而且水質優良,水的總硬度、pH值、生物原生質和透明度都高於國際標準。幾近原始的生態環境,使江水清澈碧綠,蕩人心魄。
優質的水源,茂密的水草,為魚類的棲息,覓食,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臨江的野生淡水魚種類繁多,因其味道鮮美,一直是當地特有的野味菜餚之一。
目前,鴨綠江裡有經濟價值和研究價值的漁業生物共131種,其中魚類116種,像鰲花、細鱗、重唇、鯰魚、鯉魚、鯽魚、草魚等許多名貴魚類都是臨江人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鰲花魚,其肉質味道鮮美,極具豐富營養而稱雄於鴨綠江水族。用鰲花魚做出來的湯,完全可以與甲魚湯比美。凡是來臨江的人,無不以食鰲花魚為榮。
著名的鴨綠江特產江鯉魚,自然生長在以長白山之源頭的鴨綠江中,肉體緊實細嫩、潔白、肌肉間無毛刺,口味鮮美,無土腥味,口感既佳,營養又豐富。
重唇魚,長著內外兩層嘴唇,樣子獨特,味道極其鮮美。與鰲花魚一道是臨江人招待貴賓的兩道金牌菜。
江鯽魚,又稱鯽花,不是一般的鯽魚,是江鯽。鯽花橢圓形,體形肥大,鱗色銀白,美的耀眼。鯽花體大肉鮮,可清湯,可煨湯,可清燉,可清蒸,可煎燜,可紅燒,怎麼做怎麼好吃。
細鱗魚,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肉質細嫩,亦稱腦黃金。有防止血栓、加快傷口癒合的功能,營養價值極高。宋明清時期,皇室就將鴨綠江細鱗魚列為貢品。
黃缸子魚,刺雖很多,但肉質細嫩,味道絕佳。
馬口魚,鴨綠江野生魚類,刺雖很多,但肉質鮮美,鴨綠江臨江段已經獲批馬口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蝲蛄,又名長白山小龍蝦,只有在非常清潔的山間小溪中才能活下去。臨江最出名的美食蝲蛄豆腐就是以它為主料而成。
蛤蟆,也叫東北林蛙,是集藥用、食補、美容功能於一體的珍稀兩棲類動物。所產的油就是著名的長白山雪蛤了。
花裡高子魚
沙包魚
鯰魚
龍魚
沙胡鱸子魚
花皮烙子魚
白票子魚
白鰱魚
麥穗子魚
船丁子魚
泥鰍魚
柳根子魚
春生子魚
豬嘴子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