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會最終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錯了嗎?

2021-01-07 科技領航人

在過去的五年中,人類開始實踐一種全新的天文學:引力波天文學。我們沒有觀察來自宇宙的某種形式的光,而是用望遠鏡、無線電天線、天線或其他對電磁輻射敏感的設備收集的光,或是建立了專門的引力波探測器,可以檢測並表徵時空的波,這些波是大量物質相互纏繞、融合併相互碰撞而產生的產物。

2015年9月14日,我們首次認識到合併黑洞產生的引力波,從而使我們對世界的了解永遠改變了。自那次事件以來,已經看到了約60個額外的引力波信號,不僅包括合併黑洞,還包括合併中子星。過去五年來,愛因斯坦從未有過的驗證,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許多預測都是正確的。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引力波將有前所未有的機會對我們的引力理論進行前所未有的檢驗。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理由反對愛因斯坦,但探索宇宙的新方法總是有機會向我們表明,它的行為並不像我們期望的那樣。下面是引力波如何證明愛因斯坦是錯的。

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波是一種全新的輻射形式,與以前已知的任何形式都不一樣。 每當質量加速通過彎曲空間的區域時,或者每當不斷移動的質量移動通過曲率變化的空間區域時,空間曲率的變化都會產生波紋,類似於雨滴落入池塘時的水波紋 。但是,這些漣漪是:

不需要介質就可以通過,簡單說,空間的結構就足夠了,從產生能量的系統中帶走能量,並以光速行進。直到2015年,所有這些都是理論上的,只有間接測試可用於證實這一點。但是,最初由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合作利用,後來由室女座幹涉儀(VIRGO)加入,使我們能夠探測到引力波穿過地球時太空中的波紋。實際上,這些波以光速穿過地球,在垂直方向上交替地拉伸和壓縮空間,使我們能夠首次「看到」這些引力波。

當波穿過地球時,在一個方向上的拉伸導致光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穿過它,而在垂直方向上的壓縮將光的傳播時間減少了相等的量。在引力波的作用下,每個雷射臂的長度略有變化,在這些幹涉儀臂中傳播的光所產生的幹涉圖案就會發生微小的變化。通過觀察多個檢測器中變化的模式,我們不僅可以重建產生這些波的源的屬性,還可以重建波本身的屬性。

此外,現在著名的2017年事件揭示了兩個中子星的合併,引力波在一個爆發中到達,然後在爆發結束後僅1.7秒,第一個光信號到達了。最後,我們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引力的速度,發現它速度與光速只差10^15分之一。就我們的測量能力而言,這些引力波的速度,頻率,振幅和能量與愛因斯坦的預測完全吻合。

但是,每次我們測量新事物時,以更高的精度,更長的持續時間,更高的靈敏度,在新的頻率範圍內,對於新型的物體等,我們都將有可能使我們看到的東西超越已知的物理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般理論純粹是張量理論,其中物質和能量的存在僅指示空間如何彎曲,而空間彎曲僅指示物質和能量如何移動,但還有其他可能性。

也可能存在引力的標量或矢量分量,這是許多嘗試對引力理論進行的擴展或修改引入的。儘管廣義相對論預測引力的速度必須始終等於光速,但許多其他的引力理論都為各種不同的事物引入了一系列有趣的可能性。事實證明,對黑洞與黑洞合併的詳細觀察,甚至比我們現在所能衡量的靈敏度更高,可能最終使我們超越了愛因斯坦。

要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讓我們首先考慮一些更熟悉的東西:光。當我們觀察來自宇宙中任何光源的光時,就會發現它具有多種能量,分別對應於各種波長和頻率。但是,光在真空中傳播時始終是電磁波,這意味著光在穿過宇宙時會產生交變的電場和磁場。此外,所有波長和能量的光,只要在真空中傳播,就始終以完全相同的速度移動:光速。

如果您要從特定光源獲取宇宙中的所有光並測量每個單獨的能量量子,您會發現光實際上可以分解為兩種不同偏振的組合:順時針和逆時針。在空間真空中,沒有任何物質或其他能源幹擾,無論能量、波長、強度或偏振如何,所有形式的光都以完全相同的速度傳播。

但是,根據它改變我們的行為的旅程,您可以採取一些不同的措施。 您可以將其反射離開物質,從而使光線完全或部分偏振:使其在順時針和逆時針偏振之間不對稱。您可以將其穿過嚴重彎曲的空間區域,這將導致引力時間延遲,並在引力透鏡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示例中使光線發生偏轉、扭曲和放大的機會。

