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索:一小時一千美元的挑戰任務,這裡到底有多安靜?

2020-08-21 老家在農村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被各種各樣的噪聲所困擾,使你無法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時你是不是特別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上一會。如果你渴望寧靜,奧菲爾德實驗室或許是最理想的目的地。

全世界最安靜的地方

這個全世界最安靜的地方是位於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南部的奧菲爾德實驗室(Orfield),實際上奧菲爾德實驗室是一座「消音室」,它可以吸收99.99%的聲音。那奧菲爾德實驗室有多安靜呢?人類能聽到聲音的最低分唄為0分唄,而在奧菲爾德實驗室內,聲音可低至-9.4分唄,因此這裡也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

奧菲爾德實驗室內如此安靜,與其特殊構造密不可分。奧菲爾德實驗室有著兩層絕緣鋼牆和近1英尺厚的混凝土層,牆上還填充有隔聲吸聲材料。當然,這些遠遠無法做到如此高的消音程度,它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吸聲結構—3.3英尺的玻璃纖維吸聲尖劈。

奧菲爾德實驗室挑戰

如此與眾不同,加上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加持,奧菲爾德實驗室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隨著關注的人越來越多,奧菲爾德實驗室的設計者突發奇想,發起了一個挑戰:任何人只要能夠在奧菲爾德實驗室裡待滿一小時,便可獲得一千美金的獎勵。

此消息一出,許多人認為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紛紛慕名來參加挑戰,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至今仍無人挑戰成功。到目前為止,最長挑戰記錄只有45 min。為何看似簡單的挑戰卻無人能夠完成?

根據設計者描述:「在如此安靜的環境中,耳朵會逐漸適應。屋子裡越是安靜,耳朵聽到的東西越多。你會聽到心臟跳動聲,甚至可以聽到你的肺和胃發出的咕嚕聲。在裡面,你自己成為了噪音源。」人長時間待在這種環境中,容易產生幻覺和迷失方向。

「無聲密室」的用途

事實上,人們建造「無聲密室」並不是出於好玩,「無聲密室」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著名的奧菲爾德實驗室,就曾被美國許多公司或科研機構使用過。許多生產商都利用它來測試產品的音量、音質等性能,例如心臟瓣膜、手機、汽車儀錶盤,著名的摩託車生產商—「哈雷·戴維森」,還利用該實驗室進行過相關研究。

奧菲爾德實驗室,曾經也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秘密訓練基地之一。因為太空就如同是一個巨大的「無聲密室」,它對太空人的生理和心理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要想在太空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更是難上加難。太空人只有在「無聲密室」接受過訓練後,才能保證將來可以忍受外太空死一般的寂靜。

結語

人們雖然不喜歡噪聲,但是「過猶不及,物及必反」。奧菲爾德實驗室挑戰無人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人類已經習慣了有聲的世界,突然置身於一個絕對安靜的空間內,會使人極度缺乏安全感,進而產生恐懼。

對於一些科學研究和探索來說,能做到極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這就意味著新的突破和前進。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在追求任何東西時都應該把握一個「度」,正如同太過安靜對於人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相關焦點

