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間宇宙角度來講,宇宙是不生不滅的嗎?

2020-12-06 騰訊網

宇宙是一個物質有限而空間無限、周期有限而壽命無限的複合體。物質有限,是指宇宙包含的具有宏觀和微觀形態的物質是有限的,包括可觀測的宏觀低速物質與暗物質,微觀低速物質與暗物質。宇宙演化的歷程,也是根據有限物質的不斷變化來判定的。

空間無限,是指宇宙在三維空間中是無限的,換言之,宇宙中有限的物質可以在無限的空間中自由運動而不會受到空間的約束。我們根據宇宙物質在運動變化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特徵,可以定義宇宙的生命周期,但由於空間的無限性,宇宙壽命也是無限的。

在不含物質的絕對真空宇宙看物質宇宙,這時物質宇宙就是一個獨立體。不管內部星系如何演化、碰撞重組,對於物質宇宙而言,這都只是動態的一面,或者稱為物質宇宙的生命現象。相對於空間宇宙的無限性,物質宇宙的運動也失去了相對性和絕對性。

從空間宇宙角度來講,宇宙是不生不滅的,在無限的空間中,物質一直都存在,只是隨著時間的飛逝,不斷呈現著不同狀態,而物質總量是保持不變的。從物質宇宙的角度來看,宇宙壽命是有限的,物質宇宙中存在著若干的星系,在漫長的時間裡由於低速環繞物質的能量衰竭而逐漸向中心聚集,使得星系的體積減小,直到將星系內幾乎所有物質同化為中心暗物質。此時的星系活性增強,會吸引周圍類似狀態的星系,再經過漫長的相對運動過程,發生碰撞,將大部分能量釋放出來。這個過程產生的高溫足以使碰撞區域內的物質解體,部分物質由於碰撞能量的劇烈釋放而反射回空間,形成新星系的物質流,部分中低速物質會由於大星系的吸引而滯留在星系中心的外圍空間。新星系的壽命等於未逃逸的物質流從形成反衝物質流到全部回到中心的時間。因此,不同的碰撞狀態,包括碰撞角度、相對速度、碰撞質量等,都是影響新星系壽命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們所生活的銀河系具有四個旋臂。由此可推知,在銀河系形成的初期,至少有四個小星系與之碰撞。而在我們所處的獵戶臂,大部分物質就是同一個小星系碰撞產生的反衝物質流演化而來的,銀河系旋臂中存在的黑洞等暗物質,也都是碰撞過程中未被同化的小星系核。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各旋臂上的黑洞半徑以及與銀心的距離,來推測碰撞之前各星系的狀態。

以銀河係為例,模擬碰撞後的演化狀態,可以讓我們更詳細地了解星系演化論。

在前銀河系

(銀河系發生碰撞重組之前)的絕大部分物質演變成黑洞或者大體積暗物質時,就會俘獲附近的較小星系或者黑洞,或者是大星系的逃逸星體。在二者不穩定的相對運行過程中,部分被俘獲星體就會朝前銀河系中心做大角度向心繞行,而部分物質是直接向銀心近垂直運動,大部分物質的運動狀態處於二者之間。此時的狀況和前銀河系演化的過程相比,變化的速度急劇加快,銀心外物質不再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而是在相對短暫的時間裡,即可到達銀心附近,或者與中心黑洞發生撞擊,或者與銀心附近的超重星體發生撞擊。由於存在不同的撞擊狀態,速度較小的撞擊星體不足以克服銀心附近超重星體的阻撓而被吸收同化在銀心外圍;速度較大的撞擊星體在克服超重星體的幹擾以後,能量消耗殆盡,被銀心內部黑洞吸附,同時由於強大引力場和高溫等因素,加速了該碰撞星體的衰變過程,從而被黑洞同化;高速的碰撞星體在穿透超重星體層後與銀心碰撞,部分物質會被反射回空間形成反衝物質流,其中包括微觀的中微子、射線離子,以及殘存星體、暗物質體等。

在反衝物質離開銀心向空間運動的過程中,會由於銀心吸引而減速,同時也會與空間其他物質撞擊而組成新的物質形態。高速運動的物質流中,會發生大質量物質俘獲小質量物質、大質量正反物質湮滅、小質量正反物質湮滅以及小型黑洞的重組等情況。

