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破16億!飛機穿越雲層是否合理?機長有話要說

2020-12-03 達娛海棠

由劉偉強執導,袁泉、張涵予、杜江、歐豪、李沁、張天愛等人主演的電影《中國機長》正在各大影院熱映中,今天是國慶假期第6天,也是電影上映的第7天,截止發稿,《中國機長》總票房已經穩穩突破16億,單日票房平均保持在2.2億以上,相信不少影迷都已經為《中國機長》貢獻了票房。

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中國機長》將會實現新的票房突破,與《我和我的祖國》的票房差距越來越小。

《中國機長》好評如潮,基本上實現了票房口碑雙豐收,筆者身邊的親朋好友基本上都看了這部電影,聽到對《中國機長》最多的評價就是「真實」。

《中國機長》以電影的創作方式完整地還原了去年的「5·14川航8633備降成都事件」,真實的故事中,8633航班從遇險到迫降成都,只用了40多分鐘,電影《中國機長》的時間跨度相對較長,貫穿了飛機起飛前的幾個小時到降落之後的救援行動。

《中國機長》全片時長111分鐘,有影迷覺得除了飛機遇險的主要劇情之外,其他戲份略顯多餘,完全是為了湊時間。其實並非如此,電影每一個細節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為了對整個故事進行藝術化處理,持續的時間自然要比真實故事用的時間要長。

比如,第二機長杜江衝向駕駛艙的艱難過程,就是典型的藝術化處理,這段戲也是全片的淚點之一,真實故事中,這個動作不會佔用太多時間。張涵予、歐豪、杜江三人合力推動飛機操縱杆,同樣是一種專屬於電影的語言,真實情況中一個人確實可以完成。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不解,飛機在遇險時穿越雲層,旁邊還出現了雷暴區,這樣的描述是否過於誇張?對此,機長有話要說。

《中國機長》人物原型劉傳健回應:展現穿雲這樣的一些情節,沒有什麼不可以,因為它不是一個真正的紀錄片,也不是真正的去展現某一次飛行,主要展示的是民航人的一種精神,從藝術的角度講,也是認可的。

不得不說,劉傳健機長的回應相當到位,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電影不同於紀錄片,創作過程中確實需要用到一些誇張的手法。相對於其他電影,《中國機長》的還原度已經相當高了,一位從業11年的南航機長表示,如果滿分100分的話,《中國機長》對民航人日常工作的還原真實度是95分!

因此,電影安排飛機穿雲的劇情完全合理,整部電影並沒有脫離真實故事而存在,適當的渲染氣氛有助於提高影迷的觀影體驗。最後,祝《中國機長》騰飛!

