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2018年農藥使用量略有下降 預計2019年農藥需求形勢好於...

2020-12-04 騰訊網

來源:全國農技中心農藥與藥械處 高級農藝師 李永平

2018農藥械使用特點

2018年農藥使用量略有下降,折百量在30萬噸左右。綜合看來,2018年病蟲害總體發生較輕和農藥減量增效技術的集成推廣,使得農藥生產率提高,用藥量下降。但是部分地區水稻田二化螟抗性的加重、直播稻田雜草抗藥性加重以及果樹、馬鈴薯、蔬菜、大豆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藥用量增長。從具體農藥品種來看:

殺蟲劑:總體用量減少

相比新藥劑,有機磷類殺蟲劑因毒性較高,市場需求減少,銷售量逐漸下降。有機磷類殺蟲劑銷量前5名的品種(敵敵畏、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乙醯甲胺磷)合計銷量由2009年的5.33萬噸下降至2017年的3.88萬噸,下降趨勢明顯,雙醯胺類、新菸鹼類、阿維菌素類等用量上升,在部分地區已經成為主流用藥品種。

殺蟎劑:總體用量增加

礦物油、晶體石硫合劑、新型殺蟎劑如乙唑蟎腈增加較多,蝨蟎脲、氟啶胺、螺蟎酯、螺蟲乙酯等品種逐步受到市場青睞。

殺菌劑:總體用量持平

- 因抗藥性加重,甲霜靈用量減少。三唑類、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咪唑類用量下降;腐黴利、異菌脲、菌核淨、霜黴威、霜脲氰等用量基本持平,嗎啉類、醯胺類、氟噻唑吡乙酮等用量增加;甲氧基丙烯酸酯類用量上升,其中嘧菌酯、醚菌酯等用量持平,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等用量上升。

- 用於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如噻黴酮、春雷黴素、噻枯唑類、氯溴異氰尿酸等用量上升,主要是水稻細條病、白葉枯病發生面積增加、易感潰瘍病的柑橘種植面積增加、蔬菜等作物細菌性病害發生加重等原因。

- 生物殺菌劑、線蟲防治藥劑用量增加。

除草劑:用藥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 受百草枯禁用、草甘膦抗性增加等原因影響,這兩種藥劑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草銨膦經過幾年推廣,用量明顯增加。

- 玉米田主要除草劑莠去津、醯胺類除草劑等用量下降,磺醯脲類(苯磺隆、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煙嘧磺隆)等用量基本持平。

- 惡唑禾草靈、高效氯禾靈、精喹硫磷等除草劑用量持平。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惡唑醯草胺、硝磺草酮等藥劑,因為抗藥性增長導致用量增加。

- 苯吡唑草酮、氨唑草酮、雙環磺草酮、二氯喹啉草酮、氟氯吡啶酯等新型說除草劑用量增加。

植物生長調節劑、農藥助劑及種子處理劑

2018年植調劑/植物健康產品的應用面積繼續擴大。

- 芸苔素內酯等增長較多,噻苯隆、氯吡脲、苄氨基嘌呤、多效唑、赤黴酸、調環酸鈣等用量有所增長,主要是用於果樹。

- 農藥助劑:用量增加。尤其是植物油助劑、橘皮精油助劑等增長較多,有機矽類、礦物油助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類有所增長,它們得益於農藥減量項目的推動、飛防的快速發展、病蟲抗藥性不斷提高而對增效的要求,一些地方已經規定飛防必須加入噴霧助劑。

- 種子處理劑:用量增加。主要是種子處理目前存在就到的市場空白,而通過種子處理對防治作物早期病蟲農害具有獨到優勢。

- 藥肥:用量增加。主要是能夠大幅節約勞動力,另外通過土壤施藥或者早期施藥,能夠更好防治害蟲,如蚜蟲、薊馬等刺吸式口器害蟲。

植保機械

小型植保機械:背負式小型噴霧機械使用量下降,機動彌霧機銷量少,大部分小型噴霧器以電動噴霧器為主。

大中型植保器械:銷售額略有上升,但受到購買力制約,銷售增幅小。

航空植保藥械:無人機的銷量大幅上升,2018年全國植保無人機銷售量1.6萬臺,防治面積超過2.7億畝次;大中型飛機使用量上沒有太大起色,防治面積減少100多萬畝至4100萬畝。