首先,看大質量正反物質的湮滅。忽略正負質子的內部結構,高速正負質子相互碰撞的過程中,大部分動能轉化為熱輻射,而使其速度急劇降低,在運行很小一段距離後便被銀心吸引、吸收。高速正負質子在同向結合的過程中,由於能量虧損很小,並且形成電中性粒子,可以繼續遠離銀心運動,但是其半徑較大,容易與同類物質發生碰撞而互相吸收,同樣出現兩顆正負質子相互繞行狀態,也會很快因為碰撞而虧損能量,直至碰撞湮滅。 小質量正反物質碰撞湮滅後,形成的中性物質具有速度高、體積小和質量小的特徵,幾乎可以擺脫周圍物質的幹擾而自由運行於空間中。

大質量物質俘獲小質量物質分為幾種類型,主要有相互結合成為電中性粒子,單輕子繞重子運動和多輕子繞重子運動。在物質流向空間運動的過程中,重子的動能虧損遠大於輕子,從而為重子俘獲輕子創造了條件。一般情況下,靠近銀心的地方主要發生重子和輕子的湮滅,稍遠的距離主要發生單輕子繞行結合,更遠的地方就會發生多輕子繞行。單輕子繞行的情況下,由於結合體的質量中心和電荷中心偏移,容易與周圍物質發生振蕩幹擾,從而進一步結合成較大的物質體系。該類物質具有電中特性,於是被命名為元中子。元中子與後續講到的中子的結構有所不同,由於它的易結合性,使得大部分元中子在未遠離銀心時就結合成較大的星體,從而形成了圍繞在銀心周圍的中子星。中子星的結構相對不穩定,自形成初期,在其內部就一直存在物質的湮滅,同時,中子星的強大吸引力也會將靠近的低速物質吸引同化。當其吸收的物質不足以彌補損失的體積時,中子星將會衰老,直至形成黑洞,被銀心吸收。

請輸入圖片描

多輕子繞行的狀態發生在遠離銀心的區域,此時,輕子的速度已經降到數倍光速級,重子的速度已降到光速以下,重子周圍的眾多輕子不斷被吸收或同化。比如,電子被質子吸收後形成原子。原子形成後,電子被牢牢禁錮於質子周圍,從而為低速物質的堆積及結合創造了前提。經過漫長的歲月,原子結合成原子團,然後形成更複雜的物質。自此,一個新的銀河系基本成形。

在更遠離銀心的區域,會出現重子吸引更多輕子的現象。比如,在銀河系外層,溫度降到絕對零度以下時,粒子熱運動很小。打個比方,地球上的鈾礦到了此處,便不具有放射性了,因此,會有高元素的物質存在。

當銀河系外圍物質或因周圍星系吸引而逃逸,或因銀河系的吸引而減慢運動,在二者出現明顯區分時,銀河系逐漸走向衰老。

在整個物質宇宙中,類似銀河系爆發與衰退的情形一直都在發生,因此,在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假說並非謠傳,在銀河系中也極可能存在外星人。比如在銀河系的獵戶旋臂中,與太陽系同等形成條件的恆星系就有很多了,即使沒有進化出像人類一樣的高智商動物,但也一定會有生命跡象的存在。