相關焦點

  • 《中國機長》破20億!飛機遇到極端天氣太誇張?你看機長怎麼說
    作為一部航空題材的災難片,《中國機長》的成功讓人聯想到《薩利機長》,兩部電影都是改編自真實故事,不過《中國機長》的真實情況要比《薩利機長》更為兇險。截止發稿,《中國機長》票房已經達到20.26億,在排片率拍片場次上已經超越《我和我的祖國》,今天只是電影上映的第9天,按照國慶假期之後的票房後勁兒來看,《中國機長》有希望成為今年的國慶檔票房冠軍!
  • 《中國機長》:飛機穿雲會有危險,機長劉傳健為何說合理?
    到最後卻被《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超越,現在《中國機長》和《我和我的祖國》開始爭「鋒芒」。隨著國慶小長假的過去,《中國機長》開始被慢慢關注,《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是由劉偉強導演執導的,由張涵予、李沁、袁泉、歐豪、杜江和Angelababy等明星出演。導演劉偉強在此之前還執導過《烈火英雄》,兩部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所以劇情比較令人感觸很深。
  • 電影《中國機長》票房破10億 航空業內人士和機長原型這樣評價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強勢來襲,呈現出今年春節檔以來的最高熱度。 其中,由張涵予、歐豪、杜江等主演的電影《中國機長》自上映以來,熱度和口碑持續上升。據貓眼數據統計,《中國機長》在上映第四天票房突破10億元,同時也成為中國影史上第70部破10億的影片。 電影火爆之後,有觀眾發出疑問:其中涉及的民航術語是否專業?
  • 劉傳健被譽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盤點銀幕上的英雄機長
    危急關頭,機長劉傳健在自動化設備失靈的的情況下,憑藉20年的飛行經驗和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手動操作飛行杆,於7時40分左右,成功讓飛機備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期間只有短暫的20分鐘。事後,這位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生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英雄,被稱之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 《中國機長》上映,讓大家了解事情真相,網友說想坐劉機長的飛機
    《中國機長》是因為一件真實事件,才被拍成了電影,因此,這部電影在沒上映前,已經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中國機長》是國慶檔,到現在還沒有下映,近期筆者去看的時候,整個廳幾乎坐滿了,看這個電影之前,我以為不會有很多人,我聽到很多觀眾討論,他們這是二刷了。
  • 《中國機長》風擋玻璃破碎時,有誰注意第二機長杜江的舉動?
    現在,國慶假期已經過完了,《中國機長》的表現可以說出乎意料,原本期望值最低的一部電影,結果票房緊隨《我和我的祖國》,並沒有落下多少。截止昨天下午,《中國機長》已經突破了20億票房,總票房位居國慶檔電影第二名。相信不少觀眾都已經看過這部電影,《中國機長》對去年川航8633航班發生的真實事件基本上做到了還原。
  • 中國版的《薩利機長》根據川航的真實事件改編機組拯救100多條命
    在各項檢查均安全後,劉長健機長與系上乘務員和副機長開了個會,說本次航班在30分鐘後會有氣流顛簸,屆時注意之後,乘客們就陸陸續續的上機了,旅客們有旅遊的,有回家的,還有探親的,6.18分飛機順利起飛果然飛機起飛後不久,就遇到了氣流,劉長健機長按下了兩聲鳴笛預警,而後乘務員們開始安撫乘客們。
  • 電影《中國機長》裡面飛機的擋風玻璃怎麼碎了
    一般說呢來擋風玻璃碎裂有幾個原因,比如螺栓固定太松或者太緊啊,玻璃材質不達標啊,或者由於玻璃加溫電路短路導致發熱不均勻等。要知道,破這麼大個口子會讓客艙瞬間失壓,這可是在萬米高空,空氣稀薄,人會很快失去意識。
  • 中國機長又刷屏!機長申請滑行讓機務休息,說了「冬天最暖的話」
    讓機務先走,這天太冷了」塔臺:「東方5130稍等一下吧」機長:「稍微人性一點,這麼冷的天我們站了三個機務,我往前挪一點點行吧」塔臺:「東方5130,可以,跟隨引導車,往前稍微走一點」機長:「我知道,前面那個167的機位(有飛機)!
  • 沉痛哀悼:中國最美機長離世;揮舞中國國旗的塞爾維亞英雄機長因新...
    此次事件中,當近乎絕望的情緒在200多位乘客中蔓延時,賀中平機長的一句「 本人經過嚴格的訓練,有能力控制好狀況,有能力將大家安全送到陸地上」 ,讓大家安靜了下來。  事後,有當事乘客稱「機長真的很棒,最後10分鐘的備降像在等死,但機組人員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
  • 《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誰是你心中的英雄機長?
    一、同一主題:對生命的敬畏、對災難的恐懼《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描述了飛機在高空中遇到緊急突發情況,以機長為主的機組人員齊心協力克服困難,最終使飛機迫降成功的故事。同時,影片利用大量的剪輯手法為觀眾營造緊張感與壓迫感,用多種蒙太奇表現手法凸顯事故的緊迫。另外,對生命的敬畏、對災難的恐懼都使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感到驚險刺激。