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隊伍迅猛發展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作業方式在不斷發生改變,各種專業化防治組織和植保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迅速,從耕、種、防、收的全託管到專業防治病蟲害的小託管各種服務形式並存。2018年全國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數量達到8.8萬個,工商部門登記註冊並在農業部門備案4.1萬個,統防統治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全年統防統治面積超過15億畝次,佔比達到37%以上。

2019年農藥械使用趨勢展望

受國際形勢影響,國內種植業結構會有所調整:

油料、糧食作物:大豆種植面積會增加,馬鈴薯種植面積基本不變;

蔬菜:種植面積基本保持穩定;

水果類:蘋果收到災害影響,農民投入發力;柑橘類水果面積增長較多;香蕉今年價格好,明年面積可能大;葡萄面積可能有所增加;

花卉、中藥材:部分地區在大力發展花卉、中藥材等生產,各地在抓特色小鎮建設,特色小宗作物的種植面積會增加較多

整合分析,2019年各種作物對農藥的需求形式可能會略好於2018年。

生物農藥:特別是微生物農藥的用量會繼續增長,農藥零增長行動持續推進、微生物農藥性能改進、病蟲總體發生較輕和防治病蟲的需要等因素,特別是土壤處理的菌劑現在逐漸被廣大的果蔬種植戶接受;

土壤處理劑、種子處理劑:用量會增加,原因是土傳病原菌和線蟲等的發生面積仍將增加,例如小麥的莖基腐病發生面積增大,預計種子處理劑會增長;

細菌性病害防治藥劑:用量會增加,原因是細菌性病害有增長的趨勢;

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植物健康類產品:使用面積將繼續上升,原因是糧食種植大戶對於生產效益的熱情追求,果蔬生產對產品品質和產量的追求;

農藥噴霧助劑:用量繼續增長,農藥減量的要求和無人機施藥的發展都推動助劑的使用。

用藥量

預計2019年在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持續推進、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作業面積不斷增大。農藥利用率逐年提高的協同作用下,農藥使用量仍會保持平穩態勢。

價格

受國內環保政策影響,農藥械行業整合度提高,高汙染落中小企業逐漸退出市場,由此帶來產能縮小;此外,原材料成本上升,農藥價格特別是原藥將繼續維持高位。2019年春耕時若停車企業仍無法繼續開工,將對春耕生產用藥帶來一些影響。

植保機械

植保無人機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將繼續火爆,手動背負式噴霧器儘管用量大,但處於逐年遞減態勢,大中型施藥器械、大型飛機基本平穩。

殺蟲劑

- 在總量上,有機磷類殺蟲劑幾大品種:敵百蟲、敵敵畏、辛硫磷、毒死蜱、氧樂果,預計其生產和使用量仍然較大,佔產量前幾名;受線蟲防治需要,噻唑膦會繼續有較大需求。

- 菸鹼類產品作為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的主導產品,特別是用於土壤、種子處理,適合早期施藥品種,預計會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噻蟲嗪、噻蟲胺、吡蟲啉三品種因蜜蜂毒性問題被歐盟禁用,因此在對歐出口較多的農產品上使用可能受到限制。

- 阿維菌素產品市場平穩,甲氨基阿維菌素會有增長,阿維菌素其他異構體會增長。

- 雙醯胺類產品是目前防治鱗翅目類害蟲的主力品種,由於打假原因,正規廠家出貨量會增長。

- 吡蚜酮預計增長乏力,在稻飛蝨防止市場上,三氟苯嘧啶用量將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取消了吡蚜酮的登記,可能進一步影響該產品使用前景。

- 新型防治刺吸性口器害蟲藥劑,如氟啶蟲胺腈、乙基多殺菌素、螺蟲乙酯等用量會上升。

- 生物殺蟲劑用量會增加。

殺蟎劑

- 老品種殺蟎劑如噠蟎靈、四蟎嗪、噻蟎酮、唑蟎酯、螺蟎酯、丁氟蟎酯、阿維菌素等用量變化較小,新型殺蟎劑如聯苯肼酯、乙蟎唑、乙唑蟎腈、蟲蟎腈、氟啶胺、蝨蟎脲等用量會增加。