但是,您也可以使光線通過實際的光學透鏡,例如稜鏡。每當它穿過介質而不是空間真空時,光的傳播速度就會下降,對於能量較高的光,它的下降速度會更大。結果,藍光進入水滴時會比紅光彎曲更多,從而形成地球大氣中可見的自然彩虹。另外,某些物質不僅對光的波長敏感,而且對偏振敏感,從而產生了雙折射的驚人效果。

現在,讓我們遠離電磁波,回到引力波。與光不同,引力波根本不在乎物質。您可以通過空間真空、透鏡、稜鏡或其他材料,甚至固體地球本身傳遞引力波,它們將繼續以引力的速度傳播。它們不受物質以任何方式影響,除了一種方式:它們關心物質和能量如何導致空間結構彎曲。

就像光一樣,引力波也應該以引力的速度運動,引力應等於光的速度。無論引力波的能量、波長、強度或偏振(polarization)如何,這都應該始終不變。就像光一樣,引力波具有兩個極化,但它們不是「順時針」和「逆時針」,而是被稱為「plus」(+)和「cross」(×),具有拉伸和壓縮的方向。對於兩個偏振(polarization),它們以45度彼此旋轉。引力波檢測器相對于波本身的方向確定了波的多少是+,而波的多少是×,每個波都是兩者的組合。

如果廣義相對論是完全正確的,那麼這些屬性都不重要。引力波將始終以引力的速度移動,並且都將受到它們所經過的空間曲率的同等影響。

但是,如果引力具有標量分量或矢量分量——就像許多,甚至對廣義相對論的大多數修改都引入了方程式一樣——突然之間,對於每個引力波,引力的速度可能並不總是相同的。在一篇引人入勝的新論文中,科學家若澤·瑪麗亞·埃茲奎加(JoseMaríaEzquiaga)和米格爾·祖瑪拉卡瑞格(MiguelZumalacárregui)得出了有關廣義相對論不是全文的彎曲空間將如何不同地影響引力波的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在除了標準張量分量之外還涉及引力的標量分量的一大類理論中,他們發現+和×兩個偏振(polarization)將在空間強烈彎曲的情況下以不同的速度移動。如果在一對正在合併的黑洞附近存在大量物體,例如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或者沿著合併的黑洞的視線有一個巨大的星系、類星體或星系團,那麼我們應該會看到上升信號。如果+偏振(polarization)運動更快,則它首先到達,而×偏振(polarization)隨後到達。如果我們發現檢測到的信號重複出現,或者信號的兩個相同分量重疊(產生某種加擾信號),則我們應該能夠立即識別出該信號。這不取決於信號本身的任何屬性,而是取決於我們的檢測器以及它們相對於信號的方向。現在有3個獨立的引力波探測器運行,並且至少還有2個正在運行,不同的探測器將觀察到+和×偏振(polarization)的比率不同。

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信號,畢竟愛因斯坦錯了,引力比廣義相對論讓我們相信的更為複雜。

在大多數情況下,在一般相對論中,距離較大,引力場相對較弱,我們只需採取牛頓極限,從相對論中添加第一個修正:我們稱之為"前階"近似值。但是,在引力場很強的地方——就像黑洞合併附近一樣——我們需要做更多。更準確的近似值包括查看"前導階"和"次前導階",並利用該分析展示了另一種可能性:引力波可能會減慢速度,扭曲程度取決於其波長!

當兩個啟發性和合併性的黑洞發生引力波事件時,實際上分為三個階段:啟發性,合併和振鈴。就在合併開始之前,由吸氣階段產生的引力波的頻率和振幅都會增加(波長會減小),並且在合併之後,在振鈴階段,兩個引力波的頻率和振幅也會迅速變化。就像稜鏡或透鏡可以將不同波長的光彎曲不同的量一樣,引力透鏡可以想到地將不同波長的引力波彎曲和減慢不同的量。隨著我們繼續觀察越來越多的引力波事件,其中一個發生在空間曲率強的區域附近只是時間問題,這為驗證愛因斯坦理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在未來的幾年中,LIGO探測器和Virgo探測器將進行多次升級,從而提高其靈敏度和範圍,發現的事件發生率比令人印象深刻的觀測結果還要高,而且不久後至少還有兩個探測器:日本的KAGRA和印度的LIGO加入其中。在線使用額外的檢測器,每個檢測器都具有獨特的三維配置,事件發生只是時間問題,愛因斯坦的理論因此而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檢驗。如果引力波信號具有很強的引力透鏡效應,即使它們比我們目前設定的極限小數千倍,也可以顯示出各種波長或偏振之間的引力速度差異。

