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共收錄了六十幾篇散文,從家鄉的雲雀、沙礫再到冬景,賈平凹先生認真觀察著周邊自然事物的變化,再用細膩的筆觸將其寫成故事,在我看來,本書就是先生的一本回憶錄,在回憶中能夠不經意間頓悟:萬物之靈在於且真摯且善良。
一顆小桃樹: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少時結識一位夥伴「小桃樹」,親手栽種又突然發現它的存在;青年離家,與夥伴在不同的地方各自奮鬥;中年有成,小桃樹也已經曲折長大,悉心照料小桃樹和先生的奶奶已經離世。此時,再憶小桃樹如見故人,斯人已逝,而小桃樹猶在。作者不僅以小桃樹來暗示自己的思念,更代指著自己的幸福,是自己對幸福的追求,小桃樹的成長中遇到了重重困難也代指了作者在成長中遇到的種種,成功、失敗、讚美、謾罵或者是傷害,可即使現在小桃樹的花瓣仍在風雨中四散飄零,枝頭仍然孕育著對幸福追求的花苞。細思量,小桃樹不就是萬千追求幸福之人的縮影嗎?縱使道路坎坷,人們對於美好生活嚮往的夢始終在激勵著人們風雨兼程,
落葉的秘密:不必懼怕失敗,凋落是新生的開始
先生的窗前有棵法桐樹,春天的時候開得很綠,枝葉也都豐滿,直到秋天的到來。我們都說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可對法桐而言卻不一樣。秋天來了風,法桐的枝葉也不再生長,先生覺得法桐很可憐,是誰給了它蔥綠的生命如今又殘忍的收回去了。直到來年的春天,春風拂過,乾癟的樹幹開始發出嫩綠的芽子,開始新生。
法桐年年凋落舊葉,看似一場生命的逝去,其實是等待新生的開始。它並未因為凋落而老化,停滯而是一年又一年的成材了。我們的人生路又何嘗不是這樣? 生活、工作中有時候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每一次失敗就如同落葉一樣隱藏的是新的生機。所以不用懼怕那些失敗,當身處其中之時用心做好原因分析,在新的機遇裡再不斷總結,終將會迎來成長的收穫。
從桃樹到落葉,其實在書中萬物都能夠讀出滿懷真善美的靈性,人生一路亦在其中,願你我皆良人,與這萬物共靈。
作者:朱光(廣州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
由市直機關工委和廣州日報主辦的「我抒我讀」正在進行中,歡迎大家寫下讀書心得,踴躍投稿。
投稿方式:woshuwodu@163.com(註:請在郵件內留下您的工作單位、聯繫方式。)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孫珺 劉麗琴