相關焦點

  • 不生不滅的宇宙發自於心
    現代物理學證實,物質是能量的一種存在方式,佛家認為色空不分,人們肉眼所見並非真實存在,這種能量的化身在觀察時,它已糾纏定位在觀察者的眼前。能量振動其實就是傳播攜帶信息,信息聚物質實相生,信息散則滅。老話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九月寒",言語的力量影響深遠,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因為不生不滅的宇宙,是發自於心的,心就是整個能量波的中心。
  • 道家《陰符經》說宇宙:本性應宇宙,生滅源自身
    本性應宇宙,天人通相漏。生滅源自身,由來另及否。《黃帝陰符經》窺:通過「宇宙」明白超越科學的哲學思維為什麼覺得《陰符經》出現不會早於東周,因為在用詞上,比起出自東周的《道德經》要來的更貼近現代。當然這並不代表《陰符經》沒有可取之處,畢竟這本書經過多位大師之手進行演繹和解讀,而其中文字也是模稜兩可,更增加了其中的深度。對於「宇宙」,這是中國人很古老的概念,而這個概念一直沿用至今,甚至於變成了一個現代科學詞彙。其中含義也已經大有不同。這種詞彙的新生,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經常發生。例如:革命一詞,其實來源很早,湯武革命。但是之後就荒廢了,一直到了近代的重新標定。
  • 黑洞以及宇宙生滅的數學表達式
    黑洞以及宇宙生滅的數學表達式芮耀武在論述之前,首先要感謝偉大的愛因斯坦和他偉大的能量公式,因為我下面的所有論述都以能量公式為基礎。但從哲學角度分析,我更願意稱之為非物質體系客觀存在狀態,絕不能以物質為零簡單了之。是不是可以用負數,虛數,複數去表達,有待數學家為代表的科學家們去研究,我的數學知識實在少得可憐。2,宇宙及新星體誕生的數學表達式,仍然是能量公式::E=mcc這次是物質質量變化反過來的過程,質量由零到非零,再到不斷變大的過程。
  • 不站在人類視角看宇宙,或許能發現宇宙的神秘
    一、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視野就不一樣。能改變阻礙發現的思維定勢和思維的禁錮,發現前所未見的奧秘奧妙。還有一個問題,既然時間存在最早的一天,那麼在時間出生出現之前,宇宙或地球是用什麼表示或代替時間這個東西的?那個時候不需要時間這個東東嗎?所以我認為時間這個東西根本是不存在的,只是人們的創造發明罷了,人們一種主觀臆想的東西罷了。空間的最邊遠和宇宙的最邊際在哪裡?你一定回答不出來。
  • 提供宇宙大爆炸的空間在哪?是無中生有而來的嗎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天文學家根據對宇宙的觀察探索假設出來的理論,但並非是空想,是有理論依據來支撐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並不完美,也有瑕疵存在。事實上任何科學理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科學永遠是向前發展的,永遠沒有盡頭。
  • 超燒腦科學推測:宇宙之外、負宇宙與虛無空間
    作者:科學探討-小叮噹網絡作家協會我們理解的宇宙是一個狹義的宇宙,是指「宇宙原始緻密的一個點」爆發後所產生的。為什麼加引號呢?因為一個點是需要佔用空間的,而用空間來形容這個點是不合適的,從空間上來講是講不通的。
  • 什麼是宇宙大同文化?
    宇宙也是一個由時空構成的巨大的自然生命活體。宇是指多層次多維度的空間,是宇宙陽性能量凝聚的「實存在」;宙是指多維時間,是宇宙陰性能量聚合的「虛存在」。從宇宙能量的角度講,是宇宙邊緣能量振頻的降低,使基本粒子得以凝固而呈現出有形物質存在的所謂空間;而時光的減速,有形物質存在的生滅變化,讓人感知到線性時間的存在(過去、現在、未來)。但從宇宙源頭上來講,時間和空間則是人的錯覺產生的幻象。
  • 從物質層面解析宇宙真相與人的真相之驗證自己是偉大的存在
    人類這個角度來講,選擇匱乏的總活在那個裡面的,你一定收穫這個成天想恐懼的,你一定會發生讓你害怕的事情。集體意識,個體意識對世界或者宇宙的認知,對各種發生變化的認知,都是怎麼認知的。客觀不客觀,到底真實不真實?先說人類集體意識。目前對自己的認知,當然這個一定是依託於很局限的思考。我們真的了解自己真的認識了自己嗎?從各個角度,意識層面,物質層面啟發大家。
  • 你想過這個問題嗎?宇宙規律是誰創造的
    規律,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很強大,它主宰著宇宙萬物的運行。宇宙規律包括萬有引力定律、物質不滅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等等,宇宙在這些既定的規律下運行,萬事萬物生生滅滅。想想看,如果宇宙沒有規律會怎麼樣,那可能是一片混沌,或是一片虛無。 也許有人會問,宇宙規律是哪裡來的,是固有的嗎,還是存在幕後的制定者?
  • 天文科普:宇宙不黑暗,洞察不可見的宇宙——X射線空間望遠鏡
    整個x射線的波長範圍我們通常取的是0.01納米一直到達十納米之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個波長它的制度比較的微妙。通常認為原子的直徑差不多就是十的負十次方米,將一個量級也就是0.1納米剛剛好是在這個區間內,這就是為什麼x射線,尤其是用x射線可以用在晶體結構分析還有乳腺癌篩查,醫療CT,爆炸物檢測等等方面,就是因為它波長原子的尺度是差不多。