- 來自於天然產物的殺蟎劑如晶體石硫合劑、松脂酸鈉用量有可能增加,礦物油用量肯定會增加。

殺菌劑

- 保護性殺菌劑代森錳鋅等代森類品種使用量會上升,因為經濟作物面積擴大;其他保護性殺菌劑如百菌清、福美雙、銅製劑的用量將保持平穩。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取消了福美雙的登記,未來或有影響。

- 醯胺類殺菌劑用量預計會上升,得益於水稻早期施藥技術推廣、小麥種子處理及增長和經濟作物面積的擴大。醯胺類殺菌劑由於其長效和高效,會得到更多選擇應用。

- 甲氧基丙烯酸酯類用量會有較大上升,原因是其植物健康效果突出,會受到更多農民青睞。

- 三唑類殺菌劑的用量預計持平,雖然在果樹上的用量增加,但是水稻、玉米的病害發生偏輕,減少了用量。

- 抗藥問題較嚴重的殺菌劑如甲霜靈、嘧黴胺等用量將下降,霜脲氰、烯醯嗎啉等常規防治卵菌的藥劑預計持平。

- 苯並咪唑類殺菌劑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用量估計會下降。一是因為抗藥性問題。二是因為有更多新產品出現,代替了其位置。

除草劑

除草劑用量將上升,特別是大豆田除草劑、水稻田除草劑。前者得益於種植面積擴大,後者因為水稻直播田面積增加和雜草抗性水平升高;

- 用於大豆田的二苯醚類藥劑會增多;

- 滅生性除草劑百草枯面臨禁用,敵草快用量會增加,草甘膦用量會縮減,草銨膦用量將上升;

- 磺醯脲類除草劑用量基本持平;

- 禾本科莖葉處理除草劑如高效氯氟禾草靈、喹禾靈等估計持平;

- 預計醯胺類除草劑變化不大,其中惡唑醯草胺用量可能上升;

- 新型對付抗藥性除草劑,如氟氯吡啶酯、二氯喹啉草酮、雙環磺草酮用量將上升。

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用量將上升。原因不僅是經濟作物上用,糧食作物上使用也在增加。

- 芸苔素內酯類產品用兩會有較大幅度上升,各企業在大力推動;

- 赤黴酸類產品因為果樹種植面積增加用量增加;

- 調環酸鈣用量上升,原因企業大力推廣;

- 氟節胺的用量將上升,其在柑橘使用受到歡迎;

- 矮壯素、甲哌鎓等用量持平;

- 吲哚乙酸、萘乙酸、復硝酚鈉等生根類產品用量會略升;

- 多效唑用量將下降,因為其殘留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烯效唑可能會增加。

噴霧助劑

由於農藥減量工作的推進和無人機的發展,病蟲草抗藥性程度升高,農藥助劑的使用將進一步增加。

- 植物油類助劑將主要用於飛防:

- 礦物油類助劑將主要用於果樹;

- 植物精油類助劑將繼續被大家認可而增長;

- 有機矽和改性的助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類助劑將主要用於節約藥劑和噴液量而在各種作物上使用。

植保機械

- 無人機的銷量將繼續大幅上升,因為無人機的使用效果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

- 小型噴霧機械的銷量將繼續下降。

- 大、中型藥械的銷售受到購買力的制約,銷售將持平或略減。

- 大中型飛機預計繼續滑坡。

AgroPages世界農化網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版權!

關注化肥農藥助手

免費擁有——農藥肥料資料庫!