  • 「科學探索必須有一股鑽研到底的精神」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連續作戰200多天,積勞成疾,不幸離世。他叫趙振東(見圖,中國醫科院供圖),生前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技術組組長、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被譽為「新冠疫苗守護者」。
  • 太空人的工資到底有多高?美國8萬美元,俄3000美元,中國呢?
    太空人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份很神秘的工作,但隨著近年來中美俄加大對太空探索開始,慢慢的我們也開始多了對這個職業的了解。那麼中美俄太空人的收入到底是多少,相信不少人都會好奇。目前,美國一名太空人的收入每月平均下來大致在8萬美元左右,而俄羅斯太空人如今的收入在3000美元左右,那中國太空人呢?
  • NASA演示雷射束傳視頻:每秒一千多兆比特
    原標題:NASA演示雷射束傳視頻:每秒一千多兆比特   科技日報訊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近日成功完成了一項光學技術演示驗證實驗,其特定程序「雷射通訊科學的光學有效載荷」(OPALS)可將NASA未來太空飛行器的通信速率提高10至100倍。
  • 絕對安靜的房間,能聽到自己骨骼摩擦的聲音,你敢來挑戰嗎?
    絕對安靜的房間,能聽到自己骨骼摩擦的聲音,你敢來挑戰嗎? 在我們閒得無聊的時候,聽音樂和或者和人交流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也有人喜歡安靜,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所大學裡,人們就發明了一個絕對安靜的房間。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英國《自然》雜誌刊文指出,嫦娥五號提取樣品是自1976年蘇聯成功完成「月球24號」無人探測任務以來的首次採集月球樣品嘗試。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英國《自然》雜誌刊文指出,嫦娥五號提取樣品是自1976年蘇聯成功完成「月球24號」無人探測任務以來的首次採集月球樣品嘗試。巴西《聖保羅州報》網站寫道,中國發起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40多年來首次從月球表面帶走物質,這項任務可以增進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起源的認識,「是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 韓稱朝鮮人均收入逾一千美元 壽命比韓國人短十年以上
    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1月17日報導,根據韓國統計廳發表的「朝鮮主要統計指標」資料,2010年,朝鮮人均國民收入為1074美元,與人均收入超過2萬美元的韓國相比,僅及韓國人均收入的十九分之一。報導稱,上述資料顯示,朝鮮2010年經濟增長率為-0.5%,韓國經濟增長率為6.2%。
  • 2024年首位女性登月,280億美元開啟太空探索新紀元
    阿耳特彌斯 3 號:這將是歷史性的一次飛行,人類將再次踏足月球,並嘗試建設月球基地,獵戶座搭載四名航天員抵達月球,將有一男一女兩名太空人執行登月任務,首位女性在月球上留下腳印,將再次創造歷史。除了兩名太空人,登陸器還將攜帶重達 100 公斤的科學工具和設備到地面,目標是帶回大約 35 公斤的月巖樣本,以備返回地球後進一步研究。太空人將在室外停留約 4 小時,進行專門的科技示範活動。
  • 探索火星的挑戰
    在火星上要10多分鐘才能把一個信號傳輸回來,而且信號傳輸的速率是很低的,低傳輸效率限制了科學的探索。落到火星上以後面臨三個挑戰。第一是沙塵暴,沙塵暴來了以後,火星車必須要把自己保護好,否則整個儀器會被掩蓋掉。而且沙塵暴來了以後,太陽能帆板上面的沙塵會降低能源的轉化效率。
  • NASA下一輪探索級任務將前往金星、木衛一和海衛一
    其中兩個科學團隊將目標對準了金星,其他兩個團隊則分別專注於木衛一伊奧(Io)和海王星衛星——海衛一Triton。Thomas Zurbuchen在新聞稿中說道: 「這些選定的任務有可能改變我們對太陽系最活躍和複雜的世界的理解。
  • 一站到底何捷是哪一期_張馨予老公參加一站到底是哪期
    張馨予今天宣布結婚的張馨予,她的老公是一位軍人,名字叫做何捷,並且這位軍人還曾參加過綜藝節目《一站到底》,那麼一站到底何捷是哪一期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 被偷走了一小時!澳洲的夏令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夏令時~ 夏令時到底是什麼鬼?一向最為公正的時間怎麼會突然消失一小時? 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提前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 各個採納夏時制的國家具體規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
  • SpaceX能否實現「一小時全球快遞」?
    美媒分析:SpaceX能否實現「一小時全球快遞」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10月16日刊發題為
  • 每日一學 | 冥王星之旅-探索的邊界
    「作為行星科學家 我不知道還能怎麼形容冥王星:它又大又圓有數千英裡寬」新視野號太空任務 首席研究員Alan•Stern. 它的任務是探索冥王星Its objectives: explore Pluto, 收集儘可能多的科學數據collect as much scientificdata as possible, 把它傳送回地球transmit it back to Earth, 然後再近一步探索柯伊伯帶then explore farther out in
  • 在甘肅有一處火星遺址,《挑戰吧!太空》的拍攝地,罕有人至!
    遙遠的甘肅河西走廊,地處一個獨特的航天小鎮,大型航天科學項目《挑戰吧!太空》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在裡面,我突然意識到神秘的火星離我們並不遠,甚至存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挑戰吧,太空》選擇這個站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火星基地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六顆恆星化身為太空人,在高度恢復火星環境的訓練基地生活30天。在這一個月裡,每位客人都要面對8G超重力、72小時睡眠剝奪、15分鐘頭暈等障礙的挑戰。對於常年走在路上的人來說,旅行不是在網上名人景點打卡拍照那麼簡單,而是去體會背後的意義。太空城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 小小立方星也能做大科學——以美國立方星科學探索的實踐為例
    NASA載人探索和運行任務部發起了「立方星發射倡議」(CubeSat Launch Initiative, CSLI),其立方星用於科學研究的比例已近50%,如圖10所示;NASA空間技術任務部還設立「立方星探索挑戰賽」,為立方星提供搭載深空探測任務的機會,使其能夠在月球附近和更遠深空執行先進空間任務;NASA空間科學部在「探索者計劃」(Explorers)框架下遴選了日球層物理小型科學任務等,旨在研究太陽風及其動力學效應
  • 殺手2三頭蛇挑戰任務怎麼做_三頭蛇挑戰任務完成方法介紹[多圖]
    在殺手2遊戲中玩家單純的想要完成三頭蛇這一任務還是比較簡單的,但如果想要完成挑戰任務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那麼三頭蛇挑戰任務怎麼做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殺手2三頭蛇挑戰任務完成方法介紹。
  • 科學與探索
    科學探索主要是「探索未知」,重點是解決「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簡單地說科學發現就是發現新的科學事實和科學規律。中國近代在科學領域確實是落後了,其原因大家都是知道的,沒有了探索精神。 其實科學還有一個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意義:一種通過邏輯推理從觀察到的事實得出可驗證的結論的思維方式。通俗地理解這句話就是,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符合道理的分析,然後得出一個經得起檢驗的結果。
  • 宇宙到底有多神秘?小行星16Psyche:10000萬億美元
    關於宇宙、關於地球、關於我們自身,有太多的謎題等待著我們去挖掘,但哪些是最重要的未解之謎,我們距離找到答案還有多遠呢?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了解。,現在仍然還有很多科學前沿等待著我們去探索。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改變人類對太陽系看法的那些發現,我們將看到這些看起來完全不同的地方,實際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並且將向大家展示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論。
  • 華南理工大學進入ESI農業科學領域全球前千分之一
    廣州日報訊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繼3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後,農業科學也成功進入這一行列,至此,華南理工已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千分之一行列,在全國高校並列第5,位居廣東高校首位。文/徐靜  ESI千分之一學科是國際頂端學科的重要標誌   目前,ESI已成為評價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它是美國科技信息所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的分析評價工具,共設置22個學科,只有近十年論文總被引次數排在該學科前1%的機構才能進入ESI前百分之一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