每當您有機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檢驗您已建立的自然法則時,您都必須接受它。真正實現物理學進步的唯一途徑是,當我們獲得決定性且明確的實驗或觀察結果時。如果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不是萬有引力的故事,那麼我們就應該到處尋找可以嘗試揭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物理理論中任何裂縫的地方。未來十年以及未來幾十年引力波事件的爆發,將使我們最終超越愛因斯坦,或者將證明愛因斯坦在一個全新的領域中是正確的。

相關焦點

  • 事實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廣義相對論通過了比率檢驗!
    近日,科學家通過一項研究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而這項研究齊愛恰恰是將兩種看似沒有太大關聯的事物連接在一起,它們就是圓周率π和廣義相對論。圓周率π在3700年前,巴比倫的數學家們估計了一個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而這個比值就是圓周率π的雛形。他們把他們的答案,第一個發現的π值,刻在一塊簡陋的黏土碑上:25/8,或3.125。
  • 愛因斯坦的1919,廣義相對論是如何一步步被證明的
    愛丁頓無疑會為這些風險擔憂,但這並不會阻撓他的行動,因為這次觀測能夠證明或反駁現代科學中最具革命性的科學理論:廣義相對論。 2. 1915年11月,愛因斯坦向普魯士科學院遞交了全新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
  • 愛因斯坦的巨大失誤,廣義相對論是錯誤的嗎?
    小編我是非常崇拜和尊敬愛因斯坦的。愛因斯坦是人,不是神,當然也會有失誤,這是很正常的。愛因斯坦其實更是一位偏向哲學型的科學家,因此會受到一部分唯物主義科學家的攻擊,這本身就在所難免。
  • 事實證明:愛因斯坦又對了!致敬偉大的廣義相對論!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搖擺的脈衝星證實了廣義相對論!最新觀測顯示,在距離我們25000光年外的脈衝星正在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搖擺,這種現象立刻在科學界引起了大量關注並為之震撼。因為在一個多世紀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已經預言了這一現象。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地球表面上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中基於相對性原理利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引力理論。該理論由愛因斯坦自1907年開始發展,最終在1915年基本完成。廣義相對論將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狹義相對論加以推廣。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被描述為時空的一種幾何曲率屬性,而時空的曲率則通過愛因斯坦場方程和處於其中的物質及輻射的能量與動量聯繫在一起。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成現實?黑洞照片的出現,直接證明黑洞的存在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到底是不是正確的。而這一發現,恰好為這兩個問題提供了證據。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以及後世眾多學者的研究表明,所謂的「黑洞」與「白洞」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黑洞誕生於超巨星瀕死之時,因為內核燃料不夠,而超巨星本身的質量過大,再加上引力的原因,在這些瀕死的超巨星的體內,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視界」,在這個視界中,任何物質,包括光都不能逃脫——只要一靠近,必然會被吸引——這便是「黑洞」。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初建廣義相對論時,認為廣義相對論的基本方程有兩個:場方程(1)和運動方程(2)。後來,愛因斯坦和蘇聯的福克分別證明,從場方程可以推出運動方程,因此,廣義相對論的基本方程只有一個——場方程(1)。另外,在他們的證明中還得到一個值得注意的副產品:場方程中作為場源的質量,在推出的運動方程中,同時出現在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兩個位置上。
  • 廣義相對論比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更正確嗎?萬有引力理論是錯的嗎?
    關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哪個更正確,目前來看顯然是相對論更為正確。我經常看到大家都堅持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依然是正確的。但我個人認為其實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因為它們的根基不一樣,不可能同時正確。牛頓的萬有引力是以平坦的絕對空間作為背景的,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以彎曲的時空作為背景的。
  • 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對的
    這些結果是基於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捕獲的數據進行重新分析得出,這一結果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了一種新的檢驗。因為合併黑洞經歷了破碎的引力,對這些事件的研究,能讓研究人員在極端條件下檢驗廣義相對論。在這個特殊案例中,科學家們測試了廣義相對論的一個具體預測:黑洞可以通過質量和自旋速率來完全描述,愛因斯坦的理論又一次通過了測試。