查農藥化肥三證、學農技知識、經銷商種植大戶必備

(老用戶,只需「標星」,新用戶,只需「關注」)

相關焦點

  • 2018年農藥行業發生的事件梳理(圖)
    扶手前行,告別2018,我們迎來嶄新的2019。  對於農藥行業來說,「嚴監管」「融合」「自我革新」成了2018年的關鍵詞。2018年9月25日後,百草枯停止生產,百草枯膠劑雖可經營、但使用期僅到2020年8月25日。  百草枯物美價廉業內公認,但因誤服事件頻繁出現,中毒者生命無法挽回,*終被禁。屢禁不止背後是市場對同類除草劑的需求難以被滿足,行業呼籲新的除草產品問世。同時,百草枯在市場上仍有庫存,未來還有可能有類似事件發生,但隨著監管的收緊,*終它將徹底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裡。
  • 農藥工業發展形勢及農藥中間體的發展趨勢
    預計今後5年內,世界農藥銷售額的年均增長率為0.8%,殺菌劑會有所發展,除草劑稍有增長,殺蟲劑維持現有水平。農藥消費水平與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北美、西歐和日本是世界主要的農藥消費市場。以2003年計,三者的農藥消費佔當年世界農藥總消費量的63%(以銷售額計),近年來,由於拉美國家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藥消費水平有了明顯的增長,已成為世界農藥的重要消費市場。
  • 2020年 溴甲烷等高毒農藥淘汰期限
    近日召開的第八屆農藥高層論壇透露,到2020年,農業部將分步淘汰溴甲烷、硫丹、涕滅威、克百威等8種高毒農藥,2020年後再陸續淘汰其他高毒農藥,同時還將建立老舊農藥退出機制。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陳友權在此次論壇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 基礎化工行業專題:農藥行業深度研究與投資策略
    轉基因作物對農藥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農藥總使用量減少,二是具有 選擇性的農藥使用量會大幅提高。1996-2013 年間,由於種植轉基因作物, 使農藥用量下降了 8.6%。但要注意的是,轉基因作物不能夠取代傳統化學 農藥,兩者應該是協調運作。同樣地,轉基因作物的推廣可以增加選擇性 農藥需求的提高,例如草甘膦成長為全球第一大除草劑品種,其需求的增 長主要是來自轉基因作物的推廣。
  • 農藥市場研究:長期享受產業鏈的利潤頂端的國外農藥巨頭
    據聯合國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人口70億,預計2050年將達到98億,因此提高農作物產率,是社會對農業日益增長的最大需求。然而,農產品產量的提高,卻離不開持續有效的農藥產品的保護。德國的Oerke 博士曾對世界農業統計中的八個主要作物因病蟲草害引起的損失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令人吃驚。分析發現,農作物因病蟲草的危害,經濟損失最高可達70%。
  • 重磅:5年內淘汰高毒農藥!超過15年的老舊農藥再評價!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重點對已登記15年以上的老舊農藥品種,將分類分批進行再評價。據初步統計,目前我國登記超過15年的農藥品種有478種。初步選定草甘膦、多菌靈、甲草胺、丁草胺、三唑磷、吡蟲啉等10種農藥開展再評價,並力推其他登記超過15年的農藥品種實現周期性評價全覆蓋。
  • 北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大力推進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2020年,根據《2020年全國植物保護工作要點》和《北海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印發2020年北海市化肥農藥使用技術指導方案的通知》(北農字〔2020〕112號)文件精神,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病蟲害可持續治理技術體系,我單位以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為引領,緊緊圍繞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的工作主線,大力推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技術發展
  • 雲南省提前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目標
    為貫徹落實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我省自2015年以來,全面啟動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並出臺了《雲南省「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實施方案》,經過3年的努力,我省提前實現農業部《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規定的到2020年實現零增長的目標任務。
  • 全國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3年負增長
    劉春生是黑龍江海倫市前進鎮東興村農民,2012年,他帶領村民成立了東興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守著黑土,大水大肥侍弄,可劉春生發現,記憶中「富得流油」的黑土地,漸漸變得灰濛濛,部分土壤還出現了板結。轉機出現在2018年。
