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失去了「丁丁骨」?這種進化是退步,還是優勢?

2020-10-05 歆琳科普

這個問題說實在的比較複雜,我們至今沒有搞懂其中的各種緣由,因為靈長類動物的「丁丁骨」都不大,幾個釐米級別、甚至是毫米級別的,很難形成化石,而且當人類失去「丁丁骨」的時候就更難形成化石了。

所以我們現在不僅沒搞懂為什麼丟失,就連具體啥時候弄丟的都不是很清楚。

但我們依然是提出了很多理論假設?下面我就一一道來,供大家參考和討論,你覺得哪種情況最有可能呢?

首先我想說的是,弄丟「丁丁骨」這種獨特的進化總體來說,沒有很強的優勢,只能說適合我們的才是最好的。

甚至丟失了「丁丁骨」以後還為我們帶來的一點點困擾,有時我們很羨慕那些能夠隨時「上線」的其他雄性哺乳動物。

科學家是如何知道是人類弄丟了?而不是一直都沒有?

這個問題很簡單,看看我們的親戚就知道了。在所有的靈長目中只有人類和蜘蛛猴沒有「丁丁骨」,其他的靈長類都有,就連和我們人類出現分化最晚的小矮子倭黑猩猩至今也保留了這根骨頭。

而根據靈長類的進化史,小矮子和我們的祖先分道揚鑣大約是在450萬年前,所以我們就能確定人類失去這個骨頭的大致時間。

其實不僅僅是靈長目,我們放眼整個哺乳動物界,這個骨頭普遍存在於那些食肉目(貓啊、狗啊、獅子、老虎之類的)、齧齒目(典型代表就是老鼠)、食蟲目(以昆蟲為食的動物,如刺蝟)動物中,分布十分廣泛。

而且也有研究論文顯示在在靈長目與食肉目動物分化之前,在我們90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中已經出現了這個骨頭。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骨頭曾經存在於人類的身體裡,我們把它弄丟是事實。

上圖就是一些動物的「丁丁骨」,最長為海象的1米,我們還用它的骨頭雕刻出了下圖的工藝品,現在能理解靈長類的毫米級別是啥概念了。

人類為何丟失這根神奇的骨頭呢?

首先可以肯定過的是,既然大部分哺乳動物保留了它,那麼它就有絕對的優勢,如果把它弄丟,肯定是進化出了不一樣的繁殖策略取代了這跟骨頭的優勢,不然自然選擇是不會丟失有絕對優勢的特徵的。

1、人類沒有發情期,人類雄性之間的競爭不是很大

自然界中的其他動物大部分都有發情期,一年的時間內動物們會根據孕期的長短會選擇在秋天或者在春天進行交尾,來繁殖後代。

期間短、任務繁重,而且雄性為了保證以更大的可能留下更多的後代,那麼它們就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以更多的雌性完成交尾。

所以這時如果有「丁丁骨」的存在,那真是如虎添翼,說來就來,完成任務的效率會高很多。

反觀人類沒有固定的發情期,隨時都可以。時間不緊迫,那麼競爭就小了很多,所以「丁丁骨」帶來的隨時在線就顯得沒有必要了。

你可能會認為就是競爭小、時間不緊迫,那有「丁丁骨」總比沒有好啊!其實這只是你的偏見,以人類目前進化出來的方式來看,也是十分完美的,不存在任何瑕疵、以及任何障礙;

出現障礙也只是老年雄性,但是在遠古時期的人類壽命非常短,還沒等出現障礙呢,都入土為安了。

而且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些哺乳動物跟我們人類一樣沒有這個骨頭,例如鯨魚、馬、驢、大象等等,這說明這根骨頭並不是大自然唯一的選擇。

2、人類的婚配製度,以及人類的專一性,導致了這個骨頭的消失

這跟骨頭除了隨時讓雄性動物保持在線以外,還能提高它們每一次繁殖的成功率,畢竟有了這跟骨頭雄性就能跟雌性長時間的在一起。

這樣就能為自己的遺傳物質爭取時間,也能方式其他的雄性求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狗狗的自鎖行為,有時能鎖半個小時。