  • 並再一次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對的!
    這些結果是基於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捕獲的數據進行重新分析得出,這一結果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了一種新的檢驗。因為合併黑洞經歷了破碎的引力,對這些事件的研究,能讓研究人員在極端條件下檢驗廣義相對論。
  • 科學:愛因斯坦至少錯了5次
    【科學:愛因斯坦至少錯了5次】在過去的幾周裡,有幾個故事講述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或者支撐這些理論的觀點,是如何在新的程度上得到證實的。1)宇宙常數當愛因斯坦在構建他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時,他需要一點矇混過關的因素。
  • 愛因斯坦的「黑洞方程」的證明
    也是因此,愛因斯坦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依靠近似而不是精確的解決方案——通過他人為創造的視角來觀察宇宙。 然而,在過去的一年中,數學家們把廣義相對論的數學部分推向了更大的輿論焦點。有兩組研究人員提出了有關廣義相對論中一個重要問題的證明,這個問題被稱為黑洞穩定性猜想。
  • 愛因斯坦錯了嗎?十大超光速現象真實存在,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1905年首次提出相對論時,幾乎所有同一領域的科學家們都對其冷嘲熱諷並持以反對,稱愛因斯坦為瘋子。因為當沒有人能夠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過很多新理論新觀點剛開始都沒辦法讓人理解和接受,最後都會被證明是正確的。
  • 愛因斯坦錯了嗎?十大超光速現象真實存在,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1905年首次提出相對論時,幾乎所有同一領域的科學家們都對其冷嘲熱諷並持以反對,稱愛因斯坦為瘋子。因為當沒有人能夠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過很多新理論新觀點剛開始都沒辦法讓人理解和接受,最後都會被證明是正確的。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如何解決牛頓理論解決不了的問題?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塑了引力理論,解決了牛頓理論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自1905年首次亮相以來,它已經通過了幾十個專門為它設計的實驗檢驗,但物理學家的挑戰其實才剛剛開始。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只是在牛頓的世界裡玩耍。不過,這一切很快就會改變。一些大膽的實驗將使用全新的探測設備和探測手段來研究引力在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天體周圍是如何起作用的。
  • 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牛頓的定律是錯的嗎?
    愛因斯坦的革命引力跨越空間的秘密在200年後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揭開,他的廣義相對論用一種全新的方式描述了引力。牛頓認為引力是一個力,而愛因斯坦把它看做空間本身的彎曲。帕內克說:「牛頓把引力描繪成在空間中發生的一種行為,但愛因斯坦認為這是物質和空間的相互作用。」
  • 廣義相對論場方程誕生史:一場愛因斯坦與希爾伯特的究極競賽
    愛因斯坦的晚年合作者、 波蘭物理學家英菲爾德在《愛因斯坦: 他的工作及對我們世界的影響》 一書中曾經記述過一段有趣的對話:……我曾對愛因斯坦說: 「無論您是否提出, 我相信狹義相對論的問世都不會有什麼延誤, 因為時機已經成熟了。」 愛因斯坦回答說: 「是的, 這沒錯, 但廣義相對論的情形不是這樣, 我懷疑直到現在也未必會有人提出。」
  • 諾獎解讀|引力波探測史:從愛因斯坦到LIGO
    閔可夫斯基證明,就算兩個觀測者測量兩個事件的時間間隔和距離時得到的結果不同,但對分割兩個事件的某種「時空距離」,他們得出的結果總是一致。這意味著,獨立於觀測者的物理現實不是單獨的時間或空間,而是時空,一個能將時間和空間統一起來的四維幾何結構。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則更進了一步,指出時空不是絕對的,即時空的幾何並不像狹義相對論那樣是既定的。
  • 科學家發現引力波,圓滿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它的意義非凡
    人類進入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後,出現了一些偉大的科學家,其中愛因斯坦就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就是相對論的提出,尤中廣義相對論是人類探索宇宙重要的指引。不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不完整,它還缺乏一個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引力波。
  • 在愛因斯坦之前,有科學家接近於提出相對論嗎?
    偉大的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和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上齊頭並進。這兩個人有時是合作者,有時是競爭對手,有時甚至陷入敵意(當然雙方很快就忘了)。愛因斯坦採用思維實驗,接受直覺,並試圖摸索出解決方法,一邊設想一邊填入所需的數學上的證明(有時與他人合作)。希爾伯特更像是一位嚴謹的數學家,他極大地推進了其他人(包括希爾伯特自己)擴展出的黎曼幾何。他還在推動一個在數學上有更廣泛影響的結果。歷史告訴了我們哪一種方法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