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學大會雷人言論:牛頓愛因斯坦是錯的 引力波應改名"莫迪波"

2020-11-29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方書文】

「牛頓不懂地心引力。「

「愛因斯坦誤導了世界,引力波應該改名為『納倫德拉·莫迪波』。」

「數千年前,印度是試管嬰兒的科學先驅。」

以上這些出自印度科學家之口,而且還是在印度第106屆科學大會上的發言。

1月3日,印度科學大會協會(ISCA)在印度拉夫裡科技大學(LPU)舉辦了第106屆印度科學大會,印度總理莫迪出席了大會開幕式,強調科學研究應該與推動社會發展相結合。

圖源視覺中國

然而據《印度時報》1月6日報導,會上有發言者駁斥了愛因斯坦和牛頓的發現,甚至有發言者將印度宗教神作為其言論的證據。

這兩位發言者分別是印度科學家卡南·傑加塔拉·克裡希南和安得拉邦大學副校長G·納格什瓦爾·拉奧。

克裡希南在會上說,牛頓「對地心引力知之甚少」,儘管他的計算是完美的,但他的理論物理存在問題。他還說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誤導了世界。

他表示,物體以特定的速度運動不是因為重力,而是由於空間的自壓縮性質。「空間比行星和太陽重,因此會壓縮它們。對這些物體施加相等的壓力,這就是它們運動的原因。空間的自我壓縮性質是愛因斯坦和牛頓無法理解的,因而他們誤導了世界,」克裡希南補充道,「引力波應該改名為'納倫德拉·莫迪波'」

而安得拉邦大學副校長拉奧則引用印度神話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一個神話故事——一個女人生了100個孩子,作為印度幾千年以前就有幹細胞技術的證據。他說:「由於有幹細胞和試管嬰兒技術,這才是可以實現的」。他還聲稱這部史詩中的魔王拉瓦納擁有24種不同類型的飛機,並在斯裡蘭卡擁有多個機場

批評人士說,古代故事可以用來欣賞和閱讀,但認為它們代表科學是無稽之談。印度科學大會協會也對上述發言表示了「嚴重關切」。

這種驚人的印度「科學發現」,還有很多。

據《印度時報》報導,在2015年1月,喀拉拉邦一所飛行員培訓學校的校長阿南德博達斯和孟買一所初級學院的講師阿米亞賈達夫在題為「梵文中的古代科學」的研討會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古印度發明了能夠向多個方向飛行的飛機,甚至到達了其他星球

他們引用了《Vaimanika Shastra》的古梵文手稿作為參考文獻,該文本有一些聲稱是古代飛機的圖表。但是,科學家們早些時候已經得出結論,這篇文本中的飛機設計是不現實的。這篇論文具有明顯的偽科學性質。

2017年,印度初級教育部長薩蒂亞帕爾·辛格表示,飛機是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中首次提到的,並且第一架飛機是由一位名叫希瓦卡爾·巴布吉·塔爾帕德的印度人發明的,比萊特兄弟早了8年。

據BBC報導,印度一直有著用神話代替科學的傳統,這導致了偽科學這一邊緣文化的產生。很多人認為,在以莫迪為代表的的印度民族主義人民黨的領導下,偽科學已經從邊緣走向主流。

莫迪自己在2014年就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論調,他告訴孟買一家醫院的醫務人員,印度神甘尼沙的故事顯示古印度存在整容手術因為他的象頭附著在人體上