而人類目前是自然界中專一、一夫一妻制的典型代表,但科學家也猜測在遠古時期,雖然沒有現在意義上嚴格的一夫一妻,但是是雌性在一段時間內只會跟一位雄性交尾,所以這個骨頭在提高繁殖成功率上就意義不大了。

但是雄性放棄這個骨頭卻進化出了更為驚奇的特徵,就是撞臉蘑菇,有一個冠狀脊,根據研究表面,這個冠狀脊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像勺子一樣挖出前者的「玉米澱粉」,提高自己遺傳的成功率。

這可能是雄性丟失這根骨頭以後,專門進化出來的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的策略。

3、雌性對雄性的選擇

我認為這個可能性最大,也最為合理!

有「丁丁骨」的雄性,尤其是在靈長類動物界,有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小,而且往往這個骨頭都隱藏在了腹部,平時看不到。

但是當它變現在了外邊的時候,就會成為雄性炫耀自己的資本。

首先基因突變導致了一部分人類失去了這個骨頭,科學家通過對現代人類基因的調查發現,人類在70萬年前就已經丟失這部分基因代碼。

而產生基因突變的人類在丟失這個骨頭以後,在丁丁的外觀上就產生了很明顯的變化,它不再隱藏起來,而是懸掛在了外面,且會在體積上十分明顯;

證據是人類雖說沒有了這根骨頭,但體積卻成為了靈長目動物中的佼佼者。

所以懸掛在外面的「丁丁」就無意間成為了一種裝飾品,在雌性的眼裡就成為了一種美感。就像雄性孔雀的羽毛一樣,能夠獲得雌性的青睞。

所以是基因突變導致了我們人類失去了丁丁骨,而這種突變後帶來的一系列改變並不會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繁殖,反而順應了人類進化的需求,而且也滿足了雌性的審美。

因此在雌性的選擇下,這種突變的基因就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最終取代了人類的丁丁骨。也導致了我們人類的丁丁跟自己近親的外觀完全不同。