  • 既然物質不滅,為什麼人類無法和宇宙一樣永存呢?
    活細胞的物理觀》在這本書面世之前,生命的存在和物理學定律之間是存在矛盾的,因為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宇宙作為一個孤立系統,其熵值是不可能自動下降的,但事實卻是,宇宙中存在大量星系和恆星這種「高有序度」的存在,而且演化出了「生命」這種依靠負熵而存活的「低熵體」。
  • 宇宙是誰創造的?由於過程太過於顛覆,可能大部分人類都接受不了
    同理,浩瀚宇宙的背後必有一位偉大的創造者!道家認為「道」生萬物,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是「道」產生的。何謂「道」?「道」是道家認為的,宇宙最本質的東西,也是道家的最高追求。人類自產生以來,就開始抬頭仰望星空,想要熟悉這個未知的世界,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著自己的文明,一點一點的朝著宇宙的方向探索,從遠古的森林到現在的地球,到即將未來要展開的星際探索,我們從未停止過。對於個體生命來講,活著宇宙就存在,死了宇宙就消亡。而對於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延續,宇宙也隨之延續。
  • 宇宙出現前是什麼樣,物理學講宇宙沒有開始,也不可能坍縮成一點
    你說存在,就是承認不存在。既然如此,還怎麼不存在、存在?而且都不存在了,還什麼樣子?你認為什麼才是宇宙?什麼才是宇宙誕生?什麼是宇宙誕生前?難道你知道?人類界定的就一定準嗎?這問題,如果按照現有物理學,肯定是,宇宙沒有起源,也沒有存在、不存在。因為物理學講能量守恆、物質不滅,就意味著開始就是結束,開始就是如此。既然能量守恆、物質不滅。
  • 宇宙也是媽媽生的
    科學家找到了另一個宇宙的證據,證明在我們宇宙誕生前,另一個宇宙就存在。相信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發問、宇宙是如何起源的?上帝創造了宇宙嗎?那麼上帝有母親嗎?從神創論到大爆炸學說,質問上帝人類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膽猜測才形成了我們如今宇宙誕生之因,大爆炸理論。138億年前奇點爆炸隨之誕生時間、空間、物質、能量這萬物的基礎。
  • 真橘貓換太子;此魔方非彼魔方,宇宙魔方不等於空間寶石
    話不多說直奔主題!《驚奇隊長》這部電影的作用其實不亞於開展MCU的《鋼鐵俠》,因為《驚奇隊長》這部電影將之前整個漫威宇宙系列電影都串聯到了一起,一切的一切都通過《驚奇隊長》劇情梳理清楚。之前在漫威前三階段共出現九次的宇宙魔方再次出現在漫威宇宙,並且這一次似乎也帶來宇宙魔方的自身秘密。
  • 十維空間的宇宙是什麼?
    當人們談到「另外的時空」時,我們總會聯想到如平行宇宙之類的超現實世界。然而,現實中的空間和其之於宇宙間的關係其實與我們的想像的大不相同。第三維空間則是加上了深度(Z軸),讓所有的物體有空間感與截面積,如立方體,一個立方體不只有長度,寬度與深度還有質量。除了我們熟悉的此三維空間,其他的七維空間雖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是那麼明顯,但由於其對於我們所處的宇宙還是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我們還是可以感知的到。
  • 多維宇宙和多元宇宙,人類能進入四維空間嗎?
    人類能進入四維空間嗎?因為維度之間有通道,它可以在二維空間中自由移動。    由此可以看出,作為三維空間中的生物,我們不可能進入四維空間。然而,如果將來有一天人類真的進入四維空間,我們可能真的會成為「神」。畢竟,我們可以隨意改變時間軸。
  • 名著‖《三體》浩瀚宇宙裡,不滅的宇宙之光。
    書中描述了宏偉的宇宙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同時也表現了真相的冷酷和人類面對世界未日的人情冷暖。我時不時會脊背發涼,有時亦會因人物命運走向而魂牽夢縈。但更多的是讓我感受科學之美帶來了對於未來宇宙的思考。我不覺得最後結局太過冷酷,這只是「自然選擇「罷了。看完《三體》我愛上了三體宇宙,知道了中國一個特別強大的科幻作家劉慈欣。
  • 宇宙真相
    宇宙真相誰能與我同在,誰可與我齊飛,誰要遨遊寰宇,誰到不滅之地。一、能量宇宙宇宙是一個充滿能量的世界,宇宙的本體是能量,也就說第一層世界是能量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存在著無限數量、具有無限智慧的生命,不生不滅,永遠自在地遊蕩,生存在宇宙之中;能量的億萬分之一是太和之氣,這個世界的生命也是不生不滅,自由自在地生存,自由遊蕩在能量世界之中,祂屬於第二層世界;太和之氣的萬分之一是浩然正氣,這個世界的生命也是不生不滅,自由自在地生存,自由遊蕩在能量世界和太和世界之中
  • 妙喻答疑,佛學講的不生不滅,到底是什麼含義?
    不生不滅是佛教的一個重要理論,那麼不生不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現在就讓我們來探求不生不滅的義趣何在,也讓大家悟佛知見,從而真正超脫生滅法,生滅即滅,則寂滅現前!在探尋不生不滅的真諦之前先讓我們看個譬喻。比如說有一個特殊的房子,怎麼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