  • 英雄背後的心酸,《薩利機長》,一部讓人說不出話的電影
    其中《中國機長》更是讓很多人都覺得非常惋惜,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主題還充滿了正能量,但是不少影迷在看完之後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電影太過於空洞,很難讓人印象深刻。在世界空難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種充滿正能量故事改編成電影的也不在少數。但如果說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還得說在16年上映的《薩利機長》。
  • 航空雷擊之「殤」(一):機長話雷
    航空雷擊之「殤」(一):機長話雷 來源:民航資源網 作者:軒轅言民 2014-07-22 14:48:45  我們知道,傳統飛機的結構是由導電材料製成的(鋁合金),由於雷擊的發展是由雲層到地面,飛機結構就提供了一個「短路」的導體,使飛機成了閃電路徑的一部分。一般意義上講,飛機遭遇雷擊至少有兩個雷擊點:一個進口,一個出口。飛機通常是水平上前進,所以進口通常在飛機的前部,出口在飛機的後部,往往從前向後會留下多個雷擊點。
  • 《中國機長》中有哪些力求真實的細節?又有哪些藝術加工的成分?
    今天我們再來講講中國機長的國慶獻禮的趣聞。首先,為了讓觀眾有更真實的飛行體驗,片方花了3000萬打造了一架接近真實的1:1還原的a319模型飛機,所以你看到的機艙並不是真實的機艙,而且類似攝影棚的超大模型。
  • 一名飛機機長的收入有多高?原來機長收入也分檔次,有這麼多門道
    除了高鐵、汽車外,飛機也成為目前人們出行速度最快的一種交通工具。而對於飛機上的機長,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都是很神秘的。最近,《中國機長》一躍成為影視熱門,也讓大家對機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劇中,機長在面對一場驚險的空難時,表現出的臨危不亂和那種毅力讓大家佩服,憑藉豐富的駕駛經驗和責任,最終使客機安全著陸。
  • 《中國機長》:意料之外,現實之中,英雄就在我們的身邊
    7:00左右,正於成都區域巡航的飛機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飛機於0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長劉傳健在內的9名機組成員和119名乘客全部平安落地。此次事件被稱為世界民航史上一大壯麗奇蹟,機組成員因此榮獲「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機長劉傳健成為實至名歸的中國英雄機長。
  • 一流的中國機長都是如何煉成的?
    天上那麼廣闊,是否可以隨便飛?在天上飛的感覺很拉風吧?」得知他的身份,人們總會有這樣的好奇。 有,天上有你看不見的「天路」,那裡有嚴格的航行指令和路線。即便你嚴格遵守「天路」的交通規則,也得時刻警惕,不容你有一絲放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和陸地駕駛不一樣的是,在他的「一畝三分地」,沒有方向盤,飛行計劃全靠計算機輸入。雖然幾乎不用手動操控,但眼睛和大腦得一直運轉。
  • 《中國機長》觀後感
    習近平主席曾在會見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全體成員時曾強調,「5.14」事件成功處置絕非偶然。電影的前半部分也向觀眾展現了機組成員在飛行前的準備工作,也展示了一部分民航空管局的工作。但一架飛機起飛前的準備並沒有電影中展示的那麼簡單,《中國機長》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向全國觀眾打開了一扇門,而這扇門內則是無數民航工作人員為民航事業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 《中國機長》是抄襲美國的《薩利機長》嗎?不,這是中國機長
    我沒有看《中國機長》,我看網上朋友們傳得很熱。我是很多年前看了丹澤爾華盛頓的《迫降航班》,而更巧的是2016年美國又拍攝了另外一部類似題材的影片《薩利機長》,據說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那麼《中國機長》這個在我腦子裡第一印象就是是不是抄襲了美國的電影。
  • 《中國機長》力挽狂瀾的背後,是訓練有素,技術過硬以及高度負責
    去年國慶期間上映的《中國機長》,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機組應急處理特殊險情改編,真實感人,震撼人心,突破了28億票房,展現了中國航空機組人員訓練有素,技術過硬和高度負責的態度。起飛前旅客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準備工作,檢票,登機,就座,機組人員檢查飛機每一個角落的安全性能,即將開始的旅程讓乘客們心情愉悅,誰都想不到中途會發生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