總結

在進化這件事上,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包括一根小小的骨頭,它的去向也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那麼你個人覺得以上哪種最有可能?或者是你還知道哪些特殊的原因,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失去了「丁丁骨」?這種進化是退步,還是更有優勢?
    對於這個問題,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就能看出來,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其沒有用器官會被逐漸的消失掉,替代它的是更有優勢的器官,並且能發揮更大的優勢。看過相關的化石也不難知道,地球上的很多動物是有「丁丁骨」的,不過為什麼人類的「丁丁骨」卻不見了呢?這也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嗎?
  • 人類為什啥失去了「丁丁骨」?這種進化是退步,還是優勢?
    那麼除了這個毛髮的褪去之外,大家還知道人類有哪些東西是在進化過程中慢慢消失的嗎?不知道也沒關係,按照現在動物的組成結構來看,丁丁骨人類也沒有了。有人關於這個進化提出了疑問,說有這樣子的改變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了?
  • 人類為什麼會失去「丁丁骨」?這是進化優勢,還是倒退了?
    但在自然界中,不少哺乳動物的體內都長有丁丁骨,就連人類近親的絕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都有。那麼,為什麼人類沒有丁丁骨呢?人類是一開始就沒有丁丁骨,還是在進化過程中失去的呢?丁丁骨有什麼作用,沒有丁丁骨是一種進化優勢嗎?
  • 人類為什麼失去「丁丁骨」,這種進化有優勢嗎?或者是劣勢?
    提起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了,通常來說靈長類動物的「丁丁骨」都很袖珍,對的,你沒看錯,只能用袖珍來形容,以至於連化石都見不到,更別說現在的人類能否留下「丁丁骨」化石了。丟失「丁丁骨」對於人類而言,目前還並未發現任何劣勢的存在,但是優勢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拿出來大自然的說法吧,存在即合理。靈長類動物中目前只發現了人類和蜘蛛猴沒有「丁丁骨」,其他的靈長類動物還是擁有的,就算有一點點,目前依然是存在的。
  • 人類進化過程中,為什麼會失去「丁丁骨」?是身體退化的表現嗎?
    人類進化過程中,為什麼會失去「丁丁骨」?是身體退化的表現嗎?人類的進化和繁衍一直是科學界研究的重點,在人類的近親中,科學家發現,它們的身體裡面有人體中不存在的一塊骨頭,那就是「丁丁骨」,哺乳動物的身體內同樣也沒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人類的身體中本來就沒有,還是在進化的過程中消失了呢?
  • 人類進化過程中丟失了「丁丁骨」,是退化還是新的繁殖策略?
    這是人類進化中的秘密,很多生物學家都追尋探討過這個問題,但都沒有得出令所有人信服的結論,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何會丟失了「丁丁骨」?那麼為什麼人類必須要擁有這根骨頭哪?難道就不能是遠古時期就不存在?其實還真的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把它給弄丟了,當然也不僅僅是人類,在靈長類大家庭中和我們同病相憐的還有蜘蛛猴,在生物學分類上是靈長目-蜘蛛猴科-蜘蛛猴屬下的成員,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共有7種蜘蛛猴,它們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
  • 人類為什麼沒有丁丁骨?研究發現它已退化,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對人類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當然我們比較感興趣的還是和人類最接近的靈長類。在靈長類動物中,除了蜘蛛猴外都沒具有丁丁骨,這骨頭位於雄性動物丁丁的尿道上方,它的功能是在生殖期間保持一定的剛度,而在很多雌性動物中,還有與之應對的陰蒂骨。
  • 為什麼人類沒有丁丁骨?
    對於男人來說,丁丁沒骨頭是很自然的事,但對於多數哺乳動物而言,雄性的陰莖是有骨頭的,而沒有丁丁骨的人類才是奇葩。大約5000萬年前誕生的首批靈長類動物身上出現。美國骨科專家菲利普·雷諾在《科學美國人》雜誌發表的文章稱,在對比包括人類在內的多種哺乳動物的DNA之後,發現人類有500多組DNA片段是缺失的,其中就包括那段與丁丁骨相關的DNA。不過,《皇家學會學報B》發表的研究顯示,靈長目動物和食肉目動物的共同祖先有陰莖骨。因此,人類一定是在演化過程中把陰莖骨丟失了!
  • 進化過程中的人類,莫名其妙丟失一塊骨頭,仿佛失去了「超能力」