  • 醫藥、農藥中間體?什麼是中間體?
    而農藥中間體同樣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農用原材料結合在一起的中間介質。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農藥中間體。農藥是指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製劑。
  • 微生物農藥跑馬圈地:拜耳、先正達等搶先布局;國內市場增長快速
    數十億市場待「開墾」,國外領先企業重合作、併購 Research And Markets的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生物農藥市場價值約為31.5億美元,預計在2019-2024年間,其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4.1%。在所有地區中,預計南美市場的增長將最快,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6.4%。
  • 農業部:5年內這10種高毒農藥將全部禁用
    記者4日從農業部了解到,今年7月份農業部對硫丹、溴甲烷2種高毒農藥發布了公告,確定將於2019年全面禁用。同時,涕滅威、甲拌磷、水胺硫磷將於2018年退出;滅線磷、氧樂果、甲基異構柳磷、磷化鋁將力爭於2020年前退出;氯化苦、克百威和滅多威將力爭於2022年前退出。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
    2011—2019年農藥使用總量(折百量)由31.3萬噸下降到26.3萬噸。各大類使用量各有變化:2011—2019年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三大類使用量合計佔比由96.0%下降到94.5%;其中,殺蟲劑佔比由40%下降到27%,殺菌劑佔比由24%增長到26%~27%,除草劑佔比由31%增長到41%;封閉除草、拌種藥劑類的農藥品種使用量上升明顯。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趕緊收藏
    預計全國成蟲發生面積可達5,000萬畝,幼蟲發生面積3,000萬畝,需防治面積5,000萬畝次。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藥需求預估近年來,化學農藥使用的總用量持續下降。2011—2019年農藥使用總量(折百量)由31.3萬噸下降到26.3萬噸。
  • 盤點2018農藥行業漲價潮中誰還能持續火熱
    2018年,農藥行業經歷了最慘痛的一年,僅環保風暴這一條就把企業折磨得生不如死,停產、限產的條令不但讓原藥供應緊張,製劑價格也是一路飆升。  反觀2018年,行情衝擊下,農藥大多數產品亦是起伏跌宕。這一年,農藥頻頻被限用、禁用,尤其是大宗農藥產品如百草枯、毒死蜱等的上榜,對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影響。
  • 全球生物農藥與生物防治發展現狀
    ,2017年,全球生物農藥的銷售額已超過33億美元,並以13.9%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實現95億美元市值。我國2018年微生物肥料登記呈井噴式增長,產能達到3000萬噸,佔比70%,產值達400億元,市場競爭態勢呈現白熱化,微生物肥料產品將成為2019年肥料市場中最熱爆品。
  • 我國已禁用高毒農藥21種
    經過近20年的努力,高毒農藥比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原來佔比60%左右下降到目前3%左右,產品低毒化效果顯著,農藥結構更趨合理,中毒死亡和食品安全問題迅速緩解。  我國對高毒農藥管理的規定  我國最早高毒農藥使用管理出現在1982年農業部、衛生部聯合頒布的《農藥安全使用規定》文件中,規定「高毒農藥不準用於蔬菜、茶葉、果樹、中藥材等作物,不準用於防治衛生害蟲」。
  • 一種高毒農藥的消失
    那麼,這種高毒農藥是怎麼消失的呢?  「全國農產品安全看濰坊,濰坊農產品安全看安丘。」談到農產品有關的話題,安丘市農業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副隊長趙波自豪地說。雖然國家要求的溴甲烷退市時間為2019年,但濰坊市2016年通過的《濰坊市禁用限用劇毒高毒農藥條例》就已經把溴甲烷列為禁止使用的高毒農藥。
  • 堪比蝗蟲的草地貪夜蛾來了,農藥減量還扛得住嗎?
    從2月底,農業農村部就草地貪夜蛾防治連續發布文件、預警,其中也包括一份列有8種化學單劑、6種生物製劑和14種複合製劑的應急防治用藥推薦名單。此後,農藥板塊的「草地貪夜蛾防治」概念股就保持著上漲趨勢,數次漲停。有證券公司預測,今年的草地貪夜蛾防控行動將帶動殺蟲劑需求量上升,且其中主要為化學農藥。但必須注意的是,上述名單上的藥物的功能僅僅是「應急」,而不是經常性手段。
  • 全球與中國農藥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年中國農藥行業整體運行良好,全年累計產量達到319萬噸,同比增長1.64%。**年中國農藥進口數量和金額實現雙增,且均有較大幅度增 長。**年中國農藥出口量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同比增長22%。**年**月全國367家規模以上農藥企業,生產折百原藥37.1萬噸,同比下降 7.4%;**年累計生產折百原藥374.4萬噸,比上年增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