印度人民黨及其盟友長期以來一直將神話和宗教混為一談,而這些言論通常可以讓人們回想起過去印度教的輝煌,屬於宗教民族主義。批評人士表示,將科學混入其中,只會有助於傳播偽科學,侵蝕真正的科學。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牛頓不懂地心引力?愛因斯坦誤導世界?印度科學大會畫風偏了
    第106屆印度科學大會(Indian Science Congress,簡稱ISC)於當地時間1月3日至1月7日舉行,印度政府相當重視科學大會的召開,總理莫迪親自出席開幕式並做了主旨發言。
  • 引力波會最終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錯了嗎?
    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理由反對愛因斯坦,但探索宇宙的新方法總是有機會向我們表明,它的行為並不像我們期望的那樣。下面是引力波如何證明愛因斯坦是錯的。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波是一種全新的輻射形式,與以前已知的任何形式都不一樣。 每當質量加速通過彎曲空間的區域時,或者每當不斷移動的質量移動通過曲率變化的空間區域時,空間曲率的變化都會產生波紋,類似於雨滴落入池塘時的水波紋 。
  • 愛因斯坦怎麼預言引力波的?
    1916年6月,愛因斯坦發現時空彎曲的擾動可以是以光速傳播的波,這就是引力波。 希爾伯特同時也得到類似的方程,但也是基於愛因斯坦的物理思想。 愛因斯坦在這篇文章中,還總結了廣義相對論的3個預言:引力紅移、光線彎曲、水星進動。引力紅移可以理解為時間的彎曲,光線偏折體現了空間的彎曲。 1916年6月,愛因斯坦發現時空彎曲的擾動可以是以光速傳播的波,這就是引力波。
  • 印度部長言論再「翻車」,發現地心引力的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
    編輯:一水流殤日前,印度鐵道部長高耶爾在接受採訪時,有記者問道:「按照印度當前的經濟增速,何時才能成為5萬億美元經濟體?」但是高耶爾卻答非所問,脫口而出:別盯著數字看,愛因斯坦不是靠數字發現地心引力的。
  • 牛頓不樂意了!印度工商部長稱愛因斯坦發現萬有引力 ...
    IT之家9月15日消息 據Liveminte-paperNew消息,9月12日,印度工商部長在會議上語出驚人,「不要研究數學,數學永遠不會幫助愛因斯坦發現萬有引力」,引發網友群嘲。之後他改口稱「數學幫助愛因斯坦發現了萬有引力」,網友再次被逗樂「這個部長沒有get到重點啊!」
  • 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牛頓的定律是錯的嗎?
    自艾薩克牛頓從蘋果上發現引力以後,我們對於引力的理解在不斷地完善,並且至今仍是。每當在引力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發現,我們都能以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世界。圖解:被稱為牛頓蘋果樹後代的一顆蘋果樹,發現於劍橋大學的植物種植園。
  • 牛頓與愛因斯坦的時空觀,科學從不給任何人面子
    時間還在繼續向前流逝,牛頓與愛因斯坦兩個人的名字卻在時光的長河裡永垂不朽了,這兩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卻好像一對從未見過面的冤家,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愛因斯坦則用相對論讓牛頓無地自容,要是他兩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我真怕牛頓會殺愛因斯坦滅口,這事他做得出來,畢竟胡克與萊布尼茨可是前車之鑑
  • 科學:愛因斯坦至少錯了5次
    【科學:愛因斯坦至少錯了5次】在過去的幾周裡,有幾個故事講述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或者支撐這些理論的觀點,是如何在新的程度上得到證實的。1)宇宙常數當愛因斯坦在構建他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時,他需要一點矇混過關的因素。
  • 諾獎解讀|引力波探測史:從愛因斯坦到LIGO
    他奠定了引力波探測的理論基礎,開創了引力波波形計算以及數據分析的研究方向,並對LIGO儀器科學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提出了量子計量學理論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值得一提的是,索恩教授在2009年辭去費曼教授職務後,開始追求寫作和電影事業。他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和諾蘭合作的《星際穿越》,索恩教授擔任該片的科學顧問。索恩教授曾多次為《科學美國人》撰文,在《黑洞專刊》中,就有索恩等人撰寫的《把黑洞看成一張膜》。
  • 100年前的一次日食證明了愛因斯坦是對的,而牛頓是錯的