    我們都知道人類這個物種在地球的生物圈內是什麼樣的地位,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進化了大腦,雖然我們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毫無攻擊力的物種,但是短短幾十萬年的發展演化,還是讓人類躍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因此部分人也持有懷疑態度,人類緣何如此特殊?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都會遵循一個核心的原則,那就是有利於生存適合周圍環境,這樣才不會被自然而淘汰。
  • 相近的黑猩猩都有「丁丁骨」,為什麼人類卻沒有;人類虧了嗎?
    有讀者可能不知道什麼是丁丁骨,先解釋一下;丁丁骨的學名叫作:陰莖骨,一般指長在一些雄性哺乳動物私密處的一根骨頭,它不與動物身體上的其他骨頭相連接;長有丁丁骨的常見動物有黑猩猩、地鼠、豪豬等;遺憾的是現代人類身上並沒有。
  • 「丁丁骨」是動物獲勝的法寶,人類卻沒有,是不是就虧了?
    有讀者可能不知道什麼是丁丁骨,先解釋一下;丁丁骨的學名叫作:陰莖骨,一般指長在一些雄性哺乳動物私密處的一根骨頭,它不與動物身體上的其他骨頭相連接;長有丁丁骨的常見動物有黑猩猩、地鼠、豪豬等;遺憾的是現代人類身上並沒有。
  • 細說人類進化過程為什麼失去毛髮?從自然選擇到人類自我意志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什麼會失去大部分毛髮?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因為絕大部分的動物沒有像人類一樣大面積的皮膚裸露在外面。但是在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問另外一個問題,你認為人類身體上沒有黑猩猩多毛嗎?乍一看,你可能會說:是的。但是,如果我想告訴你真相往往比我們看到的更加深刻。
  • 為什麼人類沒了?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在哺乳類動物中,丁丁骨就像其他骨骼的存在一樣平常,就算把範圍縮小到靈長類,它也屬於「基本裝備」。但為什麼唯獨人類沒有?丁丁骨,長了有啥用?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人類與靈長類動物共同的祖先,早在1.45億年前出現的哺乳動物,就進化出了陰莖骨。現在的大部分雄性哺乳動物也還保留著陰莖骨。那麼陰莖骨到底有什麼作用呢?關於陰莖骨可能發揮的作用,科學家提出過幾種理論。
  • 為什麼世界上黑人數量越來越多?未來的人類文明是進步還是退步?
    黑人是繁殖能力最強大的人種,在可預見的將來,黑人的數量可能會超越黃種人和白種人,成為主宰未來世界的人群,只不過這種趨勢對人類文明來說是退步還是再一次騰飛,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篇文章,讓我們走進科學驛站,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黑人的數量越來越多了。
  • 為什麼人類沒有?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為啥沒有丁丁骨?1:一夫一妻的婚配方式這種方式的產生為男性減少了大批競爭者老鐵們無需再急切地趕在耶魯大學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Richard O.,人類靠什麼xxoo?Kingsley[3]汪憶.人類曾兩次進化了尾巴.科學大觀園,2017(4):61-61.[4]曹林升,周輝良.丁丁異常勃起的發病機制及其治療.中國男科學雜誌,2005,19(2):66-69.
  • 人類作為地球上的高級智慧生命,生理上的眾多BUG,該不該存在
    但是人類女性沒有發情期,排卵的特徵也一點都不明顯,幾乎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做羞羞的事情。如果說隱藏排卵期對於繁衍沒有任何好處,為什麼人類演化出了這種特性呢?現代人類一生並不會繁衍太多的後代,為什麼「子宮」每個月都會為了懷孕在做準備,讓例假每個月都來,為什麼還會有痛經這種不人道的BUG存在?
  • 人類丁丁為啥長了一臉「蘑菇樣」?是進化優勢還是人為形成?
    想必大家一定早就想過這個問題,難不成是蘑菇出了軌,還是其他蔬菜的不對?但真實的情況屬於進化上的巧合罷了,並且根據這個問題,科學家都已經做出研究,並且指出了生物體上的任何特徵都逃不過三種來源,先是雌性的選擇,接著是功能的優勢,以及自帶的無作用產品,也就是人類身上可有可無的特徵。
  • 人類丁丁為啥長了一臉「蘑菇樣」?無意撞臉還是進化優勢?
    這一點我們人類最有發言權,進化上功能的優勢就代表著某種特徵的出現能夠讓生物體更加適應環境,增強種群間的競爭力,是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的結果。除了大腦以外,我們還是自然界唯一一個以直立行走為常態的生物,並且擁有著最為靈活的手指,能夠製作出複雜的工具,參加各種勞作。總的來說,進化上功能的優勢可以保障我們能夠更好的生活、以及繁育後代。
  • 人類丁丁為啥長了一臉「蘑菇樣」?無意撞臉還是進化優勢?
    進化上功能的優勢這一點我們人類最有發言權,進化上功能的優勢就代表著某種特徵的出現能夠讓生物體更加適應環境除了大腦以外,我們還是自然界唯一一個以直立行走為常態的生物,並且擁有著最為靈活的手指,能夠製作出複雜的工具,參加各種勞作。總的來說,進化上功能的優勢可以保障我們能夠更好的生活、以及繁育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