    通過正確的觀察,人們可以測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對牛頓引力預測的有效性。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現在已經整整100年了,也許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進步。1919年5月29日,世界永遠改變了。數百年來,艾薩克·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 - 萬有引力定律 - 沒有受到挑戰,因為它的預測符合以往所做的每一次觀察或測量。
  • 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
    來源:「科學大院」公眾號(ID:kexuedayuan) 作者:蒙克來自文明誕生以來,人類便對宇宙充滿好奇。在誕生科學方法和科學理論之前,各民族的祖先用深邃的哲思和瑰偉的想像力編織出一個個關於宇宙的神話。
  • 愛因斯坦最大的科學錯誤是什麼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客觀地說,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會犯錯的人。而且很多時候犯錯的過程,也是積累經驗的過程。科學史上的大神們,比如:愛因斯坦,牛頓都曾經犯過一些錯誤。而且牛頓還曾經利用自己的權威去打壓過自己的對手,比如:胡克、萊布尼茨等人。
  • 古印度文明對世界的貢獻及近現代印度裔得過十二個諾貝爾獎
    印度次大陸對人類文明有極其卓越的貢獻。 一,0的發現始於印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0在印度婆羅門教表示無(空)的位置。
  • 愛因斯坦憑什麼說中國沒有科學?
    眾所周知,在20世紀愛因斯坦被評為最偉大的理論學家沒有之一,縱觀整個物理學史,也只有牛頓、麥克斯韋可以與他相比較,但也是同等的比較。」的來信,想諮詢一下愛因斯坦的意見,畢竟愛因斯坦在當時的言論是非常具有意義性的,愛因斯坦的確是回復了這封信,並且還把它公開了。
  • 兩大人類精華,睥睨天下,究竟牛頓和愛因斯坦誰的科學地位最高?
    我們從小的偶像,牛頓、愛因斯坦,都可謂人類的結晶人類的希望,牛頓與愛因斯坦都是站在科學界頂尖的巨人,一個開闢了經典物理學,一個引領了現代物理學。兩位劃時代的科學家,都是人類引以為傲的傑出人才。艾薩克·牛頓(1643.1.04-1727.3.31),英國皇家協會會長,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被英格蘭的安妮女王封為爵士,使他成為艾薩克牛頓爵士。提出了的著名的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規律,為此後三個世紀物理學界的科學觀點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為現代工程打下了夯實的根基。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然牛頓、愛因斯坦在晚年時,為何都痴迷神學
    什麼是科學?這是一個建立在公式、理論、現實交錯的複雜的世界。常人很難窺探到科學的大門,哪怕是世界上的很多位偉大的科學家,也不敢說自己懂科學,科學定論是值得後人一次又一次推敲的,一旦定論被打破,一切都 要推翻重新再來。
  • 華人科學家:愛因斯坦都不敢想像 我們探測到引力波
    100年前,當愛因斯坦預測引力波的存在的時候,他不曾想過,有朝一日,人類能夠真正觀測到應力波:這個效應是如此的微弱,無法察覺。  今天,2016年2月11日,北京時間23:30分,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LIGO科學聯盟、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向全世界宣布: 我們真的探測到引力波!
  • 日全食怎樣證明愛因斯坦對了,牛頓錯了?
    一直以來,天文學家觀測到的各種天體運動都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支配之下。甚至,天文學家還通過牛頓的引力理論直接預言了海王星的存在。然而,後來發現的水星近日點進動問題讓天文學家感到不安。牛頓引力理論的局限性以太陽作為靜止參照系,水星環繞太陽運動的軌道並非是封閉的。因為受到其他天體引力的作用,水星的近日點在不斷發生變化。根據測量,水星的近日點進動值與牛頓引力理論的預言並不完全一致,兩者相差每世紀43角秒。雖然這個誤差很小,但是不能忽略,一定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 地心說被取代,證明科學可以被推翻?你的理解錯了
    地心說被取代,證明科學可以被推翻?你的理解錯了。為地心說正名:雖然落敗,但它依然是科學理論。經常看見某些不懂科學概念的朋友在說,「科學可以被推翻」,既然科學可以被推翻,則科學也不一定靠譜:「今天的科學推翻昨天的科學,明天的科學推翻今天的科學,所以科學也是不能被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